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究

2023-12-10 05:02吴喜军
小学生 2023年2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意识小学生

☉吴喜军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人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下,现代人才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旨在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方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对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些教育理念的落实,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中的弊端,并积极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引导,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概述

(一)自主学习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不过基于通俗层面,可以这样进行解读:自主学习是一种相较于被动学习的全新学习模式,在该学习模式中,学生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都得以充分体现,能够对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主动思考,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获得全新认知和收获的学习模式[1]。可见,在自主学习中,对学生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后,就能得到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以下显著特征:一是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受制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都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学习自主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而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成为了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宰,教师只需要做好辅助者的角色,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二是知识的自主建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科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而非直接获取知识成果。三是学习的开放性。相较于传统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的学习空间更加广阔、开放,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真正实现了对学习过程的主宰。基于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最终的学习成果也主要取决于其自身。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自主学习模式中更是如此,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效果[2]。但受制于年龄,多数小学生都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于教师的依赖心较强,很少会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再加上数学学科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有限,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二)学生缺乏对自主学习的认知

虽然多数教育工作者和小学生都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如果要细问什么是自主学习,很多小学生却会哑口无言,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自主学习缺乏准确的认知。例如,有的学生会将自主学习等同于课前自主预习,而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并有计划性地开展学习。由于多数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认知的偏差,使得他们很少会去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复盘和反思,学习策略调整不及时,影响到自主学习效果。

(三)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有限,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能力相对较低[3]。这是因为数学自主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学习策略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监测。虽然小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不过都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素养,如自我监测和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他们的自主学习会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此外,再加上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多数会将重心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很少主动予以学生帮助和指导,导致学生所掌握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限,并且习惯于被动接受,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

(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自主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是因为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很多学习任务都需要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能充当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整个学习过程依旧是学生自己主宰,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则会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效果[4]。但多数小学生都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专注力不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不足,难以主宰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新途径

(一)强化教育,完善认知

虽然在我国各项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涉及范围广泛,而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要彻底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仍需较长时间。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教育改革中重点推崇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不过仍有部分教师并未真正对自主学习理论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缺乏正确认知,导致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无法高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他们还会将这种错误的观念传递给学生,给学生学习观念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应了解到这一点,并加强对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深化对自主学习的认知,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正确的学习观念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状态。以《测量》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对自主学习产生正确认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自主学习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完成对测量工具、测量单位的探索过程,促使他们直接体验到什么是自主学习,完善他们对这一学习模式的认知。

(二)鼓励学习,增强意识

要促使小学生自觉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则需要先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都比较薄弱,小学数学教师应引起重视,并对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基于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去优化和革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乐趣,增强学习意识,并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5]。首先,基于数学学科因素而导致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数学知识呈现形式的优化,将抽象知识简单化,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获得更多积极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将数学知识以直观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消除数学知识的晦涩难懂,让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唤醒学生自觉学习意识。其次,教师需要做好数学文化渗透工作,借助数学界的名人故事,予以学生思想上的启发,增强学生对自主学习重要性的认知,自觉开展学习。最后,小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好胜心理,通过树立模仿的方式,可以营造出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几何图像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相关史实资料,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然后,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让各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尽可能多地推导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将最快完成的小组作为先锋榜样,促使学生在好胜心理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革新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引导

虽然自主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己主导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任不管。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并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并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指导,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到更多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学案的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明确方向和有效指导。在学案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因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计划和方案的制作,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对自己学习的主导。同时,在学案中还需要配置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检测标准,为学生的自我检测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提供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感知和调节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教学评价是增强学生自主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点,提升学生对自己学习感知和调节的能力。以《找规律》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技能。教师可以由简到难展示一系列带有规律的数字,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总结找规律的技巧和方法。最后,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需要基于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增强学生自我检测和调节能力。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尚未定型,因而在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上仍有所欠缺,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可塑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时机[6]。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这方面的意识,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意识到自身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给学生树立起榜样。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多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会对教师产生较大的依赖心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数学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秉承严谨的学术态度教学,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对待学习。其次,教师应注重细节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日常行为是习惯养成的基础,而很多的学习细节也藏在普通的日常学习中。为此,教师则可以从日常细节着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认真检查计算过程、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针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制度的方式去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于经常性违规的学生,教师需要予以相应的警示和惩罚,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关注学习细节,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不论是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还是对于学生发展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规律,对数学教学理念和过程进行不断优化,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在自主完成知识探究和建构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意识小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是小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