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化瘀通脉消痹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研究

2023-12-08 22:00鲍建飞戴朝富戴艺运
新中医 2023年22期
关键词:通脉急性期通络

鲍建飞,戴朝富,戴艺运

兰溪市中医院,浙江 兰溪 321100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引发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性疾病。根据病情进展可将脑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通常发病2 周内为脑梗死急性期,此期患者起病突然,可表现为眩晕、头痛、呕吐、恶心等症状,严重者昏迷不醒,病情存在持续加重的可能[1-2]。目前,临床对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常规西医治疗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临床症状,但短时间内作用效果不佳,多需联用其他疗法[3]。脑梗死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脑,病因多责之于风、火、痰、瘀、虚,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经脉瘀阻,发为中风。治疗应以祛风化痰、通络活血为主。化瘀通脉消痹汤具有祛瘀化痰、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痰瘀阻证[4]。通脑活络针刺法由李继英教授团队提出,该方法将头针、体针结合,通过针刺四神聪、风池等穴,起到开窍醒脑的作用[5]。本研究观察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化瘀通脉消痹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6]中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标准制定。起病急,病程在2 周内,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头颅CT 或MRI 检查显示有缺血性低密度影。

1.2 辨证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7]辨为风痰瘀阻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及辨证标准;发病至就诊时间<72 h;符合溶栓治疗条件,且接受溶栓治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 分(轻中度卒中);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相关禁忌证者;脑出血者;参与研究前1 个月内有头颅创伤史者;由颅内肿瘤所致脑梗死者;伴有失认症、失语症、智能障碍;患有严重原发性肝肾、血液系统或影响生存的疾病。

1.5 剔除标准主动退出研究者;未按规定用药者;治疗期间有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无法继续治疗者。

1.6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2 月在兰溪市中医院治疗的62 例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 例。研究过程中2 组均无剔除。对照组男17 例,女14 例;年龄58~75 岁,平均(65.49±3.01)岁;病程3~24 h,平均(15.23±1.47)h;合并症:高血压病16 例,冠心病13 例,糖尿病10 例。观察组男18 例,女13 例;年龄58~76 岁,平均(65.52±3.05)岁;病程5~25 h,平均(14.97±1.19)h;合并症:高血压病18 例,冠心病15 例,糖尿病11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兰溪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2 治疗方法

2 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控制原发病,抗血小板聚集,改善机体微循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国药准字SJ20160054)静脉给药,剂量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首先静脉推注总量的10%,余下90%剂量加至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 h 内完成。阿托伐他汀钙片(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国药准字HJ20170216)口服,每天1 次,每次2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国药准字HJ20160684)口服,每天1 次,每次200 mg,治疗7 d后调整为每次100 mg,每天1 次。胞磷胆碱注射液(吉林百年汉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208)静脉滴注,每天1 次,每次1 g。

2.1 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通脉消痹汤。处方:黄芪、玄参、鹿角、生地黄各20 g,豨莶草15 g,白芍、川芎、地龙各10 g,全蝎3 g。加水煎煮,熬取药汁200 mL,早晚2 次分服,每次100 mL。治疗3 周。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头针取穴:风池(双)、前神聪透悬厘、太阳(双)、四神聪、百会、颞三针(率谷透角孙及左右旁开1 寸各1 针)、人中。体针取穴:上肢取患侧肩髃、外关、通里、曲池、合谷、手三里;下肢取患侧环跳、解溪、阳陵泉、昆仑、三阴交、足三里。选择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30 mm×40 mm)。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天1 次,治疗5 d 休息2 d,治疗3 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②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压积(HCT),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测定仪检测血小板黏附率(PAR),采用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水平。③血脂指标。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④脑血管储备功能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静息状态下即为V 基线,打开面罩开关,使患者平静呼吸1 min 即为V 改变后。脑血管储备功能=(V 改变后-V 基线)/V 基线×100%。⑤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经Kolmogorov-Smirnov 法检验正态性,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治疗3 周后,参考文献[8],根据NIHSS 评分制定疗效标准。NIHSS 总分0~42 分,得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显效:NIHSS 评分降低≥46%;有效:NIHSS 评分降低18%~45%;无效:NIHSS 评分降低≤17%。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HCT、PAR、FI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CT、PAR、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HCT、PAR、FI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2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4.4 2 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血清TG、TC、LDL-C、HDL-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TG、TC、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TG、TC、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清H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4.5 2 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见表4。治疗前,2 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大脑中动脉Vs、Vd、Vm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大脑中动脉Vs、Vd、Vm 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大脑中动脉Vs、Vd、Vm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 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表4 2 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4.6 2 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ICAM-1、IGF-1、VEGF 水平比较见表5。治疗前,2 组血清BDNF、IGF-1、VEGF、ICAM-1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BDNF、IGF-1、VEG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血清BDNF、IGF-1、VEG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清ICAM-1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ICAM-1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ICAM-1、IGF-1、VEGF 水平比较()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ICAM-1、IGF-1、VEGF 水平比较()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5 讨论

急性期脑梗死可致患者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加重,梗死面积增大,易引发严重的脑水肿,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9]。常规西医治疗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为主,其中阿替普酶能有效激活纤溶酶原,迅速疏通闭塞的血管,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胞磷胆碱注射液可改善脑循环。但上述药物多存在一定的时间窗,临床应用受限。

脑梗死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加之劳倦内伤、过食肥甘厚腻有损脾胃,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蕴,闭阻气血,瘀血内生,痰瘀互结,经脉失养,阻塞清窍,发为中风[10]。治应祛风化痰、通络活血。化瘀通脉消痹汤中,黄芪补气,玄参滋肾养阴,鹿角补肝肾、通经活络,生地黄滋阴补肾,豨莶草祛风除湿,白芍养血调经,川芎祛风止痛、活血祛瘀,地龙熄风定惊,全蝎祛风化痰、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化痰、通络活血之功。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及黄芪总苷成分可下调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改善星形胶质细胞的缺血状况,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1]。玄参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2]。白芍中的白芍总苷成分有利于抵抗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减轻氧化损伤,发挥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13]。地龙含蚓激酶,具有预防脑血栓形成的作用[14]。川芎中的川芎嗪、阿魏酸成分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循环血流量的作用,可改善血液流变学[15]。

针刺取穴遵循醒脑开窍、祛风通络的原则。头针方面,针刺风池可定志安神、醒脑开窍;前神聪透悬厘可疏通气血、醒脑开窍;太阳位于颞骨、颧骨、顶骨、蝶骨的交界处,针刺该穴可舒络止痛;百会为治风要穴,针刺该穴可熄风醒脑;四神聪与百会配伍,可通调百脉、醒脑开窍;人中为督脉腧穴,针刺可开窍醒神;针刺颞三针有疏肝活络、活血化瘀之功。体针方面,针刺肩髃可疏经通络、理气化痰;针刺外关可清利三焦、祛风通络;针刺通里宁心安神;曲池乃经气运行之大关,针刺该穴可通经络、利关节、止痹痛;针刺合谷、手三里、环跳、解溪疏经通络;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针刺该穴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针刺昆仑可舒筋活络、清热安神;针刺三阴交能调理肝肾、健脾益血;针刺足三里化痰安神、益气补血。

血脂代谢异常可加快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血管完全闭塞可导致脑梗死,加重神经损伤,同时血脂代谢异常则脂质附着于红细胞及血小板表面,增强细胞黏附性,致血流缓慢,机体血液流变学紊乱[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血清HDL-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CT、PAR、FIB及血清TG、TC、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化瘀通脉消痹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机体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易受到病理性刺激,脑血管储备功能受损,血流速度减缓,致病情进展[17]。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机体自由基大量释放,兴奋性氨基酸作用增强,引发血管炎症,促使神经元受损。血清BDNF 具有神经营养的作用,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增殖与神经功能的修复;IGF-1 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VEGF 水平升高可减轻神经元损伤[18]。治疗后,观察组脑血管储备功能,大脑中动脉Vs、Vd、Vm 及血清BDNF、IGF-1、VEG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CAM-1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以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化瘀通脉消痹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能够促进脑血管储备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综上,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化瘀通脉消痹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可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调节血脂,增强脑血管储备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通脉急性期通络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