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态势及提升策略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2023-12-01 10:02吴文钰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30期
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发文

吴文钰

(华东师范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241)

0 引言

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2004年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1]。2011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指出要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2-3]。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就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等作出了进一步指示。

国际期刊论文是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许多学者利用SSCI、A&HCI论文数据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行了分析。如董政娥等[4]和王超[5]分别以东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进行了分析;部分学者就我国部分高校或地区相关高校进行了比较分析[6-16]。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趋势明显,但相对还比较滞后,存在明显的机构、区域和学科差异;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受主客观因素影响[17-19]。

高校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成效明显,高校更是表现突出。因此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重镇,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文增长明显。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选取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SSCI和A&HCI论文,分析其趋势变化、主题和学科分布、发文主体、期刊、基金、影响力等特征;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推动我国高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数据及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于WoS数据库中的SSCI和A&HCI数据库,检索字段为地址,检索词为“E* China Normal Univ”,年度限定为1982—2022,检索时间为2022年4月15日。结果显示共有4 685条文献,该数据包含会议综述等形式论文,还包括在SCIE期刊发表被SSCI收录的论文,因此,在成果形式上选择精炼论文和综述两种,WoS索引中选择SSCI和A&HCI两种形式索引,共得到4 252条文献记录,分别导出保存为txt和endnote格式。利用Excel软件对文献相关数据如年度分布、主题分布、学科分布、作者及合作情况、合作机构、合作国家地区分布、影响力、基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利用VOSviewer、CiteSpace等知识图谱相关软件对文献题录相关作者合作、国家地区合作情况、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

2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国际化现状

2.1 年度发文分布

从发文年度分布看,华东师范大学从1983年才开始有发文记录,到2022年发文超过600篇(见图1)。以论文发表的年度变化及增长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3—2005年,是初始阶段,在国际学术期刊发文属于偶然现象,年发文量在10篇以下;第二阶段是2006—2013年,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国际学术期刊发文,数量逐渐增多并快速增长,每年发文量从10多篇增长到100篇;第三阶段是2014年以来,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持续实施以及我国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深化、留学归国人员不断增加,在国际学术期刊发文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每年发文从刚超过100篇增长到每年700篇左右。另外,社会科学类发文远多于人文学科发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科学类期刊相对较多,人文类期刊相对较少;另外,有部分期刊虽然不是SSCI检索期刊,但在其中发表的相关论文也可能被收录为SSCI论文;此外,也与人文学科研究主题难以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有关。

2.2 引文主题和学科分布

引文主题是发文主要研究领域的归纳,可以反映一个机构的主要特色研究领域。从排序前10位的领域看,华东师范大学各学科中教育学(414篇)国际化最为突出,其次为心理学相关的研究领域,包括神经扫描(359篇)、神经病学和心理学(223篇)、社会心理学(199篇);再者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分别有227和181篇论文;此外,地理环境相关的学科包括亚洲研究(183篇)、可持续科学(133篇)、林学(129篇)、人文地理学(114篇)。综合看来,华东师范大学发文领域学科主要为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经济管理学,除经济管理学外,均为华东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2.3 发文主体分布

2.3.1 发文作者分析

根据统计,4 252篇论文共有作者18 854人,平均每篇论文作者数为4.43人。进一步统计发现,所有论文中,只有620篇论文为独立作者,论文独作比例为14.6%,合作比例为85.4%,进一步说明国际发文以合作论文为主,独作论文比例极小;合作论文中,作者人数最大值为83人。统计发文作者发现,若不限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为Shek Daniel T.L.,发文量为74,有22人发表论文超过30篇(见表1)。经进一步分析发现,20位作者中大部分学科背景为心理学,其余如教育学、统计学也有学者入榜。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地理学均为华东师范大学传统优势学科,尤其心理学的发展始终紧跟国际主流研究,产出如此多高产作者实为必然。地理学主要是基于GIS的相关研究发文较多,具有一定影响力。

表1 华东师范大学发文量前20位的作者及发文和被引情况

2.3.2 合作机构分布

共有2 145个机构与华东师范大学有合作论文,合作前20位的机构及合作数如表2所示。其中合作发文100篇以上的机构有8个;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可见,主要合作机构以中国内地机构和香港高校为主;与国外机构合作相对较少,合作最多的是美国加州系统高校,合作论文也只有67篇。

表2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发文的主要合作机构及发文数

2.3.3 合作国家和地区分布

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合作非常重要。根据发文作者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统计,全球有101个国家和地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有合作论文发表,合作发表100篇以上的有美国、英格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荷兰,均为发达国家,也有很强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其中与美国合作论文超过1 000篇,是合作最多的国家。此外,与法国、日本、比利时、新加坡的合作也有一定数量。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等实施,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学术合作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国际学术合作不断丰富。

2.4 期刊分布

根据统计,华东师大发文分布在1 328种期刊上,其中发表10篇以上的期刊为86种,不过在679种刊物上只有1篇发文,表明在该类刊物上发文还属于偶然;发文100篇以上的期刊有4种,其中发表最多的期刊是SUSTAINABILITY,发文量为168篇,其次为FRONTIERSINPSYCHOLOGY(148篇)、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LOGY(143篇)、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ANDPUBLICHEALTH(106篇)。从发文量在前20的期刊可以看出,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生态、心理学、环境、体育、城市规划、保险经济等。此外,在海量发文期刊如SUSTAINABILITY等发文较多的情况值得关注。

2.5 基金分布

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离不开各类科研经费的支持,统计发现,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国际化发文的主要资助资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比为35.95%,其次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占比10.56%,再次是国家社科项目,占比为5.51%;此外,资助发文100篇以上的还包括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学高峰学科计划项目、上海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教育部111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等。这种资助情况一方面说明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国际论文发表的相关学科与理工科相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年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高峰计划、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等文科类基金的资助已产生一定效果。

2.6 学术影响力

4 252篇论文在WoS中共被引57 997次,平均每篇被引13.64次;不过被引情况差异较大,有716篇论文为零被引,占比达16.84%,说明相当一部分论文对研究未产生影响;被引用100次及以上的论文有71篇,共被引12 079次,平均每篇被引170.13次。被引最多的论文是2017年发表在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的“A 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 (FLUS) for simulating multiple land use scenarios by coupling human and natural effects”,被引次数高达617次。从被引前10的论文研究主题看,主要聚焦于土地利用、遥感、碳排放、生态评价、统计方法等,偏重于理工科相关学科以及方法相关类。

2.7 研究热点、主题聚类

2.7.1 研究热点及前沿

以关键词的词频来分析研究热点,4 252篇文献共有关键词17 901个,词频最高的是impact(259),其次为model(249)、performance(237),第四高的是China(179)。研究热点主题除了中国、行为、儿童、健康、增长、城市化、学生、青少年等,主要探究的是相关内在机制,包括影响、模式、绩效、动力等。

为进一步分析研究热点主题之间的关系,利用VOSviewer软件选取出现10次及以上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相关研究可以分为5个聚类(见图2)。

图2 研究主题聚类网络图

第1个聚类主题词有中国、上海、城市化、增长、能量消耗、气候变化等,可以概括为中国式绿色发展道路研究。第2个聚类主题词包括决策、信息、合作、经历、自我、工作记忆等,均为心理学相关研究主题,可以概括为决策的心理机制研究。第3个聚类主题词包括儿童、行为、文化、攻击性、抑郁等,可以概括为儿童行为心理研究。第4个聚类主题词包括学生教育、知识、学术成果、动机等,可以概括为教师教育研究。第5个聚类主题词包括模式、创新、生产效率、风险、政策等,与中国研究主题密切相关,可以概括为中国创新模式及政策研究。

2.7.2 研究前沿

在CiteSpace中分析关键词的突现强度,强度最大的25个关键词如表3所示。从关键词突现强度可以看到,2013—2016年为早期研究前沿,包括青少年积极发展、中国青少年、识别、家庭功能,表明研究主要聚焦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2017—2020年为第二个阶段,涉及主题开始包括能源消费、碳排放、全球化等,说明在这个阶段研究学科和议题得到扩展。从突现强度看,最大的是attention(7.67),其后依次是energy consumption(7.26)、decision making(7.25)、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7.01)、Chinese adolescents(6.91),表明这些方向是相关热点研究领域。

3 研究结论及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双一流”高校,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重镇,在文科国际化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国际期刊发文量增长迅速,但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相比,国际化还存在不小差距和不少短板,也基本反映了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 发文数量与国际一流仍有很大差距

1982—2022年伦敦大学、哈佛大学的总发文分别达22.4万篇和14.3万篇;我国国内大学中发文最多的北京大学也只有1.4万篇,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发文刚刚超过1万篇;而华东师范大学发文还不足0.5万篇,与国际一流高校差距很大,与北大、北师大、清华、复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3.2 发文呈现优势学科带动和理科带动特征

从发文学科看,华东师范大学发文主要学科包括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等优势学科;此外,相关发文还表现出理科带动下的文科国际化发展趋势,而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国际主流社会科学学科的发文相对较少。

3.3 以国内合作为主,国际合作呈现扩大趋势

从合作机构看,与国内少数机构合作较多,与国内一流机构以及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国际合作中,以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合作为主,但也呈现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增加的趋势,表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等倡议也推动了高校与相关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3.4 以中国研究为主

从研究主题看,基于中国的研究较多,体现了扎根中国大地的研究取向,但基于全球尺度或者全球重大问题的研究相对偏少。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未来应该既要通过学术讲好中国故事,也要讲好基于中国研究的全球故事。

3.5 论文质量和影响力需要提升

从影响力看,高被引论文不多,零被引论文较多;在全球2.8万篇高被引论文中,华东师范大学仅有49篇。我国高校大量论文发表在被有关机构预警的海量发文期刊上,也存在不少论文被撤回等现象,需要高度关注。

3.6 学术话语权建设严重不足

我国高校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学术期刊入选SSCI和A&HCI的还非常少,创建或引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组织或重大研究也在探索中,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还非常有限。

4 结语

高质量的国际学术论文发表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和故步自封,而是要广泛交流,以中国观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在互动交流中提升不断增强话语权。但也要注意学术研究中保持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不能唯外文、唯期刊、唯因子。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论文发表已有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一是应持续加强引导和资助,强化质量导向的基础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二是全面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阵地建设,应该汲取国际一流高校学术话语权构建的经验,以一流高校和学科为依托,鼓励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创建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和一流学术组织、出版世界一流学术著作,同时也要加强中文为主体的期刊建设;三是深化国际哲学社会科学合作,引领相关领域研究。立足中国和世界发展实际,加强探索性、原创性研究,主动引领全球新兴重大问题的研究,形成中国研究范式、倡议、模式,从而引领相关领域的研究;从“跟着别人说”转变为“领着别人说”[20]。

猜你喜欢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发文
“绿色碳科学”专辑编委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 年总目次(总第221—226 期)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总目次(总第173-1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