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CE多站式考核中常见问题的教学反思与对策

2023-12-20 12:46王利洁张妤李娜张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2期
关键词:考站护生无菌

王利洁 张妤 李娜 张瑜

[摘           要]  护理综合实训是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展的一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其临床实践性强,授课形式全部为实践操作课。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选取外科换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生儿沐浴、产后外阴擦洗四项内容设置了OSCE四站式考核,在考核中发现了一些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规范临床基本操作,提高护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关    键   词]  护理综合实训;OSCE多站式考核;教学反思;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2-0121-04

随着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也逐渐由知识模式发展为技能模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特征和重点。面对这一趋势的变化,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尤为重要,它不仅是衔接学校医学教育与护理实践工作的桥梁课程,还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锻炼护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在设置课程教学计划时采用了临床专科技能操作分类法,即内科、外科、急救、妇产科、儿科五大实训专科模块,涉及护理操作技能共12项。要求护生除全部熟练掌握该12项护理操作技能外,还要选取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强的四项操作,设计成贴近临床工作实践的OSCE考站形式进行多站式考核,现就考核中护生表现出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教学反思和对应策略,以便指导今后护理综合实践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以笔者所授课的2021级护理三年制81-82班的护生为考核对象,其中男护生12人,女护生91人,共103名护生。各班在平均年龄、入学成绩、基础理论课成绩、班风纪律、学习氛围等方面情况基本一致。

(二)方法

1.OSCE考站设置

OSCE又称临床多站式考试,是通过多个设定考站,完成一系列考核任务,从而评价其临床知识、态度和(或)技能,被公认是目前最有效可信的评价临床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一种方式[1]。笔者从护理综合实训课中选取外科换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生儿沐浴、产后外阴擦洗共四项操作作为OSCE多站式考核内容,设置为四个考站,每一考站以情景案例引入,考核其中一项护理操作技能(分值80分),并附加情景案例问答题(分值20分),每一考站分值共计100分。要求每个护生完成每个考站对应的考核任务(见表1)。

2.OSCE考核

OSCE考站每一站护理操作评分标准的制定,均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指定教材《护理综合实训》中相应考核内容的操作测评表为主,酌情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做适当调整。每一个考站的考官均是2名临床护理专业课教师,对该负责的考站全权负责评分,保证其客观、公平。考核前,按班级组织每名护生先抽取考站号,每一站考核先进行技能操作,操作结束后,再回答情景案例题,最后由2名考官共同评分,取其平均值即为护生该考站的考核分数,分别完成四个考站的考核任务后,最后相加的总成绩的均值,作为护理综合实训课本学期该护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二、结果

OSCE多站式考核结束后,笔者团队对各考站成绩进行了统计,其总成绩均值分数是84.13±7.92,得分均值最高的考站是第四站(89.54±7.93),得分均值最低的考站是第三考站(80.14±6.32),见表2。

三、存在的问题

(一)操作前的准备不充分、不重视或评估流于形式

每项操作前要注意“四大评估”,即评估患者、评估环境、评估自身、评估用物,而有的护生如背书一样只是背出评估的内容,而不会活学活用,尤其是对患者(模型病人)的评估,显得慌乱,不知该说、该做什么。还有部分护生评估时流于形式,侃侃而谈地背着“四大评估”,而眼神、动作没有跟着评估的内容走,当背完评估后,就向教师报告“可以进行操作了”,自始至终没有检查用物,以至于操作时发现用物没备齐或拿错用物。另有一些护生操作前忘记洗手,未戴口罩或口罩内、外面戴反。

(二)操作中的问题

1.无菌观念不强

以外科换药为例。部分学生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概念不清,打开换药包后不会整理及铺无菌巾,用手反复触摸无菌区域,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尤其在换药过程中两把镊子交叉使用或触碰,有的表现为不会持镊、持镊方法错误、持镊不稳,导致夹住的无菌棉球掉落治疗巾上,又被夹起重新使用,有的无菌镊被污染后不更换又夹持无菌棉球。

2.操作流程混乱

以单人徒手心肺复苏为例。教材关于操作过程是先判断病人无意识→摸颈动脉无搏动→呼救→安置体位→CAB→判断复蘇效果→观察病情。有的护生是判断病人无意识→呼救→摸颈动脉无搏动→安置体位→CAB→判断复苏效果→观察病情。又有少数护生是判断病人无意识→呼救→安置体位→摸颈动脉无搏动→CAB→判断复苏效果→观察病情。由此可见,在遵循CAB的原则下,前面的步骤流程在护生脑海里是混乱的。在考前的练习中,教师一直强调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但考核中依然出错,考试后问其原因,除主观因素外,护生一致回答:三个教材、三个教师、三种操作,导致在考试中都混淆了。

3.安全意识欠缺

以新生儿沐浴为例。表现为持抱新生儿模型时手法不正确或夹持不稳,若真实场景有致新生儿跌落摔伤的危险;在进行沐浴入盆时不调试水温,用水直接对着新生儿模型皮肤冲洗,有致新生儿烫伤的危险;在给新生儿洗头时没有按压耳朵的动作,头部未略朝下使水逆流,有致新生儿误吸的危险;在为新生儿更换衣物时,强行牵拉上肢,动作不轻柔,有致新生儿肩关节脱臼的危险;有的护生只核对新生儿腕带信息,未核对母亲的腕带信息,有抱错新生儿,产生医疗事故的风险。

4.人文关怀不够

以产后外阴擦洗为例。因产妇是模型人,有些护生不愿与之交流,或不知道该不该交流,即使交流也显得语气生硬,到具体操作时则缺乏爱伤观念,表现为擦洗动作粗糙,擦洗顺序混乱。如护生拿持碘伏大棉签的力度不均衡,有些太轻柔,消毒不到位;有些太使劲,动作很粗暴;有的擦洗快,消毒不彻底;有的擦洗慢,操作不熟练。甚至个别护生把第一遍的擦洗顺序和第二遍、第三遍的擦洗顺序混淆,这样既违背无菌原则,又加重产妇伤口处的疼痛。

(三)操作后的用物随乱丢弃

使用过的用物如治疗巾、手套、棉签、纱布、胶布等不按要求分类放置,随意丢弃弯盘中,不整理用物。有些护生虽整理用物,但分不清黄色医療垃圾袋和黑色生活垃圾袋的区别。如操作结束后摘取的口罩、医用手套及一次性治疗巾的外塑料封皮等物品垃圾,丢错了垃圾袋,也有个别护生未经洗手就匆忙记录,向教师报告“操作结束”。

(四)其他方面的问题

1.心理素质较差

部分护生一开始就紧张得讲话结结巴巴,面色潮红,操作时双手颤抖,以致影响考核成绩。有的护生则哑巴操作,缺乏语言的表达和逃避眼神的交流,只是机械地为考试而完成动作。有的护生为消除内心紧张,话语不由自主地变多,整个操作不停地啰唆,从而影响操作的实效和美观,浪费时间并严重超时。有的护生紧张则忘记操做动作,最多见的第二考站心肺复苏时未及时记录时间。

2.应变能力不足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情景案例问答环节上,教师选取的问题都从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变通而来,万变不离其宗,主要考查护生的应变能力,然而部分护生不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统一,答案往往是答非所问,模棱两可,最重要的知识点说不出来。二是表现在操作中突遇的意外情况,护生不会处理。可能是平常护生的练习有固定的实训室,使用相同的用物,模仿重复的操作,早就形成了思维定式,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便不知所措。如一护生在考核中把换药弯盘打翻后只是一脸茫然地看着教师,似乎是等待教师的处理,自己却没有想办法该怎么解决。

四、反思与对策

(一)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重视操作前的评估

OSCE考核结束后,笔者将每一站技能操作的评分标准“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见表3)。表3显示四站考核的评分标准中扣分率由低到高依次是操作后、操作中、操作前。操作前的评估扣分率最高,原因有可能是护生一开始考试时过于紧张,也有可能是护生在学习中忽视了评估的重要性,把背熟的评估照搬用上,孰不知这样更反映出护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薄弱,所以笔者认为今后的教学除需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外,必须强化护理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避免评估流于形式。

(二)强化实训操作细节指导,树立无菌观念

无菌操作技术要求严格,必须遵守操作原则和操作细节,在示教中引导护生注意观察每项操作技术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尤其是一些复杂、细微的动作,这些细节动作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污染物品。因此,教师根据护生练习时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在示教时要重点反复讲解,有针对性地指导训练,让护生在练习和考核中自觉形成注重细节的无菌观念。

(三)针对“教学差异”,规范标准化操作

前面列举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例子,就是说明教学差异带来的后果。同一项操作,不同教师在示教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使护生在考核时有些操作流程被混淆了。这种教学差异会让教师不严谨或错误的示教误导学生不规范的操作,长此以往,学生以后很难纠正这种根深蒂固的错误习惯。同时,教师示教的差异又会使学生产生疑惑,对教师产生怀疑。因此,学院应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去临床学习,把学到的最新知识和吸取的精髓与教研室其他教师一起分享,真正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并且与其他相关教研室的教师也要开展集体备课,切实统一实训课的操作流程。另外,对行业标准操作规范的解读也要听取不同的意见,特别是行业专家的意见,从而进一步规范技能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四)注重平时实训练习,尝试反思日记教学法

知识的累计是一个渐近的过程,根据艾宾浩斯提出的“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要获得好的学习效果,技能操作就要勤于练习,熟能生巧。笔者对OSCE四考站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的护生(共77名)结合平时操作表现进行了统计(见表4),结果显示,85.71%的护生注重平时操作训练,97.40%的护生能独立认真完成实训报告作业,66.23%的护生能及时复习内、外、急救等专业理论知识,只有10.39%的护生课后能认真反思并做自我评价。由此可见,即使成绩优良的护生也缺乏课后自我评价的意识。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实训教学中可尝试反思日记法来培养护生的自我评价思维。反思日记法是要求护生在每次临床护理实训课后,将自己在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小组讨论过程、实训操作中的观察、课后的体会及感受得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2,3],通过这种方式反思自己在操作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促进评判性思维的发展,逐渐培养护生运用评判性思维处理各种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渗入人文素质教育,适度进行“惩罚”

笔者在OSCE四站考核中感受到护生的沟通交流不能融入操作过程中,这可能与日常实践教学中采用仿真模拟人有关,由于模型不能说话,无法将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感受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导致护生无法进行实际的人文关怀[4]。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因转变观念,除侵入性操作在模型上进行外,其余操作尽可能在SP(标准化病人)或护生自己身体上进行,如外科换药、前臂备皮、止血包扎等,营造护生互换角色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即使使用仿真模型也要按照实际的操作流程去“说”和“做”。然而有些护生因为好奇或操作中动作粗暴损坏模型者,也应予以“惩罚”,如果教师毫无原则体谅、原谅学生,会让学生觉得情有可原。“惩罚”的方式可以是酌情赔偿和惩罚个体化操作练习两者结合起来,只有这种适度“惩罚”,才会让他们深刻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遵守社会准则制度的必然性,同时促使他们多动手、多练习,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操作。

(六)普及勞动安全教育,提升劳动实践技能

在护理专业教育中渗透安全教育,能有效规避医疗风险,维护自身权利,解决护患纠纷,有必要从日常生活学习和实训教学细节着手,让护生有目的、有意识地注意身旁的安全隐患,为今后护理岗位的实习、工作做好安全普及教育。时刻提醒护生杜绝实训操作中的危险动作及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不断灌输安全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有了安全意识,护生也会在实训课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劳动技能。如在实训课中让护生亲自动手搓外科医用棉球、利用旧衣物裁剪婴儿尿不湿、缝补手术衣脱落的系带等系列活动,既创新学习,又快乐劳动,并在劳动中不断加深对用物用途的理解,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独特育人功能[5]。这些劳动实践活动,利用其真实的劳动过程,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抵制一切不劳而获的“啃老族”“巨婴”等不良社会现象,从而培养护生的劳动爱好,发挥劳动特长,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获得感。再如平时实训课结束后的卫生打扫,也可以设计成“实训教室,我来管;实训器械,我养护”的宣传口号,号召学生课后参与实训教室的清洁管理和实训器械的养护工作,让护生们知晓今后工作中不仅要救死扶伤,还要爱护学习和工作环境,养成爱整理、爱劳动的习惯。作为白衣天使,职业的选择塑造了劳动角色,护理病人的过程,就是实现劳动价值、实现对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实现劳动实践技能的提升。

(七)切忌操作完全模式化,培养护生应变能力

具备应变处理的能力,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操作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专业技能是教学的重点,专业操作技能的学习也要灵活掌握,毕竟学校学到的操作和临床的操作有区别,所以值得思考的是只要不违反操作原则,不必强求护生操作完全模式化,否则会僵化学生的教条思维,使其缺乏临床应变能力。笔者提倡,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演练,创设不同临床情景,包括意外突发场景、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求护生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从而培养护生的应变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学期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应用OSCE多站式考核其存在的问题,正是笔者今后在临床护理实训教学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让教师带着问题或者疑问去认真钻研、去反思教学,并将日常教学、平时实训考核和临床护理技能大赛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好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多学科医学教育平台、人卫慕课、学习通等互联网平台,将学到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切实贴近岗位的需求,从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训的综合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志平,夏立平.基于OSCE模式的《多站式护理综合实训》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20,16(12):1666-1669.

[2]绳杰清,冯子维.自主设计实验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20(3):739.

[3]刘林.反思日记法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体会[J].天津护理,2016,18(2):95-96.

[4]寇桂香,杨萍,张志刚,等.从护理技能大赛结果回看与思考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1, 29(16):114-116.

[5]谢宏新.高职医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30(23):34-36.

①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应用于外科护理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S〔2021〕GHB1760)。

作者简介:王利洁(197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科学、外科护理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猜你喜欢
考站护生无菌
共享型高职护理OSCE考站的建设与应用
OSCE在评价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
多站迷你面试(MMI)与医学生选拔
OSCE在健康评估教学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