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新四军的抗战记忆

2023-12-15 07:59邱北海
档案与建设 2023年11期
关键词:茅山新四军抗日

丁 旭 邱北海

(1.常州博物馆,江苏常州, 213022;2.常州市档案馆,江苏常州, 213022)

1939 年11 月7 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前马镇水西村成立,陈毅、粟裕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领导新四军一、二支队开辟、巩固和发展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并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军民情谊。同时,茅山新四军在这方热土上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色物品,具体表现为书籍、期刊、报纸、手稿、书信、版画、日记、笔记、照片以及奖章、勋章、证书、纪念品等。[1]

这些红色档案历经了与日军鏖战的烽火硝烟,是中国共产党珍贵的历史遗产,是红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记录了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本文通过梳理茅山新四军的相关红色档案,为红色主题教育积累重要素材,以切实发挥红色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一、一幅幅版画唤起抗日激情

新四军一、二支队进入江南后,以文艺创作、演出、编印报刊、发展教育等形式吹响抗战号角,播撒民族解放的火种,组织民众联合抗战。通过贴标语、发传单、唱歌、演戏、开大会、办夜校等方式,揭露日军暴行、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版画是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版画家们以刀笔为戈,投身抗战文艺宣传事业,揭露日军暴行,宣传抗日精神,弘扬民族大义,巩固爱国统一战线。版画集绘、刻、印于一体,画面直观、形象、生动,情节性和叙事性强,方便广大群众看懂并迅速传播出去,极大地鼓舞了民众斗志,激发群众抗日热情。

溧阳市档案馆保存着多件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抗日木刻宣传版画,本文选取《快快参加抗日有功的军队》[2]、《新四军是抗日的先锋队》[3]这两幅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加以介绍分析。

《快快参加抗日有功的军队》创作于1939年11月,该作品刻画了新四军号召人民奔赴抗日斗争前线的场景:一位义愤填膺的勇士,左手高高举起,右手紧握钢枪,向亿万同胞发出紧急召唤——到前线去!作者的爱国热情在这勇士怒不可遏的眼神、强烈呼喊的口型、迎风飘扬的头发和衣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新四军是抗日的先锋队》画面极具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颇有代表性。其刻画了新四军与日军战斗场景:一名战士右手作投掷手榴弹状,左手紧握带刺刀的钢枪,雄姿勃发追击敌人,画面气壮山河。新四军不怕牺牲,英勇战斗,日军尸体遍野,一片狼藉。这木刻版画线条有力,鼓动性强,表现了全民族的愤怒、誓死保卫祖国的民族呼声和坚决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不屈精神,是弘扬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杰出木刻作品。

《新四军是抗日的先锋队》(溧阳市档案馆藏)

民众的觉醒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源泉。木刻宣传版画画面生动、清晰,是茅山新四军发动群众、宣传全民抗日的重要工具,也是新四军建立抗日根据地的重要见证,记载了中国军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二、一枚小小党证映初心使命

为建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传播民族解放火种,新四军除了动员群众积极抗战,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敌宣传攻势,还加强了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1944 年,新四军相继进行了杭村、茅山反“扫荡”和长兴、周城、泗安等一系列战役后,苏南抗日根据地获得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四军为提升队伍自我认识,加强党员身份引导,组织印制了独属于新四军的党证,并颁发给全旅党员。小小的党证,既代表了党员的身份,同时也代表了军人的荣誉和肩负的责任。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藏有一枚吴宝康亲自捐赠的新四军党证[4]。吴宝康,出生于浙江南浔,1939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7月被组织委派前往苏南无锡一带从事抗日活动。1941年11月,他历任新四军六师政治部调查研究室主任、苏浙区党委调查研究室主任等职务,在茅山地区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新中国成立后,吴宝康在中国人民大学创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档案学专业,成为新中国现代档案学和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奠基者和建设者。

这枚吴宝康的党证用塑袋套封,长32厘米,宽10厘米,纸张老化泛黄,三折六面式样,采用钢板蜡纸刻印而成。党证封面以红黄蓝三色套印,正面上半部为红色五角星,星中间是黄色镰刀斧头的党徽图案,右下角为C.C.P.的红色英文字母缩写(指中国共产党),在两条横线下方有一行文字:“江南新四军党务委员会颁发 一九四四年。”内页上是江渭清的毛笔题词:“共产党员要时刻坚持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处处与群众相结合,处处为群众利益奋斗到底。”底面印有四条党员守则。党证内芯的表格分别填写了吴宝康个人基本情况、入党介绍、入伍前后履历等。吴宝康党证填于12月10日,打号机编码为00633,上盖“新四军六师十六旅中共党务委员会”的红色印章后分发给基层,由支部填写好资料,党员个人妥善保存。持有党证后,党员如果遇到来不及接转党的组织关系时,就可凭党证临时办理组织生活手续,非常便利。

《吴宝康党证》内页(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藏)

江南新四军印制的党证(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藏)

这枚党证,吴宝康一直带在身边,无论是战斗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伴随吴宝康革命的一生,也是代表着一名共产党员心中的理想和丰碑。晚年他重走茅山地区曾经战斗的地方,感慨万千,郑重捐给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这枚小小的党证见证吴宝康在民族危亡之际,不畏艰险,抛家舍业,奔赴抗日前线;在百废待举之时,响应召唤,远离故土,奠基档案事业;在病痛缠身之刻,心系国家,伏案疾书,投身理论研究,也激励吴宝康一生奉行“干一行、安一行、钻一行、爱一行”铮铮誓言。他说,党把我培养成为一个革命战士,一个教授、学者,然而我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共产党员,一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5]

三、一份份告书倾诉爱民衷肠

新四军当年在茅山建立抗日根据地,一方面进行思想文化宣传以及党员的发展,另一方面针对老百姓的生计问题,采取减租减息措施,解决广大贫苦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

1937 年11 月底常州沦陷后,由于日军的烧杀抢掠和狂轰滥炸,工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1938 年6 月,新四军一支队在司令员陈毅的带领下向苏南敌后挺进。进入茅山建立抗日根据地后,新四军广泛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措施,消除封建压迫和剥削,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负担。

常州市档案馆保存着一份新四军在常州地区开展抗日活动的珍贵档案文献《关于减轻租息办法的布告》[6]。此布告是1938年10月由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政治部颁布的。布告内容包括“田租、地租、利稻,概照原定租额,减低二成半交纳;灾区内之灾民(指公路附近而言),租稻尤须特别减折,利息全免;平常借款利息,须按照政府规定,年例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等九条减轻租息的办法细则。通过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改善了贫苦农民的生活,提高了群众生产和支持抗战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根据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抗战力量。这张布告,承载着共产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鱼水般的深厚感情。

《关于减轻租息办法的布告》(常州市档案馆藏)

《告别民众书》(溧阳市档案馆藏)

1945 年9 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代表呈交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新四军转移至江北。离开江南之际,新四军向广大群众张贴《告别民众书》[7],这是新四军与民众的真情道别。内容表达抗战胜利后对当地民众的感激与歉意,说明了转移的缘由,恳请民众予以谅解和认可。同时,新四军嘱托民众守护胜利果实,继续保持减租减息政策,照顾好伤员,救济难胞,保障民众和伤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民主权利,为完成团结、民主、和平大业而继续奋斗。

四、结语

回溯历史长河,茅山新四军红色档案从文化宣传、党员培养、维护民生等方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蕴含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档为凭、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一颗赤诚之心,奋发进取,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茅山新四军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茅山乾元观里的抗战故事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抗日英烈马威龙
高度重视、有效推进茅山老区扶贫开发
爷爷的抗日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