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海安全视域下我国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研究

2023-12-10 06:35华林白沂鑫彭媛媛
档案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海疆

华林 白沂鑫 彭媛媛

摘 要:我国现存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从维护国家领海安全的政治高度,对档案进行音像化开发,有助于利用其可视化、形象性优势,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维护领海安全。论文基于海疆历史档案开发背景、现状,提出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问题;在阐述档案内涵外延,音像化开发含义、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对策。依托证据链理论,从构建营运机制、策划开发选题、征集组合档案、制作音像产品等维度对海疆历史档案进行音像化开发,可形成可视化档案证据产品,从文化宣示主权的高度,维护国家领海完整与安全。

关键词:领海安全;海疆;历史档案;档案证据;证据链;音像化开发

Abstract: There are abundan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oastal areas and territorial seas in China. From the politicalperspective of maintaining national territorial sea security, the audio-visual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can help tomake use of its visual and figurative advantages to carry out marine awareness education and maintain territorial seasecurit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oastal areasand territorial sea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issue of archival audio-visu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archives, the meaning and advantages of audio-visual development, the paper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or archival audio-visual development. Relying on the evidence chain theory, the audiovisualdevelopment of archives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dimensions of constructing operational mechanisms,planning and developing topic selection, collecting and combining archives and producing audio-visual products.This can form a visual archival evidence product and maintain the integrity and security of the national territorial se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eclaration of sovereignty.

Keywords: Territorial sea security; Ssea boundary; Historical archive; Archival evidence; Evidence chain;Audio-visual

1 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问题提出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1]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迄今,除中越之间的北部湾海域已进行签约划界之外,我国与8个海上邻国均有海洋领土争端,[2]领海问题已成为关乎国家主权安全的重大时代命题。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在海洋经略、海疆保卫与海洋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海疆历史档案,这些档案文献在留存海洋文化遗产、记录海洋治理历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利用服务的广泛性、宣传教育的生动性、编研成果的证据性与开发方法的创新性等维度考量,档案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海疆历史档案传统开发方式主要有查阅、编研、展覽等,主要成果有学术论文、专著、文集、图册与专题展览,此外还有部分数据库、专题片等产品;受编制周期、服务区域、发行范围等因素制约,档案开发在传播区域、利用范围等方面都受到一定影响。二是部分海疆历史档案的开发成果,如汇编成果、档案展览、专题片等产品,在档案材料的筛选组合方面,还存在收录材料单一、证据链构建缺失、档案证据力不足等问题。三是传统开发成果主要以文字或图文形式呈现,还缺乏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形成集文、图、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开发成果,不能满足社会用户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利用需求。鉴于此,如何围绕着领海主权争端重大问题,开发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档案证据产品,为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维护国家领海主权提供利用服务,也就成为海疆历史档案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理论阐述

2.1 海疆历史档案概念界定及资源特征。海疆历史档案是指1949年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央政府、地方机构和个人等,在我国拥有主权的海域范围内设治经营、海疆保卫、海界划分、签订条约、捕捞生产,以及解决争端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研究海洋经略历史、留存海疆记忆、维护领海权益等方面有凭证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与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海疆历史档案遗存特点有:

一是种类繁多。海疆历史档案按其留存形式可划分为海疆文书、疆域舆图、遗址遗物、影像材料和口述历史档案等类型。其中,海疆文书包括海疆经略、军事、外交、科技、商业、生产文书等;疆域舆图主要有陆海古图、航海专图、海防地图、形势海图、海疆域图与海图石刻;影像材料包括海疆历史照片、录音及影像资料。此外,还包括建档形成的遗址遗物、口述历史档案等。二是数量丰富。如中国方志库收录涉及我国台湾问题的历史档案有465卷,涉及南海问题的历史档案有825卷。[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珍藏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其中,仅“民国时期海疆档案”数据库就收录了6万幅海疆档案。[4]三是原始性强。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有明清两朝我国台湾问题档案16343件,内容包括郑氏收复、康熙统一、乾隆平定、光绪设省,以及官员任免、移民开发、海疆防务、甲午割让等政事原始档案。[5]辽宁省档案馆保存有丰富的明代海疆治理档案,其中,山东等处总督备倭署形成的文档就有187卷,内容主要记录山东地区的军务和海防情况,档案中还有数份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553—1555)任都指挥佥事时签批处理的文件,反映了戚继光练兵治军、治理民政,以及抗击倭寇的重要历史情况。[6]这些丰富的档案文献遗存,为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

2.2 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工作阐释。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是指将各种档案类型,包括海疆文书、疆域舆图、遗址遗物、影像材料和口述历史档案等,编制成微视频、专题片等音像产品,以可视化的形式,向国内外公众广泛提供利用。其音像化开发工作可表述为:以新时代党和国家“总体国家安全观”方针为引领,以档案馆为主体,协同相关图书馆、博物馆、社科院、高校、电视台等机构,围绕着我国领海主权争端重大问题,以证据链理论为指导,利用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从主题策划、方案设计、文献汇集、证据组合、产品编制与推送服务等维度,制作微视频、专题片等证据性音像产品,通过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相关频道,门户网站,微信、头条等社交媒体,抖音、喜马拉雅等视频平台,腾讯、爱奇艺等影视平台,以及数字边疆网、海疆在线、中国海岛网等,向社会各界推送利用,从文化宣示主权的视角,为开展领海意识教育、维护领海主权完整、捍卫国家海疆安全提供档案证据服务。具体思路如图1。

3 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优势分析

3.1 证据链理论的支撑。证据链理论认为,主权证据链主要由“历史证据(权原)、条约证据(承接)、有效控制证据(补强)、地图证据(确证)”[7]等构成,通过构建证据链,可发挥各类证据在证据链上的决定、支撑、补强、确证、解释、承接、反驳等不同作用,[8]为维护国家领海主权提供历史证据。证据链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于:首先,明确了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目标,即为维护国家领海安全提供历史证据。其次,明确了档案的挖掘方法,也就是要查找各个历史时期能够证明我国领海主权的,具有原始性、權威性的海疆历史档案证据。最后,明确了档案证据的组合方法,从历史证据、条约证据、有效控制证据和地图证据方面,筛选组合各个证据节点的海疆历史档案,形成有效档案证据链,为维护我国领海主权提供原始历史证据。

3.2 传播的可视性特色。从各类海疆历史档案的展示效果分析,海疆文书在证据链构成中,涉及有效管辖、国际条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是证据链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些文书多以静态文件形式呈现,传播范围与展示效果方面有局限性。疆域舆图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多以静态形式展示,在效果呈现方面还存在动态性缺失的不足。建档形成的遗址遗物、口述历史档案,以及照片、录音与影片等影像材料具有较好的形象生动性,但在证据链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少,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证据作用。为此,以音像化开发方式,将各种海疆历史档案,按照有效管辖、国际条约、法律法规和地理舆图的档案组合,采用多媒体、数字化编制技术,制作成微视频、专题片等证据性音像产品,可充分发挥其可视化与形象性、生动性的优势,增强档案宣传、展示效果。

3.3 实践工作取得进展。为讲述我国经略领海历史叙事、维护国家领海主权,国内外相关文化机构依托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拍摄了许多微视频、专题片等,在开展领海主权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见表1。

这些微视频、专题片等音像产品,不仅从影视叙事的视角,为开展领海意识教育、维护我国领海主权提供历史证据,同时也为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提供了理念、技术与方法上的借鉴参考。

4 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实现路径

4.1 构建营运机制,推动音像化开发工作。营运机制是指从领导组织、规划设计、协同构建、团队建设、工作机构与经费投入等方面构建的驱动机制,以启动档案音像化开发工作。其一,领导组织。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是一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方针的工作,因此,档案部门与其他开发主体要从维护国家领海安全的政治高度,把开发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领导、组织与协调开发工作。其二,营运设计。首先,依托开发部门,组建领导小组,负责开发工作。其次,从开发目标、内容、时限、方法与监管等方面,规划开发工作。最后,以事业经费支出或申报建设项目等方式,筹措开发经费,支持开发工作。其三,协同构建。依托档案馆,协同相关图书馆、博物馆、社科院、电视台,以及信息机构、媒体中心等,从开发人员、方式、资源、技术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协同开展开发工作。其四,组建团队。可通过人才引进、高校培养、业务培训等方式,开展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由档案研究、产品编制、媒体传播与经营人才等构成,集采、编、摄、播于一体的专业开发团队,[17]开展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工作。

4.2 优化开发流程,推进音像化开发工作

4.2.1 策划开发选题,设计制作方案。其一,策划开发选题。首先,可从海疆形成、行政区划、海防态势、捕捞生产、航海贸易等方面设计选题,讲叙我国历代王朝国家海疆治理历史叙事。其次,从当下领海争端方面,如中国与日本关于钓鱼岛列岛,与菲律宾、越南、文莱及马来西亚关于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与印尼关于南海海洋专属经济区划分等争端问题设计选题,为解决领海争端提供档案证据。[18]最后,以海洋安全宣教为目标,从领海主权、海域疆界、航海贸易、睦邻友好、海域资源等方面策划选题,为开展领海意识教育提供音像化档案素材。其二,设计制作方案。一是围绕着编制主题,如领海争端问题,以文字解说方式,从问题产生背景,我国对领海或岛屿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历史,相关历史档案证据的展示,以及拥有领海或岛屿的历史与法理依据等模块,撰写解说文本。二是围绕着我国对领海或岛屿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历史,结合文字解说,从有效管辖、国际条约、法律法规和地理舆图等方面,挖掘、组合与展示各个证据节点的海疆历史档案。三是以文字解说为主线,以文字、图片、视频、音像结合为手段,依次展现海疆文书、疆域舆图、遗址遗物、影像材料、口述历史等档案证据,以多媒体、立体化呈现方式,提供领海主权档案证据。

4.2.2 征集组合档案,增强证据效果。其一,征集散存档案,奠定资源基础。一是采用捐赠、购买、复制、交换、数字化等方式,对散存在相关政府部门、文化机构与民间的海疆历史文书、照片、录音、影像等实物档案进行征集。二是以访谈方式,使用文字记录,拍照、录音或视频等方式,采集海疆历史、传说资料,建立海疆口述历史档案。三是通过文字介绍、实景拍照、全景录像或3D扫描等建档方式,构建遗址遗迹历史档案。四是采用查阅、交换、复制以及购买数据资源、缩微胶片或法律追索等方式,征集流失海外的海疆历史档案。其二,基于证据价值,组合档案证据。首先,坚持原始性原则,筛选我国在领海经略历史上形成的原始档案作为领海主权证据,更好地发挥其历史证据作用。其次,以多样性原则,筛选聚合涉及相关领海问题的海疆文书、条约法规、图形图册、遗址遗物、历史照片、影像材料等历史档案,以充分发挥档案证据审查、证明增量、逻辑推进、整体涌现的证据价值。[19]最后,以有效性原则,依据证据链理论,根据国际法院认定的条约、裁决、有效控制、地图、承认/默认行为等证据的有效性,[20]组合海疆历史档案,为制作证据性档案音像产品提供体系化组合海疆历史档案。

4.3 制作音像产品,形成证据成果。这是按照策划主题,依据编制方案,利用数字编辑技术、音视频录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以文字解说为主线,以海疆历史档案证据展示为依据,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呈现为手段,以单独或连续摄制的方式,制作形成领海问题微视频、专题片等音像产品,从影视叙事的视角,为维护国家领海安全提供历史证据。如2016年7月,新华社南海主题宣传片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该片长3分12秒,使用了丰富的历史文件、舆图等档案史料,讲述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历史,充分展示了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该宣传片有理有据,以历史事实说话,在让全世界了解南海问题事实真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1]相关微视频、专题片还有:2012年,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栏目《档案》推出的《铁证如山 钓鱼岛是中国的》;2014年,美国蒙纳瑞克斯好莱坞电影公司制作的《钓鱼岛真相》;2016年,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5集纪录片《中国南海的史与今》等。

4.4 广泛传播利用,维护领海安全。其一,公开播放展示,开展宣传教育。这是指在公共影院、学校影厅、教室、部队、军校影视中心或户外广告大屏幕等公开播放海疆历史档案微视频、专题片,开展领海安全宣教活动。公开播放展示优势为:一是可对特定群体,如各类院校学生、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或社會公众等开展领海安全教育,增强海洋国土意识。二是有利于形成群体效应,烘托意境气氛,增强宣教效果。如2014年3月,由美国蒙纳瑞克斯好莱坞电影公司制作的《钓鱼岛真相》在美国、北京等地公映。该纪录片从第三方的视角,使用了郑和下西洋、1785年林子平所绘地图等档案史料,用英文视频形式讲述中日关系的历史,认为钓鱼列岛属于中国,[22]在还原钓鱼岛归属真相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二,借助媒体平台,广泛推送服务。在融媒体时代,各媒体功能侧重不同,通过多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与系统融合,可满足公众对信息的不同利用需求。[23]为广泛拓展服务范围,可充分利用融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将海疆历史档案音像产品推送给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国内外社会公众,为维护国家领海安全提供档案文化助力。

5 结语

海疆历史档案音像化开发首先可更好地贯彻新时代党和国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海洋权益”的方针,从维护领海安全的政治高度,开发海疆历史档案,为中心大局提供档案文化服务。其次,可汇集散存海疆历史档案资源,挖掘档案证据价值,依托证据链理论,以音像化的形式对其进行开发,形成档案证据性音像产品。最后,可通过公开播放展示、媒体平台推送等方式,广泛为相关政府部门与国内外社会公众提供利用,为开展领海意识教育、维护国家领海安全与完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档案力量。

*本文系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时期中国边疆治理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JZD04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2022-10-2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551583.

[2]侯毅.中国海疆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边疆学,2021(01):106-123.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源检索[DB/OL].[2022-07-12].https://www.fhac.com.cn/search_catalogue.html?kw=%E5%8F%B0%E6%B9%BE.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这里的档案很特别[EB/OL].(2010-02-24)[2022-05-03].https://www.saac.gov.cn/daj/yaow/201002/9a1871fbc29045c997018466ecb26f46.shtml.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DB/OL].[2009-01-01].https://www.fhac.com.cn/research/research_publishing/detail/1888.html.

[6]潘国华,刘玉岐,张凤兰.辽宁省档案馆藏明代档案[J].历史档案,1984(02):123-130.

[7][8][20]刘韵清.领土主权争端中证据链的价值与应用[J].南大法学,2021(03):22-40.

[9]中国网络电视台.《档案》 20120924 铁证如山 钓鱼岛是中国的.[2012-09-27].http://jishi.cntv.cn/humhis/dangan/classpage/video/20120925/100081.shtml.

[10]中国纪录片网.首部南海纪录片《南海纪行》即将播出.[2013-12-24].http://www.docuchina.cn/2013/12/24/ARTI1387848891627984.shtml.

[11 ]人民网.美国纪录片《钓鱼岛真相》首次公开放映.[2014-03-15].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0315/c1002-24641793.html.

[12]爱奇艺.中国网《南海》系列纪录片.[2016-07-05].https://www.iqiyi.com/a_19rrhanlk9.html.

[13][21]新华网.南海主题宣传短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2016-07-26].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7/26/c_111 9282458.htm.

[14]中国网络电视台.五集纪录片《中国南海的史与今》.[2016-07-05].http://tv.cctv.com/special/CCTV4zgnhdsyj/.

[15]360影视.《南海·南海》.[2019-07-15].https://www.360kan.com/tv/QrJsbX7lRm8uM3.html.

[16]百度百科.《东向大海》.[2020-12-26].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9C%E5%90%91%E5%A4%A7%E6%B5%B7/55561031?fr=aladdin.

[17]羅京.加快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做好档案宣传工作[J].四川档案,2018(02):12-14.

[18]华林,董慧囡,谭雨琦.维护领海主权视域下我国海疆历史档案证据性开发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3(01):11 5-123.

[19]蔡作斌.证据链完整性的标准及其审查判断[J].律师世界,2003(03):11 -13.

[22]刘扬.以外国视角与视听语言讲述中日历史:美国纪录片《钓鱼岛真相》带来的思考[J].对外传播,2014(06):16-18.

[23]陶悦.融合媒体视域下的长沙市数字档案资源的共享与利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0):140-144.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华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档案专家领军人才;白沂鑫,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彭媛媛,硕士研究生 来稿日期:2023-06-04)

猜你喜欢
海疆
他们爱祖国的万里海疆他们是海警,
“鹰击”骄子,守我海疆
保卫海疆
问鼎海疆5:航母群侠录
问鼎海疆4:超级航母
问鼎海疆3:末日巅峰航母
问鼎海疆2:强势出列
问鼎海疆1:初露锋芒
万里海疆绿意浓
I Love Motherland’s Coastal Ar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