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中个体激励作用的发挥

2023-12-01 11:15黄锦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8期
关键词:个案分析初中德育

黄锦

[摘    要]个体激励是与团体激励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给予个体一定的奖励和赏识,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本文从初中德育实际出发,主要研究个体激励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实践,包括激励机制的顶层设计;激励方式的选择如激励时机、包容激励和量化激励等内容。最后围绕着激励效果的评估开展论述,以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德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个体激励;初中德育;个案分析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学校德育管理者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个体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在中学德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个体激励的背景

(一)時代背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学生成长中必然要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面对信息大爆炸,未能具备正确的辨别能力,经常呈现出“不知所措”的状态。

同时,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很多家长生活理念也发生转变,他们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过于强调成绩、分数,将内卷等理念强加到学生身上,甚至采用强制的手段来逼迫学生进行学习。他们中的多数人忙于工作和学习,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一味采取强迫、冷战等方式来压制学生,这些行为导致现阶段初中生缺乏自信,情绪敏感,给学校的管理和德育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

(二)个体背景

进入中学阶段,学生迎来了快速成长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脆弱,处于敏感、多变的不稳定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产生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问题。一些学校过度关注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个体学生的心理情况,仅仅以每周一节的心理课或者体育课程为释放学生身心情感的载体。在激励上,往往以动员大会、班会、家长会、励志讲座、各种标语、宣言、誓言和定制考试目标等群体激励的方式呈现。而很多时候,这些形式反而会加剧学生的紧张心理,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后果。

时代在发展变化,学生也越来越有自己的个性和主张,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与小学时代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为不再以为老师是唯一权威,更喜欢相信自己。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德育内容和方法也要发生更新,才能满足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上述变化,学校管理者应制定方案,要求德育教师不能再采用以往惩罚等手段教育学生,而要用温暖的鼓励和帮助感化学生。

简单而言,个体激励在德育上的办法,就是因人而异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的、不足、缺点,用最大限度的包容去化解、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对待,从中发现其优点和缺点进行全面评价。学校应抓住时机,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个体激励的契机。

二、根源的探究——个体激励的德育价值

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正视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承认诸如环境、心态的问题会加剧学生的焦虑和不安。而这些不安,往往会成为师生冲突、生生冲突以及家庭冲突的导火索。此外,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能力和性格差异较大,而个体激励正是以满足不同个体需要为前提条件的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作为与团体激励相对应的方式,此类激励手段有助于教师们将学生从集体中分离开,实现德育目标。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个体激励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增强学生自信

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学生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个是认知的差异,如知识结构、智力类型、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二是非认知的差异,如兴趣、爱好、需要和动机、情绪、意志、品格、道德、性格、焦虑水平、自制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些是影响教育教学特别是影响学习的个体差异的变量。学生是我们施教的主体,我们所作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个体激励理论在初中德育中的运用,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量身打造分层激励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心智得到了更加健康的发展。

(二)促进综合发展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与小学相比,对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要求更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综合能力培养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活动参与率低;第二,学生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德育效果不佳;第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德育工作难以开展;第四,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社交能力和社会价值观不全面。

个体激励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也是方法。从学校层面看,先要解决的就是制定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成绩,最后,通过德育教师的工作带动全体同学一起提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通过对学生的分层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手段,让学生达到设定的目标,从而实现激励的目标。

学校做好个体激励的顶层设计是,鼓励教师做到会赏识激励学生,认识到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需要得到的是鼓励;当学生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得到的是支持,只有这样做,激励教育才能产生预期效果。

三、解决的方法——个体激励的实施策略

对于学生来说,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认可和同学的称赞。心理学研究表明了鼓励、表扬、赞作、肯定等表扬性的语言能引起大脑皮层的愉悦感,使其能更关注这一类事物。许多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爱好或受到挫折后的振作,往往来自教育者对他们的赞许和鼓励。而对某一学科丧失信心,则往往来自教师的长期无视和批评否认。个体激励因人而异,不用刻意追求完美,只要学生有进步,就应该给予鼓励。学校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建立具有个性化的激励系统,才能真正增强学生自信,发挥其潜能。个体激励的内容丰富,手段较多,在这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个体激励:

(一)抓住时机,注重激励的时效性

初中生在青春期的特点就是容易自满和自卑。情绪的控制能力还未完全成熟,班主任在德育中需要掌控和调节节奏,对于学生好的一面,要不吝啬表扬的话语。本着表扬不过夜的原则,要做到及时表扬、当众激励。由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表扬也不应局限于少数学生身上,而是要让多数学生体会被表扬的快乐。为此,可以设置表扬积分制,学生每获得班主任、任课教师或者班干部的公开表扬,则给该名同学的积分增加1分。到了月底、期中、期末的时候,这些积分可以兑换诸如免跑操一个星期、和班主任(任课教师或校长)共进午餐、出校采购一次、免值日等奖励。这类奖励内容是沉重复杂高压的中学学习生活中,大多数学生所渴望获得的,因此实施效果非常好。而这些奖励的获得,无形中又做到了一次个体激励。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德育手段不是唯一的,个体激励的方法也并不唯一,但不论哪种激励手段都要特别注意激励方法和契机。如在表扬一个学生时,不能拿另外一个作对比,否则很易挫伤“对比者”的自尊心,还会使受表扬者被孤立、排斥。当学生在回答问题错误的情况下不要马上否定,而是可以用启发式的反问,或者追问,提醒和刺激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发性地完成提问。由于学生众多,性格和脾气都不一样,内在需求不同,因此,激励要有针对性。正确做法是:力求在平凡、平庸中捕捉搜寻闪光点,做到常态激励、扬长补短,在成功卓越之中品味、赞扬其特点和优势,以促个性特色形成;在失误挫折之中寻找正确和有利的因素,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促膝而谈,帮助他突破困境、增强自信。

(二)注重赏识、成功挖掘学生闪光点

在学校德育管理和个体激励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经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的能力的方法是赏识激励教育。教育工作应以生为本,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愿望和需要,他们有权得到公正、民主、平等的对待,有权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满足自尊的需要,并以此实现他尊向自尊的转化,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由外驱动力向内驱动力的转化,形成从外因的作用到内因发展的必然结果。

面对家庭背景复杂的学生,我们鼓励教师采用多次家访,紧紧抓住学生心中的那根细绳,助力学生飞得更高;面对极其自卑的学生,要经常把他推向前台,让同学们都能欣赏到他的闪光点,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变成自信的人;面对内向脆弱的学生,更要鼓励他学会洒脱,学会看破,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变成目光长远的人。

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学要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发现许多优点,更加认识到:教师的欣赏是学生成长的阳光,它可以照亮学生黯淡无光的心灵,教师的欣赏是学生产生动力的翅膀,它可以让学生展翅高飞。

(三)包容激励,拨开迷雾见暖阳

选择个体激励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就是选择了学生所犯的无数错误。其实犯错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有错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面对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以我们曾经碰到的个案为例。有的男生很调皮,经常做出无视校纪校规的举动,动辄被扣分处分,总是面露无所谓。面对这样的同学时,教师可采用多次个体激励的方式,主动寻找突破口,暖化他们的内心。有的女生很敏感,在班级内总是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尊重和帮助,一些小细节注意不到,就会触动她们脆弱的神经,同学无心的一句话,也会成为她心尖的针刺。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要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找准她们的关注点,分析她的个性,确立好谈话和激励主题。当有特殊学生(如孤僻、厌学、心理问题)时,更要以包容和约束并重的原则,包容可以是语言包容、态度包容、行为包容,也可以是环境包容(说服利益相关者包容),但约束的原则只有一样,那就是一视同仁。在实践中,解决上述问题,首先用的方法是个体语言激励。如“老师还记得你上次写的作文,真的很特别……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在这件事情上,你的观察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如果能再全面地去分析问题就好了……你的想法很多,老师之前都遗漏了这一点,现在,我们能不能齐心协力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比起低学段,初中生更有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评价更加在意,更加希望得到师长的赞许和同伴的肯定。这个时期,其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不断发展,语言激励效果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却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个体激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德育工作者一视同仁、温和亲切的态度。教师在帮助学生化解困境的过程中,要学会认真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做到用耳朵听、用眼睛看、态度温和,表情自然。只有教师用心灵去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学生的行为和态度,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助力学生走出困境。

运动场上学生失利时,教师要做的是走过去拍拍沮丧学生的肩膀,拿出手机里拍摄他比赛时的照片,和他一起分享。学生考试退步时,我们要走到他身旁,弯下腰,认真仔细地帮他寻找原因。学生因父母冲突而沮丧时,我们要做的是把他叫到办公室,沏上一杯热茶、递上一张纸巾。个体激励需要用能够拉近师生距离的动作,表达出对他支持的态度,往往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努力破局激发起向善向好、实现自我价值的天性。

(四)量化激励,让鼓励被看见

从个体激励的视角看,对优秀的学生给予赏识并不难,而对后进生的关爱和鼓励,是学生们更为需要的。一次开诚布公的谈心,一条鼓励的评语,都可能带来一次嬗变。关注“角落学生”,做好量化激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每次新生入校,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白本校的激励细则,并且仔细说明,让学生懂得如此激励方法设立的作用,促使学生在激励中不断成长。很多情况下,个体激励可以具体为量化激励。如在成绩考核中,教师在精神激励的基础上,加入了物质激励。一些小的礼物并不贵重,但却都是依据学生的个性专门定制的,学生在获取奖励的同时,也会收获到专属于自己的特殊奖品。这个时候,教师还会在班会课专门举行了颁奖典礼,给予他们属于自己的教师祝福和同学赞许。

称号激励也是一种不错的手段,学期学习先进之星、体育之星、劳卫之星、勤学好问之星、课堂积极之星,每一个奖项都针对个人。教学是一门艺术,量化激励也是一门艺术,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多动脑筋,将量化激励搞得有声有色,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实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

四、实践的反思——实现个性全面发展

个性激励手段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对于初中生而言,个性激励十分重要,也很必要。

通过个体激励的实践,学生能够确立自己的生涯规划目标,有的学生不断努力,考上了心仪的高中;有的学生坚定地走上了体育特招的道路,最终成为一名足球教练员;还有很多学生当了交通警察、消防员、医生和教师。这些教育的成果,不能全部归结于个性激励,但这一手段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还应该经常把已经毕业的学长请回学校,让他们给现在的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成长故事,帮助在校同学树立成长目标、做好生涯规划。这些榜样的故事,会让某些有类似经历或需求的同学抓住机会,拼命汲取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基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特色成长的个体激励。

个体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初中德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实践价值。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选择适合学生的激励方式和进行激励效果的评估,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晓峰.关于中学主题班会“德育主体原则”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9,897(03):66-67.

[2]达瓦欧珠.德育的思考与实践[J].高考,2021, 394(08):140-141.

(責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个案分析初中德育
书法训练促进听障学生心理康复的个案研究
初中德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从“粗暴”到“温柔”的改变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
初中英语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与有效课堂教学个案分析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