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观的三维解读

2023-12-20 12:46马丽郭雄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2期
关键词:工匠职业院校技能

马丽 郭雄伟

[摘           要]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我国历来重视职业教育,从三个维度分析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观。分析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观的目标维度包括“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培养大国工匠、建设技能强国;理论维度包括职业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原则;实践维度包括优化社会资源供给、增强产教融合、坚持德技并修等。通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观的三重维度,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遵循。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观;目标维度;理念维度;实践维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2-0133-04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这就急需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高、精、尖技能人才队伍,重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教育理念,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一、目标维度:确立了人人皆可出彩、培养大国工匠、建设技能强国的目标

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观的价值目标指向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维度。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为国锻造良才、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大国工匠,从而建立教育强国,实现人人出彩。

(一)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阶段,走进了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时期。为适应职業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目标转变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培养一批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保障。

“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的职业教育目标要求我们要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技能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当前,我国需要加快建设技能型强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国要重视职业教育,致力于加强技能型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为技能型人才创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的发展条件。同时,着力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职业院校的广大学子坚信上职业院校走技能报国之路,也完全可以成就精彩人生。

“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的职业教育目标要求我们要大力创建成才的良好环境。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体制保障。我们要建立更为灵活的技能人才使用管理机制,在技能人才使用上不拘一格,切实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为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为人才脱颖而出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要强化分配激励,让技能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通过精湛的技能创造价值,实现财富和事业双丰收。我们要加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职业教育目标的宣传引导,讲好“技能人才”故事,大力营造为“技能人才”喝彩的浓厚氛围。激励职业院校的广大技能人才能够清晰自己的定位,潜心打磨技艺,矢志追求卓越,不断攀登职业技能的新高峰,立志成为建设技能强国所需要的“大国工匠”。

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战略地位,要深刻领会我国关于“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的职业教育目标,为人人出彩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让职业教育铸造更多“大国工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国要发展职业教育,则要将铸造更多的“大国工匠”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首先,让职业教育铸造更多“大国工匠”这一目标要求我们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快速走上了快车道,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加相适应。同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显现出了一些问题。第一,相较于普通本科,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足,相较于知识型人才,我国技能型人才相对短缺。第二,每年有大量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同时企业招工难这一矛盾没法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地位较低的问题,需要提高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地位,让技能改变人生不再是口号,而变成现实,这一转变是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我国转变制度体系,进行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创新、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等,让职业教育发展走上快车道,最终培养出更多有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我国始终崇尚劳动教育,致力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大国“工匠精神”。我国历来重视在全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并且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工匠精神”新内涵。当前,我国对“工匠精神”的要求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努力培养一批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最后,我国要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广大劳动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在社会建设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十年变革离不开广大劳动群众的突出贡献。正是因为广大劳动者发扬“工匠精神”,心无旁骛钻研技能,我国不断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我们要尊重广大劳动群众、尊重劳动成果,不仅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给予“大国工匠”充分肯定。目前,我国工匠培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工匠精神”在新时代人工智能挑战下迭代创新不够;技工人才地位不高、成长渠道不畅通、收入偏低;工匠培育中存在重技能、轻心性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广泛凝聚共识,引导工匠传承红色基因。注重工匠的理想信念引领坚持术能双修,传道传的是红色的人品和信念,授业授的是技艺,解惑解的是难题。建立健全的工匠培养机制,包括大赛机制,以问题为导向,以赛促成果;评定机制,通过激励政策引导提升工匠们的热情和自信心;培养机制,引导大工匠带领小工匠,使技能人员个个都有小目标,人人争做大工匠。拓展工匠的交流渠道。构建学徒制,高技能人才领先,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培育人才的蓄水池,为工匠攻关、传艺、创新、交流提供更好的场地支撑。在创新中锻造,在攻关中锤炼,把技能人才和经济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以提升能力传工艺,以创新驱动推发展,实现协同发展。

(三)让技能强国成为职业教育时代的强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极不平凡的十年,我国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技能强国的建设,让技能强国成为职业教育时代的强音。

技能强国建设是职业教育4.0时代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农业社会的1.0时代—工业化初期的2.0时代—工业化中后期的3.0时代—职业教育技能强国的4.0时代。当前,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快建设技能强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我们要让技能强国成为职业教育的最强音,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理论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原则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具有严密体系的理论维度,这一维度包括的一系列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体系,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应遵循的三个教育理念、三个教育体系与三个教育原则。

(一)三个职业教育理念

第一,类型教育理念。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不如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低人一等。针对这一误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打破误区,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轨道。

第二,就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最为密切的教育体系,承担着为我国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衡量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就是职业教育是否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相匹配。因此,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我国改革创新的导向,培养创新性人才。同时,要瞄准我国产业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方向与培养目标,培养一批好就业的人才,解决就业难题。

第三,实践教育理念。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改变学校的培养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更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课本知识上,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求实精神的养成。同时加强实践平台的搭建,为学生实践搭建一批具有保障的平台,将实践落在实处。引导学生走进实践中,充分认识我国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三个教育体系

第一,完善职业教育层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则要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贯通,让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力更足。为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建立了初等教育体系,努力培养一批实用性人才;同时我国建立了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培养一批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除初等教育体系和中等教育体系之外,我国还建立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新时期,我们要实现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大力拓展职业本科教育、职业研究生教育,使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向上发展。

第二,横向融通。当前,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慢慢在打破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壁垒,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融通模式。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横向融通是目的,要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教育类型的沟通,借鉴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等其他教育类型的教育模式,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打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围墙壁垒,畅通衔接。

第三,开放辦学。当前,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则要协调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的协同性,实现开放办学。首先,开放办学要求我们将我国的职业教育走出去。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具备国际职业教育视野与国际职业教育思维,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探索海外办学模式。其次,开放办学要求我们坚持让职业教育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们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切入,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培养人才,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次,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把立德树人贯穿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引导他们培养大国工匠精神,更好地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结合,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而奋斗。

第二,坚持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办好职业教育,培养一批职业技能人才,则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首先,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我国在迈向第二个一百年新征程上,要实现技能强国建设。因此,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的规律,培养一批与时代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我国向技能型强国迈进。其次,要坚持职业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发展规律。办好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服务。当前,我国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因此要培养一批“大国工匠”,具有精湛的科学技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变革。

第三,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党的二十大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因此,要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首先,坚持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增强学生技能为重、以办学质量为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坚持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发展机制改革,打造职业教育的人才链、创新链,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政府联动,服务产教融合,产学合作。

三、实践维度:指明了社会资源供给、产教融合、德技并修是重要路径

为了强化担当,以行践知,推动落实“三全育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就是优化社会资源供给、增强产教融合、坚持德技并修。

(一)优化社会资源供给

第一,优化我国职业教育结构重要在市场。我国职业教育重在培养一批应用人才和具有高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我国市场的发展。因此,发展职业教育要拆掉教育与市场之间的壁垒。首先,在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上,职业教育要根据当前经济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通过对应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提升人才培养的对标性。其次,在层次结构上,职业教育要瞄准当前我国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质量。

第二,加大我国职业教育资源供给在社会。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依旧面临技能型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发展与我国早日实现技能强国的目标之间的矛盾等。因此,面对这些矛盾,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加大职业教育资源供给。首先,我国要推动产教融合,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加大社会资源的供给。将职业教育与我国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其次,我国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开放水平。引导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有序引进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探索国际化职业教育模式;支持职业教育走出去,加强与其他国家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交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二)增强产教融合

马克思讲到,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历来重视将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无论是世界职业教育,还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生产等具体的实践中加强人才培养,才能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

第一,职业教育应该增强产教融合,提升产业水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首先,有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因此,要完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当前我国发展已经迈入了智能化发展模式,由制造业转向了创造业的发展,因此要优先发展智能产业与高、精、尖产业,设置一批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型专业。其次,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改造。当前,我国面临传统产业升级,因此一些产业供给过剩被淘汰,例如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导致一些专业性人才没有平台施展技术,因此要升级一些专业,构建创新性的专业体系,提高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配度。

第二,职业院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应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提升教育水平。同时,职业院校应该与企业联合,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引导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在企业中感受企业文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将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促进人才培養适应我国市场发展。

(三)坚持德技并修

第一,职业院校要开拓多样化育人渠道。首先,学校要在校内建立完整的实践锻炼场所,开展多样的实践锻炼场所、平台,将专业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内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其次,学校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融合。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引导学生走进企业,在企业中感受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与人才要求,感受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磨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最后,学校要利用其他社会资源,打造学校相关的实习基地,引导学生走进实践场所,加强实践锻炼,培养“工匠精神”。

第二,职业院校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学校要因材施教,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德技双修为培养目标,制定相对应的培养体系。同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内容与方法,实施发展性培养。其次,学校要制定完善的评定体系,根据学生的德性与技能的发展,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实施发展性评价,助推学生多样化成才。

参考文献:

[1]黄风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性与革命实践性[J].广西师院学报,1983(1).

[2]尹春容.对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8):75-78.

[3]王扬南.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职业教育方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2):8-11.

[4]靳诺.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N].光明日报,2019-3-25(06).

①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五育并举视域下农业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JG22105);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党建思政专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党建工作协同育人研究”(课题编号:DJ21-16)。

作者简介:马丽(1996—),女,回族,宁夏吴忠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郭雄伟(1979—),男,汉族,陕西武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工匠职业院校技能
高级技能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匠神形
秣马厉兵强技能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拼技能,享丰收
工匠赞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