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发展进路与理性审思

2023-11-23 19:22李华君 吴诗晨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闻教育新闻传播智能化

李华君 吴诗晨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的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以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教育,可以助力延长新闻传播学科的生命力和独特性。与此同时,要对人工智能保持理性审思,避免因技术僭越造成诸如剥夺人的主体性地位、消解想象力等问题。

【关键词】新闻传播;人工智能;新闻教育;智能化

ChatGPT、元宇宙、云计算、大数据、VR/AR穿戴设备等,一代又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不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也改变了人类与信息的互动方式。尤其在传媒业,大数据挖掘、機器人写新闻、算法推荐、AI主播等,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深度融合发展成为新常态。新闻传播学是一门重视应用实践的学科,随着新闻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新闻从业者也被要求进行基本能力的升级和转变。

一、新闻传播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出场语境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传统新闻业的全部流程,对传媒业态进行了重塑。在这场媒体行业的变革中,职业化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进行智能化转型,培养出兼具智能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

(一)环境焦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1.智能机器深度介入,带来传播主体持续泛化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全方位的改变,在新闻领域更为明显。智能机器的深度介入替换了原有岗位的劳动者和已有的劳动方式,使得传统新闻业与新闻人的价值危机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问世后,普通人也具备了与职业新闻人几乎同样的信息收集能力,随之而来的可能结果是传播主体的进一步泛化,机构化新闻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将受到更多质疑。

新闻业的数字化转型、社交媒体的低门槛进入都在加速着新闻生产主体的泛化。路透社新闻研究所发布的《2023数字新闻报告》显示“在全球受访者中,有30%的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而访问新闻网站的人只有22%。抖音(TikTok)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新闻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接受调查的全部18-24岁新闻用户中,有38%为该平台的活跃用户”①。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数字平台,天生就具备去中心化的特征,这使得平台能够连接更多元的行动者参与到新闻生产、分发、消费等流程中。在平台的冲击下,专业记者、新闻编辑室不再构成新闻生产的排他性中枢,新闻日益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日常经验。

面对“万物互联”“人机共生”的智能化场景,传媒行业亟须寻找新的定位,抓紧实施媒体融合,纷纷进行转型升级,试图在智能化浪潮中,再次建立起“新闻业”与“新闻人”的价值共识。面临现有教育模式与人工智能技术之间不断扩大的落差,如何推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成为新闻学院必须要思考的迫切现实问题。

2.新闻公共性的困境下,新闻学凸显价值焦虑

有研究指出,在社会结构固化与阶层流动停滞的趋势下,全球新闻业都面临着“代表性危机”,即新闻内容生产更多表现为“精英化”和“缙绅化”。②一方面,传媒机构为了解决生存危机进行数智升级,同时加快商业化进程,在招聘时更倾向吸纳受过优质高等教育、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专业人才。在这样的趋势下,媒体在报道中往往会选择降低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以及对那些有争议但能够推动社会变革议题的观照,从而可能引发“代表性”和“公信力”的双重危机。另一方面,新闻业在进行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会与平台产生勾连,其公共性有可能受到资本和利益集团的侵蚀。而且,数字新闻业在新闻生产机制方面某种程度上存在不透明的技术“黑箱”问题;高度个人化的新闻分发渠道容易制造认知区隔“孤岛”;过滤泡效应会诱发极端观点和大规模语言暴力“撕裂”社会共识等,③这些问题无疑会削弱新闻业的公信力,并波及到新闻传播教育领域。

(二)理论意蕴:智能新闻传播教育的内在机理

作为“虚实相融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数字化社会形态”④,元宇宙为重塑教育思维、变革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创新素养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催生了“教育元宇宙”(Education Metaverse)这一全新的教育形态。新闻传播教育的智能化转型,需要借助教育元宇宙构建智能学习场景,通过沉浸式、游戏化、交互性的方式,培养面向未来的、具备计算和智能思维的、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

1.沉浸式教学,让身体充分参与学习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身认知理论(Embodied cognition)认为“认知具有涉身性,认知依赖于身体,身体的结构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影响着思维和心智”⑤。教育元宇宙通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扩展现实等新技术的优势,为学习者打造虚实融合、生动直观的沉浸式学习环境,能够让学习者在“寓身于境”的情境中,提高学习的体验感、参与感,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权下,新闻传播教育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身体、环境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个性化内容服务,加深学习记忆,掌握学科知识并熟练专业技能。

2.游戏化体验,寓教于乐的心理依据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常用“心流理论”(Flow theory)来描述“人们在专注进行某种行为或沉浸在某种情境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⑥。这意味着当个体处于心流状态时,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到正在从事的事情中,高度专注并心情愉快,感觉时间飞快流逝。例如,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玩家总能全神贯注、沉浸其中,这一特点使“游戏”成为了国际传播和文化竞争的新赛博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电子游戏,很多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的沉浸式新闻产品,都能够为参与者提供这样的心流体验,并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例如,近年来各主流媒体推出的“沉浸式”两会报道、央视网的“VR浸新闻”等。

在教育领域,已经有不少高校在进行智能化教学改革了。例如,美国堪萨斯大学护理学院利用VR头盔模拟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泰国清迈大学研发出“元宇宙中文”帮助不同等级的学习者分模块学习中文和感知中国文化;南开大学推出了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沉浸式的教学环境和游戏化的学习体验,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无助感和孤独感,并借助游戏、虚拟社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高度沉浸的心流状态中享受学习。

二、新闻传播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发展进路

技术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如影随形,进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更加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来延长自身的实践力和生命力,通过“搭建数字教学场景、升级课程设计、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打造“面—线—点”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以此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智能化转型之路。

(一)以数字场景搭建为面向

传统新闻传播教育采用的是单向度的信息传输途径,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反馈较为滞后。尽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等专业有演播室、攝影棚、录音室等实验场地,但是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仍然是教师讲授在先,学生摸索实践在后的一般模式,并且实验工具的使用时间和试错次数也受到限制。而教育元宇宙是“利用VR/AR/MR、数字孪生、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塑造的虚实融合教育环境,是虚拟与现实全面交织、人类与机器全面联结、学校与社会全面互动的智慧教育环境高阶形态”⑦。这意味着通过使用教育元宇宙,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学习者完成智慧养成的目标。

新闻传播教育搭载教育元宇宙,将搭建出教育环境更创新、教育资源更多样、教学活动更多元、教学评价更智能的数智化教学场景。首先,在教育环境方面,教育元宇宙能够提供虚实结合的教学场景,促进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耦合发展,学生将摆脱现实束缚,通过具身体验及时验证创意和想法,培养创新思维。其次,在教育资源方面,教育元宇宙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模态的学习资源,充分调动身体多感官系统参与到抽象理论的学习中,而且在这样一个泛在互联、智能开放的环境中,教育资源的建设、配置和获取都能得到不断优化和及时更新。再次,在教学活动方面,智能技术可以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以及海量的学习资源,智能学习推荐系统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个体的学习兴趣和认知风格设计适合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方案,实现智慧化的“因材施教”。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对教育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和处理,构建出全面性、综合性、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以课程设计升级为主线

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与设置,应兼顾上述提到的数智化教学场景,以培养智媒时代传媒行业需要的,既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又精通人工智能相关理论与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素养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多层次、网络化、成长型的学科规划,形成本、硕、博逐层递进的智能新闻传播学培养方案。

1.理论课程

针对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升级改造。一是将经典新闻传播理论课程进行智能更新,以匹配数智化的教学场景。例如,新闻传播史类、概论类课程可以引用虚拟数字人教师进行授课,并通过历史追溯、场景再现的方式,使学生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从而提高学生对研习史论类课程的兴趣,强化学习效果。二是创新智能社会传播理论并开设相关课程,扭转西方新闻传播学的优势地位,助力国家和社会发展。智能技术不仅改变了传播与社会的关系,更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国内学者应以人类数字交往和媒介智能活动为研究起点,结合新现象新问题,发展一套立足本土面向全球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建构适应国家治理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智能化传播体系。

2.实务课程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智能技术改写了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的底层逻辑,大数据、算法使媒介具备了信息采集、内容创作、个性分发、判断鉴别等能力,对新闻业态进行了重塑。因此,新闻传播实务课程需要围绕“智能+实训”,从技术、表达、思维等层面寻求突破。

首先,在技术操作层面,要将行业标准纳入到课程设计中。智能媒体应用场景广泛,对从业者的要求变得更加复合,通过开设如数据新闻、可视化分析、用户分析、媒介编程等课程,依托新闻实验室、虚拟演播室、物联网仿真实训教学平台等智能场景,训练学生在“采、写、编、评、摄、策、审、发”等方面的能力,甚至让人才培养走在行业要求的前面。

其次,在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层面,要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⑧这四种素养的“专家型”新闻人才。社交媒体使普通人成为报道者,智能机器也具备快速追踪和发表新闻的能力,智媒时代更需要能辨别真相、分析复杂问题、开展深度调查、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新闻记者。因此,要通过相应的课程考察学生作品在语言组织、文本撰写以及逻辑思维方面的效果。

(三)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

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但现实情况是,智能机器逐渐替代了新闻从业者的各项技能。例如,无人机替代了摄影记者、写作机器人替代体育记者、ChatGPT替代新闻线索提供人、虚拟数字人替代人类主播等。因此,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要转向智能“因材施教”,在回归“培养人、造就人”教育本质的前提下,使用人工智能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在智能时代,人不必与机器一较高下,而是要善于与智能机器共同工作。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和跨领域人才,如果都靠同样的培养方案,那么教育出来的学生,在专业能力和思维方式上大概率会相似。新闻传播教育的智能化转型,就是要通过智能机器,例如智能学习推荐系统、智能作业批改系统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赋能,协助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天赋,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为学生推荐适合的研究方向和职业方向,并针对学习目标进行专业强化训练。

在培养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智能素养,要学会与人工智能合作分工。人工智能可以为教师提供三类机遇:一是处理低层次的杂务,以减轻教学负担;二是根据教师意图随时随地辅导和管理学生;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⑨教育者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与人工智能分工协作的能力,因为“我们不能依靠只有过去知识的教师,来培养今天的学生,再让他们去应对未来的挑战”。⑩因此,在转变学生培养方式的同时,教师也需要紧跟教学目标,提升自身的智能素养。

三、新闻传播教育智能化转型的理性审思

整体来看,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教育的促进意义主要表现为:促进教师角色的变迁、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促进教育过程的改变以及影响教育环境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但是,人工智能在为新闻传播教育带来变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技术风险和新的社会问题。

(一)警惕教育加速剥夺人的主体性地位

德国社会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曾以“社会加速”来描述“现代社会的核心特质及其问题”,他认为社会加速可以被划分为“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节奏加速”三种形式。在教育领域,亦有学者提出,“绩效主义是教育现代性之加速逻辑的重要表征,科学主义使教育现代性的加速逻辑成为可能,新异化的诞生是教育现代性之加速逻辑的后果”。作为不断更新、不断加速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彰显提高教育效率、推动精准教学、促进个性化培养的优势之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教育加速”现象。

“教育加速的结果是教育焦虑”,人工智能在赋能新闻教育的同时,其附载的“技术压迫”可能会使教师陷入主体性丧失和产生教育信仰危机。教育的智能化进程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频繁进行自我更新的人工智能相比,人类的能力总是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在智能化新闻传播教学场景中,教师需要学习使用智能教学工具,并制作匹配智能场景的教学课件。此外,学校在考核、宣传、培训、管理等方面,也将会使用智能化的设备或软件,日渐增多的新工作、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使教师群体,尤其是老教师,容易感受到“技术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面对人工智能的技术压迫和技术驯化,一些教师可能会逐渐失去主动思考、探究的惯习,甚至对自身能力感到怀疑,产生职业倦怠和工作无意义感,最终丧失作为人的主体性地位。

(二)避免技术僭越侵犯隐私并消解想象力

无论是教育元宇宙还是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新闻传播教育的过程中必然要收集大量的数据,会引发不同以往的全新隐私伦理挑战,具体表现为“数据挖掘、数据预测以及更全面的数据监控”诸多方面。为了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无论在现实教室还是虚拟教室,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行为、习惯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应用实施数据收集。被收集的师生数据也会被用于分析、标记、画像、判断、预测,这一过程产生的“片面性”和“可能性”结果会被技术视为“确定性”结果,造成结果偏见和不公正,教师和学生随时可能处于数据监控的阴影之下,违背教育的本质。

如果人工智能侵犯个人隐私是显性的风险,那么技术对想象力的消解则是更为隐性、更深层次的问题。想象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以及智能机器的重要元素,它能够“让人获得属于个体的‘我’的独特生命体验,并不断生成属于‘我’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世界与意义世界”,帮助人类超越在场存在、延伸生命力,并扩展实践的无限可能。作为人类独有的特殊交往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激活人的主动性来培养人、成就人,释放人的想象力,使人走向自由与独立。智能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后,虚实结合的数字教学场景虽然可以丰富人的感官和体验,但也遮蔽了人对现实世界的真实体验。并且,人工智能也是基于人的想象力塑造的,它在提高教学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会使人产生依赖心理。若不加以警惕,当人将自己的感知、思考、决策等工作全部交给人工智能时,人类智力将会下降,想象力会被消解,高阶思维难以形成,甚至会翻转黑格尔描述的“主奴式互动”关系,人类成为机器统治的对象。

四、结语

目前,国内外新闻学院已经逐步开始进行智能化转型,但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教育上的运用,仍表现为概念意义上的价值理念与美好愿景,仍然需要完善的理论框架与成熟的技术支撑才能走向更为具体的实践与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教育的内涵,一方面在于以未来思维审视当今的新闻教育该如何转型;另一方面是在未来人机共生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新闻传播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并呼吁教育应该从对技术的对象性投射回归到人自身。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新闻传播教育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在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要以辩证、批判、理性的态度审视技术的利与弊,坚守住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①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Report 2023[R]. June 14. 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digital-news-report/2023.

②史安斌、张丹瑜:《全球新闻业的“代表性危机”:省思与破局》,《青年记者》2023年第17期。

③常江、刘璇:《数字新闻的公共性之辩:表现、症结与反思》,《全球传媒学刊》2021年第8期。

④马瑞祾、徐娟:《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理论意蕴、双轮驱动与发展进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3年第4期。

⑤艾兴、李苇:《基于具身认知的沉浸式教学:理论架构、本质特征与应用探索》,《远程教育杂志》2021年第5期。

⑥姚计海、邹弘晖:《电子游戏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启示:基于心流理论的视角》,《教育科学研究》2023年第4期。

⑦刘革平、高楠、胡翰林等:《教育元宇宙:特征、机理及应用场景》,《开放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

⑧阮久利、吴垠、夏煜峰:《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4期。

⑨Jake,B.,Heitz,C.,Sanghvi,S.,& Wagle,D. 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impact K-12 teachers[R]. McKinsey 2020.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education/our-insights/how-artificial-intelligence-will-impact-k-12-teachers#/.

⑩王竹立、吴彦茹、王云:《ChatGPT与教育变革——智能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远程教育杂志》2023年第4期。

于桂凤:《论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理论界》2020年第1期。

邱昆树、张寅:《教育现代性批判: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Z2期。

谭伟、张曼茵、陈良:《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风险及其应对》,《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7期。

薛孚、陳红兵:《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2期。

李政林:《释放想象: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审视与未来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23年第8期。

(作者李华君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诗晨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韩勇】

猜你喜欢
新闻教育新闻传播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教学探索
成舍我的德智兼修新闻教育理念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