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与路径:指向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2023-12-12 13:59宋怡宁李芷璇杨海华
江苏教育 2023年3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高质量转型

宋怡宁 李芷璇 杨海华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职业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也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塑职业教育新优势,既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需求,又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外在现实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人类逐步迈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并将长期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产业与技术升级,这既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同样潜伏着革命性的冲击与挑战。而当前职业学校对数字化转型内涵与目的理解的狭隘化和方法策略的表层化,已难以适应当下数字化产业与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数字技术的扩展性让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变得多元复杂。近年来,以大数据、视觉沉浸式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并正在重塑职业教育新形态,因此,要厘清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内涵与边界具有较大难度。二是职业教育与产业、育人紧密相连的特质使得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更具复杂性。区别于工业、金融、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这其中不仅涉及物与物的关系,也涉及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又要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其中所涉及的博弈与协同主体异质且多元,育人主体间需求的差异同样会影响转型的服务供给。因此,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全方位和系统化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明确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的,界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概念,确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二、指向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变革重构的新时期,数字技术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作为与生产和生活服务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更应顺势而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通过与数字技术融合不断向全面和纵深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内部各项要素的提质增效,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1.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主要以数字技术为重要驱动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持续融入各行各业,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关键推动作用。产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使得一批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新增158 个职业,主要集中在数字技术领域,专门增设了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小类,共标注了97 个数字类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然而,技术转型升级产生的蝶变效应导致新兴数字职业出现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因此,职业院校应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加大数字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迅猛发展对高素质数字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在专业结构和专业建设上,开设对标产业的数字化专业,保持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在人才供给链上,提高职业人才的数字素养,贯穿融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构建“四链”融合的职业教育新生态,为行业产业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数字化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2.助力职业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

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和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定位和功能赋予了职业教育“跨界”属性,其改革创新与产业领域的变革密不可分[1]。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是一项系统工程。职业教育应主动融入数字经济,紧跟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3.促进现代人自由与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人的数字化转型。一系列全方位的数字化变革对职业人才素养提出了新的需要,站在新的时代情境中,职业教育应当重新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人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功能:首先,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依然是立德树人,利用数字化思维和技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其次,依托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让每一位职校学生能够真正具备现代数字化思维和技术,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职业社会,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数字公民,从而在数字时代获取更大的职业自由,体悟更多的职业幸福。最后,伴随着数字化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兴数字产业孵化出一大批数字新职业。未来对职业人才的数字素养要求必将发生较大变化,知识更迭将不断加快,职业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将加速调整。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与工具的数字化转型,更是“人”的数字化转型,这既是产业转型对人才素养向数字化转型的倒逼,也是现代职业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达到的基本共识。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基于三方面的价值目的:一是职业教育通过数字化转型培育更多极具数字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二是通过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职业教育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三是通过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人的数字化素养,更好地促进现代职业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演进态势和内涵意蕴

1.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演进态势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技术给教育的更新和变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学界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而职业教育作为与数字化产业转型高度契合的教育类型,数字技术将为其带来人力资本升值的强劲动能,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数字化转型视角投向职业教育领域。探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首先要明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防止因将“数字化”和“转型”两个概念进行简单嫁接而导致在笼统浅层的主题下偏离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主旨。因此,应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演进态势进行梳理,进而以规范化、体系化的视角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想内涵。

目前,我国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正从探索起步阶段逐步走向深入,主要可以分为技术转型、价值转型和生态转型三种态势。一是从技术转型角度将数字化视为服务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辅助手段。伴随着国家关于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有学者开始重视数字技术在职业院校改革发展中所起到的助推作用,尝试对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内涵进行学理性分析,认为职业院校数字化发展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和管理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对相关资源进行收集利用[2],从而实现教学与管理在理念与实践上的协同变革,进而协助职业院校在数字化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以服务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过程[3]。技术转型的视角倾向于将数字技术作为服务于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工具,其界定方式尚未跳出旧的信息化范式的窠臼,尚停留在“物”的层面。二是从价值转型的角度向内寻求职业教育的发展韧性和内部驱动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根本上是人的数字化转型,核心是人的数字价值观、思维与素养的转型。因此,该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以价值转型为导向、以数据要素为驱动和以实现系统变革为追求的持续创变的过程[4],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是价值体系的优化、创新和重构[5]。价值转型的视角融入了数字化转型的精神内核,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赋予了更加理性的价值遵循。三是从生态转型的角度关注职业教育自身的迭代性和创生性。2023年2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提出了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的重要理念,并指出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要着重探讨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与融合。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再是简单地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而是职业教育数字生态的形成过程[6];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方法来实现“智慧校园”的过程样态[7]。将生态转型视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之根本的观点从全局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内涵,也更加凸显了职业教育在数字技术驱动下的转型再造,推动职业教育产生更为深层次的转变,从而形成一个开放、融合和可持续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生态。

2.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基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演进的三种态势,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在于数字技术跃迁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技术革新,更是以数字化促进新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成,从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数字化社会的生命力。因此,本研究认为指向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依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的发展为价值旨归,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形成职业教育教学与现代化产业链融合共生的职业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现代职业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四、指向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

1.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定位站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正以全新的理念和发展格局全面融入各领域,给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要想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对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的目标方位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与把握,从数字赋能的全新视角重新审视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定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撑和数字化人力保障。因此,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用以建设教育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为培养更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2.科学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策略: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促进职业教育的结构性改革。数字化转型也将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助推职业教育向个性化、人性化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科学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应该聚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策略,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观念、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和数字技术底座等方面展开。

一是破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认识误区,重新确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观念。当下,有些职业院校狭隘地将数字化转型理解为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化,认为只要提升职业院校的信息技术设备覆盖率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就是数字化转型,简单地把数字化转型停留在技术层。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绝不是职业教育和数字技术的简单叠加,其本质是在数字时代职业教育领域所开展的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教育变革,是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技术对职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重构,以培养具有数字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二是面向数字技术新职业,重新调整职业教育专业布局。面对逐年增加的数字技术领域的新职业,职业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和优化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专业群布局,以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职业院校还应依托数字化专业集群全面调整优化传统专业,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数字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力、支撑力和贡献力。

三是坚持产教融合,重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新生态。数字化转型发端于产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所培养的具备数字化素养的产业工人也终将反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因此,职业教育数字化职业人才培养实践需依托产教融合,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探索数字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范式,让校企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时代的新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等,使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和产业端的数字化转型同频共振。校企合作不仅要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数字化改造,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数字教材、在线课程、教育软件等数字化形式,更为深层次的数字化改造是要将教学内容从知识点式重构为项目化式、从分散式集约为一体化形态,建设在线课堂教学,融合专业教学资源库,借助大数据、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平台、云课堂等形式转型升级为数字的、动态的、真实的工作内容,开发形成新形态融媒体数字化教材[8]。因此,职业院校应与数字化行业企业协作,将人、技术、教学融为一体,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3D实景课堂,利用扩展现实和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真实场域,呈现沉浸式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生产任务。同时,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的互通,融合政行企校生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体要素,重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新生态,努力培养符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数字职业人才。

四是夯实数字技术底座,全面支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当前,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创新形式层出不穷,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源,极大地拓宽了职业教育的边界。因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保持开放、敏锐的全局视野,时刻拥抱最新的数字技术应用,避免在无形中落后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进程[9]。职业院校应积极建设5G新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搭建高度协同化的“互联网+职业教育”网络新平台,架构基于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的新智慧校园,及时充实数字化技术底座和数字资源,从而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始终坚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活动,关键在人,也应落实于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培养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符合高端化密集型产业转型需求的数字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牢牢把握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明确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技并修的数字化职业人才。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新理念,坚持以学生学得好、发展得好为导向,全面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挖掘数字教学资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价值,帮助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塑造健康人格,促进其全面自由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二是全面提升职校学生的数字素养,培育新时代数字公民。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数字素养将成为现代职场必备的通用职业素养,因此应加强职业教育课程中数字能力和素养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10],既要加强以数据为驱动联结教育主体,统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又要以数据为载体抽象教育过程,将数字素养提升贯穿职业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从而培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时代数字公民。

三是积极培养面向数字职业的人才,助力数字技术职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面对数字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一大批数字技术职业应运而生,职业院校应该及时开设数字技术新专业,构建数字技术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将企业的新业态、新理念、新方向深度嵌入职业院校数字技术职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大化发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效能,全力推进数字产业和数字技术职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高质量转型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转型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