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增效提质的策略构建

2023-12-09 22:30广州市荔湾区鸿图苑小学房秀冬
师道(教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教研智慧作业

文广州市荔湾区鸿图苑小学 房秀冬

在贯彻“双减”精神的前提下,鸿图苑小学严控作业量、主动探究教研教改、积极创新课后服务。学校通过减负、增效双向发力,助力学生减负、教学提质、教育增效。

一、落实“双减”,优化作业设计

学校认真落实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文件精神,加强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丰富作业的形式,并做好学生作业的反馈和个性化指导,制定并完善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和作业公示制度,把工作落到实处。

在布置作业方面坚持班级统筹,班主任作为班级作业总量调控第一负责人,保证作业量减负要求得到落实。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作业设计的研究,围绕作业设计展开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结合教学任务和具体学情,创新作业类型、作业评改方式、作业反馈与辅导方法,实现学科统筹及优化作业设计的目的。

二、以生为本,智慧教学助创新

学校在课堂教学中着重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的发展,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致力于智慧教学的研究,提倡尊重学生成长和学习规律的科学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探求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在教师科学地“教”和学生智慧地“学”上下功夫。学校组建智慧教学研究组,以“让学生主动地学、教师智慧地教”为研究思路,按照教与学的规律,重点探索信息化建设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在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指导下进行了荔湾区智慧教学课例展示活动暨连州、坡头、徐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活动。数学学科陈贵荣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轴对称”一课,英语科陈丹老师执教四年级英语“Module 5 Sports”一课。他们都能有效借助信息化的优势,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高效智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借助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平台,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提质增效。在信息化2.0 时代,学校教师与时俱进,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精准聚焦教学中的重难点,探索科学有效的分层作业,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作业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课后时间真正留给学生。

三、弘扬文化,“三环五步”开新路

落实“双减”政策,首先要保证学生在学校及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关键在课堂,教师要在课内教足教好,学生要在课内学足学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中之重。

学校基于鸿图理念下的成志课堂文化,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倡导积极的、勇于超越的红棉精神品质,努力构建目标导向型的“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成志课堂下,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孩子借助学习单确立课堂学习目标,带着目标导学,以项目推动小组深度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三环”指课堂教学三大环节,即“自学定标、合作深学、拓展巩固”。“五步”指教学活动五步走,层层递进:1.通过创设情景、检测反馈,激发目标导向;2.通过激发兴趣、目标导学,推动学习单助学;3.通过合作分享、互助推进,实现合作学习探究;4.通过交流汇报、思维提升,激发思维发展;5.通过多元拓展、巩固延伸,强化巩固提升。

通过将成志课堂的文化与“三环五步”的教学模式相融合,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粘合度,来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自主选择,课后服务多元化

学校积极发挥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推行“基本托管+ 素质托管”的课后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后服务帮助。

为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学校融合教师专业特长和学科特点,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多元化课后服务项目,设置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社团活动三个板块的课后活动,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的爱好特长转化为学习能力,这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发展需要,也发挥了教师的专业特长,提升了师生多元发展的水平,乘势而上,构筑起良好的教育生态。学校统筹各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在多元化的课后服务中,学校各社团成员表现优异,获得了许多新成绩:我校红棉打击乐团在第三届人文交流全国总展示中荣获全国一等奖,红棉合唱团参加第二届对外交流活动荣获全国二等奖,打击乐团在第七届“羊城学校美育节”广州市中小学生器乐比赛中获得了民乐小学组一等奖等。

五、制定规划,“送出引进”双结合

(一)三大工程促发展

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先锋工程”和“头雁工程”三大教师培训工程,打造强有力的教师队伍。由校长牵头成立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通过“结对子”“压担子”,按计划分步骤实施“青蓝工程”,帮助新入职的老师制定青年教师自我提升“三年”发展规划。学校会根据教师不同的个性水平,有针对性地将教师“送出去”参加专项培训学习,定期展示教学成果。通过“压担子”“给任务”“比擂台”激发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动力,学校为其创造高端学习的机会,推进“先锋工程”的深入。

(二)专家引领促提升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也是营造良好教研氛围的重要方式,更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十分重视科研指导的力度,除了将本校教师“送出去”深造学习,还会将更前沿先进的指导思想“引进来”,邀请专家进校指导开展科研工作。如学校邀请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部陈锦波主任等专家到校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与技巧;邀请广州第二师范学院桑志军教授为全体语文老师开展“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等。学校依托“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教研方式,不断创设条件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猜你喜欢
教研智慧作业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作业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我想要自由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