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湖南高质量发展:现状、困境与路径

2023-11-29 15:23通讯作者王筱琼尹珍丽
商场现代化 2023年21期
关键词:湖南省数字化数字

■李 健(通讯作者) 周 奇 王筱琼 尹珍丽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也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目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和创新的重要力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湖南省紧紧围绕“三高四新”战略,结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建设数字新湖南为总目标,以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着力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着力发展壮大数字经济规模,努力打造数字化发展新格局,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强大动力。因此,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春天,抓住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机遇,促进数字经济赋能湖南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字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技术层面:数字化和信息化。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 通信等新兴技术。数字化和信息化协同发挥作用,创新发展模式。

(2) 产业层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延伸部分,即利用先进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助力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效率;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部分,即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

(3) 治理层面:数字化治理与治理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治理围绕着数字这一基本要素,根据数字技术推动政府智慧治理及智慧城市建设;治理数字化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政策的执行效率,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三、数字经济赋能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

1.基础设施逐步夯实

截至2021 年年底,湖南省4G 网络已实现全覆盖,各市州城区也逐步实现5G 网络的覆盖,全省已建成移动通信设施基站超3 万个。截至2022 年年底,湖南省建成规模以上互联网数据中心42 个,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芙蓉云等大数据中心都已陆续投入使用。湖南省将继续推动实施一批“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持续深化智慧医疗、智慧政府、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项目。

2.产业数字化发展初具规模

工业互联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0 年年底,湖南省累计“上云”企业超32 万家。农业数字化提速发展,建成了土地深松精耕作业监控服务系统等平台和省农业物联网中心,省信息入户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122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9277 个益农信息社完成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向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迅速,以信息服务、物流、贸易、设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消费体验、文化、健康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等领域优势突出,打造了“湖南品牌”。

3.数字产业化成效显著

湖南省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逐年上涨,2021 年上半年,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1%。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是衡量湖南数字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2018—2020 年,该营业收入从1060 亿元上涨至1618 亿元,连续两年维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潜力巨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也是衡量数字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重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进而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4.数字化发展竞争激烈

我国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计算、区块链等领域加快布局,围绕数字技术创新的竞争日益加剧。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地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数字经济占GDP 的比重超过50%。湖南省应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基础坚实、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比较优势,全面发挥信息化全域赋能作用,加快在核心技术、产业生态、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强力支撑。

四、数字经济赋能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1.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的核心轴承和重要支撑,也是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创新技术领先,数字基础设施配备完善,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研发、科技水平、人才布局等与发达地区差距大,导致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二是部分地区数字技术应用不充分。产业经济是支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关键产业基础薄弱,融合数字基础设施能力有限,导致地区间数字基础设施应用有限。

2.产业生态系统仍不完善

产业生态系统的不完善导致产业要素未完全实现共生、互生和再生。长沙的数字产业化程度遥遥领先于湖南省其他市州,长沙拥有多个科创服务平台,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而湘南和湘西的数字化程度较低,数字基础设施和产业集群相对欠缺,数字化进程缓慢。湘南和湘西地区通过承接加工制造的方式助推地区产业数字化发展,虽然已经有龙头企业引领,但整体产业还是以加工为主,产业生态不健康,产品的附加值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3.数字经济规模偏小

2020 年,湖南省数字经济规模占GDP 的比重为2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化和大数据发展水平位于全国第二梯队。数字经济在湖南省经济总量中占比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 个百分点。湖南省产业数字化相比其他地区起步较晚,目前湖南企业还处在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数字化转型认知欠缺,管理思想和观念相对保守,转型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出于种种考虑,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不善转、不愿转”的问题很突出,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导致企业的转型意愿十分薄弱,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

4.数字技术和人才支撑不足

缺乏核心技术,原创性、前沿性技术开发不足。湖南省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数字经济的规模和质量有待提升。虽然湖南拥有众多高校资源和大数据研究中心,但对大数据核心技术的创新应用仍落后于发达地区。湖南省数字人才也较为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广州、深圳、武汉都是数字技术人才聚集地,受虹吸效应影响,长株潭在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引进方面存在困难,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湖南省数字经济的发展。

5.数字经济区域发展失衡

全国各地都在争相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区域竞争异常激烈,数字经济的发展也由沿海向内陆地区呈现递减趋势,湖南省发展数字经济的各项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湖南省各市州数字经济的发展也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等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长株潭地区创新能力强,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发展相对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密集,资金、人才和技术在东部不断聚集。而湘西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阶段,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无法和拥有众多龙头企业的长株潭地区一起发挥聚合优势,导致湘西地区同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

6.数字治理体系不完善

数字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让隐私泄露、垄断、数据鸿沟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目前湖南省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政策规则体系尚未建立,整体性制度框架和重点领域规则存在缺失。数据权属、数据权益、数据资产入表等数据开发利用的难点问题缺少上位法规范,数据要素市场改革优化需要更加具体的制度设计,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的合法性、规范性需要进一步明确,合理的数据产权法律与监管制度是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数字经济赋能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1.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底座

在传统基建带动经济增长作用逐步减弱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网络效应、平台效应和赋能效应。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加快5G基站及配套设施、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通信等新型网络建设,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建设数据中心、云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打通“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智能化计算”数字链条,促进数据资源价值化,实现数据底层要素支撑。提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地理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网络等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推广智慧建筑、市政物联、交通物流等应用场景的感知设施部署,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和管理基础设施数字化。

2.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生态,统筹建设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产业集群。推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上云上平台”,加强集群内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集群内制造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产业链协同化,推动开展基于平台的集群内订单共享、研发合作、产能协同和品牌统一管理,培育在线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和生态效应,促进集聚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促进数字化产业的体系建立,发展信创、新型元器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北斗+时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 七大产业,形成“关键基础—规模引领—特色应用”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体系。做强做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落实国家软件重大工程,研发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和高端工业软件,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打造“高端软件自主供给+核心平台高效服务+应用场景高度开放”的软件生态,促进数字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3.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等重点行业,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不断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面向金融、交通运输等行业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深化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数字金融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农业生产、加工环节数字化改造,促进数字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4.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夯实人才队伍建设

聚焦湖南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面向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数字产业化领域,推进5G、6G、IPv6、新一代无线局域网等新兴技术应用研究。在产业数字化领域,围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重点突破工业传感器、系统软件、高可靠嵌入式控制系统等技术。

要引培并重,积极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力度贯彻落实“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提高人才整体素质,进而为湖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建构“政用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对创新科研成果的评价与激励机制进行改革,加快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

5.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

湖南省各市州政府应积极采取政策倾斜、财政资助等方式,切实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争取信息化领域国家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支持,统筹多方资源,推动设立数字新湖南建设专项引导资金,集中支持数字新湖南建设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构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加强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领域创业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强化金融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信息化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6.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数字化治理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健全数据安全、数字治理、监督制度等法律法规体系。必须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加快健全数字经济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

推动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形成规范有序的数字化治理体系,需要找到发展与治理的平衡点,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治理体系。促进政府监管向社会协同治理转变,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体的有效结合与良性互动。

六、结语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全球经济发展也正在逐步迈入数字经济新时代。湖南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构筑数字化时代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湖南省需要紧跟时代变化,找准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因此,湖南省未来还需要朝着数字基建、数字技术、数字治理等方面不断优化,特别是要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减少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依赖。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时代竞争力,助力湖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湖南省数字化数字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