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从认知转变到课堂革命—以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群专业基础课《动物病理》教学实施为例

2023-11-30 08:21段俊红朱锋钊刘杉杉高俊波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革命病理动物

杨 帆,段俊红,朱锋钊,刘杉杉,孙 伟,高俊波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进入21世纪,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人们生活不断便利,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随之发生着巨变。为适应时代发展特性,教育部从2012年到2018年分别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培养人才信息化素养的要求,在不同层面对教师及学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传统教育与教育信息化不匹配

1.1 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信息化培养目标不一致

传统教育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教师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传统课堂围绕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大大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制约社会信息化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2 传统教育教师无法在教育信息化中成为知识的唯一载体

传统教育认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师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在知识讲授中具有绝地权威。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播的权威。教师如不及时改变教学角色,将极大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陷入沉寂,课堂失去在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

1.3 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与当代学生学习行为不匹配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讲授法,老师是课堂的主角,不停输出。课程内容繁多、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有的教师一本教案连用多年,机械性的重复教学,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都抹杀学生学习热情。与当今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行为不相符合,难以激发学习。

2 教学意识转变带动教学行为转变

2.1 转变教学认知

2.1.1 认识职业教育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确定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随着产业升级改造,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不存在教育层次低于普通教育,但也要看到它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但能满足个人就业的需求,同时它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它为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障。

2.1.2 明确岗位职责 做为当今一名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认识,明确职业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职业教育相关知识,提高教师自我职业教育素养,跟进职教发展步伐。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知识水平;第二不断进入生产一线岗位了解专业前沿发展现状,提高专业实操技能;第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2.1.3 认识课堂的重要性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改革的核心内容。2020 年 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主要生成于课堂。它指出“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课堂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学改革只有深入到课堂的层面,才能真正起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作用,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在新要求下,职教教师要不断从理论角度,对课堂革命的内涵、策略、路径与方法等进行不断学习、探索,并将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最大化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增加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2.2以《动物病理》课程为例摸索课堂革命

2.2.1 《动物病理》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重构课程内容,《动物病理》课程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是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支撑课程之一。根据畜牧兽医专业岗位需求、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定位,重构课程内容。《动物病理》课程目标主要培养学生能辨识动物机体发病情况下的病变表现,并熟练操作动物尸体剖解过程及精准进行病变组织采样的能吃苦耐劳、具有规矩意识和集体意识、能实事求事的进行科学思辨分析的畜牧兽医人。重构后分为5个教学模块,9个项目,23个学习任务。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动物病理》课程重构内容一览表

2.2.2 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动物病理》开设于高职第二学期,课程是研究畜禽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动物机体相关组织器官呈现代谢、机能改变,导致其形态规律性变化,是一门集机理到表象较为抽象的课程。学生在前期学习了《动物解剖生理》、《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正常动物动物机体形态结构特征及生理表现等知识,但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一直属于较冷门的专业,社会对畜牧兽医专业认知度低,学生来源大多学习能力不强,又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相对缺乏,但他们思维较活跃,个性意识强,同时缺乏集体意识等现象。

依据学情分析,结合《动物病理》课程定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能从微观水平探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从而更准确理解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具备熟练活体病变观察、病理尸体剖解、病料采集等实操能力;并能通过活体病变观察、病理尸体剖检及动物实验等手段直接参与疾病诊断过程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进行科学思辨的畜牧兽医人。

2.2.3 课堂革命教学策略 课堂革命是革传统教学的命,即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传授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绝对的权威。课堂革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只是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建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基于课程目标、学情分析及课堂革命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角色由知识传授,转变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教学过程的实施者、监督教学过程正常运行的管理、评价反馈教学过程的执行者及知识、能力、素养达成的引导者。

通过学情分析得知,我们的学生大多学习能力不强,那如何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策略采用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教学情境,增加小组成员会话协作,从不同层级认识知识,并不断提升学生集体、团队意识;提供学生展示平台,增加学生表达、倾听及辨别能力;收集任务点自评表,进行信息反馈,增加学生学习获得感,同时了解个体学生学习情况,针对个体不同情况解决性化学习问题。最大化挖掘学生学习内驱力,服务课程目标达成。

2.2.4 《动物病理》课堂革命教学实施 课程实施前,合理分解教学任务点,依据教学任务点,围绕课程目标准备课程教学材料,建设并丰富课程平台。依据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最大化驱动学生学习内驱动力,灵活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拼图教学、实操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教学过程。

为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专业素养,课程实施第1~2节课开展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课程制度,确定分组、名确小组成员及组长,并解析组员及组长职责,让学生感受进入课程就如同进入《动物病理》课程岗位。

课堂革命实施中,根据重构的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引导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究;设计组内、组间奖惩制度,激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展示各项活动;设计多样教学活动,如:抢答抢占课堂展示机会,增加课堂活跃度,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加强教师监督机制,确保奖惩得当;及时准确发现课程开展中问题,针对性点评及解答。课程具体实施流程见下表2。

表2 课堂革命教学流程图

在课堂革命实施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效,诊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评价占比等问题,设置阶段性总结课程-又名知识加油站。主要通过病变图片描述对学习项目进行知识汇总、辨析病变表现,逐步建立病变认知、辨析能力。并通过阶段性总结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效,增加学生学习获得感,反思学习效果,改进学习方法。

3 课堂革命成效

3.1 《动物病理》实施课堂革命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革命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开展之初,有部分学生不适应学习步调,在学习情况自评表或是课中反馈不喜欢教学方式的改变。发现后,采用一对一谈话,详解课程改变将带来的优势,并鼓励学生按要求执行,自身真实体验学习过程带来的学习获得感。依据课程目标,改变以试卷考试定课程通过与否的传统终结性评价方式,以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病变报告分析最终体现课程教学成效。与传统教学相比,课堂革命极大提升了课程目标达成的合格率,但由于课程积分来源于学生的每一次参与活动情况,课程达标优秀率低。但教学过程中极大的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检索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小组成员间组织、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学员间的团队、集体意识;在课程实施中还不断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及自我调节能力。从病变报告完成情况分析,绝大多学生具备动物病变描述、鉴别能力,课程目标达成度较高。

3.2 课程调研学生满意度高

课程结束后,设计问卷调研《动物病理》课程课堂革命实施的满意度。问卷设计21个问题,主要针对课堂革命的认可度,学生在课堂革命中发现的问题,及对《动物病理》学习效果等问题开展。190人教学班级中176人参与了问卷调查,64%的学生喜欢改革后的课堂,有36%的同学喜欢传统教学模式;有41%的同学和42%的同学分别表示非常期待及期待课堂革命课程的开设,仅有17%的同学不期待;同时39%的同学及59%的同学表示通过课堂革命,他们非常清楚和清楚《动物病理》的教学目标,有36%及50%的同学很清楚及比较清楚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3.3 《动物病理》课堂革命开展,形成模式可推广

《动物病理》课堂革命的开展,形成可参考、可借鉴、可复制的教学模式,它有固定的教学流程,又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势,专业教师可依据专业特色、学生特点、教师个性设置各特色教学活动,形成自有特色。课堂革命开展实施真正意义上形成并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供各专业教育教学参考及使用,可复制性强。

4 教学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程度的普及给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现今的社会不是没有信息,而是信息铺天盖地,如何通过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真伪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动物病理》课堂革命的开展,发现以下问题:

4.1 职教教师的身份转变

要适应时代要求,做为职教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从知识技能传授者,转变为知识、能力、素养的引导者和教学过程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对职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懂知识、善技能,还要精管理,才能做好课堂革命教学活动的开展。

4.2 课堂革命前导问题的趣味性

初次开展课堂革命,对于前导问题的设计缺乏趣味性,虽能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但不免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设计与生产对接紧密、有一定趣味性,且具有拓展视野的前导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及专业能力,成为课堂革命诊改的工作重点。

4.3 课堂革命课程评价的问题

开展课堂革命的课程,它不仅形成某一门课程的专向能力,而是在课程开展中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及人文素养。所以在课程结束的学习评价中,用百分成绩无法准确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创新课程评价机制,从多角度、多维度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形成更加合理课程评价办法,增加探索学生增值性评价。

猜你喜欢
革命病理动物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最萌动物榜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动物可笑堂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粉红革命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