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柴油供需落到哪儿

2023-11-23 10:15赵桂珍
加油站服务指南 2023年11期
关键词:汽柴油炼厂出口量

文/赵桂珍

未来五年,中国的柴油产量平均增速为-2.75%,明显弱于产能平均增速。

2023 年,国内柴油行情基本呈现V 字形走势,现货价格保持在近五年高位运行。截至9 月28 日,国内柴油市场均价为7735 元/吨,同比下跌7.93%。其中,年内最低点出现在6 月底,为7055 元/吨;最高点出现在9 月下旬,为8330 元/吨;年内最大振幅达到18.07%。

□+□五年柴市“跌—涨—跌”

从2019—2023 年柴油零售利润变化趋势看,利润高点多出现在6—7 月,利润低点多出现在9—10 月。这也是柴油的季节性特征。其中,高温雨季的6—7 月为需求淡季,市场价格偏低,加油站采购成本下降、利润上涨。9—10 月进入传统的柴油消费旺季,市场价格偏高,加油站利润更低。今年年均利润为2019 年以来的最低,主要是因为今年柴油裂解价差相对较高,市场价格多数时间在相对高位水平,叠加加油站的合规检查,使得加油站的采购成本偏高、批零价差缩窄。9 月开始,随着批发价格理性回调,零售利润开始攀升。

2023 年,中国柴油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炼厂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年内,炼厂生产柴汽比上涨,基本回归到2021 年前期的水平。虽然一季度柴油消费的恢复速度不及汽油,供应亦跟随需求调整,柴汽比跟2022 年相比略有下滑。但总体来看,独立炼厂的原料结构在近几年变化较大,进口稀释沥青、重质原油、燃料油比例增加。同时,少有单独的柴油生产装置淘汰拆除,多套加氢裂化装置建成,柴油收率因此增长。

截至2023 年9 月末,中国共有162 家炼厂,数量较2022 年下降1.82%,但原油总加工能力约为9.87 亿吨/年,较2022 年上涨5.09%。若不计入小型炼厂(常减压规模小于等于200 万吨/年)的话,中国总炼油能力约为9.54 亿吨/年,较2022 年增长0.85%。

进出口方面,在今年下半年柴油出口利润扩增的情况下,2023 年出口占比有所增加。在保供的基础上,借助出口资源减缓国内供应压力显得尤为必要。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柴油进口量为10 万吨,同比下降77.27%;中国柴油出口量为1334 万吨,同比上涨22.05%。

考虑“双碳”和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等因素,降出口的大方向并未改变,但步伐放缓。2023 年,中国柴油消费同样呈现上涨趋势,增至22301 万吨,同比上涨4.10%,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解除后柴油消费日益复苏。从宏观数据上看,柴油在工程基建领域的消费低于往年,甚至部分地区低于去年同期;未来建筑业用油需求下滑,清洁替代能源的出现仍需审慎对待。

2019—2023 年,中国的柴油消费呈现跌后微涨的态势,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在-0.90%。

2019 年达峰后,中国柴油消费便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因政策层面对基建行业支持力度较强,物流行业需求稳步增长,柴油消费下滑速度相对缓和。

从价格上来看,近五年柴油价格呈现“跌—涨—跌”的走势,主流波动区间为6000~7000 元/吨。2020 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终端消耗萎靡,柴油价格及消费均较2019年明显回落。2021—2022年,国内外疫情防控不断深化,经济复苏提速,柴油价格亦在行业供需面改善,以及在原料成本创新高带动下稳步上扬。然而,随着国家“双碳”政策执行,电和氢等新能源对柴油的替代作用逐步增强,柴油消费长期处于负增长状态,市场价格与消费量走势背道而驰。2023 年以来,为了巩固稳增长目标,国内各类促消费政策频出,均利好柴油需求复苏。但从交通、物流、PMI 等各项相关指标数据表现来看,均显示出了现阶段的柴油市场新增需求尚且不足,内生动力仍需增强。

□+□产量增速趋下降

2024—2028 年,中国柴油产量平均增速将达到-2.75%,明显弱于产能平均增速。产能产量预测增长率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受装置投产时间分布影响,因为装置利用率并非全年;另一方面柴油产品已经进入过剩周期,节能减排政策导向加速替代能源发展,价格下行压力或导致企业在油品方面因盈利不足而采取转产化工品或阶段性限产措施。

2024—2028 年,炼油行业产能将逐步投产落地,中国的炼油能力将在2024 年首次突破10 亿吨/年,2026 年将达到10.17 亿吨/年。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柴油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呈现下降态势,主要考虑到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惨烈、替代能源冲击等,导致装置利用率下降。随着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逐步推进,预计2027 年柴油产量回落至2.1 亿吨左右,至2028 年柴油产品消费总量为2.07 亿吨。虽然在2026 年过剩产量首次缩减至1000 万吨以下,对柴油现货行情存在一定支撑,但2028 年柴油行业供需将逐步收窄,直至接近平衡。

未来几年,国内既有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也有落后产能淘汰整合,国内汽柴油资源持续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因此,国内继续控制汽柴油进口量。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汽柴油进口量依旧较少,且年度汽柴油进口量均维持在个位数水平。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替代国内汽柴油需求量逐渐上升,尤其对汽油需求替代更明显。因此,未来国内需要出口汽柴油缓解供应过剩压力。近几年,针对进口汽柴油原料及国内汽柴油原料征收消费税后,隐性资源受到挤压,需要国内炼厂的国标资源进行补充。随着“双碳”目标不断推进,以及受到“大进大出”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国内汽柴油资源依旧是优先保供,后续国内汽柴油出口量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预计至2028 年,中国汽油出口量为795 万吨,2024—2028 年间净出口量复合增速为-4.97%。预计至2028 年,中国柴油出口量为895 万吨,2024—2028 年间出口量复合增速为-7.30%。

柴油现货价格保持五年高位运行。 供图/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汽柴油炼厂出口量
3月份我国化肥出口量同比减少40%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2020年我国己二酸的出口概况
哈萨克斯坦炼厂220kV变压器安装工艺
上半年我国化肥出口量下降15.2%
今年化肥出口量价齐降
汽柴比例对汽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炼厂增产柴油方法浅析
汽柴油比例对汽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驰放气回收在炼厂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