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阴阳学说探讨任督脉灸疗法对痛经的治疗

2023-12-13 21:19仇洪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210023
江西中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艾绒来潮经血

仇洪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南京 210023)

古代医学认为,女性的月经周期就像月球的公转,在不同的时期,女性阴阳气血的消长如同潮汐的起伏、月亮的盈亏一样,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这是“阴阳消长”“阴阳转化”所描述的变化规律。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根据月经周期中的阴阳消长转化规律,创立了“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这一理论在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任、督二脉灸疗法即在人体的任脉或督脉铺以生姜或药物,覆盖艾绒点燃后进行的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消瘀散结、扶助正气的作用,常常运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笔者基于夏桂成调周法阴阳理论学说,探讨在月经周期不同分期阶段进行任、督脉灸法,以期更好地运用灸法理论治疗女性痛经。

1 月经周期的阴阳学说与痛经中医疗法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在《运用阴阳学说调治月经周期中的疾患》一文中提出,女性的月经周期是一个阴阳消长循环的过程:一个月经来潮结束后,处于经后期,阴气逐渐增强;到经间期,阴长至极,开始向阳转化;随着排卵的进行,阳气逐渐增强,胞宫温暖,此时为经前期;随着时间的推进,阳气不断增强,鼓动经血来潮,新的周期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1]。总体来说,女性的月经周期被划分为:经后期阴长阳消,经间期重阴必阳、阴转为阳,经前期阳长阴消,行经期重阳必阴、阳转为阴[2]。《傅青主女科》中“经水出诸肾”,肾起主导作用,冲任相资、聚血充盈于胞宫,则天癸成熟,血满而溢,经血来潮[3]。依据天人合一的思想,受“肾-天癸-冲任-胞宫”调节作用[4],在女性的不同生理阶段,形成胞宫藏泻的阴阳平衡[5],使月经周期循环往复。夏桂成教授依据《易经》的阴阳消长思想,把女性的月经视为一个基本的太极阴阳模式,太极一阴一阳,阴阳的转化呈圆运动形式,而女性的月经周期有如月圆运动一样,蕴含着“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生物钟节律[6-7],这种生物钟即阴阳钟[8],以此绘制出了“妇科经周阴阳八卦图”。

原发性痛经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中医又称为“经行腹痛”,西医常认为其发生与前列腺素和加压素释放增多有关,二者均易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后者亦通过促进前列腺素的分泌,使得子宫平滑肌降低对药物的敏性,从而引起痛经[9]。因此,临床上常用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等,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和释放[10],可以快速发挥药效,从而缓解疼痛,但这种治疗方法往往对胃肠道存在一定刺激,可能有胃肠道疾病,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痛经,且激素类药物可能影响女性的正常的月经节律,长期口服避孕药虽然可以缓解痛经,但也会出现月经不调甚至停经的现象[11]。中医药治疗痛经,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并提出了主治经行腹痛的土瓜根散方药,并沿用至今。清代《傅青主女科》对经行腹痛做出详细的论述,认为痛经的病因是寒湿、肝郁和肾虚[12]。这些致病因素使得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冲任损伤[13]。夏桂成教授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分期论治,经间期治疗时应重点采取滋阴助阳、调节气血以促进排卵为主。经前期,阳气不断增长,治疗上宜养血助阳,促进阳长运动的发展并达到较高水平。行经期重在引瘀浊下泄,促进经血排尽,才能达到全方位的新生。经后期宜促进新血滋生,阴长阳消,若胞宫经血充盈不足,则“不荣则痛”,故此期重在补益肾阴、滋养阴血[14]。

2 任、督脉灸的作用原理与理论依据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产生不外乎“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痛经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生化不足产生,治疗经行腹痛需从这两方面着手。《黄帝内经》提出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治未病思想[15],且艾灸在《黄帝内经》早有记载[16],即说明艾灸在治疗和预防疾病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艾叶燃烧所产生的温热性质和其特殊的气味,有效调整人体内各项机能,发挥着温通经脉、散寒化湿、振奋阳气、通行诸气、调理气血等作用[17],充分表明了灸疗法在中医药治疗中独特的作用。任督二脉灸疗法不同于具体穴位的局部治疗,一般是治疗部位皮肤上平铺温热压紧的姜碎、艾绒,点火后任其自然燃烧,这种生姜与艾叶在任脉或者督脉上行大面积的隔姜灸治疗方法,借助了艾灸的火力增强药力传导,使得火、药、灸三者相互作用,从而增强了作用于机体的效应[18],有效地将传统灸疗法与现代中医外治法结合,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19]。

《内经》指出,冲、任、督脉一源而三歧,且冲脉和任脉又内系于胞中,与妇科疾病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素问·骨空论》中提到:“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癥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其女子不孕。”任脉行于身前正中,总司“一身之阴经”,为阴经之海,主持诸阴而司妊养,与脏腑精气相通,与募穴共同协调机体的气血运行,涉及冲脉;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主一身血海而润养全身。痛经的发生离不开冲任、胞宫气血失调,故艾灸治疗亦以调理冲任、胞宫气血为根本。艾灸任脉在前取平卧位,以任脉循行部位为主,取穴由中脘穴至中极,同时涉及冲脉及肾经、脾经、胃经等腹部穴位。督脉行于身后正中,为阳经之会,主持诸阳而温暖胞宫,与膀胱经共同循行于后背部,与任脉皆升且会于面部[20],艾灸督脉,取俯卧位,以督脉循行部位为主,取穴由大椎至长强穴,同时涉及足太阳膀胱经等部分背部穴位,艾灸督脉对于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等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21-22]。督脉又为司神之脉,有研究显示,原发性痛经与患者精神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23],有痛经病史的女性,往往在月经来潮之前,产生紧张、害怕、担心等情绪,而这些情绪也会带来或者加重身体不适,在月经来潮时使得疼痛加重,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24]。

3 任、督脉灸运用调周法理论治疗痛经机制

《传忠录·阴阳》中提出:“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当天癸充盈时,月事则按时而来;当天癸枯竭时,则地道不通,无法孕育。本文所阐述的任、督脉灸,即结合夏桂成教授调周方法,给予痛经患者在不同的月经周期进行任脉灸或督脉灸,临床上任、督脉灸不宜每日进行,一般为7 d 左右为1 个疗程,对应于月经的4 个周期,操作及原理如下。

(1)经后期:此期女性阴血亏虚,“藏而不泻”,为了恢复和滋长阴分,应重视肾气封藏和阴血长养,采用任脉灸作为主要治疗方法,达到滋养任脉、祛除阴中之寒的作用,其中的气海与关元穴,与胞宫邻近,与足三阴经相通,达到补益元气、调理胞宫的作用。

(2)经间期:此期气血旺盛,是重阴转阳、排出卵子的关键时期,因此,也采用任脉灸作为治疗方法,涉及脾、胃、肝、胆、肾经及带脉上多个穴位,通过艾叶和生姜,达到温阳补肾、疏通气血的作用,促进阴阳平衡,从而使卵子顺利排出。

(3)经前期:此期阳气逐渐旺盛,达到“重阳”状态,这是一个阳长阴消的时期,冲任、胞宫气血逐渐充盈,准备下一次行经,采用督脉灸治疗为主,通过调理胞宫藏泄失常,增强温补肾阳的功效,以顺应月经后半期的生理演变,保持胞宫温暖,以便经血能够顺利来潮,避免出现行经期“不通则痛”的现象,同时可以“入脑络”“调心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前期的紧张情绪。

(4)行经期:此期胞宫“泻而不藏”,为重阳转阴、经血来潮的时期,为了使气血以下行为顺,故应该重视理气活血,采用督脉灸为主,帮助促进新陈代谢,且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次髎穴密切相关,可以化瘀滞、调理气机,辅助经血排出,达到清源洁流的作用。

4 验案举隅

患者林某,女,32 岁,2022 年4 月5 日初诊。经行腹痛10 余年,患者自12 岁月经来潮,周期规律,月经量正常。但常于经期第1 天腹部疼痛剧烈,痛连腰骶,夹有血块,汗出,四肢发凉,常伴有大便稀溏,舌色偏红,舌边有瘀点,脉细涩。经行第2 天,疼痛始能缓解。末次月经:2022 年3 月25 日。B 超及妇科检查无异常。曾用中药调经、针灸等治疗,效果较差,常影响工作、生活。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中医诊断:腹痛(寒凝血瘀)。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中药治疗:分析月经周期,患者目前处于经后期,阴长阶段,用药滋阴以益阴,方用归芍地黄汤加减。7 剂,每日1 剂,水煎服。

任脉灸疗法:患者取平卧位,暴露腹部,常规清洁皮肤,覆盖单层干毛巾,根据腹部生理特征调整灸盒,使之与腹部紧密贴合,在灸盒内铺以温热的生姜块,再平铺一层艾绒,在艾绒上喷洒酒精,点燃艾绒后任其自然燃烧,嘱患者勿随意移动身体,腹部以自感温热为宜,过冷应附加艾绒点燃,过热须加铺纱布隔热。嘱患者灸后多饮温开水,避免受凉。

2022 年4 月12 日二诊,此期为经间期,重阴转阳,予以补肾促排卵汤加减,加入柏子仁、合欢皮、川牛膝等,既促排卵、亦促孕育。7 剂,日1 剂,水煎服。给予第2 次任脉灸,法同上。2022 年4 月20 日三诊,此期排卵逐渐结束,进入经前期阶段,阳气逐渐增长,治以补肾助阳为主,毓麟珠加减化裁。7 剂,每日1 剂,水煎服。

督脉灸疗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清洁背部皮肤,背腰部自大椎至腰俞,宽度涵盖两侧背俞穴、夹脊穴的长方形区域。根据脊柱生理特征调整灸盒,使之与背部紧密贴合,在灸盒内平铺一层温热的生姜末,姜末上铺放艾绒后点燃艾绒,任其自然燃烧约20 min 为1 壮,保留姜末更换新艾炷,按上述方法继续燃烧2 壮,约1 h 操作完毕,用干毛巾擦净背部。嘱患者灸后多饮温开水,避免受凉。

2022 年4 月27 日四诊,月经已来潮,疼痛减轻,予以益气升阳、温中化瘀中药口服,月经量正常,继予督脉灸1 次,方法同上。患者以此法治疗3 月余,经期已无腹痛,经量正常,四肢温暖,饮食可,大小便正常。

按语:通过辨证分型,该患者为寒凝血瘀型痛经,治疗原则应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故治疗根据不同的月经周期配伍相应的外治方法与内服药物,即经后期阴长阳消,至经间期重阴转阳,促进卵子排出,故宜采用任脉灸法进行治疗以辅助阴气增长,中药治疗重在补益肾阴、滋养阴血,经后期方选归芍地黄汤,在六味地黄丸补中有泻、开合得宜的基础上,配以当归、白芍养血益阴,使阴血充足,补益肝肾。经间期方选补肾促排卵汤,内涵归芍地黄汤精髓,配伍川端、菟丝子、鹿角片等补养肾阴,滋阴助阳;当归、赤芍、五灵脂、红花等活血化瘀、促进血分中重阴必阳转化,辅助卵子自卵泡中成功排出。经前期,阳气不断增长,至行经期重阳转阴、经血来潮,宜采用督脉灸为主,以帮助排出经血,达到清源节流的作用。中药治疗重在补肾助阳、温中化瘀,毓麟珠既温养先天骨气以生精,又培养后天脾胃以升血,精血充足,则胞宫温煦,冲任自调。综上,采用任督灸疗法分经分期治疗原发性痛经,遵循“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原则,通过局部艾灸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在原有治疗痛经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将经脉腧穴、药物、艾灸融于一体,因病而治,因人而治,使药物充分发挥其作用价值,更好的作用于人体。该患者因契合病机,故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艾绒来潮经血
“大姨妈”应接不暇或子宫肌瘤作怪
旋转的钢铁厂
长相思·江水东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
经血发黑怎么回事
经血逆行说倒经
经血颜色发黑是何因
千锤百炼艾成绒,一闻二搓三看识“上品”
做艾绒褥垫去疼痛
来潮前为何鼻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