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23-12-11 18:22王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中班级

王丹

[摘 要]高中班级管理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围绕班级共同体进行管理新探索,对全面提升班级管理品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格化管理模式带有区域性、责任分工明确等特点。班主任教师积极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厘清网格化管理思路、组织网格化管理活动、优化网格化管理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网格化管理的主动性,促进班级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网格化;班级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7-0097-03

所谓网格化管理,是指依托数字化平台,将管理区域变成一些单元网格,进行划片管理。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班级管理任务进行划分,同时成立一些管理小组织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可以大幅度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展开学情调查,吸纳先进的管理理念,积极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班级共同体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班级共同体管理机制

班主任借助信息数字化平台制定管理策略、执行管理步骤、矫正管理策略、组织管理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渗透网格化管理模式,学生接受度更高,班级管理效果更好。

(一)解读网格化管理概念

班主任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班级工作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可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和品质。网格化管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实现信息无障碍传输和对接,这对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有重要作用。班级管理事务繁多,其中数据处理是难题,班主任借助信息数字化平台处理管理数据,可以大幅度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應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有许多有利条件。首先,网格化管理追求精细化、动态化、人性化,在信息数字化平台的帮助下,班级管理量化变得容易,每一项数据都能处理得比较客观、科学。其次,对班级管理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能够提炼出更多有价值的结论,从而为班级管理策略调整提供信息参数。再次,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执行网格化管理方案时,学生有能力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网格化管理可以促使更多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获得集体归属感,促进班级共同体的构建。网格化管理属于新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教师将其应用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促进班级共同体的形成,同时对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共同体管理机制

构建班级共同体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班级共同体强调目标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统一。班主任教师给不同的学生小组安排不同的管理任务,对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按照共同体管理要求展开班级管理评价,都属于共同体管理的范畴。班级是大家的班级,优化班级环境,应该是大家的责任,班主任教师从打造班级共同体角度制定的班级管理目标,其适合性更高。

班级管理机制带有趋同性,班主任教师可借助网格化管理模式展开创新探索,让更多学生进入班级管理层。班委会是最基础的管理组织,每个班委都要承担一些具体的管理任务,班主任在具体调度时,不仅要让班委明确管理责任,还要给班委提出管理目标、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团支部也要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可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对他们进行分工调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网格化管理中来。为适应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要求,班主任教师应成立更多的网格小组,每一个网格小组都设有组长,专门负责这个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对管理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从而为班级网格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卫生管理监督小组、纪律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小组、班级活动小组、迎检管理小组等职能小组,都要与网格化管理高度对接,班主任教师给他们针对性地分配任务,以促进班级共同体的形成。

二、厘清网格化管理思路,明确班级共同体管理分工

班级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构,班委会、职能小组、团支部等都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每一位机构成员都需要明确自己的管理责任,而班主任需要围绕班级共同体进行网格化管理设计,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设置网格化管理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班主任教师应对班级管理责任进行分割处理,为每一个职能小组设定具体的管理责任和目标,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感有积极作用。班委会、团支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组织,班主任教师应遵循网格化管理原则,让每一个管理单位都明确自己的责任。班主任教师可让学生参与到管理目标的设计中,给学生更多自主发言的机会,以提升网格化管理效率。在目标执行环节,班主任教师根据班级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安排,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在亲身参与体验中接受教育、得到历练。班主任教师细化管理任务,鼓励学生设定多元化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这对全面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有一定帮助。学生是班级中的一员,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是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班主任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二)明确共同体管理分工

网格化管理需要细化管理责任,让所有学生都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这样不仅能够减轻班主任教师和班干部的管理压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的行为素质,促进班级共同体建设目标的实现。网格化管理有明晰的管理责任划分,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有助于促进班级共同体建设。网格化管理将班级管理责任细化处理,管理责任被分配给具体的单位和个人,班主任教师围绕网格化管理建立责任目标体系,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从而让更多学生形成责任意识。班级管理责任人众多,班主任教师要做到合理分工,让学生承担适当的管理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管理能力。班委会成员、团支部成员、职能小组成员等都是班级共同体建设的主体,都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班主任教师要通过动态观察和分析对责任人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为班级管理提供参数。班级里要成立数据记录处理小组,对所有责任人的表现进行动态评估,班主任教师要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所有责任人都能够形成责任感、归属感。

三、组织网格化管理活动,加快班级共同体管理机制建设

班级管理活动形式众多,班主任教师应遵循网格化管理原则,组织不同的小组围绕不同的管理目标开展不同的活动,从而加快班级共同体管理机制的建设。

(一)优化网格化管理活动

网格化管理属于崭新的管理机制,学生对这样的管理方式有较大的期待。班主任教师围绕共同体建设展开管理设计,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班级管理,必然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其管理成效也势必会更好。网格化管理强调每位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并能主动协调工作,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班级管理事务众多,学生参与管理方案设计、管理活动组织,可以体现主体教育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创意管理和讨论,共享管理经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班级管理潜力。如班级活动小组在执行网格化管理方案时,很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班主任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以确保班级活动顺利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班主任教师应精选活动形式,适时渗透网格化管理模式,围绕班级共同体建设组织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班级管理机会。

(二)加快共同体管理机制建设

班级管理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时,班主任教师应负责分解管理内容,组织学生进入管理活动,使学生在班级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形成管理意识。网格化管理模式有突出优势,不仅能够分享诸多信息,为每一个责任人提供信息服务,还能够让责任人借助网络进行无障碍交流,在多重协调中展开合作行动。在班级共同体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网格化管理,在探索性行动中出成效。第一,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时,班主任教师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监督学生的管理过程,在不断调整中构建班级共同体。第二,网格化管理要求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共享,以为班级管理调整提供具体参考,并对学生的个人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这对促进学生人格成长有辅助作用。第三,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态度、人格修养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改变,这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班主任教师为学生设计个人成长档案,有助于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全面落实。

四、优化网格化管理评价,提升班级共同体管理质量

班主任教师要及时对管理情况进行监控,优化网格化管理评价,以提升班级共同体管理质量,为学生健康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一)优化网格化管理评价

在班级管理评价中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需要班主任教师构建网络评价平台,对管理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以得出客观的评价结论,这对促进学生自我矫正有重要作用。网格化管理评价基于具体的数据分析,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网络化管理评价,不仅能够掌握第一手材料,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管理调整,以提升班级管理策略的实效性。此外,班主任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估体系的建设,吸收学生的好建议,无疑能够为班级管理注入强大动力,为班级共同体建立提供有力支持。

(二)提升班级共同体管理质量

班主任教师在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共同体建设中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管理能力。网格化管理模式突出细化管理,共同体建设强调集体归属感培养,班主任教师要针对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丰富的管理活动方案,让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得到成长,在不断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班级管理具有系统性、渐进性,班主任教师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时,应将管理责任分解细化,将更多学生拉入管理层,使他们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锻炼自我、发展能力。班级共同体建设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教师应从长远目标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助力学生核心能力形成。班主任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台更细化的管理措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共同体建设中来,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网格化管理与班级共同体建设高度融合,班主任教师应展开创新探索,明确班级管理目标,构建共同体管理机制,组织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活动,以提升班级共同体管理品质。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网格化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探索班级管理新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赵明,孙艳,余洋.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及路径探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3(7):52-55.

[2]  曾国林.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7):120-122.

[3]  李栋平.高中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J].中學课程辅导,2023(16):69-71.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高中班级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关于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探究
高中班级管理探析
分析柔性管理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策略初探
有效开展班级教学管理的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方法分析
新课改下高中班级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