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练功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23-12-15 01:54马泽冰倪力力伍智亮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练功肩关节异质性

马泽冰 倪力力 伍智亮 陈 培 熊 辉▲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炎,它可能导致韧带、肌腱、滑囊等软组织发生退改变无菌性发炎,以40~70岁为爆发群体,常伴有软组织渗出、水肿、粘连、肩部后伸、外旋等一般运动限制以及肩部酸痛等症状[1]。在目前临床治疗中,以口服抗炎药物,肩关节镜为主,其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手术创伤性风险,术后恢复周期长等治疗问题。在中国传统医学在治疗肩周炎上作用效果突出,主要采用练功疗法如“蚂蚁上树”“八段锦”等治疗。故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练功疗法治疗肩关节运动周围炎的有效性,并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其疗效做出系统评估,将采用有效性、视觉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C-M)评分三个方面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更全方位地评估传统练功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以期为传统练功法治疗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3月中国知网、万方会议论文数据库、中文科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章资料库、公共医学PubMed资料库、Ovid Technologies、Cochrane Library。

1.1 纳入标准

采用数据库2012—2022年在核心期刊及以上正式发表根据并根据PICOS[2]原则制订纳入标准。

1.1.1 研究对象 基于当前对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本调查将采用符合以下诊断指标之一的受试者,包含临床治疗病历、身体检验、影像学检验以及确诊为肩关节周边炎的受试者。诊断标准主要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和《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4]中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

1.1.2 干预措施 试验组采用运动练功疗法作为单独治疗方式,或联合治疗。联合方式包含针刺、电针、温针、推拿手法、耳穴压豆、穴位药物注射、平衡针、头针、关节镜以及常规护理,其中运动功法包含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少林气功、五禽戏以及现代运动锻炼方案。如果不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将采用其他方法,但如果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将采用与试验组相对的治疗方法。

1.1.3 测量指标 ①主要测量指标:临床有效率。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5]所述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标准。②次要测量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参考《中西医临床疼痛学》[6]C-M肩关节评分[7]所述评分标准。

1.1.4 研究类型 文献中包含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盲法/隐藏法等。语种为英文和中文。

1.2 排除标准

重复发表的临床文献;未能满足纳入标准的文献;试验组中存在多个变量等。

1.3 检索策略

中文检索词: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五十肩、练功运动疗法、肩周炎、随机对照试验。英文检索词: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Jian Zhou Yan等。

1.4 文献筛选

通过交叉比对,筛选出符合标准文献,且文献应经过Jadad量表评估和分析,并使用Cochrane手册提出的RCT风险偏移技术来确保质量。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量数据效应量用均值差(mean deviation,MD),不同评分单位组成的计量数据用标准化均值差(standard mean defference,SMD)表示,计数资料用相对危险值(relativerisk,RR)表示,算出各效应量的95%CI。异质性检验判定依据I2≤50%或P> 0.1,认为异质性小,反之则大。异质性小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异质性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总计共检索729篇,英文17篇,中文712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文献21篇[8-28]。检索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特征、质量及风险评价

21篇文献中,受试人数共1754例,其中对照组875例,试验组879例,均符合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纳入文献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特征

同时采用Jadad量表法,对21篇文章进行了偏倚风险分析,其中6篇[8-13]文献提及随机数表法,3篇[14-16]文献具有随机可控性,11篇[17-27]文章未涉及随机数字,1篇[28]文献则使用奇偶法,但均未详细说明分配方式、隐藏方法、能否使用盲法以及能否产生失访退出等问题。暂未确定其他风险的来源,见图2。

图2 本研究纳入文献风险分析图

2.3 meta分析结果

17篇[8-24]文献以总有效率作为指标,结果表明,组间异质性存在异质性(P=0.003,I2=56%)。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来组合效应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练功疗法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95%CI(1.08,1.19),P< 0.000 01],见图3。

图3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15篇[8-11,13-15,17-22,25-26]文献提及VAS疼痛评分,存在明显组间异质性(P< 0.000 01,I2=100%),故采取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练功疗法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32,95%CI(0.82,3.82),P=0.002],见图4。

图4 VAS疼痛评分meta分析森林图

11篇[9,14-15,17-20,25-28]文献提及C-M肩关节评分,通过异质性检验,存在组间异相性(P< 0.000 01,I2=100%),故采取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练功疗法提升肩功能活动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62,95%CI(6.09,15.16),P< 0.000 01]。见图5。

图5 C-M肩关节活动度meta分析森林图

2.4 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

发表偏倚:通过绘制散点图,横坐标为RR值,纵坐标为SE(log[RR])值,总有效率为结局指标。散点在中线处分布相对平均,表明发表偏倚较小,见图6。

图6 纳入文献发表偏倚图

3 讨论

循证医疗是一种以客观、可靠的现代临床治疗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医疗理论,它强调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信息系统评估、meta分析、RCT及指导等多种方式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此来帮助医师作出更加明智的诊断和治疗决策[29]。应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体系,完善试验计划,科学评估,从而证明运动练功效果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循证医疗与运动练功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才能真正推动中国传统功法的发展。现代运动功法如“蚂蚁上树”“风车转动”,中医运动功法治疗讲究天人合一,因时制宜,晨起进行功法运动为佳。

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练功疗法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练功疗法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提升试验组的肩功能活动度也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今后的临床RCT中,应当制定客观、全面且系统的疗效标准,并制订正式的运动练功诊疗标准及动作规范,以确保患者采用系统且具有认可效果的干预措施,同时重视复发率及疾病的观察,以确保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大面积、高水平的RCT,来证明上述结果。

本meta分析未纳入所有数据库,且语种仅限于中文和英文,故研究来源有所限制,疼痛及活动度因年龄差异,故在疗效的评定上存在差异,且纳入文献不足,需纳入更高质量文献,未来需修订权威性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减少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异质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练功肩关节异质性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练功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练功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练功
·智 珠·
肩关节生物力学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