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混种玉米新方式初探

2023-12-14 19:17邢海全
新农民 2023年33期
关键词:作物栽培粮食生产种植模式

邢海全

摘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拥有土地资源,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占用了一些土地,导致部分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因此,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采取各种农业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安全非常重要。大豆+玉米的混种法作为农技推广项目,效果很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采用这种播种方式,玉米总面积也逐渐扩大。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混合栽培经验,统计产量和优点,认为该方法具有可实施性。结合通辽玉米主产地为例,阐述了大豆混种玉米新模式下的农业生产,期望对读者有帮助。

关键词:大豆玉米混种;种植模式;作物栽培;粮食生产

“通辽黄玉米”生产区域无环境污染,天然水源充沛,空气清新,粉尘少。独特的区域自然环境保障了“通辽黄玉米”的产量及质量。“通辽黄玉米”在全国粮食价格中享有盛誉,黄玉米是通辽市最大的作物,成为通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通辽黄玉米”虽是选择大豆混种玉米,但实际上是根据两行玉米减少玉米间隔的形式,四行黄豆的间种方式可以达到不改变亩种植株数、不改变亩产值的效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是根据玉米种植特点、土壤种植大豆,改变单一作物种植的方式方法,灵活利用其混合播种的优势,扩大基础作物空间,改变宽度种植,进一步实现农作物协调共生,达到产量剧增的效果。

1 大豆混种玉米的必要性

由于通辽春季旱灾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阳光充足,雨季炎热,早晚温差大,有利于黄玉米干物质含量的积累,所以,“通辽黄玉米”的生产和销量往往名列前茅。同时,通辽市选择玉米和大豆作为套种方式,又称大豆-玉米条带复合种植,提高作物综合生产,提高农民种植整体收益。一方面,可以使有限的资源耕地,充分发挥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水、温、气、光、照等优质资源,例如,大豆可以依靠自身植物的固氮作用,为玉米提供更好的基肥营养供应,使玉米生长更强壮,产量更高,充分利用边缘效应和大豆固氮菌效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和肥料的使用,增加生产收入,提高质量和效率,减少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完成“玉米不限制生长,同时,可以收获更多的季节性大豆”。

2 大豆混种玉米的优点

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技术合理利用了两种作物间形态和生理功能的补充,提高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避免了单一作物种植引发的问题,减少了土地污染等。

2.1 生长空间较充足

从分子生物学的方面来看,大豆、玉米的结构属于一高一低的搭配,在类型上大豆、玉米属于单叶草和双叶豆植物组合,这种组合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以及充分吸收营养物质,玉米之间的大豆也可以获得更大的生长发育空间。

2.2 提高土地及养分的利用率

大豆分类于固氮类作物,它可以有效借助空气中的氮,从而获取更多的养分。同时,大豆根部固定的基肥也会被玉米合理利用,然而玉米则需要大量的氮气,是现阶段粮食作物需要最多氮肥的农作物。大豆和玉米的组合种植不仅完成了光能的合理利用,而且使土壤養分也得到了更好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大豆及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将显著提高。

2.3 减少土壤养分外流,保护土壤

从土壤层面看,一直以来的玉米及小麦轮流种植,导致土壤都被沙草科作物所占据,因此,造成土壤营养的匮乏缺乏,其根本原因是沙草科作物肥料需求方面较为单一、除草剂的除草作用同样较为单一,作物的特殊病害持续积累和肥料选择性等等。导致一部分土壤退化严重,害虫防治困难,肥料效率也随之降低,土壤层有益细菌严重失衡,土壤部分营养化学物质固定,另一部分缺乏特殊营养。同时,大豆属于双子叶作物,从种植到收获都与玉米相辅相成,因此,大豆及玉米的混种也有利于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

2.4 改善土壤质地

大豆混种玉米对于改善土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大豆属于农作物,可以改善土壤质地,使得土块越来越软,使土壤层益生菌群得以平衡,也可以消除大量不利于土壤环境的化学物质,促进土壤营养充足,消除土壤退化平衡土壤pH,从而降低土壤盐碱化的发展趋势。

3 大豆混种玉米的技术特点

3.1 操作简易

在进行大豆混种玉米时,因为玉米间隔不会改变,不会影响大豆机械设备的种植,只有在大豆正常种植后,然后在现场环境中再进行玉米的种植,农民比较容易接受,上手操作快,可以进一步提高播种效率。

3.2 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在大豆玉米混种种植之前,植物之间会相互争夺水分以及肥料。因为玉米的根系较大,同时,植物生长过大,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大豆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大豆的总产量,然而“四垄夹沟”则不同。玉米种植在垄沟中,不会影响大豆产量。

3.3 经济效益丰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粮食产量需求也在上升。同时,玉米价格也随之上涨,目前,玉米卖到1.30元/kg。结合近几年来的实际支付情况,“大豆混种玉米”经常在不改变大豆产量的前提下,可以收获玉米800~1 000 kg/667 m2,同时,去除种子、化肥以及人力等相关费用,纯收入大概在1500~2 000元,累计利润可增加30%~40%。

3.4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大豆混种玉米的播放方式的生产时间较长,土地面积相对有限。这种新的混合种植模式可以为农业创收提高一定的生产量,并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大豆混种玉米增产种植经验总结

4.1 科学选择品种

所谓“科学选择品种”,就是选择更适合间套复合种植的玉米种子和大豆品种,不仅要选择玉米种子,还要选择大豆品种。首先,在土地选择方面,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料效果中等或农业机械深松的秋垄土地,垄最好朝南北方向,使土壤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地面上植物不易相互阻挡光线。其次,在间套种植地选择玉米种子时,应选择株高较短、株型紧密、花穗大、成熟较早(中成熟)的玉米种子,不得使用株型较高、株型疏松平整的玉米种子。最后,在选择间套种植地的大豆品种时,应选择耐阴性强、抗倒伏能力强、茎硬、发枝少、主茎结荚多、成熟度适中的大豆品种(中成熟品种多)。大豆品种的选择与清种相同。混合玉米种子应稍成熟,叶轮形状相对收敛,有利于拖延种植和早期获得。

4.2 种植行距

所谓“扩张”,就是扩大种植间套地内玉米的行距。这里必须补充的是,为了保证间套地内玉米和大豆的生长、产量和质量,在间套种植玉米和大豆时,不需要选择行距相等的种植技术。相反,必须采用“一大行一小行”的种植方法(又称宽度行种植方法)。

在种植玉米时,建议我们按照1.6 m宽、0.4 m宽的间距种植玉米。种植大豆时,建议在玉米种植的第2行开始种植大豆,但要注意保持玉米与大豆之间的间隔在60 cm。

4.3 缩小间距

我们所说的“缩”是指每行之间缩小行间距、缩小玉米和大豆的间隔。因此,可以根据适当的间距,调整种植密度,完成中后期生产的最大限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小间隔必须根据间套种植土壤的有机质及时调整,而不是盲目跟随趋势减小间隔,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此外,狭窄的行距可以缩小到0.4m(大行1.6m)。事实上,大行和小行之间的间套应该是宽和窄的,这不仅可以保持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增加,而且,可以有效节省在土地上各种管理方法的执行问题。

4.4 适时进行调整

我们所说的“调整”,是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天气预报进行合理调整播种期,努力减少玉米和大豆之间的一致生长期(特别是对生产影响较大的生殖生长),其目的是进一步确保上升,提高效率和质量。一般来说,间套的玉米播种应早而不宜过晚,间套的大豆应晚而不宜过早,但具体播种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及时调整。一般来说,黄淮海的玉米和大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同时种植,而西南的玉米适合3月中下旬左右种植,大豆适合6月上半月左右种植。

4.5 拌种

我们日常所说的“拌种”,就是种植前一定要先拌玉米和大豆。这个很简单。种植前,可以购买药膜包装的玉米种植。种植前,建议用烯效唑混合大豆

(1 kg豆种翡翠可以用15 mg5%烯效唑霜脲氰胺混合)。大豆烯效唑混合的目的是提高大豆的抗旱性、抗倒伏性和抗阴性。

4.6 播种

我们日常所说的“播”是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方法(通常是设备种植)。首先,大豆可以在机械设备上种植。种植阶段与播种量以及清种相同。其次,在大豆种植之后,玉米可以在人力环境中种植。具体方法为深挖和抓取肥料,再后踩一脚(防止种子和化肥接触),然后播种,4~5颗/穴。

4.7 除草

日常所说的“除草”就是要做好玉米-大豆间套种植地的除草管理方法,在玉米播出后,采用大豆、玉米地的一般封闭除草剂1~2 d开展封闭式除草,防止野草生长和种苗争夺液肥营养的问题。对于种植玉米和大豆地块的间套,种植后也可以使用芽前灭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种植前和大豆发芽后也可以喷洒一次除草剂。喷洒除草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芽前除草时,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关键是防止大豆发芽后肥害。二是在大豆发芽后喷洒时,最好选择大豆专用除草剂进行定期喷洒,防止玉米苗出现药害。

4.8 施肥

“施肥”是给大豆和玉米的科学施肥方法。玉米肥料管理:玉米播种前可施基肥约(尿素溶液)15 kg/667 m2,磷肥45 kg/667 m2、氯化钠10 kg/667 m2,玉米生长期可应用碳铵约45 kg/667 m2或尿素溶液约15 kg/667 m2。大豆肥料管理:大豆种植前施磷肥约35~40 kg/667 m2、氯化钠在4~6kg,大豆生长期施肥也可根据采摘后施用尿素溶液4~6 kg/667 m2,如果采摘后田间大豆的上升很差,建议在雨后或融合浇水,然后追肥尿素溶液3~4 kg/667 m2。此外,大豆在盛花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和钼酸铵会更有利于增产。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田间适当施用磷酸二氢钾,可以同时提高玉米和大豆的茎粗大小和抗倒伏水平,也有利于后期增产创收。

4.9 控制幼苗生长

所谓“控制”,就是在关键时期操纵玉米和大豆的旺长,因为幼苗旺长不仅不利于增产,而且容易造成中后期限产。在玉米的生长管理方面,最好在玉米出现10~12片叶子时喷洒矮壮素或助壮素等控旺药物,关键是喷洒到玉米苗株上部的叶子。在大豆的控旺管理方面,最好在大豆进入发枝期或开花初期时使用5%烯效唑(30~35 g/667 m2)喷洒,关键喷洒大豆根茎。

4.10 预防病虫草害

所谓的“预防”是为了防止芽米和大豆的病虫草害。必须加强药物的早期应用达到预防和早期诊断作用,针对不同地區和不同地块的常见病害类型及过往经验做到早防早治。玉米病虫草害防治管理:幼苗期应重点预防地下等根系病虫害,生长期应重点预防草地蛾,中后期生长发育应重点预防纹枯病。大豆病虫草害防治管理:幼苗期应重点预防蝇虫、青枯病、褐斑病,发枝期应重点预防褐斑病,全部生长期应注意预防蚜虫、飞虱等病虫害。

4.11 收获期

所谓“收获”,就是在玉米和大豆成熟时,选择更有利于增产的收获期进行采摘。一般来说,种植的玉米一般在黄熟期后开始采摘。采摘玉米穗后,需要在空白线中及时破碎田间秸秆,并返回田间。一般来说,玉米联合收割机可以完成这一点。间套种植的大豆一般只需在黄熟至晚熟期后根据天气条件适时采摘即可。

关键点:(1)种植在间套中的玉米株型越紧,田间大豆的光照通风性越好,大豆株越高,茎越粗,后期产量越大;(2)玉米适度早播,大豆总产量和质量会越大;大豆种植适度晚些,有利于出芽齐、出苗旺;(3)适度扩大玉米大行距,适度增加玉米-大豆之间的间隔,以后大豆的产量会增加。

5 结语

大豆混种玉米农作物种植的“良策”为农业稳产高产铺平了“新出路”。大豆混种玉米是通辽地区灵活利用土壤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对提高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大力发展玉米混种大豆的种植技术,全面实施玉米、大豆的高产稳产。认真落实“稳粮增油”部署要求,增加每一寸土地的经济效益,大力推进农业管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村色彩。

参考文献

[1] 崔爱花,胡启星,王淑彬,等.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对资源利用效率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0):236-242.

[2] 钟琼,罗琨,熊海燕,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实践与探索[J].中国种业,2023(5):36-38.

[3] 周萍,崔岭,王海燕,等.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模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39(14):1-5.

[4] 佚名.Terramera在美国推出用于大豆、玉米和大田作物的新款生物农药SOCORO(TM)(印楝油)[J].农药,2023,62(5):357.

[5] 张茹,陈利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收获机械选型推广[J].河南农业,2023(13):48.

[6] 姜鸾乂,李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控措施[J].种子科技,2023,41(8):84-86.

猜你喜欢
作物栽培粮食生产种植模式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新技术的作物栽培学研究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的研究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
冀北山地果树下食用菌种植模式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郑州市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浅论雷州市广垦东西洋米业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基于SFA河南省18地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