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社保管理激发员工潜能的几点思考

2023-12-09 19:41卓颖颖福建省供电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支点 2023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人员

卓颖颖(福建省供电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对企业归属感等方面。同时,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过度重视市场经营和财务管理,忽视对员工的社保管理,导致员工对生活保障的稳定性比较担忧,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甚至可能引发企业人才流失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经营。因此,如何科学开展社保管理工作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

一、社保管理相关概述

社保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保证劳动者权益而创建的一种社会保障基金体系。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生育保险,属于员工的福利。具体而言,社会保险是国家为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的人员提供的一种物质保障。同时,社会保险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劳动者的全部生命周期的风险,对员工在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赔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保险是国家对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个人消费品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国家实行社会保险机制是保护劳动者而履行的社会责任,确保劳动者可以享受相应的权益和利益。在企业管理中,应与劳动者建立有效的劳动关系,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金。

二、社保管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企业缴费不积极

现阶段,虽然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但是部分企业对缴纳社保的认同感不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避免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社保缴纳方面采取规避的态度,不主动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甚至部分管理机制不健全的企业,由于企业实力、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条件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导致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大量人才流失,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困难。这种情况下,企业为避免麻烦、节约成本,选择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而不缴纳社保会增加企业人员招聘和留住员工的难度,企业逐渐陷入恶性循环。此外,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良,盈利能力下降,难以承受社保费用的负担,降低社保缴纳基数,甚至不为员工缴纳社保,会降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员工参保意愿不强

尽管社会保险机制是为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企业的员工,特别是学历较低、从事基层体力劳动的员工并不愿意参加社保。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部分员工对社会保险的认识不全面,并且没有认真地了解社保相关知识,对社保的重要性和功能不了解;第二,社保费用需要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承担,部分员工认为扣缴社保会导致工资减少,因此不愿参保;第三,员工缺乏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应该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和权益保障。而员工对自身付出劳动过程中,国家给予的相应权益不了解,在发生侵权行为时,就会丧失主动权和知情权。基于以上原因,企业的社保管理工作比较混乱、随意性比较大,也无法发挥社会保险的普惠性和互济性。

三、加强社保管理激发员工潜能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开展社保宣传工作

企业实行社保管理是一项有利于国家、有利于自身、有利于员工的“三好”工作。企业要做好社保政策相关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社保知识和政策。例如,通过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海报宣传栏、微博等途径,向员工解释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帮助员工了解社保的功能及重要性。此外,企业也需及时解决社保管理中的问题,比如对于新员工而言,其薪资较低,初入职可能存在生活困难,企业可以为其提供一些住房补助、餐食补助等。企业可以每年抽出部分利润,建立困难帮扶基金,给予员工生活上帮助,有利于提升企业员工凝聚力。

(二)建立社保管理制度

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固有的管理模式,而社保管理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多问题,影响社保管理工作质量。因此,企业应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分析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逐渐形成完善社保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应全面了解并正确解读国家出台的社保相关政策文件,紧跟政策发展,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社保管理体系。其次,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员工个人情况,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员工要进行差异化处理,确保社保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最后,企业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社保管理监察小组,对企业社保管理情况、社保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管,以提高企业社保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逐渐扩大社保管理覆盖面,切实保障退休、离休人员的社保资金,提高社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关注特殊群体

首先,企业要规范临时工的聘用,完善聘用流程。在选聘临时工时可以适当增加特殊群体数量,例如,优先选择下岗失业人员。一旦这些临时工的工作时长达到一定标准后,企业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临时工进行缴纳社保,给予下岗失业人员一定的帮扶,促进临时工再次进入职场,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能增加临时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其次,如果企业退休人员生活遇到困难时,企业除了向其发放养老金、退休金以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工会人员看望退休人员,给予其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同时,企业可以不断完善内部社保管理机制,提高社保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首先,对于没有有效普及社保服务的企业,可以通过社保个人账户实名制的方式,提高社保服务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实行实名制的社保政策,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社保账户查询平台,便于员工查询和办理个人社保服务。这种方式可以加快企业社保信息的流动,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社保服务实施环境,促进社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除了公平性和透明性问题外,企业还应强化社保服务的激励作用。对此,企业可以设立并实施企业年金,用于奖励那些对企业有重要贡献的员工,一方面可以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以获得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

(五)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首先,企业应提升社保管理水平,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积极吸取先进、科学的社保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为员工构建安全、和谐的工作氛围,了解员工的切实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帮助,鼓励员工自我提升,并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构建相互信赖的关系,将企业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相关联,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其次,企业外部监督管理部门应重视企业员工的权益保护,督促企业构建完善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和制度,避免发生违法违纪的事情,帮助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合作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六)规范化参加社会保险

企业在社保管理过程中,要全面、深入了解社保服务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规范开展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首先,企业要加强自身对社保政策的学习和解决,正确领会国家社保政策和当地社保规定、缴费基数等,并针对性完善企业内部社保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和地区的社保政策规定,加快落实社保管理制度。对此,企业应加强与当地社保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政策规定变动,并积极完善社保管理工作流程,有效解决当前企业社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生育保险等标准。其次,企业要加强社保资金管控,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社保规定规范缴纳社保费用,并做好企业社保历史问题处理工作。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全面了解各部门人员的情况,基于实际情况和规范标准进行处理,提高社保管理效率,规范企业社保管理工作。另外,针对社保的缴纳,企业可以采用差异化缴纳模式,对于一般员工,则可以选择规定范围内最低或按业内平均数值缴存社保。而对中高层员工、年度表现优异的员工、技术人才等,提供更好的缴存比例,比如单位缴纳10%,个人缴纳10%,同时按照较高的缴存基数缴纳公积金,以此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更多价值。

(七)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数据库

针对员工退休后社保工作的管理,企业需提高审批效率,按照社保政策规定给予员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在审批处理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员工信息数据库,从而提高企业数据处理效率。具体而言,企业首先要严格落实国家社保相关政策规定,根据国家及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文件,有序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的信息审核和提交工作,同时要做好相关人员的信息公示,以提升企业社保管理的透明度。其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确保人员社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据实填写和申报,严禁弄虚作假。最后,企业要根据内部人员变动和调整,及时更新数据库中相关人员的信息,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机制逐渐完善发展,社保逐渐普及到各个企业,在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以及生育等方面给予企业员工基本的保障,以解决员工的生活、医疗等方面的顾虑。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企业的社保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企业应从实际问题出发,充分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全面了解国家社保政策要求,完善企业社保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社保管理力度和社保服务质量,积极为全体员工足额缴纳社保费用,从而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人员
社会保险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