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为了露珠,诗歌又有什么用”

2023-11-27 08:53杨启文
滇池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农耕抒情文字

杨启文

农耕时代是我所怀念的,纯净而质朴的歌谣是我所怀念的。

肖帆在纸上打开了他的四季,深陷斑斓,不能自拔。草木有本心,这一组诗歌,风物皆是诗人的心象,文字透明,意境优美,抒情指向明确,无需任何理论、任何逻辑来阐释和推理。在他文字里随意摘取自己喜欢的花朵,我是放心的。

语言是一个窗口,在词语的黑洞里藏着万物的秘密和命运。一个人对世界、对生活心怀慈悲和感激,才会健康成长,诗歌亦应如是观。问题是,诗人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打开这扇窗。从古典传统诗词中汲取营养,领悟兴观群怨之旨、温柔敦厚之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肖帆继承和发掘了古典的诗意,他的四季从宋词中一路走来,驻足于自己的诗歌。诗坛潮起潮落,江湖恩怨分明,他似乎没有太大的野心,但他用自己的心认真地去听,悉心照料每一朵花、每一只昆虫,他也听见了大自然中无数的心:“相对于落叶来说,落花/更让人牵挂/一说到花要落/风,就小了许多。”(《等花落》)惜春之情人皆有之,但这样晶莹透亮的句子,以物惜物的抒情手法,将诗人的情感不着痕迹地融入,一往有情深,让我们看见了诗歌背后的丰厚与辽阔,更让我们看得见人,看得见心,看得见情怀,看得见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以及被我们不经意丢掉的信仰和月光。

我一直认为,诗歌本质是抒情的,但如何抒情,其基础、其介质、其合理化和程度,是对每一位诗人的严峻考验。我猜想,肖帆一定是一位熟读宋词、迷恋宋词的诗人,意图在自己的文字里搭建一座心灵的安居之所。肖帆的四季,生长着春风、桃花、蝉声、蟋蟀、立春、霜降、大雪等等,这些带有农耕意味的基本词汇,来自大自然,也来自诗人的心灵,无论新旧,不怕陈腐,让生命从青涩走向成熟,从灿烂走向辉煌,从热烈遁入虚无,轨迹清新,色彩强烈:春天驻足于桃花,时间湮灭于大雪,也允许蝴蝶翩翩于花园,秋蝉悲鸣于夕阳。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怀,作者所关心和关注的事物,才有温度。在此前提下,无论写什么题材什么内容,都會给人以希望和温暖,为人打开一扇瞭望世界与内心的窗口。

我一直认为,创作主要靠心灵而不是眼睛,诗歌创作更需要生活厚实的土壤,和诗人的灵性与才气,以及对世界的敏感与把握。在无数诗歌僵硬的模板里,在千篇一律的面孔里,很少能够读出“情怀”两个字,除少数自带天才光焰的诗人靠燃烧自己抵达诗歌的圣殿,大多数诗人如我辈还得靠经验、阅历,靠对生命执着的体验与追求来成就自己的作品。一个作者,能够让火焰与玫瑰、豹子与羔羊,让不和谐的事物在文字中发出动人的光芒,他的诗歌就算立得起来了。

巴勃罗·聂鲁达在《大地上的居所》中说:“如果不是为了露珠,诗歌又有什么用。”——这是诗歌的有用与无用,这里也可作为肖帆这组诗歌的一个注脚。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农耕时代的语言,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的物象,似乎过于冰冷和缺乏人情味,其原因大抵在于我们的诗歌语言产生于农耕文明,且汉语言带有强烈的农耕记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先秦·佚名《击壤歌》)在肖帆的《早春》中,沿袭了这种质朴的抒情手法:“我要的春天不过就是这样/梨花和杏花各自开放/我的乡亲们,从不空喊口号/只顾埋头劳作于大地/你必须走近,才会发现/每一畦土地,都暗藏着一片春天。”在传统诗歌的基因库里,令我们一次次返折,寻找诗歌的清泉。

诗人像花园里玩耍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意识到我们热爱着的事物终将走向衰老和消亡。这一点,他的许多诗句,是绝望,更是希望:

“他的行囊里/有上好的宣纸和徽墨/告诉他,只写柴扉在月下/如果皇帝赐给功名和美人/就让他去做官/我来替他归隐。”(《桃花辞》)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写信/退回她手里的信封上/写着:查无此人。”(《数星星的人》)

“可是再美的季节,也有疏漏。”(《春之声》)

艾略特说过“四月是最残酷的季节。”肖帆的诗歌也一样,在领略了四季的斑斓之后,爱过、经历过之后,似有领悟:秋天终究深了,万物都在归途中,诗人只能以文字无声地送别。看得出来,其诗歌也逐渐从轻盈走向丰厚,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方向。

懂得敬畏与感恩的人已少之又少,我们知道,没有人会给我们一个家园,只会给我们冰冷的钢筋和水泥,在诗人眼里,家园更多的是心灵的范畴,写诗,至多是通往家园的一座桥梁。尽管诗歌不能改变四季的冷暖,不能改变风的方向,但是诗人的文字在点亮自己内心灯盏的同时,也会温暖到别人。我相信这是诗歌的力量和使命。

有时我会想,肖帆笔下这种歌谣式的简单的反复吟唱的短句,会不会成为对当下日益同质化诗歌的一剂良方,尽管他还不具备范本的意义。但当大地蕴育到一定的时候,厚积薄发的时机就会来临,大地就会选择一棵树或者一片森林来替它说话。诗人也一样,其作品必须接受时间的检阅,像大地的果实必须接受秋风的检阅,面对诗歌,我们更需要有勇气突破自己固有的文本,突破僵化、陈旧的语调,让语言更有张力,让境界更开阔、更有深度和厚度。

猜你喜欢
农耕抒情文字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春 日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