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途径

2023-12-10 05:02☉王
小学生 2023年26期
关键词:史料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王 满

生活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来源,而且也是数学知识的用处,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与发掘,就会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趣味并了解其背后的道理。为落实新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本理论知识,还要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数学学习积极性。然而,学生并不会与生俱来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培养和激发。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料激活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带领学生畅游在数学知识海洋中。

一、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价值

(一)数学史料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

若将数学史料元素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启迪学生并发散学生思维。小学数学课本中有比较丰富的典型问题,每一个典型问题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数学史,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带领学生一同发掘并了解问题背后蕴藏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并深入分析、研究问题,让学生在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自主思维体系[1]。

(二)数学史料有益于传承数学文化

我国拥有着数千年的文化,数学文化起源很早,目前世界上一些比较著名的数学发明与定理都是我国数学专家们发明与研究出来的。因此,我国拥有着璀璨与渊博的数学文化历史。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学生,除了要学习与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以外,还需要了解数学文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结合数学史料和数学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研究浩瀚的文化背景,让我国优秀的数学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三)数学史料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想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应把握好小学阶段。只有让小学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才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态度来应对学习并确保学习效率。部分小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成绩,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匮乏数学学习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效果。为帮助学生从小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小数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入数学史料知识,借助数学史料,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情况

(一)未找准数学史料引入时机

想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史料,就要找准时机。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环节中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一味根据自身想法向学生讲解和灌输知识,这会僵化课堂学习氛围,如果只是将数学史料知识放在规定的时间内机械灌输给学生,很难确保数学史料的应用效果[2]。如果教师不加思考地渗透数学史料,不仅会让数学史料的内容过少,而且还会让数学史料内容过于简单,这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史料有效融合于课堂教学的中间与结尾,这样才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合理把握课堂节奏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总而言之,若不找准时机而盲目引入数学史料,不仅无法助力学生学习,而且还会起到反作用。

(二)数学史料教学方式比较固化

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以讲解知识为主,学生只需要机械记忆与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即可,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无法确保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认知数学,对学生后续数学学习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尽管现在很多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数学史料,但是,却面临着数学史料教学方式单一与固化的现象。虽然数学史料的内容十分丰富,数学史料的教学方法也很多,但却很少有教师主动花费时间来研究数学史料教学方法,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是严格遵照历史脉络来讲解史料,没有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这种枯燥沉闷的授课内容与方式,很难有效完成数学史料教学任务。

(三)数学史料教学内容有待优化

因数学史料包罗万象,其内容体系也比较庞大,所以在引入数学史料时,应善于选取适宜的史料内容,让史料内容符合教学内容,这是教师应该重视与关注的问题。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还面临着史料内容不成熟的问题,很多教师并没有选取适宜的数学史料内容,这会误导学生,让学生错误地理解教学内容。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恶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3]。例如,如果教师选取大篇幅的且枯燥的数学历史知识,不仅会耗费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而且也会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有一部分教师自身并没有正确的认识数学史料知识,这也会误导学生,让学生出现错的认知。

三、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途径

(一)结合教学情境融入数学史料

若想保障数学史料的应用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准确把握数学史料的引入时机,找准史料融入的时机,在最佳的时间融入史料,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积极接受并高效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激活逻辑思维与求知欲望,并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与探索能力。因此,针对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关注理论知识讲解与计算方法讲解,还要重视教学环境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与众不同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圆的面积》知识的时候,课本中的内容比较复杂,如果不加以整理,直接灌输给学生,将不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数学教师应借助数学史料带领学生进行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剪开圆形并拼接多种图形,通过计算面积帮助学生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为学生解答疑惑,带领学生一同探索数学知识并激活学生求知欲望,有效结合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逻辑思维、分析和观察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进步。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根据学生总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丰富数学史料渗透方法

因认知能力不成熟的原因,小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且比较喜动和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应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来为学生讲解数学史料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度。例如,在学习《面积》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手段,巧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呈现视频版故事,借此帮助学生分析面积的意义并学会计算方法。再例如,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知识为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正方形、长方形的物品,为学生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激活学生数学研究兴趣,让学生清晰把握正方形、长方形以及有关的定义。想要有效融入数学史料,就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方法来辅助。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趣味化的课堂,教师就要主动思考并革新教学方法,最大化提高课堂授课效果。除此之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应仔细观察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学情针对性调整授课方式,借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4]。

(三)积极累积数学史料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累积数学史料知识,只有自己具备充实的史料知识,才能为学生更好地授课。教师应积极累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知识,充分发掘史料价值,将数学史料有效渗透课堂教学。教师应合理改变、扩展、补充以及创新已有的数学史料,要善于取其精华,将其渗透到教学之中。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对史料进行补充。要根据课本内容,对主要史料进行保留,合理补充与完善课本中忽略的知识,这样可以让数学史料提高趣味性。第二,对史料进行改变。要秉持渗透性教学原则,提高对数学史料教学功能的重视度,要合理改变课本内容,对史料顺序进行调整,进而提高史料的讲解清晰度与逻辑性。第三,对史料进行扩展。教师可以适度扩展一些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容,通过数学史料扩展学生眼界和知识范畴,如,“π 的一生”与“零的产生”等。第四,对史料进行革新。课本中的史料内容比较局限,若只是使用课本中的史料知识,学生的学习需要将很难得到满足。因此,要积极创新史料,可以通过综合实践课的方式来渗透史料知识。

(四)借助数学史料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料,并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数学历史知识,而是为了营造一种积极探索的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数学史料中有很多问题的提出方法和处理方法,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内化数学知识。授课环节中教师应结合课本巧借数学史料,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印象,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5]。例如,在教学生认数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有一种想法:“为什么要学会认数呢?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数字呢?”为解答学生疑虑,可以引用以下数学史料内容:“古时候,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有了记数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学会认识数字并表达数字。例如,古时候人们外出狩猎,首先要清点出去狩猎的人数,狩猎结束后还要清点捕获野兽的数量。人们比较常用的记数工具有石头、绳子以及刻痕。但是,如果遇到个数比较多的物体该怎么办呢?聪明的人类就创造了‘逢十进一’的方法。人们数一个物体后,就放置一块石头,等石头满十块以后,就将十块石头换成一个大石块,这就代表1 个十,再后来,人们就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数字。起初发明的数字并不是我们现在学习的数字,我们今天的记数方式是历经长时间的发展与改良而成的。”教师借助上面这些数学史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而且还可以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其知识理解程度,激活其数学学习兴趣,并能提升授课效果。

(五)利用数学史料进行爱国教育

数学史犹如科学发展史。我国拥有着辉煌的数学历史成就,很多古代数学成就都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史料知识,教师应积极发掘课本中蕴藏的爱国教育素材,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数学发展历史、古代杰出成就以及现代数学发展贡献,借此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让学生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例如,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举例,在为学生讲解小数知识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小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到:最先提出和应用小数的国家是中国,早在1700 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就提出并开始应用小数,西方使用小数的时间却远远晚于我国。大约在400年前,法国克拉维斯为了分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开始使用小数点,将小数点作为分界的记号。此外,我国祖冲之通过反复验算与钻研得出π 的近似值,而外国数学学家在一千多年以后才得出π 的近似值。通过我国这些伟大的数学成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让学生逐步形成浓厚的爱国情感与情操,从而形成爱国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数学发展史中蕴藏着人类的智慧结晶和创造结晶,不仅有成功的喜悦与耀眼的思想,同时也有失败的惨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料,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眼界,并且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并发散学生思维,进而让优秀数学文化得到有效传承。那么,如何将数学史料有效渗透课堂教学中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得出,数学史料的融入途径为:结合教学情境融入数学史料、丰富数学史料渗透方法、积极累积数学史料知识、借助数学史料丰富教学内容、巧用数学史料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等。唯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史料的辅助教学功能,助力学生高效学习、内化数学知识,让学生一边学习数学知识,一边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猜你喜欢
史料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史料二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