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评价的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资源传播效果研究*
——对“探影局档案”抖音号的实证分析

2023-12-15 07:59陈艳红
档案与建设 2023年11期
关键词:红色内容资源

李 健 陈艳红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作为新媒体头部平台的抖音凭借其极强的传播力、感染力、实效性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已成为政府、社会等主体通过线上空间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场域。对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资源传播效果进行评估,不仅有利于了解红色档案资源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的现状,而且对制定精准化的传播策略具有指导意义。文章以“探影局档案”(抖音号:dpg007)用户评价为分析文本,系统分析当前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播效果,探讨红色档案资源在短视频平台得到有效传播的原因,基于此为红色档案资源在短视频平台的高质量传播提供策略建议。

1 研究设计

笔者根据基础数据排名选择了“探影局档案”所发布的前10 条短视频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见下页表1)。与其他同类型账号相比,选取该账号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该账号发布的短视频质量好。其短视频内容为经4K修复后的真实影像记录,每一帧画面都经过精细的修复,能让用户了解到珍贵的历史瞬间,有利于其主动给出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价。二是该账号整体影响力大。截至2023 年6 月20 日,该账号拥有粉丝430.3万,点赞1765.4 万。三是该账号数据可获得性高。抖音账号中的评论数据采用了标准化的数据格式,使得评论数据易于处理和分析。

表1 “探影局档案”部分原始红色档案影视资料

首先,笔者使用八爪鱼采集器采集表1 中10 条视频的一级原始评论文本,采集时间为2023年6 月20日;其次,对评论数据预处理,去除评论中的HTML标签、特殊字符、图片等非文字内容,并进行分词处理与停用词处理,最终得到681 条有效数据;最后,使用文本挖掘工具KHcoder3 进行词频统计、关键词提取等操作。

2 数据分析及结果

2.1 因变量数据分析

学界主要从传播广度、传播认同度、传播参与度三个维度来衡量传播效果。[1-2]传播广度指短视频的影响范围和曝光度,主要由视频观看数(G)来衡量。传播认同度指用户观看短视频后能够与其中的内容、观点或情感产生共鸣,主要由点赞数(D)、转发数(Z)、收藏数(S)来衡量。传播参与度是指用户对短视频内容所产生的互动、讨论等行为的程度和频率,主要由评论数(P)和弹幕数(D)来衡量。本文援引清博指数中的抖音号传播力指数DCI(V1.0),对传播广度、传播认同度、传播参与度分别赋予权重50%、30%、20%。将计算结果取对数以防止数据偏离过大,视频传播效果计算公式表示为:

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中,综合得到10 个视频样本的内容传播效果指数,指数最高为8 号和10号视频,分别为12.23、12.10,10 个视频样本平均效果指数为10.77,可以初步推断,“探影局档案”关于红色档案资源传播效果较好,能够吸引用户观看、点赞、评论和转发,由此也更容易在抖音平台上获得曝光和传播。

2.2 自变量评价数据分析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所采集评论进行分类、编码等操作,研判评论中的高频关键词及其频次,以此评估视频内容的吸引力。首先,笔者使用KHcoder3 文本挖掘工具进行高频关键词提取,并绘制关键词多维尺度共现图谱,得到8 组子关系网络图谱。其次,对子关系网络以及关键词进一步做语义分析,将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资源传播效果类别划分为情感态度关键词、视频质量关键词、内容创意关键词、传播影响关键词四类(见表2)。最后,为确定网络图谱中影响力最大和最重要的关键词,利用KHcoder3 绘制关键词间接中心度可视化图谱,发现红色档案资源传播过程中视频的精修程度、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对用户的震撼度对传播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表2 红色档案资源传播效果类别划分

由此可见,在现代技术层面,影像档案精修实现用户对红色精神再传承。通过4K修复的原始红色影视档案经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再次回到了公众视野,并且呈现出更高质量的图像和更丰富的细节,让新一代观众有机会理解和传承红色精神。在档案内容层面,真实叙事让用户重返历史现场。“探影局档案”所精选的红色影视内容均来自现场实景拍摄,是最真实、最可靠的历史记录[3],达到了“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的效果[4]。在用户心理层面,展现形式的震撼触发了用户记忆空间。红色影视档案作为承载革命先贤历史的特殊“场所”,为触发后人潜在性、精神性、观念性的记忆提供了线索。

2.3 转化力:自变量评价数据的进一步挖掘

本部分通过进一步挖掘用户情感态度和视频传播影响(A1-A4,D12-D13)相关评论内容,对红色影视档案传播效果的转化力进行阐释,即红色影视信息内容这种外在的知识、价值观念有没有转化为用户的内在精神,受众有没有由此产生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转变。因此,笔者将主要描述视频质量和内容创意、不能显现出转化力的内在关系的B5-C11 段关键词设置为停用词,主要收集一些启发式的关键词[5],并设置关键词最少出现次数为5 次,由此生成关键词网络共现图谱。对子关系网络以及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将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资源传播效果转化力类别划分为三类:认知转化指标、社会效果指标、精神认同指标(见表3)。三类指标之间存在连续的因果关系,依次为认知转化指标(对问题的发现)→社会效果指标(发现问题之后改进行动)→精神认同指标(通过改进行动深化红色记忆或精神认同)。[6]

(1)认知转化指标:对问题的“发现和聚焦”

用户在观看红色档案短视频之后,注意到产生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落后”“国弱”等(关键词E14、E16、E17),大部分用户都用“落后就要挨打”来评论视频内容。“落后就要挨打”曾成为激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真理[7],1963 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论述[8],2016 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9]。可见,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资源传播产生了实际的转化效果,国人在“观看”历史的同时,也开始结合现实环境来发现和聚焦问题。

(2)社会效果指标:对行动的“改进和优化”

对行动的“改进和优化”主要讨论如何避免“落后”“国弱”等问题。很多用户在观看视频后,纷纷建言献策,大致可以分为:第一,强化科技保障(关键词F20),用科技兴国、强国。第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词F19、F21、F22),基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纪录片或者短视频作为爱国教育的课程资源。第三,保护好珍贵的档案资料,它们是民族创伤的见证,更是侵略者暴行的罪证。有用户评论到“如果遗弃了,就再没人记得那段历史了……”。虽然自变量评价数据的转化无法量化传播效果,但通过真实的用户态度侧面反映了红色档案资源对激发国人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精神认同指标:对记忆的“反思和升华”

如何将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影像转变为融入国人血脉的精神力量,需要对融合在红色档案影像中的记忆进一步“反思和升华”。“探影局档案”精选的每一部红色档案影像都是天然的记忆空间,人们通过影像叙述进入到空间中,历史情景在这种环境下被定格和具化,特定的空间拉近了人们与时间的距离,革命的故事不再“虚无缥缈”,伟大的红色精神不再是“天方夜谭”,人们的记忆和情感在此刻得以唤醒与激发,这对构造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3 启示:红色档案资源依赖短视频平台有效传播的原因

3.1 传播场景:低语境叙事降低文化门槛

“低语境(low-context)”下信息交流的表述更加简洁明晰,相比依赖于接受者需要从复杂语境中理解信息含义更能够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10]从复杂语境中理解信息含义的前提是接受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并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但这些要求对部分用户而言要求稍高。低语境传播环境下,接受者能够通过更直接简洁的方式理解和感受红色精神。红色档案资源依赖短视频平台进行低语境传播主要有两个维度的表现:一方面,红色档案影像本身的低语境叙事,“探影局档案”平台上播出的原始影像档案基本没有声音,仅通过视觉就能激发用户对侵略者的愤怒感和对先辈们深深的崇敬感;另一方面,通过配音对历史背景做简要阐释亦是低语境叙事的重要方式,“探影局档案”对发布的视频做了通俗易懂的配音讲解,增强了内容的故事性,强化了视听效果。

3.2 传播方式:交互式评论唤起身份认同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固化产物,可以被看作情感符号化的载体,能够储存、激发和建构人的情感体验。[11]当红色档案资源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以后,我国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个体通过视频提供的具体情景形成情感交互,以评论的方式对红色历史事件表达关注并共享情感,譬如对革命先烈表达敬意和哀悼。同时,随着代际更迭的发生和回忆的渐渐逝去,不仅我们与过往的距离感增大了,记忆也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个体有关红色记忆的淡化问题变得更为突出。而以视频为基础的交互评论和情感共享,让记忆由“单数”变为“复数”,并客化为群体精神意义上的共有财产,使不同时代的共有记忆和精神得到延续和传承,断裂的对话因档案而弥合,交互式的传播也让交互式记忆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和牢固。

3.3 传播价值:滴灌式教育实现精神赓续

红色档案因其源可溯、形可观、质可触、情可感的因素,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本源性资源。[12]抖音用户量的不断增加也就意味着以红色档案资源为主题创作的短视频会获得更多的点击率、播放量和曝光度,这种全天候、全覆盖且极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滴灌式内容会时刻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赓续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坚定着对本民族文化的信仰。[13]利用红色档案进行滴灌式教育让后辈更直观地感受和体悟革命先烈之不易,更好维系国家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目前,类似“探影局档案”这样以原始档案为基础进行短视频创作并进行传播的抖音账号有很多,他们用这种方式将过去的民族历史深深根植于同时代人的意识当中,并将这种记忆“反思和升华”为一种特有的民族品质和国家精神。

4 建议: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资源传播提升策略

4.1 红色档案资源创作形式上追求多样

创作者要本着传播目的不变 ,展现形式多样的理念进行基于红色档案资源的短视频创作。一方面,针对不同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调整创作形式。对于认知能力相对低的群体,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如将红色档案制作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以增加短视频的吸引力和传播力。针对接受能力已相对成熟的群体,创作者在保证红色档案原始性、确定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可以制作一些剧情类、知识类和议论类的短视频内容。另一方面,运用新技术调整创作形式。譬如,可以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将红色革命遗址合成为3D模型,打造场景化、直观化、立体化的红色文化体验空间,并将其搬上短视频平台。

4.2 红色档案资源样态选择上追求多元

红色档案资源包括了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的历史记录样态,“探影局档案”抖音号主要以发布影像档案为主,但限于当时拍摄设备的影响,实际保存下来的红色影像档案资料并不多,因此以红色文献、图片和实物等为代表的红色档案资源成为创作短视频的重要补充资料。相比视频、照片等档案而言,红色文献叙事内容更加齐全完整。因此,在短视频创作中可以依靠重要纸质文献所提供的完整信息,以叙事形态轻量化、文化阐释去中心化以及知识语态表达显性化为内容生产逻辑创作一些知识类的短视频。[14]同时,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用户的阅读习惯开始由读文字转向阅图片,可以基于融媒体将红色老照片和视频元素融合,通过“视频+图片+讲解”模式焕发老照片新的活力。最后,红色口述档案作为革命历史时期亲历者的话语,有助于弥补历史缺漏,丰富历史细节。[15]抖音博主“@无色无味(抖音号:wusewuwei666)”实地采访了陕西渭南、蓝田等地近100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采集了超100分钟的珍贵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后收获了约600万点赞和近10万次转发,使得红色口述档案也成为红色档案资源的重要补充,成为最好、最生动的爱国主义素材。

4.3 红色档案资源叙事内容上追求多面

红色档案资源叙事内容在时间维度和空间视角具有不同的内涵,因此在资源选择上应该均有涉及。在时间维度,红色档案资源横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内容,对应形成了体现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红色精神谱系。以“探影局档案”为代表传播红色文化的抖音号大多将叙事内容聚焦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不可否认这些档案内容对唤起民族记忆、引导公众铭记历史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任务的进程中,通过宣传“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来激励新一代勇攀科学高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来解决“卡脖子”问题显得也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短视频在红色档案资源叙事的选择上也应该关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造的内容。

红色档案资源所记录的内容在空间层面涵盖不同地域。基于此,在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资源的选择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跨区域合作来制作短视频内容,以此来完善区域间红色档案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锤炼某一地的亮点红色文化,打造极具地方特色且辨识度极高的红色短视频内容。同时,少数民族群体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下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留下了诸如八千湘女进新疆、三千孤儿进草原等红色历史佳话。因此,通过短视频平台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红色档案故事讲述出来、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亦是红色档案资源叙事内容的重要方向。[16]

5 结 语

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丰富了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播形式,加大了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播广度。通过平台用户评论能实时掌握红色故事、红色记忆以及红色精神的传播效度和力度。本文以用户评论为数据来源分析了短视频平台红色档案资源传播现状,并给出了提升传播力的相应策略,但在未来还需要采集不同平台、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类别的账号评论内容进行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以明确红色档案资源传播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影响。

猜你喜欢
红色内容资源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