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2023-12-13 22:24梅小平蒋桂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21期
关键词:性肺炎病毒性穴位

邹 敏 张 云 翟 阳 梅小平 蒋桂江

1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市 530200; 2 广西中医药大学

病毒性肺炎是指由病毒感染的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炎症,常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症状,通常有发热、咳嗽、喘息、气促、肺部湿啰音等表现,并伴有胸部影像学[如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异常[1]。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项重要类型,统计提示病毒性肺炎占我国范围内所有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27.5%~39.2%[2-3],其常见的病原类型涉及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类型。基于病毒性肺炎患者病毒科、属、种的差异,当前临床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若无特异性病原治疗的情况下即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要方案。而祖国医学对病毒性肺炎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认为病毒性肺炎以发热、咳嗽、痰壅、气促为临床主症,可归属中医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在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治疗及早期干预、恢复期调理及改善预后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1]。本次研究即总结相关经验及文献,对中医有关病毒性肺炎的认知以及中医药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简单总结。

1 中医有关病毒性肺炎的认知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修订版)》[4]指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主要由于外邪侵袭、肺卫受邪,或正气虚弱、抗邪无力两个方面;感受风热之邪,经口鼻侵袭肺脏,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炼津为痰,痰热壅肺;病理过程中可化火生痰、伤津耗气或风热邪盛而逆传心包,甚至邪进正衰、正气不固而现邪陷正脱。因此指南认为邪实(痰热、痰浊)正虚(气阴两虚、脾肺气虚)贯穿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整个病程中[4]。而参考《儿童病毒性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9年制定)》[1]中内容: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其中外因责之于感受六淫或时行疫病之邪,内因责之于肺脏娇嫩、卫外不固,病位在肺而病机为肺气郁闭,病理因素涉及热、痰、毒等多个方面。因此总结中医有关病毒性肺炎的认知,可以发现现代中医认为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在于患者肺卫不济的情况下遭受外邪入侵,邪毒侵入肺脏并引发肺气郁闭乃至肺脏损伤等症状。许异川等[5]研究即认为:从温病学寓攻于补的思想出发,病毒性肺炎可纳入中医学“风温”“时疫”等范畴,六淫袭表,阳气内郁;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正气亏虚,热自里发;炼液成痰,迫血成瘀是病毒性肺炎发生的病因病机。刘艳彬等[6]研究亦显示:自肺痹理论出发的情况下,病毒性肺炎的病因病机即在于脏腑内虚,外邪侵袭,痰瘀之毒互结,气机阻滞,肺络痹阻是发病之关键。以此为据,中医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要重点关注患者外邪的消解与正气的补充,要在解患者外在之毒的同时补正气之虚,如此才能避免患者病情进展并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2 中医药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2.1 中药汤剂口服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汤剂口服作为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一项经典方案,在明确病毒性肺炎病因病机的情况下对该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结合临床文献研究成果,常用于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中药汤剂如清肺排毒汤、麻杏石甘汤、化湿解毒方等。现代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汤能够有效缩短寒湿郁肺型病毒性肺炎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调节血清指标水平[7];麻杏石甘汤行加减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显著[8];化湿解毒方可有效改善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减少退热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细胞比率[9]。总体而言,中药汤剂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应结合当前病毒性肺炎的病因病机及分期分型进行辨证论治,观察患者疾病转归情况的同时结合患者症状行对症加减治疗,当能获得良好成效。

2.2 中成口服药物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中成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中药制品,其中口服药如连花清瘟颗粒、金叶败毒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均有积极效果。研究表明连花清瘟颗粒可明显缩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持续时间[10];余恒毅等[11]研究显示金叶败毒颗粒在新冠患者转重率和好转患者住院时长等指标方面与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优于阿比尔多单药治疗;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有效率高达94.00%,同时能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12];《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13]中亦指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功效长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适用于热毒壅盛证引起的咽喉肿痛,对病毒性肺炎有保护作用。总体而言,中成口服药物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均有良好效果,如连花清瘟颗粒甚至是国家在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推荐用药,发展前景值得深入关注。

2.3 中成注射药物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注射制剂即使用注射方法行疾病治疗的中成药,该种类型的药物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亦有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以血必净注射液为例,郭俊等[14]研究发现血必净注射液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治中可抑制炎症介质风暴,最终患者成功治愈出院。张美琦等[15]研究证实:血必净注射液对水疱性口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均有抑制效果,能在体外抑制多种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诱导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乔喜娟等[16]研究使用静脉注射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结果显示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安全性好。一项有关中药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分析的Meta研究结果提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最高,其次是痰热清注射液;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的比较中,喜炎平注射液表现最好;在消除肺部啰音的疗效比较中,穿琥宁注射液表现最好[17]。总体而言,临床医生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症状选择合适的中成注射药物,以期尽快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并保障治疗效果。

2.4 中药特色技术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在中药汤剂、中成口服药物和中成注射药物的基础上,亦有其他中药特色技术可用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如中药雾化吸入技术。刘媛等[18]的研究显示桑夏扶正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行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儿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与此前口服用药、注射用药相比,雾化用药技术是一种将药物快速聚集并喷洒在患者呼吸道范围内的用药技术,该项技术能使得治疗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以迅速发挥药物治疗功效,避免口服用药、注射用药需要经人体血液运转而导致药效损失的不足,更有利于病毒性肺炎患者炎症部位的修复。但需要注意的是,雾化用药技术并不能完全地治愈病毒性肺炎,因此仍需其他用药联合治疗以保障治疗效果。并且雾化吸入技术在其他肺炎的治疗中亦有积极的应用效果。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对缩短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等亦有积极作用[19]。

2.5 其他中医技术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除上述中医药方及中成药以外,亦有其他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以针灸为例,周彦吉等[20]通过回顾分析古代医家针灸防治疫病的经验,以针灸治疗相关呼吸道系统传染病的循证证据为根本,提出了针灸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思路,发现针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切实可行且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但仍需大样本临床试验以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罗志辉等[21]研究使用毫火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结果发现患者后遗症状以及精神症状明显减轻,同时能促进肺部炎性吸收,改善肺通气功能。以推拿为例,黄海等[22]对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器械振动推拿治疗,结果显示器械振动推拿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耐力方面的疗效明显。以穴位贴敷为例,张英博等[23]的研究显示宣肺止咳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下调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而除穴位贴敷以外,其他与中医穴位理论有关的治疗方法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亦有应用。如关丽等[24]研究使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压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及腹胀症状明显改善,且优于单纯对症治疗。又如彭思萍等[25]研究使用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示该种治疗可有效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纳差的临床疗效。总体而言,其他穴位相关的中医治疗方案对病毒性肺炎患者本身或许并无明显疗效,但对改善患者基于疾病造成的其他健康影响或有积极效果。

综上所述,病毒性肺炎作为当前临床常见的一种社区获得性肺炎,在西医治疗对病毒性肺炎缺乏特异性药物的情况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观念采用中药汤剂口服、中成口服药物、中成注射药物治疗均有良好效果,同时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推拿、穴位贴敷亦可用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耳穴压豆、穴位按压等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其他症状亦有积极改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循证研究等级依然有待提高,在研究中也存在样本量少的局限性,临床应当提升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循证研究等级,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提高更高等级医学证据的同时,更加深入和广泛地总结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各项规律。

猜你喜欢
性肺炎病毒性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