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

2023-12-01 08:15张倩斯
科学与信息化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文化名城名城巡查

张倩斯

广州南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引言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长久以来,我国的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保留在城乡各地,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在每个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文化发展的时代呼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式,构建针对性的信息管理平台,对于提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1 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2021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及各地应积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名城工作的动态管理,提高名城评估的效率和质量。在此背景下,本次基于某地级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针对有关问题,立项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效率和保护质量。

2 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2.1 现状与问题分析

本文所涉城市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南部内陆地级市,历史文化建筑众多,管理事项较为繁杂,管理难度大。为提升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管理效率,决定构建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在保护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保护前的预先申请审批过程普遍存在审批速度慢、保护难、修复难以及不易监督等现象;相关数据类型多、碎片化,影像、文字、图纸等信息关联性和共享性低;保护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缺乏统一的管理调度平台;后期实施管理中缺乏长期性、动态性保护,市民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和参与意识不足,难以自上而下实现全民共同参与的动态保护[1]。

2.2 需求分析

为全面准确落实名城保护规划等刚性内容,提出在全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充分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现状基础,完善历史文化名城测绘成果,并利用GIS、二三维可视化、物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辅助完成历史建筑、文物等资产的保护研究、修缮重建、运维管理等工作。实现历史文化遗产数据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文化建筑街区的动态监管,增强公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3 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建设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是在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数据库基础上,将普查成果和历史数据纳入数据管理子系统进行“一张图”管理;在满足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日常管理基础上,与相关部委进行数据和信息互通。并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数字化平台,包括名城数字档案管理子系统、数据融合展示子系统、巡查保护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公众宣传子系统、名城微信小程序6个子系统。

3.1 数据库建设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一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标准规范、数据规范,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的历史文化名城数据库,对文化遗产专题数据(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基础空间信息数据(数字线划图、航空影像资料、电子地图、数字高程模型、地名地址等)、历史建筑专题数据(档案数据、测绘成果等)、元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内容整理入库。

3.2 保护管理平台建设

3.2.1 名城数字档案管理子系统。平台管理系统中的数字档案管理子系统是以名城文物为中心,进行“一栋一档”的数字化建档入库,实现对现有名城保护信息的精确分类、有效管理,提升了文物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发挥出文物档案存在的价值。所谓的“一栋一档”具体是指按照历史建筑制图建档和成果归档标准,为历史建筑建设独立的档案。数据管理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一栋一档”数据类型

3.2.2 数据融合展示子系统。该子系统是指利用GIS、三维可视化、云计算等技术,叠加与融合二三维多源异构测绘成果数据及相关资料,将各类名城文物数据进行多角度融合展示。借助该系统技术,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保护建筑的外观、形态、细节部件、周围地貌地形及相关信息的变动。有助于相关管理负责人了解文化建筑的实时动态,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图1 数据多角度融合展示

3.2.3 巡查保护子系统。巡查保护子系统旨在协助文物保护巡查单位有效实施巡查保护相关措施。系统可根据管理规范和实际情况定制巡查保护流程,便捷管理巡查记录、监测巡查状况、评估巡查效果。其功能主要包括:①在线巡查:通过小程序、App随时随地记录和管理巡查数据。②数据统计:对巡查数据进行统计,方便对巡查情况进行分析,形成文物保护档案。③多媒体呈现:支持图文、视频结合,方便地展示巡查情况。④报警管理:支持报警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2.4 统计分析子系统。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即可以快速汇总、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的相关数据,并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从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提供更全面、准确和实时的信息支持。

3.2.5 公众宣传子系统。公众宣传子系统的功能作用,即将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信息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示给社会群众,便于公众认识和探索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公众可以通过相关功能上传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建议和反馈,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言献策;并且可以协助名城保护管理人员建立保护工作实施监督、意见反馈的公众参与机制。

3.2.6 名城微信小程序。平台系统建设时,还结合了当下微信互动的广泛性特点,构建了基于名城管理平台的微信小程序,其可以帮助社会公众通过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访问平台数据,支持并通过图表、视频等形式呈现。便于用户了解文化建筑的保护管理状态,为用户的游玩体验提供便利的服务信息[2]。

3.3 核心技术应用

3.3.1 大数据计算和存储技术。面对TB级别的历史名城三维数据,采用了“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存储及快速调度技术”,将大量的高精度、高细节、高实时性的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在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中,并且可以快速地调度、查询和呈现这些数据。支持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拟,为历史名城保护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3.3.2 二三维数据融合可视化技术。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平台需要展示的数据包括历史建筑普查信息、历史建筑基础信息、名木古树信息等专业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实景三维数据、点云数据、正射影像、单体化三维模型、BIM模型等二三维地理信息数据。为更好地还原和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景化、准确化融合和展示。本项目利用的二三维数据融合技术主要包括多源数据融合转换、多源异构GIS数据融合。其中多源数据融合转换,是基于自研多源空间数据融合引擎实现的。该引擎的应用,解决了多源空间数据融合过程中难以兼容、规模大、细节缺失等问题,实现了多源数据的快速融合与展示;结合平台轻量化引擎,可以优化数据、强化渲染性能。基于此项技术,可以实现在统一地理坐标框架下,针对不同的数据应用场景,运用不同的数据融合展示技术进行历史文化名城实景数据的融合展示[3]。

4 平台应用优势与意义

从平台研发后的功能特点来看,平台支撑的数据类型多样,包括二三维场景数据、部件级实景三维数据等,能够模拟出实时地理时空数据;平台是一种多源、多类型、多尺度、多维度的数据融合展示系统,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一本册、一张图”的数据支撑。结合新型测绘技术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形成良好的保护效果。通过本平台的研发应用,不仅有利于科学保护该历史文化名城,而且对于类似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对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如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进行了论述,通过深度调研某历史区域历史建筑、景观保护现状,分析了平台建设需求,然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选择了适宜的数据处理技术、平台选型方案,最终成功研发了基于数据技术的历史名城保护管理平台。运行使用过程中,结合移动巡查系统,可以快速发现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申报、修复,加快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的效率。该系统平台的研发呈现出极高的使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文化名城名城巡查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防护纺织名城”新名片
首届侨商经贸合作暨创新名城推介会在宁举行
北威州名城名展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鼎鼎大名“大名府”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