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针作用于俞募配穴、少阳经穴对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程度、骨密度的影响

2023-11-28 05:01张晶张秀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5期
关键词:皮内针少阳经绝经期

张晶,张秀芳

(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二病区,广东深圳 518000)

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通常是由于机体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造成雌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引起的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及骨脆性增加为特点的全身性骨病,在临床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1-2]。 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腰背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对其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较多影响[3-4]。碳酸钙D3片为目前西医治疗此类患者的常用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钙离子的吸收,加速骨质形成[5]。然而,该药物对患者的整体调节作用较弱,难以彻底地纠正骨代谢异常。 中医从脏腑辨证角度来看,该病的发生与肝、脾、肾的功能失调有关,从经络辨证角度来看,该病与足少阳胆经联系紧密。 皮内针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该方法依靠较短的毫针对经筋和皮部进行刺激,能够达到调动经络、气血的功效。目前临床对于皮内针作用于俞募配穴、少阳经穴治疗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报道较为局限。 基于此, 本研究以2021 年3 月—2023 年1 月本院收治的96 例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象,分析该治疗措施的具体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选取本院收治的96 例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4 版《实用骨科学》[6]中相关诊断;生命体征平稳;依从性良好;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存在精神障碍者;存在全身性感染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 例, 对照组年龄48~55岁,平均年龄(52.31±1.58)岁;体质指数(BMI)17.1~25.3 kg/m2,平均BMI(23.46±0.37)kg/m2;病程2~7 个月,平均病程(4.89±0.63)个月。 观察组年龄47~55岁,平均年龄(52.40±1.43)岁;BMI 17.4~25.6 kg/m2,平均BMI(23.57±0.31)kg/m2;病程2~8 个月,平均病程(4.92±0.57)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予以患者口服碳酸钙D3片[安士制药(中山)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 3461,规格:每片含碳酸钙1.5 g(相当于钙600 mg)]治疗,1 片/次,2 次/d,持续用药3 个月。 观察组加以皮内针治疗,选取俞募配穴与少阳经穴联合治疗:皮内针使用:一次性无菌揿针(揿钉型皮内针)(杭州鼎恒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苏械注准20172202565, 规格:0.22 mm×1.5 mm),俞募配穴取肝的俞募穴(肝俞、期门)、肾的俞募穴(肾俞、京门)、脾的俞募穴(脾俞、章门)、胃的俞募穴(胃俞、中脘);少阳经穴取阳陵泉、悬钟穴;患者先取坐位,首先对背俞穴的皮肤进行消毒,之后取刺针,以镊子夹持针柄,用针尖对准穴位,垂直轻轻刺入,之后把针柄用胶布固定留在皮肤上;再帮助患者平卧, 在平卧状态下对余下穴位重复以上内容。 埋针1 次,每次留针1 d,患者可使用手指每日按压针柄3~5 次,5 min/次,4 周为一个疗程, 持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 显效:疼痛症状消失,骨密度比治疗前高。 有效:腰疼痛症状有所减轻,骨密度未降低;无效:各项症状未发生变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疼痛程度。 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估,量表共1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重。 (3)骨密度:采用双能X 射线骨密度仪(美国HOLOGIC 公司,批准文号:20142305836,型号:DiscoveryA)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的L1~4腰椎、左侧股骨颈的骨密度。 (4)骨代谢指标。 采集两组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的5 mL 静脉血, 以3 000 r/min 的速度进行离心,共离心15 min,取得上层清液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C 端肽(CTX-Ⅰ)。 (5)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头痛等。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达,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达,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疼痛程度与骨密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与L1~4腰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L1~4腰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程度与骨密度对比(±s)

表2 两组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程度与骨密度对比(±s)

组别VAS 评分(分)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L1-4 腰椎骨密度(g/cm2)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g/cm2)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5.96±1.32 6.01±1.25 0.191 0.849 2.71±0.45 2.18±0.32 6.650 0.000 0.56±0.04 0.57±0.02 1.549 0.125 0.68±0.11 0.79±0.16 3.925 0.000 0.46±0.05 0.47±0.03 1.188 0.238 0.61±0.13 0.72±0.15 3.839 0.000

2.3 两组骨代谢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TRACP5b、BAP、CTX-Ⅰ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TRACP5b、CTX-Ⅰ均低于对照组,BAP 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对比(±s)

组别TRACP5b(U/L)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BAP(μg/L)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CTX-Ⅰ(ng/L)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5.76±1.29 5.83±1.20 0.275 0.784 4.21±0.85 3.59±0.63 4.060 0.000 24.26±2.89 24.38±2.60 0.214 0.831 27.88±3.64 30.42±4.28 3.132 0.002 635.89±36.72 636.25±36.21 0.048 0.962 366.54±32.26 315.29±28.74 8.218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往往是由于女性绝经后,其机体内部的雌激素水平急剧降低,造成骨吸收增加,骨量下降,进而诱发的一种以骨质疏松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8-9]。 患者常表现为腰背酸痛、周身骨骼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驼背、骨折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0]。 因此,探寻这一措施对此类患者行积极的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对于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针对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既往临床常采用碳酸钙D3片治疗,其属于碳酸钙与维生素D3的复合制剂,两者联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然而,该药物起效较为缓慢,且难以针对病因病机治疗,远期效果较差。中医认为,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涉及多个脏腑,肾虚是其主要病因,肝虚是关键因素,而脾虚是重要病因。同时,中医基于经络辨证分析, 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少阳经的异常联系紧密,少阳经脉从头走足,循行人体侧面,经过机体大多数的骨与关节,若少阳经脉出现异常,将导致骨、关节疼痛[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VAS 评分、TRACP5b、CTX-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1~4腰椎、 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皮内针作用于俞募配穴、少阳经穴能够缓解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提升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分析原因认为,皮内针是将针具刺入患者皮肤内部,固定后留置一段时间,利用其持续的刺激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中医外治法之一。持续刺激肝俞可疏肝利胆、理气明目;期门可健脾疏肝、理气活血;肾俞具有强筋壮骨、止痛功效;京门能够温阳益肾、健脾通淋;脾俞和胃健脾、化湿;章门可健脾消胀、和胃利胆;胃俞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中脘和胃健脾、通调腑气。 肝俞配期门、肾俞配京门、脾俞配章门,可发挥健脾补气、强筋壮骨、补益肝肾功效。同时,刺激阳陵泉能够疏肝利胆、舒筋活络;悬钟具有平肝息风、益肾壮骨、通经活络作用;股三针具有治骨效果。 皮内针通过持续的刺激俞募配穴、少阳经穴,能够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继而加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轻患者疼痛。 另外,皮内针操作简便,在给穴位进行持续刺激的同时,还可减少反复针刺的麻烦,患者更易接受。皮内针与西医联用,可协同增效,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骨代谢。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5),提示皮内针作用于俞募配穴、少阳经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皮内针作用于俞募配穴、少阳经穴能够缓解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改善骨代谢,提升骨密度,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皮内针少阳经绝经期
皮内针研究热点及趋势:文献计量学及知识图谱分析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少阳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皮内针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围绝经期女性多焦虑 积极化解要得法
类风湿关节炎少阳经辨治探讨
基于皮部理论浅析皮内针疗法之应用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灵龟八法结合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