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硫化尾矿回收氧化锌试验

2023-12-16 09:14
现代矿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矿泥硫化钠磷酸钠

何 翔

(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氧化锌矿资源丰富,但矿石性质复杂,含泥量大,可溶性盐多,选别指标一直不理想[1]。氧化锌矿石种类繁多,矿石结构复杂,氧化、风化程度各异,矿石多数呈黄褐色、黄白色、土状。菱锌矿、异极矿共生严重,矿石含泥量严重,氧化程度高,属于复杂难选矿石。常见的氧化锌种类有菱锌矿、异极矿、锌铁尖晶石、硅锌矿、水锌矿等[2-3],根据矿石存在形式的不同,氧化锌可分为碳酸盐类、硅酸盐类和赭色黏土质3类。根据矿石中锌金属存在形式的不同以及脉石矿物的不同,各类氧化锌可选性存在很大的区别[4-5]。

会理某锌矿尾矿中的有用矿物以菱锌矿为主,脉石矿主要为钙、镁类矿石,且以微细矿泥的形式附着于矿物表面。为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本文采用全流程不脱泥的选矿工艺流程,通过采用新型药剂T1 和六偏磷酸钠+CMC 联合使用,有效解决了矿泥对浮选作业环境的影响,提高了选矿作业回收率。

1 矿石性质

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及锌物相分析结果见表1、表2。

注:Ag含量单位为g/t。

由表1、表2及试验分析可知,矿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为菱锌矿、异极矿和黄铁矿,其他有用金属矿物含量较少,脉石矿物主要以方解石、白云母为主,石英、长石、绿泥石、云母次之;而有用金属中锌主要以氧化物菱锌矿的形式存在,其分布率为87.80%,而硫化锌含量较少,结合锌主要以异极锌和硅酸锌形式存在,这部分锌很难实现回收。

2 试验研究

2.1 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作业是浮选作业的准备作业,磨矿细度是决定浮选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只有当脉石矿物与目的矿物实现充分单体解离时,才能为后续选别作业提供粒度适宜的物料[6],才能有效的提高矿石分选效率。对硫化矿尾矿进行再磨作业,在不同磨矿细度下进行浮选试验,试验流程及药剂条件见图1,结果见图2。

由图2 可见,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氧化锌粗精矿品位略有提升,回收率基本保持不变;当磨矿细度达到-74 μm78%时,氧化锌品位和回收率呈下降趋势,通过筛分硫化锌尾矿细度,-74 μm 含量达75%;综合考虑,尾矿再磨对浮选指标影响不明显,故对原有尾矿不再进行磨矿。

2.2 硫化钠用量试验

硫化钠在氧化锌的选别中至关重要,既有调节矿浆pH 值的作用,又有对氧化矿进行硫化的作用,同时还能中和矿泥及部分金属离子的有害影响[7]。硫化钠电离出的硫离子固着在矿物表面的锌原子上,从而在氧化锌矿物表面形成硫化膜,以增强氧化锌矿物的可浮性。在上述最佳条件下进行硫化钠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3。

由图3 可见,随着硫化钠用量的增加,氧化锌回收率呈上升趋势;当硫化钠用量达3 000 g/t 时,氧化锌粗精矿回收率达到了峰值,氧化锌品位接近最佳值;综合考虑,硫化钠用量选择3 000 g/t。

2.3 矿泥分散剂试验

矿泥在浮选过程中能恶化浮选效果,目前国内选矿厂在氧化锌的实际生产中均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脱泥,但脱泥会造成锌金属损失[8-9]。大量试验结果和现场实践表明,不进行脱泥作业,在使用胺法浮选时,氧化锌无法选别[10],为了突破这一技术难点,试验通过增加矿泥调整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氧化锌不脱泥全流程浮选试验。

2.3.1 六偏磷酸钠+CMC用量试验

六偏磷酸钠是一种常用的矿泥分散剂,对石英及碳酸盐脉石矿物的抑制效果尤其显著[11],但用量过大,会降低捕收剂在有用矿物表面的吸附效果。研究表明,CMC 对硅酸盐矿物的抑制和分散效果明显[12],采用六偏磷酸钠和CMC联合使用,可有效解决矿泥对氧化锌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中六偏磷酸钠和CMC 按照10∶1 进行配置,在上述最佳条件下进行六偏磷酸钠+CMC 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结果见图4。

由图4 可见,当六偏磷酸钠+CMC 用量为800 g/t时,氧化锌回收率达到了峰值,氧化锌品位也接近了临界值;综合考虑,确定六偏磷酸钠+CMC 用量为800 g/t。

2.3.2 T1用量试验

T1与六偏磷酸钠、CMC组合使用,可发挥药剂间的协同效应,强化对矿泥的抑制效果,同时T1能有效提高矿物表面负电性,增强矿物之间的排斥作用,提高脉石矿物的亲水性,防止矿粒聚结,使硫化钠更易在氧化锌矿物表面形成硫化膜,从而显著增强氧化锌矿物的可浮性。在上述最佳条件下进行T1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5。

由图5 可见,当T1 用量为1 000 g/t 时,氧化锌回收率和品位均达到了顶峰;继续增加T1用量,回收率和品位出现下降趋势,故T1用量选择1 000 g/t。

2.4 捕收剂用量试验

现代浮选技术主要是利用捕收剂调整矿物表面的亲水性和疏水性,从而实现矿物的选择性分离[13]。CA-1是一种新型的氧化矿捕收剂,对于高钙、镁矿石具有很好的捕收效果,形成的泡沫更稳定,可降低泡沫的黏度,提高氧化锌矿物的分选性,改善浮选指标[11]。在上述最佳条件下进行CA-1 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6。

由图6可见,随着CA-1用量的增加,对氧化锌的捕收效果提升;当CA-1用量超过800 g/t时,捕收效果反而下降,且产生大量的虚泡,故CA-1用量选择800 g/t。

2.5 开路试验

在上述条件试验及开路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闭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7,试验结果见表3。

3 结 论

(1)某硫化矿尾矿锌品位1.65%,通过浮选获得了氧化锌品位34.60%,回收率79.70%的选矿指标。

?

(2)采用全泥浮选,实现了氧化锌的回收,减少了脱泥环节,实现了在低品位尾矿中进行氧化锌回收的技术突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3)新型药剂T1和六偏磷酸钠、CMC的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矿泥对浮选环境的影响,提高选矿指标。

猜你喜欢
矿泥硫化钠磷酸钠
磷酸钠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硫氢化钠处理含铜砷废酸的探讨
挥发性硫化物测定法中标准硫化钠溶液的标定
改性矿泥的制备及微观形貌分析
离心脱泥在含金细泥浮选中的研究与应用
梅山铁矿矿泥选别工艺优化
煤粉还原芒硝法制无水硫化钠工业化实践
起泡剂对凝灰岩型氧化铜矿中微细矿泥可浮性的影响
真空耙式干燥制取无水硫化钠的工艺研究
金匮肾气丸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