刺槐育苗管理及造林技术环节的实践分析

2023-11-22 07:18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3期
关键词:刺槐苗圃灌溉

梅 杰

刺槐又被称为洋槐,属于落叶乔木,可以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属于重要的绿化种植树种,被广泛种植于全世界。其具备较大的树冠,叶色鲜艳,抗寒耐旱,适应性较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至绿化造林、生态景观等方面。且刺槐抗腐耐磨、材质坚硬,被广泛应用至车辆、农具生产、建筑等方面。同时,刺槐还可以作为生产饲料与建材,经济效益较高。但刺槐繁殖育苗要求较高,对此,应充分重视刺槐育苗与栽种环节,做好灌溉、施肥等工作,并科学防治病虫害,保证刺槐栽种质量。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刺槐育苗与造林关键环节,以期为此后刺槐种植工作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一、刺槐概述

1、特性

刺槐树皮为灰棕色,树枝也为灰棕色,长度为1~2cm,叶片为卵形,呈羽状,花序较粗,香气四溢,花期为4~6 月,结果时间为8~9 月,豆荚为褐色扁平状。刺槐耐旱喜光,适宜生长于高湿环境下,但土壤湿度过高,也会降低生长速度,引发较多病虫害问题。

2、习性

刺槐生长对阳光的要求较高,喜欢温暖湿润的地区,且刺槐根系发达,树冠浓密耐旱,适宜种植于沙壤、砾石、砂质等环境,盐度为30%,中等酸性的地区也可以存活。刺槐种子的萌芽能力较强,根系受伤也可以进行二次萌发。

3、实际用途

刺槐喜欢种植于砂质土壤中,适宜公园、庭院等区域,适应能力较强,适合当做行道树,或者园林绿化中的观赏树。刺槐属于落叶高大乔木,高度为30~60m,树皮为灰色,芽磷近似圆形,基部为锲形。刺槐叶片长度为20~25cm,宽度为3~6mm,顶端短渐尖,全缘或浅裂,中脉突出,且两面无毛。刺槐可以有效抵抗二氧化碳与光化学烟雾,具备较好的环保效应。刺槐叶片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矿物质元素。可以作为畜禽饲料,也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感冒等疾病,并改善失眠症状,帮助睡眠。同时,刺槐还属于蜜源植物,种子可以制作油漆、肥皂,也可以用于制作增稠剂、粘合剂、胶凝剂等。

二、刺槐育苗栽培

1、种子育苗

种子育苗包括整地、采种、浸种、催芽、播种等流程。

①整地

种植人员根据刺槐生长特点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条件较好的沙壤地作为苗圃地,尽量选择沙土、砂质壤土。且在选择苗圃地前,种植人员还应检测土壤酸碱性、含盐量、水位等情况,保证pH 值低于8.5,含盐量低于0.2%,地下水位在1.5m 以下。确定苗圃地后,种植人员精细整地,每年秋季进行深耕处理,利用翻耕机翻整,深度保持在20~30cm。若种植区域风沙较大,也可以灌水整地,达到疏松土壤、清除大土块的目的。之后开始消毒土壤并作床,春季土壤解冻后,种植人员应浅耕苗圃地,并喷洒适量农药与种肥,提升土壤肥力,杜绝病虫害发生。若苗圃地降雨量充足,应设置高床、高垄苗床,垄面宽度为60~65cm,垄间距为40~50cm,若苗圃地干旱,降雨量不足,则应将苗床设置为平床,以便充分利用雨水,为后期创造良好的灌溉条件。

②准备种子

除了直接购买种子外,还可以自主采集。一般在生长健壮、树干通直、15~30 树龄的母树上采集种子,采下的豆荚应在露天场地中晾晒,失水开裂后全部收集,之后在碾压脱粒,风选净种,之后剥去豆荚外皮,清除混合的杂物。刺槐种子需要长期贮藏,因此在净种后还应再次在露天场地晾晒,降低含水量。晾晒后的种子还应根据粒径分类,剔除不合格种子,包括大、中、小三个级别,分别袋装并贴上标识,放置于通风干燥、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贮藏。

③处理种子

正式播种前,种植人员应根据苗圃地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精选处理种子,确保其适应苗圃地,质量达标。精选后的种子应放置于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处理,时间为2h,之后及时捞出种子,利用清水清洗。为了提升刺槐发芽率,种植人员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混砂催芽,在播种前5~7d 浸种,向将种子放置于温度为80~90℃的热水中浸泡,反复搅动热水,保证均匀受热,之后在向容器中加入适量冷水。此时会漂浮起坏种与杂质,捞出丢弃即可,浸种24h 后,在全部捞出剩余种子,热水浸泡处理未膨胀的种子。之后根据1∶3 的比例混合种子与细沙,在背风向阳处堆放5d 左右。堆放期间应盖上塑料薄膜,喷水1~2 次,确保种子保持湿润状态,在大多种子露白后,即可停止催芽。之后放置于容器后,在通风良好的室内盖上湿草帘。催芽期间每天均应利用清水清洗种子,避免变质。

④科学播种

一般播种时间为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若苗圃区域回暖较快,播种不受晚霜影响,可以适当提前播种时间。正式播种前,应确定合理的播种密度,一般垄床条播时密度保持在30~45kg/hm2,条件允许时可以提前确定刺槐种子的发芽率、净重、粒重等数据,精准计算播种密度。刺槐育苗具备多种播种方法,一般采用大山直播与覆膜穴播两种方法,其中大山直播操作流程简单,在播种沟内直接均匀撒种,并盖上薄土即可,但应严格控制行距与沟深,一般行距为30~40cm,沟深为3~4cm,覆土厚度为2~3cm。大山直播适宜苗圃面积大、效率要求高的情况。覆膜穴播主要在每个播种穴中撒施3~5 粒种子,之后填平、压实,覆盖薄膜,此种方法适宜种子成活率要求较高的区域,并将行间距控制于40~60cm,穴间距控制于10~15cm,播种穴深度保持在2~2.5cm,满足幼苗生长要求。

⑤灌溉

为了满足种子发芽需求,种植人员还应规范做好灌溉工作,第一阶段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一般采用播前灌溉方法,土壤略微湿润、可捏为团即可。5 月中下旬刺槐全部出土时开始第二次灌溉,持续时间为10~15d,具体灌溉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降雨量较大时还应及时排水。每年入冬前应进行第三次灌溉,时间为11 月下旬,以更好的预防冻害,帮助刺槐安全越冬。

⑥施肥

刺槐育苗期间还应做好施肥工作,其中第一阶段为施加基肥,秋季整地时即可进行,尽量施加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等,根据苗圃地的肥力确定施肥量,部分土壤肥沃的区域无需施肥。第二阶段为施加种肥,施加量为750kg/hm2,在苗圃地中施加碳酸氢铵等种肥。第三阶段为施加种肥,每年7 月上旬定苗时进行,一般采用硫酸铵、尿素等肥料,其中硫酸铵施加量为112.5kg/hm2,尿素施加量为75kg/hm2。

⑦定苗与间苗

当刺槐幼苗生长至3~4cm 后,则可以开始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并在缺苗位置补栽,保证苗床内幼苗的均匀分布。刺槐幼苗生长至14~20cm 时,可以开始定苗,期间拔除生长过密区域的幼苗,移栽至缺苗区域。在间苗、定苗前,应提前灌溉,并控制育苗密度,提升栽植成活率。

⑧除草

间苗与定苗期间还应松土除草,全部清除苗床内的杂草,避免争夺养分与水分,尤其在结束定苗后,种植人员应进行一次除草工作,在刺槐生长后期再次进行除草。

2、扦插育苗

①建造采穗圃

保证水源便利、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并利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刺槐作为播种苗。同时,根据1.5m×1.5m 或1.0m×1.5m 的间距栽植刺槐苗木,根据生长特性,做好灌溉、施肥、除草、修剪等工作。

②选择育苗地

种植人员应将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区域作为苗圃地,一般为砂质壤土或壤土,之后开始整地、施加基肥、土壤消毒等工作,但应根据苗圃实际情况确定基肥使用量。在起垄作育苗床时应根据南北方向,保证垄宽40cm,垄高20cm,苗床作好后应及时清理垄面,细碎土壤,保证土层平整。

③采集穗条

冬季落叶休眠后开始采集穗条,将一年生的完全木质化枝条作为良种枝条,直径保持在1.5~2cm,之后在合适位置剪下,保证切口平滑。剪切得到的穗条应去除基部与梢部,制作为12~15cm 长的插穗,上切口为平面,下切口为斜面。

④处理穗条

为了提升扦插成活率,科学预防病虫害,种植人员还应科学处理穗条,根据1∶1 比例混合吲哚乙酸与萘乙酸溶液,将采集好的刺槐穗条插入溶液中浸泡48h,确保穗条下部1/3 直接接触溶液,保证浸泡效果。

⑤规范扦插

根据每垄一行,株距30cm 的标准在垄间打孔,插孔直径大于穗条粗度,孔深大于穗条长度,之后在插孔中放入穗条,保证顶芽与垄面平齐。之后压实土壤、覆盖地膜,并垄沟灌溉。整个扦插密度应保持在46000 株/hm2,避免密度过大影响穗条生长。

⑥扦插后管理

插穗萌芽生长至20~30cm 后,应及时抹芽,在同穗条的新梢中选择1 个生长最为健壮的新梢作为苗木,全部剪除其他新梢。之后每年5~6 月份,定期向幼苗叶面喷洒浓度为0.3%的尿素,追肥后灌溉,满足刺槐养分与水分需求。6~8 月时,每月进行一次追肥与灌溉,根据苗圃地土壤肥力与干旱情况确定施肥量与灌溉量。另外,幼苗生长时期,为了避免杂草争夺养分,还应及时进行人工除草。

3、埋根育苗

①选择根种

保证种子根系直径为10~20cm,最大直径为150~200cm。萌发前应采集种根,挖出中跟后,在上部平切,下部斜切,避免倒埋,之后建成插穗。在秋季后贮藏根系,贮藏条件为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位置,挖出宽度为1m,深度为50~80cm 的贮藏沟,铺上湿润的沙子,保证二次沉淀。

②埋根

3 月中下旬至4 月中旬应开始埋根,埋根前应打实根系,确保幼苗健壮生长。埋根方法包括直埋、斜埋、平埋三种方法,其中生长效果最好的为直埋方式。

③幼苗管理

播种后20d 左右,在5 月中旬进行松土工作,保证土壤湿润。之后在5 月上旬至6 月底,根据气候情况灌溉,保证生根效果。8月末时不得灌溉与施肥,注意排水泄洪,避免影响种子生长。

4、苗期管理

①间苗

刺槐喜光耐寒,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应拔除过密的幼苗,新芽露出地面即可定植。扦插繁殖时应选择健壮枝条,剪成长度为6~10cm 的一段,带有两个叶片,斜插于沙壤中,之后浇水,在阴凉处养护1 年即可造林。

②追肥灌溉

出苗后应及时灌溉,并施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春季还应施加少量氮肥,并深耕土壤。植株长势旺盛时应施加磷肥与钾肥,促进分枝。植株长势较慢时,应提供大量水肥,夏季避免高温、高湿,杜绝引发根腐病问题。

③及时修剪

刺槐生长速度较快,枝叶茂盛,容易形成树冠。因此应及时摘除徒长树枝与侧枝,通过修剪保证枝叶繁茂,幼苗长出新叶时,还应去除多余老叶,培养粗壮树干。

5、抚育管理

①抚育幼苗

为了保证幼苗的健壮成长,种植人员应加强抚育力度,合理施肥浇灌,保证苗木成活率。

②整形修剪

刺槐生长旺盛,分支能力较强,应根据生长习性修剪,保证胸径为1.5~2.5m,生长高度在1m 以上,达到速生要求,增强抗逆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三、刺槐移栽造林

1、选择林地

刺槐生长的关键环节便是合理选择林地,保证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排水效果良好,移栽株距应保持在40cm×30cm 或50cm×35cm,穴深25cm。秋季或早春萌芽前,为了保证树木迅速生长,应进行抚育管理,此时土壤pH 值为6~8.4,呈中性至酸性,湿度微潮,冬季时应严格控制灌溉量。

2、移栽时间

一是春季移栽,春季土壤解冻后,树木并未萌芽,但根系依然在生长。此时种植人员应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当移栽,避免大量消耗树体养分。部分区域春季干旱或大风,此时应延迟播种或者采用适当的保水措施。二是秋季移栽,秋季刺槐生长速度减慢,此时为开始落叶与停止落叶的时期,土壤温度较高,根系可以继续生长。秋季移栽时应保证较高温度,接近冬季温度较低时,不可移栽。

四、病虫害防治措施

1、紫纹羽病

刺槐由苗木至大树均可感染紫纹羽病,此时应及时剪除病枝烂叶,避免侵入细菌。发生初期应喷洒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连续喷洒2~3 次。发病严重时应喷洒浓度为25%的粉锈宁1000 倍液。当皮外存在紫红色菌丝层时,脱落会成为初侵染源,此时应在周围涂抹浓度为5%的代森锰锌600 倍液,已经产生黑色霉斑的植株,应集中摘除并烧毁。染病较轻的植株症状较轻,会导致植株出现矮化、倒伏等问题,甚至会导致叶片枯黄、枯萎。对此,种植人员应强化栽培管理力度,避免单一施加氮肥,搭配施加有机肥与化肥,并及时灌溉,提升土壤肥力,保证抗病性。同时,还应改善林分卫生情况,及时清除病腐的落叶与残枝,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细菌。或者直接利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控制。另外,也可以消毒根苗,对疑似带有细菌的苗木处理根部,切断感染通道,之后在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取出后利用清水清洗,在利用浓度为3%的硫酸亚铁清洗。

2、刺槐尺蠖

刺槐尺蠖严重危害刺槐品质,危害生态环境,且此害虫具备较多种类,数量较大,传播速度较快,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对此,种植人员应营造混交林,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农药使用量,增强植株抗性。或者采用绿色高效植保产品,引入生物农药,并进行人工捕捉。地面可以喷洒除虫菊酯剂、烟碱、敌百虫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者在农田或附近杂草上喷洒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者保护赤眼蜂等天敌害虫,通过天敌防治。

3、种子小蜂

种子小蜂属于常见病虫害问题,较常发生于刺槐幼苗时期,主要啃食叶片嫩芽,导致植株矮小。对此,种植人员应加强田间检疫力度,及时清除病苗残体,消除越冬害虫,降低孵化温度。同时,还应调运种子,并加强检疫,避免带病播种。采种期间应及时清除烂果与病果,避免发霉变质。且还应做好种子的贮藏工作,保持种子活力。冬季时应及时摘除病虫枝与枯枝,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另外,种植人员应根据刺槐生物特性与抗病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并合理施肥灌溉,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刺槐育苗难度较大,种植人员应明确刺槐的生长特性,合理选择苗圃,并科学处理种子,采集穗条,完成育苗栽培工作。之后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造林工作,合理灌溉施肥,严格防控病虫害,提升刺槐存活率,保证刺槐的实用价值,为城市绿化、防风固沙等工作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刺槐苗圃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刺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