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下沈阳市皇姑区孕产妇保健及管理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2023-12-19 08:02邓紫薇李光华王亚强
医学信息 2023年23期
关键词:皇姑区生儿妇幼保健

邓紫薇,李光华,王亚强,吴 阳

(1.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2.通用技术西安宝石花长庆医院质量控制科,陕西 西安 710032;3.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4.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5.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超声医学科,宁夏 银川 750004)

我国妇幼保健直接服务于占人口总数2/3 以上的妇女儿童,其中孕产妇保健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尤为重要[1]。目前,全国已形成规范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2],产前保健大大降低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先天缺陷发生[3]。因此,加强地方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优化孕产妇保健管理环节,评估孕产妇保健管理各项指标等工作,成为各地区把握的重点[4]。在2013年“单独二胎”政策及2015 年“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妇幼保健资源是否满足急剧增长的妇幼保健需求,这一重点问题关乎今后生育决策的制定。本研究选取沈阳市皇姑区2013-2018 年妇幼保健机构的妇幼保健管理情况进行回顾研究,探究二孩政策这一特殊人口增长阶段的医疗机构孕产妇保健管理状况,为现今三孩生育政策,乃至今后生育政策的开放,更合理配备孕产妇保健管理资源的工作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3-2018 年沈阳市皇姑区内龙江中心、昆山中心、淮河中心等9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婴医院等10 家医院的《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数据均真实可靠。

1.2 方法 收集报表中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及建卡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剖宫产率等保健管理服务指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死胎死产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报表上报时限按照自然年进行统计,从2013 年1 月1 日起到2018 年12 月31 日止。

1.3 评价标准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在2012 年5 月5 日印发的《辽宁省妇女发展规划》和《辽宁省儿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标准对2018 年孕产妇管理指标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e 3.1 进行数据双录入,SPSS 22.0 建立数据库,运用率、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趋势线性χ2检验各指标与年份的变化趋势及孕产期保健管理指标间率的差异,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产妇基本情况及时间变化趋势 2013-2018 年间,孕产妇人数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1.3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0%,2018 年较2013 年孕产妇人数增长6.65%。孕产妇死亡人数在2014 年、2017 年各1 人,分别由其他原因及产科出血所导致。孕产妇人数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2013-2018 年沈阳市皇姑区孕产妇变化情况

2.2 新生儿活产情况及时间变化趋势 2013-2018 年间,新生儿活产数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1.44%;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4%,2018 年较2013 年新生儿活产数增长7.43%。男婴比例均高于女婴比例,2013年男女性别比高达114.36,2014-2018 年分别为105.76、107.36、103.53、107.15、107.37。新生儿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2013-2018 年沈阳市皇姑区新生儿活产情况

2.3 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指标情况 2013-2018 年,产前诊断人数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60.20%,建卡人数和剖宫产人数年平均增长速度为小幅负增长,其他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项目人数增长幅度小。2013-2018 年不同年份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指标住院分娩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仅有艾滋病病毒检测率、梅毒检测率、产前筛查率均与年份呈现较显著的线性上升趋势(χ2趋势=47.220,χ2趋势=38.740,χ2趋势=19.830,P<0.05)。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2013-2018 年沈阳市皇姑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指标情况(%)

2.4 孕产妇保健管理健康指标情况 孕产妇保健管理健康指标由孕产妇相关指标和围生儿相关指标两部分组成。2013-2018 年,不同年份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梅毒感染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2%;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12%。孕产妇管理健康指标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2013-2018 年度沈阳市皇姑区孕产妇保健管理健康指标情况(%)

2.5 2013-2018 年沈阳市皇姑区围生儿保健管理健康指标 2013-2018 年,围生儿保健管理健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死胎死产发生率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10%;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0.37%。期内生后7 日死亡率与年份呈现较显著的线性趋势(χ2趋势=13.720,P<0.0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0.07%,呈递减趋势。

表3 2013-2018 年沈阳市皇姑区围生儿保健管理健康指标

2.6 不同级别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管理比较 沈阳市皇姑区妇幼保健机构分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两种。2018 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孕产妇管理人数分别为3125 人,3416 人。不同级别机构保健管理指标差异比较见表4。

表4 2018 年不同保健机构孕产妇保健管理服务情况[n(%)]

2.7 2018 年不同保健机构孕产妇接生与围生儿情况2018 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低出生体重儿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医院比例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表5。

表5 2018 年不同保健机构孕产妇接生与围生儿情况

3 讨论

沈阳市皇姑区2013-2018 年,孕产妇与新生儿变化呈上升趋势,男婴出生多于女婴。2013 年出台“单独二孩政策”,次年孕产妇及新生儿数量出现短期快速增长,增速分别高达20.95%、21.88%,2015年又出现回落。2016 年初施行“全面二孩”政策,本年及次年人数均保持高位,2018 年稍有回落,与国家总趋势一致[5],不难发现政策变化对国民生育情况的影响是比较大的[6]。研究也发现,皇姑区孕产妇、新生儿增长缓慢,年平均增长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与韦玮等[7]对无锡市研究结果相符,推测这与年轻人观念转变,晚婚晚育成为社会常态密切相关[8]。同时,我国生育计划的改变,二次育龄孕产妇增多,大于35 岁高危产妇增多,加重了孕产妇保健管理负担[9]。皇姑区高危孕产妇占孕产妇总人数比例升高,同时也影响了剖宫产率的变化。

沈阳市皇姑区2013-2018 年,孕产妇服务指标建卡率、产前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产后访视率等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艾滋病病毒检测率、梅毒检测率、产前筛查率呈递增的显著趋势,孕产妇保健服务环节管理完善。推测是由于城市人口知识普及率高,保健意识强,保健过程方便等原因。在孕产妇常见病、传染病管理上,性传播疾病检出率有所提升,已引起广泛重视[10]。皇姑区孕产妇健康指标中发现孕产妇乙肝阳性偶有发生;梅毒感染率有所上升但依旧处于极低水平,年平均增长率为5.92%;区内孕产妇艾滋病检出率3 年持续为0。在新生儿健康指标中,死胎死产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有所下降,生后7 日死亡率有下降趋势,提示皇姑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效果显著。综合2013-2018 年各项孕产妇保健管理指标来看,沈阳市皇姑区孕产妇保健管理稳中有升,较好适应了“全面二孩”政策所带来的孕产妇人数增长,但个别指标数值依旧居高不下,剖宫产率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低于15%的标准,与陆以兴等[9]、郭艳巍等[11]研究一致。二胎政策开放虽对控制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但高龄产妇的特殊分娩也导致剖宫产率增高的情况。“单独二孩”3 年间,剖宫产率较2013 年分别降低3.55%、1.69%、8.42%,“全面二孩”次年宫产率增高,2018 年回落,这与冯俊英等[12]的研究相一致。有研究表明[13],剖宫产率的初期上升有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但剖宫产率的持续上升,不仅未能继续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或降低的幅度很小,反而有可能对母婴近远期健康带来危害。近几年产妇剖宫产率有所下降[14],但依旧高出国际标准,因此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是未来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异常出生儿发生率是反映孕期保健服务质量、孕妇、胎儿及新生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15]。围生儿低体重,巨大儿,早产儿发生率均较高。低体重儿的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孕期保健次数少为低体重儿的发生的危险因素[16]。因此孕产妇更应加强孕期保健,保健机构加强孕产妇保健宣传,以降低异常出生儿发生率。

二级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备条件不一致导致的管理水平差异,会使大部分孕产妇更趋向于三级保健机构[17]。为探究二者管理水平的差异的研究结果发现,沈阳市皇姑区2018 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管理水平低于医院。部分准妈妈最早确诊妊娠的往往是大医院,因而社区医院早期建册率低[18],建册的延迟进而造成部分保健工作无法跟进或缺失。产后休养流动性大,导致部分产妇的休养地在辖区外,又降低了产后访视及时率,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后访视困难[19]。妇保工作人员不足,工作量大,不能做到及时入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后访视监管不到位等[20]均为三级机构不可忽视的问题。结合2012 年《辽宁省妇女发展规划》和《辽宁省儿童发展规划》中要求发现,二孩政策下,面临孕产妇人数的增长,管理机构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水平在2018 年提前达到2020 年规划标准,沈阳市皇姑区孕产妇保健机构管理的资源配备能够较高满足政策出台后孕产妇增长所需的服务要求,孕产妇保健的工作配备满足了生育政策的变化。

综上所述,二孩政策下沈阳市皇姑区参与保健管理孕产妇人数上涨,保健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保健服务效果显著,孕产妇保健管理水平适应孕产妇的增长;但依旧存在孕产妇剖宫产率、贫血发生率和围生儿低体重、超重、早产过高等常见问题。应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及保健质量,以保证优生优育政策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皇姑区生儿妇幼保健
『羊肝爷爷』
我的国旗班
沈阳市皇姑区珠江五校教育集团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皇姑区国地税三联互动 谱写税宣新篇章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妇幼保健
武进区妇幼保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