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动物遗传学》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30 03:08方美英何帅涵董柠其汤启国薛明明谢福音杨丽贤吴常信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遗传学思政动物

方美英,何帅涵,董柠其,汤启国,薛明明,谢福音,杨丽贤,凌 遥,吴常信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海淀 100193)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政育人融入课堂和教学的全过程,发挥“专业课思政教育”的功能,这对于新时代的大学教师而言,既是要求又是期愿,更是表达初心的重要方式。《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后续动物育种学和畜禽生产学等重要课程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课程,动物遗传学除了让学生增长知识以外,更应将培养学生的专业科研素养和道德品质作为主要任务。为此,课程团队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探索思政与教学的融合策略,从“四个角度”将育人的初心融入课堂的细微言行和每一分钟中去,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反思提升,只为培养出新时代“顶天”“立地”的优秀大学生,为我国农业动物遗传育种行业做出贡献。在十几年的深耕实践中,团队曾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农业大学金课、“北京市思政教学示范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资源贡献课”等多项荣誉成就,是对团队教学探索和教学改革措施的认可和鼓励。因此本文旨在分享思政教学相关经验,为农科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1 动物遗传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意义

长期以来解决“三农”问题都是全党的重要工作内容。2019年,新农科建设已奏响“三部曲”。“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以及“北京共识”无一例外的提到了农科院校“人才培养”、“育人”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高校农林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新,以应对中国农业全面升级的新时代需求。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向规模化、智能化、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要培养既满足新时代农业发展需要,又具有爱国情怀的知农爱农创新人才,就必须实现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动物遗传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1 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19年9月《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习近平主席尤其提到:“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目前我国处在农业农村转型关键期、城乡融合的快速推进期,作为农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新时代高等农林高校承担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此外,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通过将种源安全提升到了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畜禽种业是我国种业振兴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其发展也为我国实现畜牧业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动物生产中,品种的贡献率为主要因素,一般都在40%以上。动物遗传学是动物育种学的基础,也是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以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理论为指导的多基因假说和遗传参数估计等理论的推动下,动物生长速度、瘦肉率、产奶量、产蛋量等生产性状取得了较快的遗传进展。因此,遗传学与动物的可持续健康高效生产,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密切,学好动物遗传学可为动物育种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动物新品种培育、遗传改良及动物生产等工作做好准备。课程以培养畜牧业拔尖创新者和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种业振兴”为核心,从微观与宏观层面开展遗传解析、资源挖掘、种质创新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思考,达到为“种业振兴”培养储备人才的目的。因此,更需做好《动物遗传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工作,发挥专业课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图1 动物遗传学主要育人目标

1.2 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与价值

新农科建设是当前农林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当前畜禽种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畜禽种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动物遗传学》该课程的特点是经典与前沿并重,以教促学,教学相长。同时,这门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能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课程基础。经典与前沿,理论与实践,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动物遗传学》本身就蕴含着值得发掘的丰富思政元素。深耕学科历史文化,将精神内涵融入专业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素质、思辨能力、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爱国精神,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还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加强学生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既有利于提升畜牧人才的职业发展能力,激发动物科学专业教学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的发展活力和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课程思政建设尝试与实践

2.1 建设新型复合型思政教师队伍

“动物遗传学”教学团队,作为国内《动物遗传学》重要教学发端之一,通过十余年的教学积累和经验传承,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教师组成的教研组。在吴常信院士的带领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思考如何“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将课程所学应用于实际的可能性。在关于如何建设复合型、新型的思政教师队伍方面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是积极组织集体备课研课和课程质量监控,并且以送学、留学、进修培训或者交流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二是在日程的教学计划中,加强对团队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引导和培训,根据教学经历和经验,积极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和模范作用,“以老带小”,给不同教师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和进修计划,安排教学环节锻炼,站稳理论教学讲台,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带领教师们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或交流会;三是组织团队教师与马克思学院的教师交流授课经验、思政教学方法和时政热点,跨专业学习交流,并邀请相关教师参与课程的一部分讲解或课件的优化,使课程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强大的师资力量保证了教学质量。新农科背景下,建设“教学经历、教学能力、年龄分布”复合型的思政教学队伍不仅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任务,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式,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将优秀的团队精神和教学理念不断传承下去,不仅能做到“传授知识”,更能完成“育人育才”的使命。

2.2 将思政理念有机融入授课内容

课程要传递的思政理念、培养的科学精神是学科教学的“主心骨”和“引路标”,直接关系着授课的方向和最终想要取得的效果。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之下,除开“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民主化新型师生关系”、“树立终生学习观”等传统的课程教学观念,必须引入符合需求、顺应潮流的“新农科”思政教学新观念。此外,为保证授课内容和思政教学不割裂、不独立,教学团队根据自身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充分提炼学科的学术内涵和价值基础,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思政教学与课程融合示例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与挖掘示例

表2 动物遗传学思政教学改革后近三年教学评估情况(思政教学相关的栏目)

首先,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和人口大国,农业发展不仅关系着世界粮食安全,更关系着人类生活质量与福利。农林教育工作者应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三农人才,着力于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共建美丽地球村贡献中国智慧。教学全过程中以课程相关知识点为基础,紧密结合相关科学家事迹、科研成果重大突破等,多种形式自然切入相关思政要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如在课程教学中,举例吴仲贤先生的求学和研究事迹,在当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毅然放弃了最钟爱的文学,投身于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工作。他推导了一系列能够直接指导并应用于畜禽育种实践的方法和公式,简化和系统化了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并编撰了巨著《统计遗传学》,将我国的数量遗传学和动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时期,使学生能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们在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和高度的国家使命感的驱动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此外,教学团队在教学中还会向学生积极引入产业前沿和成就,既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研究视野,又能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专业自豪感。对于《动物遗传学》来说,尤其要注重遗传学知识在经济动物和畜禽产业中的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在讲到分子标记时,教学团队会从动物育种相关内容入手,如杂种优势预测、遗传检测、抗病育种、个体及亲缘关系鉴定等,这样不仅有利于直观地让学生看到课程学习内容在实际生产中作用,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记忆,还有利于为后续课程《动物育种学》的教学做好知识铺垫和课程衔接。当然,仅仅引入专业应用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全球化格局已经形成,无论是信息的获取、学科的交流还是行业的竞争都被日益紧密的全球关系所颠覆,多学科相互碰撞,不断开拓出新的交叉领域,作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产出基地,高等农业教学必须主动拥抱新的知识科学架构,主动适应产业和科技的变革。因此,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学中还会积极引入产业交叉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风向”等内容,如介绍近些年在畜禽养殖中大热的“5G养猪”、“猪脸识别”、“楼房养猪”、“人工智能”等,让学生能有效把握产业变革的风向。

2.3 推进和适应知识生产和交流的新模式

21世纪是信息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互联网技术的推进下,从多个角度拓宽了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的渠道。除了目前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会用到的文字、图像、视频的混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外,一线授课教师和团队也会持续拓宽和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是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团队教师会通过互联网积极了解新闻时事和热点,选取合适的例子作为课程素材丰富课程内容;还会通过互联网了解学生关注和喜欢的食物,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避免课程单一、乏味,使学生们失去课程学习的乐趣。

二是打造优质线上精品课程。目前网课、慕课是新冠疫情防疫常态化阶段的重要教学手段,《动物遗传学》教学团队精心录制了中国大学MOOC的线上课程,供学生反复学习和进行测试。使学生能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一些课时较短、课程内容较少的课程也有录制短视频对关键知识点进行巩固,或对行业前沿进行速览,能够让学生在刷“短视频”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三是做好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构建新型的知识传递新模式。课程研讨、反转课堂是思政教育入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藉由多媒体技术、演讲、互相提问等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去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选择专业性强的、紧跟时事的热点话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由小及大,站在更高的角度统览和理解相关科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或直接联系采访本校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己查阅、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从学生的选题、讲述和讨论中教师也可以得到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情况的反馈和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为教学团队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和内容提供依据,一举两得。

2.4 “以行践知”在实践中推进思政教育落地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获得的知识有效落地,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必须重视课程实验和实践环节方面的教学设计,通过思想引领,以行践知,取得“三全育人”的实效。

《动物遗传学》在课程思政教育设计中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物遗传学实验》是一门需要“动手”和“实践”的课程,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动物遗传学的内容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动物遗传学相关规律与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实验,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入手,由浅及深,层层递进。通过重复遗传学经典实验,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现象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将其中的规律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科研的务实、严谨,深刻感悟前人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学团队也会鼓励学生积极的自行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无论成功与否,教师都会集中学生进行分享与讨论学习,并进行深刻总结。

依托教学团队的行业社会资源,围绕专业课程生产实际需求,团队积引入行业的社会资源,从校内育人延伸到行业、社会共同育人,为学生引入产业实践的内容,也是思政教学的重要一环。例如近些年,为充分挖掘热带畜禽种质资源潜力,建设海南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国家热带农业中心,团队教师响应习总书记号召,积极与海南畜牧相关企业展开合作,在课程中引入了海南特有的动物种质资源以及引进动物种质资源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动物遗传学领域在热带畜禽种质资源中的相关工程技术;此外,通过介绍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相关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行业内的“大事”有所认知,在授课的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制定调查方案进行研究调查,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内化所学知识。

3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学教学团队近些年在学校思政教学项目的支持下,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措施的改进,立足课程的定位以及专业需求,不断对学生课程建设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每学期都会对所有课程进行教学评估,教学团队每年也会积极吸纳学生的教学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明显看出,通过不断的思政教学改革和优化,课程在思政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的总体评价方面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在2022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在学生评价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总体课程评价由2019年的91.37分提高到了96.02分,且紧密了解产业前沿和动态项目的评分和评分增长均为最高,体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课程已有措施和方法改革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继续开展和深化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学农、知农、爱农”三农学子思政教学工作的鼓励。

4 结语及展望

近年来,种业振兴、(畜产品)中美贸易战等事件时刻警醒着一线教师们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学》教学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新农科建设大背景下,不断尝试改进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已构建出一套相对成熟的课程育人体系。作为国内该课程的前沿领头团队,通过分享相关经验,以期为其他相关院校课程团队提供参考经验,共同培养出具有科研精神和使命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猜你喜欢
遗传学思政动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表遗传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