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习实训模式探索

2023-12-11 08:44张光晨商领轩李宝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2期
关键词:毕业生实训人才

张光晨,商领轩,李宝兰

(北方民族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引言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计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新学科专业,目前全国各高校累计建有将近500个教学单位。然而,国内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均存在强调理论、忽视应用的办学思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逻辑能力、理论知识学习等方面的培养过于重视,对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欠缺,专业的特色突出程度弱,导致本专业学生的能力与岗位需求脱节,无法达到当前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信计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胡焱、岑仲迪等[1-2]都曾特别强调对于信计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遵循“强化基础知识、扩充学习范围、重视实践操作”的培养方法。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在于重视其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也要适当拓宽教学面、适用面,以充分满足市场和岗位的实际要求与需求为目标,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该专业在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水平上不断取得突破,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以及科学实践教育教学能力。该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基本上以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模式为基础进行教学。由于其自身特性,应对当前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专业岗位需求的不断提高愈显颓势,尽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及授课教师为尽可能减小信计专业学生实践学习受经济、环境等影响而做出一系列调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此等调整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其专业对口程度依旧不高。

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亟须在实践教学模式未固化前打破困境,在培养过程中采取一些适当的举措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补齐短板。着力培养出更符合该专业就业市场需求的高水平人才,推动信计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近五年信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可知,2021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909万人,预计于2023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体量将达到1 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一)当前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从统计数据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自2019年开始出现下滑,虽然在国家的整体调整下有所好转,但整体就业形势依旧不理想[3]。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急速发展与推广,我国高校的办学数量与办学规模都有明显增加,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希望通过大学教育实现高薪就业的梦想。众所周知,高校办学数量与其办学规模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带来大学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的结果,而每年社会面向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有限,因此造成了人才饱和,就业天平倒向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率受到很大影响[4]。通过数据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组织结构性矛盾严重突出。大学生在求职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工作稳定性”与“工资待遇”,其次是“工作环境舒适度”,专业是否对口、是否符合个人喜好等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秉承“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跨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二是当前的就业和升学等压力增大,就业体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二)我校信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信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信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受到显著影响,2018—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8—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就表1来看,信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同时学生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的比例也在大幅提升。事实上,目前的整体就业市场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得原本已经倾斜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这一“供求天平”逐渐平衡;第二,在实际生活中,学校、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让学生“有得选”;第三,学生中逐渐树立起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

目前信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折射出了当前大学毕业生所处的就业困境。想要科学有效地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从整体到个体”、由大到小、由粗及细、由博至专地看待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就业环境,客观地对自身条件进行剖析、定位,在谋求长远发展且兼顾短期立足的前提下,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进行合理选择、定位与规划,增强个人自主驱动力[5]。

二、当前信计专业学生的择业期望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性增大与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持续性深化改革,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6]。与此同时,我校信计专业学生仅通过简单的实习实训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其择业期望随之发生变化。深造提升自身竞争力和考入国家公务员岗位、企事业单位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选择目标。这种变化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考虑因素相互印证。

三、信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学生方面,通过从“理论应用转换困难”“实践探索困难”“理论不足以支撑实践要求”“缺乏资源”“其他”等五方面对信计专业2020—2023届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统计分析可得,信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难度逐年增大,其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想要将其转换至实践应用中的能力有所欠缺,以及理论知识的不充足、不充分导致无法得心应手地投入实践中,学生综合素养没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最终致使本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效果受到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同时,由于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共性,即始终秉承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高薪酬的心态,不愿“屈就”,对于实习实训也是得过且过,这就使就业形成一种供求脱节的局面,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另外,在用人单位方面,信计专业是一门比较典型的多学科结合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融合了数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运筹与优化等多学科领域,因此,信计专业的定位有着摇摆和模糊的问题[7-8],导致企业在招聘时难以依据专业对学生进行岗位甄别。基础理论研究岗偏向于数学,技术开发方面又与计算机专业重合,这与该专业的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都不相符,为了单位效益,用人单位在无形中提高了对信计专业学生的要求与期望。在学校教学方面,鉴于我校地处西北地区,同东部地区高校相比,各方面条件相对滞后。尽管经过努力,本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大幅提高,但学生计算机编程、理论演算等实践能力仍较弱,实践教学仍以传统的“先理论、再实践”方式进行,虽然实践教学方式由线下改为了线上,但是教师依然依赖传统教学方法。如此一来,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还是没有达到高需求和高标准。

四、实习实训的模式探索意见及建议

信计专业实习实训模式探索包含学生实践教学模式和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模式,打造一个包含“一针对、三调整”实践教学模式和“实战”与“反馈”实习实训模式的两方面六角度综合培养平台。这个综合培养平台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且在与学生有相应需求的不同学习阶段发挥相应的作用[9]。

(一)“一针对、三调整”实践教学模式

“一针对”是指针对当前就业市场和学生目标岗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和需求全方位地、细致入微地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法。“三调整”是指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理论学习方法,通过“教师发布实例,学生预习—演示—复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解决理论学习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践探索能力的调整:改变以往“教师逐步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实践模式,探讨在学生课程设计能力训练的综合基础上鼓励其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性较强的综合实践或要求较高的创新项目赛事等,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转换的调整:将企业以往的和正在实施的部分项目引入学生的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仿照其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强化学生的理论转化能力,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筑起坚实的基础。

(二)“实战”与“反馈”实习实训模式

“实战”即学生实际走上工作岗位,通过参与实习实训项目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达到目标。“反馈”即研究与讨论,学生将在实习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实时变化的就业市场的要求与需求,定期展开讨论并将改善方案通过指导教师回馈给学生。整体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切实解决学生在培养与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促进提高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与人才质量。

五、通过实习实训提高核心竞争力

社会对信息化人才①信息化人才是指信息技术类人才,信息系统开发类人才,信息系统管理、运行、维护类人才,数据库联网、联机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及质量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而增大,这类人才正是信计专业主要的培养对象。虽然从单方面来看信计专业学生的专项能力同计算机与数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较为弱势,但信计专业将计算机与数学相结合,学生可以利用扎实的数学基础与数学思维解决信息技术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实习实训接触到更多的现实问题进而逐步磨合,锻炼学生理论与应用的转换能力。如此,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依托专业性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进方向,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及保护政策,各大高校也逐渐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具有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创新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自身发展专业领域中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10]。当前信计专业开设时间不长,教学模式还没有相对固化,学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还都处于不断创新探索的状态,该阶段对学生思维和意识的培养是较为容易的。通过“三创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等赛事活动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使学生的个人竞争力不断得以提升。

(二)转变个人观念,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

在择业过程中,专业能力越强、综合素养越高的人被录用的可能性越大。在校大学生应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要求,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能眼高手低,要通过实践来打磨自己,在实习实训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同时,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就业方向有一个适当地把控,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做一份合理的未来发展规划。

结语

信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明显的理学专业,只有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通过对学生实习实训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切实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转换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切实做好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才能尽可能地调节“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信计专业现代化高水平人才。

猜你喜欢
毕业生实训人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人才云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最“叛逆”的毕业生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