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应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和抢救效果的影响

2023-12-15 01:54陈雅秀范炎其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溶栓家属

陈雅秀 范炎其

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福建厦门 361100;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厦门 361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伴有恶心、头痛、喷射样呕吐、肢体偏瘫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既往研究表明,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AIS治疗时间窗一般为3 h,尽早采取救治是提高患者抢救效果的关键。但AIS救治工作较为繁杂,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较为笼统,缺乏规范性,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救治效果不理想[3-4]。绿色通道以患者为中心,制定一系列快捷、有效的救治护理模式,给予患者针对性、系统性的急救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从而达到提高抢救效果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采取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收治的67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在AIS患者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收治的67例AIS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本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采取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收治的67例AIS患者为观察组。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发病时间1~6 h,平均(3.53±0.24) h;年龄46~78岁,平均(62.28±2.34)岁;女33例,男34例;受教育年限3~12 年,平均(7.54±1.03) 年;并发症:高血压26例,糖尿病24例,高脂血症15例,其他2例;体重指数18~26 kg/m2,平均(22.57±1.02) kg/m2。对照组发病时间1~6 h,平均(3.56±0.27) h;年龄46~78岁,平均(62.30±2.36)岁;女32例,男35例;受教育年限3~12年,平均(7.56±1.04)年;并发症:高血压28例,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14例,其他2例;体重指数18~26 kg/m2,平均(22.59±1.04) kg/m2。两组发病时间、年龄、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5]中AIS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6 h内;②均采取溶栓治疗;③患者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道出血、肾脏疾病;②伴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性感染疾病;③近期有大手术者;④严重精神、认知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患者入院后由医生开具相关检查单,缴费后进行相关检查,遵医嘱予以患者抗感染、降颅内压等干预,发现患者异常生命体征变化立即汇报处理,经明确诊断有溶栓指征后进行溶栓治疗。

1.3.2 观察组 采取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护理流程:①绿色通道的筹建。由急诊科护士长、5名急诊科护士、2名神经内科医生、2名影像科技师、2名检验科人员以及2名收费处工作人员,组成AIS救治团队,24 h待命,建立AIS患者进入绿色通道的标准和工作流程,包括AIS患者快速识别、静脉溶栓治疗、快速检查以及治疗注意事项等内容,设立AIS患者专用床位,并配备专用溶栓急救包和静脉溶栓常用药物,定期对AIS救治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所有成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②绿色通道的实施。患者达到急诊科后,由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分诊护士采用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FAST)评估法对患者进行快速识别,立即开启绿色通道,患者胸前张贴卒中绿色通道标识,发抢救优先卡,将其安排至脑卒中专用床位,并将患者信息发送至医院溶栓微信群中,同时通知神经内科医生、救治团队护士以及检验师等人员就位,急救护士立即遵医嘱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测量血压、血糖等数值,发现异常变化立即汇报医生,之后急诊护士与神经内科医生共同护送患者进行CT检查,向患者家属讲解溶栓治疗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待患者和家属同意溶栓治疗并排除溶栓禁忌证后,立即予以患者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批准文号:S20020034,规格:500 mg×注射用水)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取总剂量的10%,在60 s内进行静脉注射,剩余的90%经微量泵泵入,持续泵注1 h,期间发现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异常变化立即汇报处理。③快速办理住院。利用智能办理系统,快速打印住院腕带,缩短办理住院时间,减少办理住院路程,提高收住院效率。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救治时间。统计两组救治时间,包括静脉开通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抢救效果。观察随访患者出院6个月内致残率、复发率。③神经功能。于干预前和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6]从意识水平、感觉、面瘫、视野等11个维度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满分42分,分数与神经功能呈负相关。④并发症。统计两组颅内出血、神经系统损伤、呼吸道阻塞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⑤生活质量。干预前和出院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36-health survey,SF-36)[7]从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等8个维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36个条目,最高评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⑥家属满意度。于患者出院前发放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护患沟通、急救处理、服务态度、医疗环境4个项目,均含有5个条目,采用5级(1~5 分)评分法,该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9,重测效度为0.867,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属对护理服务越满意。调查表现场发放134份,现场收回134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救治时间比较

观察组各项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救治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救治时间比较()

组别n静脉开通时间(min)CT检查时间(min)入院至溶栓时间(min)住院时间(d)对照组6713.38±2.1533.81±2.8462.35±3.8713.92±2.05观察组679.07±1.7926.94±2.1354.46±3.8011.29±1.61 t值12.61015.84011.9078.259 P值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抢救效果比较[n(%)]

2.3 两组NIHSS、SF-36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NIHS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NIHSS、SF-36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NIHSS、SF-36评分比较(分,)

注 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SF-36:健康调查简表

组别n NIHSS SF-36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对照组6721.59±3.4016.56±2.349.9750.00052.13±3.2465.57±4.0621.1790.000观察组6720.86±3.3612.27±2.2117.4830.00052.19±3.2772.29±4.1431.1860.000 t值1.25010.9100.1079.486 P值0.2140.0000.9150.000

2.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神经系统损伤、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n(%)]

2.5 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中护患沟通、急救处理、服务态度、医疗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组别n护患沟通急救处理服务态度医疗环境总分对照组6718.92±1.1319.98±1.1519.96±1.2020.24±1.2377.46±5.30观察组6723.37±0.5623.30±0.5923.47±0.6123.76±0.4992.79±2.51 t值28.88221.02521.34321.76221.398 P值0.000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静脉溶栓是治疗AIS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溶栓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8-9]。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窗内给予AIS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成为目前研究热点。

本研究中,观察组各项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致残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神经系统损伤、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中护患沟通、急救处理、服务态度、医疗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AIS患者经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干预后,可缩短患者急救时间,促进抢救效果提升和神经功能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家属满意度。高文慧等[10]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通道应用于AIS患者的救治中,可减少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有效提升溶栓效果,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与本研究结果相类似,进一步证实绿色通道作用。究其原因认为,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流程,首先组建专业的急救团队,对团队所有成员进行培训,并开展模拟演练,能够提高所有急救人员对静脉溶栓时间窗的认识,并通过微信群让团队所有成员间保持信息畅通,保证所有成员在接触到患者的第一时间就做好充足准备,从而为AIS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最快捷的诊治[11-12]。从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时就进入流程,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工作,使得抢救护理各项工作紧密衔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为抢救患者争取宝贵时间。急救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先抢救后分诊”“先抢救后交费”的急救原则,保证抢救工作有序进行,有效节约患者检查和诊断的时间,促进抢救效果提升[13-14]。早期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可及时疏通堵塞的静脉管腔,减轻患者的肿胀和疼痛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利于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15]。但临床关于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在AIS患者中的相关报道较少,尚需在往后研究中增加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在AIS患者中的相关内容,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参考。

综上所述,AIS患者经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干预后,救治时间大大缩短,可提升患者救治效果,改善神经功能,有助于减少颅内出血、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生活质量提升,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溶栓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