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

2023-11-30 18:02王相坤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22期
关键词:车辙病害路面

王相坤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交通运输局,河北沧州 061100)

0 引言

公路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公路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保障公路的安全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的意义

1.1 能够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公路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如气候、车辆荷载等。若公路养护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路面损坏、坑洼等问题,进而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以及时检测和修复公路损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1.2 能够促进公路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良好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够确保公路建设顺利进行,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和工期,提高公路工程建设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公路建设成本,减少资源浪费[1]。此外,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能够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公路维护成本,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2 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公路养护管理缺乏及时性

公路养护需及时,否则将导致问题恶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导致公路养护管理存在滞后性。此外,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公路养护的重视程度不够,也会导致养护管理缺乏及时性。

2.2 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是指为加强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提高公路养护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养护站管理,使公路及附属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节约养护费用支出,进一步加强日常养护规范化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而制订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然而,当前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中各级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会导致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协调效率低下。

另外,各级养护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缓慢,信息共享不畅,还会导致养护需求难以及时响应,影响养护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

2.3 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投入力度低

资金投入是保证公路养护管理正常运转的关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区对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公路养护管理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有效开展养护工作。此外,也存在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不合理及浪费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3]。

3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3.1 施工准备阶段管理

3.1.1 图纸会审

在施工准备阶段,应该进行图纸会审,确定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图纸会审是为了消除图纸上不合理和有瑕疵的部分,提高工程质量,避免潜在损失。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应该根据图纸内容、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工艺、经济方面的评估和论证,进而作出合理决策。

3.1.2 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对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后续的养护管理都有重要意义。在公路建设的组织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以便更好地实现施工目标。同时,需要在施工计划中明确施工任务和工期,有助于提前识别和解决施工中的潜在问题,保证施工顺利完成。此外,在组织设计过程中,还应当注重施工安全和质量,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提高施工质量。

3.1.3 设备和材料管理

在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型号,并根据施工计划及时采购,避免因为设备和材料选择不当或配置不足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同时,应对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和质量。如果发现设备或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故障,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避免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4]。

3.2 施工阶段技术管理

3.2.1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基本措施,在技术交底环节,必须详细讲解和说明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确保施工人员理解和掌握施工要求和技术要求。此外,技术交底还应涵盖施工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安全生产措施、工作时间安排、质量控制标准等内容。同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2.2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技术管理中,应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同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此外,应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还应制订施工记录和报告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使公路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3.2.3 施工现场管理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根据施工计划和技术要求,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同时,应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除上述基本要求外,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分区,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此外,应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噪声、扬尘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证周边环境不因施工发生破坏;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4 公路工程施工的具体养护措施分析

4.1 开裂病害的养护

开裂病害是常见的公路路面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包括材料质量不良、路基土质条件差以及施工质量差等。为防止开裂病害,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改进路基土质条件及做好施工质量管理等工作,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达到规定标准。如果路面已经发生开裂病害,需要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进行修复。对于小面积的裂缝,可以采用填缝料进行修补[5]。对于中等面积的裂缝,需要进行拉毛处理,并采用专用胶黏材料进行填补。如果是大面积的裂缝,则需要进行切割处理,并使用填缝材料进行修复。除此之外,定期进行路面养护工作也非常有必要,包括清理路面积水和杂物、保持路面平整、修复路面损坏和病害等。合理开展养护工作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4.2 车辙病害的养护

4.2.1 检查路面变形情况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检查路面变形情况是重要工作内容。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车辙、龟裂、塌陷等病害,以便及时进行养护维修,避免病害进一步扩大。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全面检查路面的平整度、坡度、弯曲度等指标,并记录检查结果,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对于发现的病害,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如采用路面翻修、修补、加固等方式进行处理。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和维修养护工作可以降低公路使用成本,对保障交通运输的顺畅和安全有重要作用[6]。

4.2.2 路面加固

针对车辙病害较为严重的路段,除了进行及时处理外,还可采取加固措施。路面的承载能力不足是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在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等材料,以及在路基中设置加筋网格、加固板等结构物,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进行路面加固时,需要根据路段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订合理的加固方案,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施工,以确保加固效果。同时,需要加强路面养护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路面问题。

4.2.3 检查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是确保公路路面排水顺畅的关键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是防止车辙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排水系统出现堵塞、损坏等问题,将导致路面积水,从而加剧车辙病害。因此,需要定期清理排水沟、检查排水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在检查排水系统时,需要检查排水沟的状况、雨水口和井盖是否损坏、管道是否有破损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和更换,以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同时,应注意合理设置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防止车辙病害的发生。

4.2.4 加强交通管理

首先,采取限速措施可以让车辆以较为缓慢的速度通过车辙病害严重的路段,减少车辆对路面的冲击和振动,也可以降低车辙病害对车辆的损害,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

其次,通过交通管制可以控制车辆通行的密度和频率,避免车流长时间集中在病害严重的路段,避免病害进一步恶化。通过合理分流交通,可使车辙病害的扩展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保护路面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再次,加强交通管理还能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车辙病害使得路面不平整,易造成车辆失控、引发交通事故,限速管制可降低车辆速度,有助于避免因车辙病害引发的交通事故,维护行车安全。

最后,交通管理措施还能有效减少车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车辙病害严重的路段,车辆行驶时会产生更大的噪声,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减缓车辆通行速度可以降低噪声[7]。

4.3 坑槽的养护

坑槽指的是道路路面在材料老化、设计不当、施工质量不合格和车辆荷载等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凹陷。如果不及时修复,坑槽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对道路结构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因此,应对坑槽的养护工作加以重视。坑槽的养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4.3.1 坑槽清理

清理坑槽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通常可以使用鼓风机、扫帚等,将坑槽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对于较深的坑槽,可以使用吸尘器或清洗车等专业设备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注意不要损坏坑槽周边和底部的正常路面结构。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设专人导行交通,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8]。

4.3.2 填充材料的选择

填充材料应根据坑槽的深度和大小来选择。对于深度在2cm 以下的浅坑,可以采用普通沥青或水泥砂浆进行填补;对于深度在2~5cm 的坑槽,可以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沥青乳液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进行填充。选择填充材料时,需要考虑养护成本、养护效果和养护周期等因素。同时,需要考虑填充后的路面使用情况、环境因素等。如果路面经常承受重载车辆的碾压,则应选择高强度、耐磨损的填充材料,以保证养护效果。此外,选择填充材料时,还要考虑到不同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以及与路面原材料的相容性。

4.3.3 填充施工

填充施工需要注意均匀性和密实性。填充材料的厚度应根据坑槽深度适当调整,但最好不要超过5cm。坑槽内填充修补材料后,要及时压实,以确保填充材料与路面黏结密实。此外,填充材料时还要注意材料的配合比和温度。施工时,如果温度过高,填充材料容易流动,影响填充效果;温度过低,会影响填充材料的黏结力。因此,在施工前要根据材料性能对材料进行预热或冷却处理。填充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确保填充材料充分硬化和固结,防止填充材料出现裂缝和脱落等情况。

4.3.4 养护期间的监测和维护

在养护期间,需要对填充施工的质量进行监测和维护。对于养护效果不佳的坑槽,应及时进行再次养护,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度和舒适性。此外,在养护期间还需要加强对填充材料周围道路的观察,避免出现新的坑槽和裂缝。如果发现新的坑槽和裂缝,应及时进行修复。

5 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工作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在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中存在缺乏及时性、机制有待健全、资金投入力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订一系列的对策,包括加强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对路面病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等。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工作,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为公众的日常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猜你喜欢
车辙病害路面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用艺术修补路面
基于车辙发展规律与主观行车安全的车辙评价模型
现场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车辙处治中的应用探讨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
BFRP连续配筋复合式路面配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