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诊断效能研究

2023-12-14 06:03王静海魏景洋佟靖雯张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腹膜炎信号强度低剂量

王静海 魏景洋 佟靖雯,3 张磊

腹膜透析(PD)是当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一种肾脏替代方案,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透析膜[1],将透析液灌注至腹腔,并通过腹膜的毛细血管网交换溶质、水分质,补充机体所缺乏的对应物质,最终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2]。PD 具有成本效益高、保护残余肾功能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需抗凝、血源性疾病感染风险低、对液体和溶质清除持续等优点[3]。但是长期PD 会使腹膜发生形态学与功能改变,有些患者会出现PD 相关的早期腹膜炎,加重患者的病情,是导致PD 预后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加强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双源CT(DSCT)是一种通过两套探测器系统、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同时采集人体图像的CT 装置,具有分辨率高、成像质量高等优势,但是对患者存在一定的辐射性[5,6]。随着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腹部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提供更多解剖细节[7]。特别是水脂分离MRmDIXON,可根据人体水分子中氢质子和脂肪分子中氢质子的波动频率差异,在T1 正反相位图像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水像和脂像,从而提升诊断效果。CT 的低剂量扫描可通过调整参数,减少对身体的辐射和伤害[8]。本研究探讨与分析了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对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诊断效能,以促进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早期检出。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9 年2 月~2022 年8月诊治的长期PD 患者98 例。纳入标准:初诊患者;年龄30~75 岁;PD 时间大于3 个月;具有PD 的指征;病例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妊娠与哺乳期妇女;有恶性肿瘤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临床资料缺乏者;伴随认知功能障碍者;联合血液透析者;合并急性胆囊炎、肝脓肿等疾病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诊断。DSCT 低剂量扫描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32 层螺旋DSCT 扫描机,扫描范围:自膈顶至盆底。扫描参数:管电压110kV、管电流25mA、重建层厚2.5mm、准直器宽度10mm,扫描时嘱患者平静呼吸下屏气。MR-mDIXON 扫描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3.0TMRI 扫描机,扫描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T1WI 采用Dixon 双回波GRE 化学位移成像,扫描参数:轴位,TE2.45ms、矩阵380×285、TR 5.47ms、层厚5mm、层间距2mm、激励次数2 次,得到T1 正向位、T1 反向位、脂相、水相的轴位图像。

1.3 观察指标①将扫描后的CT 图像在西门子独立工作站上完成三维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表面遮盖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等,记录所有患者的腹膜增厚、腹膜钙化、网膜细线条影、肠系膜污垢状改变等CT 特征。②将扫描得到的MR-mDIXON 图像在西门子独立工作站上进行分析,选择感兴趣区(抑脂图像上表现为条索状高信号的位置),计算病灶部位的信号强度指数,信号强度指数=[病灶在正相位信号的强度(tSIin)+病灶在反相位信号的强度(tSIop)]/tSIin×100%。掩盖扫描条件,由2 名中高级职称的医生独立对各组图像进行判定,若意见不一致,则由影像科集体讨论得出结果。③将图像评价分为五个维度:腹膜、腹膜增厚及病灶、实质脏器、间隙、脏器之间的清晰度,每个维度1~3 分,图像质量优为12~15 分,良为8~11 分,差为<8 分。④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的诊断价值。⑤调查与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血肌酐、原发疾病、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 23.0 软件分析数据,信号强度指数等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腹膜增厚占比等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优良率对比在98 例患者图像质量的优良率方面,DSCT 低剂量扫描与MR-mDIXO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DSCT 低剂量扫描与MR-mDIXON 诊断PD 患者的图像质量比较(n)

2.2 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病理诊断结果在98 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18 例(腹膜炎组),占比18.4%。腹膜炎组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血肌酐、原发疾病、体重指数等与非腹膜炎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3 两组DSCT 低剂量扫描特征对比腹膜炎组DSCT 低剂量扫描的腹膜增厚、腹膜钙化、网膜细线条影、肠系膜污垢状改变占比与非腹膜炎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DSCT 低剂量扫描特征对比[n(%)]

2.4 两组MR-mDIXON 信号强度指数对比非腹膜类组的MR-mDIXON 信号强度指数为(32.11±3.68)%,显著低于腹膜炎组的(44.34±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7,P=0.000)。

2.5 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对PD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诊断价值在98 例患者中,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诊断为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者17 例,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8.9%(16/18)、98.8%(79/80)。见表4。

表4 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对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诊断效能(n=98)

3 讨论

PD 具有残余肾脏功能保护好、操作简便等优势,但是长期的PD 对腹膜形态及功能都有影响,其中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是导致患者死亡与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9]。有调查显示,PD 相关性腹膜炎作为PD 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更改为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10]。本研究显示,在98 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18 例,占比18.4%,表明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发生率依然比较高。不过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率低,也容易出现漏诊、误诊,为此需要加强早期诊断[11]。

有研究表明,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因素包括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透析时间与患者基础疾病等[12]。本研究显示,腹膜炎组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血肌酐、原发疾病、体重指数等与非腹膜炎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很难从临床特征判断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发生。DSCT 低剂量扫描能够进行较大范围的容积扫描,一次扫描可得到重建不同特征的CT 图像数据,扫描速度较快,可提高组织分辨率与细小病灶的检出率[13,14]。本研究显示,腹膜炎组的DSCT 低剂量扫描腹膜增厚、腹膜钙化、网膜细线条影、肠系膜污垢状改变分别占比88.9%、77.8%、83.3%、77.8%,与非腹膜炎组的30.0%、40.0%、41.3%、36.3%对比有显著提高(P<0.05)。从机制上分析,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患者的腹膜上多密布粟粒样黄细小病灶,并互相融合成片状,使大网膜及系膜普遍性增厚,腹腔积液的密度相对较高。有调查显示,腹膜炎患者的腹膜增厚主要表现为均匀增厚,并且以污迹样增厚最多见,经常可见细线条影,且多伴随淋巴结受累[15]。

腹部CT 是早期腹膜炎患者传统的检查方法,对早期腹膜炎检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随着CT 技术的发展,低剂量CT 已经可以替代常规腹部CT检查,降低了对患者的辐射性。MR-mDIXON 是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分布的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性,患者易于接受,能从微观分子水平反映机体组织器官病变情况[16]。本研究显示在98 例患者中,DSCT 低剂量显示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8.9%,MR-mDIXON 显示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DSCT 低剂量扫描与MR-mDIXON 在PD 患者中都有很好的成像质量。MR-mDIXON 的成像特征是水脂混合组织信号明显衰减,少量的脂肪信号衰减,可判断正反相位信号减少程度,提高诊断效率[17]。本研究显示,腹膜炎组的MR-mDIXON 信号强度指数显著高于非腹膜炎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不同组织水分子扩散程度不同,从而在MR-mDIXON 上的信号强度表现也不相同,最终可表现为信号强度指数差异。

PD 无需建立血管通路,可清除体内潴留的过多代谢产物和水分,并经透析液补充机体必须的物质。但是长期进行PD 会影响肾脏残余功能以及腹膜功能,部分患者可出现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导致患者预后恶化[18,19]。本研究显示,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对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8.9%和98.8%,表明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对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都比较高。从机制上分析,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具有协同效应,MR-mDIXON 可弥补低剂量DSCT的不足,使得CT 从形态和功能学上双重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临床上可以对患者进行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及早干预,提升患者临床预后,改善患者的存活率[20]。本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少,且没有单独进行病例分析,没有对单种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深入探讨。

总之,DSCT 低剂量扫描联合MR-mDIXON 技术对PD 相关性早期腹膜炎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进一步提高早期腹膜炎的确诊率,对于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腹膜炎信号强度低剂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
室内定位信号强度—距离关系模型构建与分析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WiFi信号强度空间分辨率的研究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基于改进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四面体模型井下定位研究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