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医疗人员暴力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2023-12-15 01:54马占强刘剑峰蒋玉妹宋世蓓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贵州省

马占强 袁 蓓 刘剑峰 蒋玉妹 宋世蓓▲

1.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省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贵州贵阳 550001;2.贵州省公安厅监管总队贵州省强制医疗所,贵州贵阳 550001

严重精神障碍一般是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上述疾病在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伤害自身或他人的危险行为[1]。由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缺乏自知力,暴力犯罪时有发生,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的发生率约为30%[2],一系列暴力犯罪行为给自身、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性,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因此,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不仅是司法问题,更是需要各机构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各管理部门需加强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管理,减少或杜绝暴力犯罪的发生[3-4]。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2021年贵州省各级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医疗精神障碍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旨在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预防策略,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的发生,保障社会稳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收集被各级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医疗人员基本信息(部分人员于2020年以来已在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双龙院区(贵州省强制医疗所)住院接受强制医疗)。人民裁判文书网中判决案件信息不全致使无法统计其暴力犯罪特征的判决书未纳入研究,共收集206例强制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纳入研究。年龄22~73岁,平均(44.3±10.8)岁;男179例,女27例。本研究经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授权同意(人伦理[2022]06号)。

1.2 方法

统计分析206例患者社会人口学数据,疾病诊断、职业特点、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分析强制医疗人员暴力犯罪特征及影响因素。计数资料以[n(%)]表示,暴力犯罪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6例强制医疗人员中男179例,女27例。以年龄划分,中青年为主。以文化程度划分,大部分属于低文化程度。以职业划分,无业及务农占比较高。见表1。

表1 强制医疗人员基本信息

2.2 涉案罪名与伤亡人数

依据法院判决,强制医疗人员涉案罪名主要涉及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等。经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法院裁定不承担刑事责任的疾病诊断主要是精神分裂症、乙醇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判决罪名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为主。上述各案例共造成162人死亡、4人重伤、79人轻伤、2人轻微伤。见表2。

表2 法院判决信息

2.3 暴力犯罪因素

以社会人口学数据、疾病临床特征,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来评估暴力犯罪风险预测因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中靑年(30~49岁)、男性、无业、农村户籍、低文化程度(初中以下)为风险因素(P< 0.05)。见表3。

表3 暴力犯罪因素分析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各类压力增加,精神障碍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当前,全球患有精神疾病者约为4.5亿人,大约为全球疾病负担的11%[5]。据相关调查显示,精神疾病位居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约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20%[6]。

我国约有1600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部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具有危害社会行为,据显示,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引发的肇事肇祸事件约占所有伤害事件的10%[7-8],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破坏社会稳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导致的惨剧让我们惊心动魄,更让我们感到沉重的是:当严重精神障碍引发的惨案作为新闻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后,严重精神障碍监管无序的现状没有任何改变,危害仍有可能继续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206例被强制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精神分裂症、男性、中青年、低文化程度、农村户籍、无业是患者发生暴力犯罪行为的风险因素。提示当前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应针对上述特征,针对性地做出预防策略,从而降低肇事、肇祸发生率,保障社会安定。

本研究中的暴力犯罪患者大多数为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大部分患者均为多次发作,仅有不足10%的患者为首次发病或暴力犯罪后发现精神异常,而影响肇事肇祸发生的原因与其他研究结果类似[9-10]。本研究通过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中青年、男性、无业、低教育程度、精神分裂症是其暴力犯罪的风险因素。提示男性身体心理状态,在低教育程度人群中,在面对压力或精神病性症状支配下,情感反应更容易趋向暴力[11]。农村户籍是该类患者暴力犯罪的协同因素,结合我国严重精神障碍发病率农村高于城镇,提示在今后的严重精神疾病管理中,农村或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管理仍是重点[12]。在疾病诊断中,贵州省乙醇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比例高于其他省市,与贵州省酿酒业发达,有浓厚的饮酒习惯密切相关[7-8]。

4 建议

针对上述患者,在预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行为,具体对策建议如下几点。

一是加强农村社区精神卫生知识尤其是疾病风险管理知识的宣传,落实医疗救助。借助社区宣传展板、知识讲座等各种形式向当地居民及常住人口普及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使社区民众及患者监护人能熟知精神疾病的社区管理,疾病健康监护,风险评估等知识。使民众能够掌握精神障碍药物维持治疗的重要性,落实医疗救助政策[13],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二是培养足够社区精防人才,改良社区精防工作方式。在本研究中发现,我们现有的社区精防体系存在人力资源不足,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依靠电话询问,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疾病的暴力风险评估不到位等问题。改善当前的风险评估工具,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有效识别,进而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期达到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避免危害社会,以达到社会长治久安。因此,建议各地精防机构重视精防专业人员的培养,注重管理方式,把管理中心转移到患者服务、服药依从性及暴力风险评估上来。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精神障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他人侵犯[14]。三是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暴力高风险患者的数据共享,形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合力。当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未能形成数据共享,同时受制于区域限制,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存在缺陷[15]。因此,建议严重精神障碍高风险患者信息在各相关部门数据共享,对其管理、服务形成合力,降低其暴力犯罪的风险,保障社会安定。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