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诺福韦、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比较

2023-12-15 01:54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诺福韦卡韦乙型肝炎

肖 鹏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科,江苏邳州 221300

肝硬化是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不断发展的最终结果[1-2]。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我国每年因肝硬化以及肝衰竭和肝癌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4]。降酶治疗、退黄治疗以及保肝治疗是肝硬化的常规治疗方式,可有效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但常规治疗的结果会随肝硬化的病程发展而降低,无法满足肝硬化患者治疗需求[5-6]。因此需要结合抗病毒治疗,来阻止病毒复制、延缓和阻止肝硬化以及肝纤维化的发展。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在肝硬化患者中被广泛应用,虽然两种药物短期效果较好,但长期服用对于肝硬化的具体疗效仍是讨论重点。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邳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科收治的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61.36±4.25)岁;病程3~11年,平均(6.18±1.39)年;Child-Pugh肝功能分级[7]:A级25例,B级21例。试验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37~80岁,平均(61.52±4.17)岁;病程4~12年,平均(6.22±1.35)年;Child-Pugh分级:A级26例,B级: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患者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8]中临床诊断患者;②依从性较好患者;③年龄30~80岁患者。

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脏器功能异常患者;④有药物过敏史或对研究药物过敏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降酶治疗、退黄治疗、保肝治疗和对症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商品名: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2237,规格:0.5 mg)治疗,用法用量:口服,1次/d,1片/次。试验组患者替诺福韦(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539,规格:200 mg∶300 mg×30片)治疗。用法用量:口服,1次/d,1片/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治疗有效率[9]显效:症状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或接近于正常,肝纤维化下降≥40%。有效: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显著好转,肝纤维化下降在20%~39%。无效: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较治疗前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肝功能 抽取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静脉血,通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指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治疗进行检测。

1.3.3 肝纤维化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肽(type Ⅲ procollagen peptide,PⅢP)水平。利用放射免疫法予以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U/L,)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U/L,)

注 与治疗前比较,aP < 0.05;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组别n AST ALT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673.67±3.0444.38±2.55a65.13±2.8934.68±2.52a对照组4673.37±4.4859.49±2.04a64.58±2.0544.48±2.79a t值0.375831.38201.052817.6793 P值0.70790.00000.29530.0000

2.3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N、HA、PⅢ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LN、HA、PⅢP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μg/L,)

注 与治疗前比较,aP < 0.05;LN:层粘连蛋白;HA:透明质酸;PⅢP:Ⅲ型前胶原肽

组别n HA LN PⅢP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6313.54±17.48153.57±12.36a180.54±12.16 76.14±7.47a26.14±3.4413.22±2.68a对照组46315.67±18.55206.36±13.47a181.54±13.13106.35±9.17a26.99±3.2518.58±2.31a t值0.566819.58490.379017.32351.218210.2747 P值0.57230.00000.70560.00000.22630.0000

3 讨论

肝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因此,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抑制或者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可以延缓肝硬化进展,同时减少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向肝衰竭的转变,减慢或阻止终末期肝病的发生[10]。

恩替卡韦作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肝细胞的损伤。恩替卡韦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活性,经口服进入人体后,与细胞结合后转化成三磷酸盐,与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竞争的基础上,从而有效抑制病毒逆转录酶活性,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以此来起到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但长期服用后,残留药物的排泄速度较慢,多余的药物残留于患者肾脏附近,会影响肾脏功能的损伤[11-12]。替诺福韦作为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药物,不仅可以用来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着较好的效果,此外,替诺福韦的耐药率较低,对于乙肝的相关炎症抑制作用更迅速、更彻底,对于肝脏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转变有逆转作用,临床效果更为确切[13-14]。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接受替诺福韦治疗,其治疗效果更好,与冯继红[15]研究数据相似,陈长洋等[9]研究结果显示替诺福韦治疗组有效率为93.07%,而本研究有效率为95.65%,提示替诺福韦的效果更好。肝硬化相关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说明替诺福韦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抗病毒效果更好,抗病毒活性的作用时间更长。此外,替诺福韦的耐药性更低,服药期间不受饮食影响,且要求较低,因此患者服药依从性更高。但由于本研究纳入例数相对较少,且未对药物的具体副作用和其他情况进行记录,因此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增加客观指标并进行具体机制深入探讨,以期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在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时,替诺福韦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诺福韦卡韦乙型肝炎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一种治疗慢性乙肝新药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