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因素识别及保护策略*

2023-12-21 04:52李明峰乔靖楠李鹏鹏
关键词: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

李明峰,乔靖楠,李鹏鹏

(1.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2.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 100034)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1].其承载着少数民族同胞的历史记忆、风俗民情、宗教文化、民族智慧、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2],是民族文化和精神家园的重要阵地.自2009年国家民委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共有3批1 65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予以命名挂牌,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窗口.实践发展层面,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一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积极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旅游发展活力,形成了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但也应看到,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旅游的介入会引起负外部性,如文化异化、过度商品化、产品同质化等,村寨的原真性、韧性遭到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村寨的保护建设[3].总体来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然和社会文化遗产,是一种较为脆弱的文化景观和聚落形态,明晰其脆弱性影响因素,促进村寨旅游开发与保护建设协调并进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我国学界对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发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4-11].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保护过程中的脆弱性探讨,笔者将以福建省官畲村为研究案例地,尝试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影响2个层面构建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借助定量工具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SM)对各要素进行层次分析,明晰各要素的影响作用,以期为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区域与研究设计

1.1 区域概况

官畲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该村寨主要为畲族聚集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原生态性保护较为完整,于2014年获评“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2019年,官畲村与当地旅投公司开展旅游经营合作.在旅游开发进程中,官畲村传统建筑不断更新完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但村寨的原生文化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村寨的脆弱性逐步显现.由于官畲村是旅游开发与原真性保护的典型矛盾案例地,因此具有较高的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

1.2 研究方法

ISM是一种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的科学方法,能够识别影响不同系统运行的多元因素[12-14].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一个包含众多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系统,各因素彼此影响并相互作用,形态为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可以对潜在影响因素建立层级关系,直观表达各因素的内在关系.具体过程是,从某一个系统中拆分出若干个要素,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并找出它们之间的二元关系,将表达它们二元关系的概念模型转化成有向图,通过布尔逻辑运算得出这一系统的结构,并且用层级关系示意图来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15].

2 脆弱性影响因素识别

2.1 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影响因素集构建

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影响因素集(表1).整体来看,村寨脆弱性是内、外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内部包括传统建筑更新、文化传承路径、大众保护意识3个维度,共4个影响因素;外部包括旅游市场开发、自然灾害、城镇化进程、利益相关者4个维度,共9个影响因素,其中旅游市场开发层面的因素个体最多.

2.2 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影响因素关系识别

2.2.1 确定脆弱性影响因素关系 明确了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影响因素后,需判定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团队先后2次前往官畲村进行实地调研,分别对村民、从业人员、游客等群体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如果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某2个要素之间存在联系,那么这2个要素就具有相关性.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V表示Oi与其他因素相关,B表示其他因素与Oi相关,F表示其他因素与Oi之间相互影响,O表示其他因素与Oi之间不相互影响.

图1 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影响因素关系

2.2.2 建立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 邻接矩阵是系统之间的二元关系方阵,用T表示,T=(tij)n×n,tij=1表示Oi对Oj存在某种二元关系(即2个因素之间有相关性),tij=0表示Oi对Oj不存在某种二元关系.本研究讨论的是2个影响因素Oi和Oj之间的二元关系Rij,根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邻接矩阵.可达矩阵M通过邻接矩阵T加上单位矩阵I,并借助Matlab软件运行布尔运算求得.输入影响因素之间的二元关系即邻接矩阵T,进行矩阵计算直至等式(T+I)n+1=(T+I)n≠(T+I)n-1,最终迭代计算得到M4=M5,即当n=4时得到可达矩阵.

2.2.3 影响因素的层级划分与模型构建 层级划分需要进行级间分解,根据分解结果的顺序作层次构建.级间分解是将所有因素以可达矩阵为准则,经过分解划分为若干层级用以构建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在可达矩阵的基础上求出各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可达集R(Oi)、先行集Q(Oi),以及二者的交集A(Oi).当i=j时,R(Oi)为最高层级的因素.确定最高层级的因素后,将这些因素所在的行、列的位置删除,在剩余因素中寻找新最高层级因素.以此类推,综合整理得出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层次分解表(表2).

表2 层次分解

根据级间分解结果绘制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层级关系构成一个4阶解释结构模型(图2).模型直观地揭示出每个层次之间均存在影响作用的传递,并总体表达了这13个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

图2 层级解释结构模型Fig. 2 Hierarchical Interpretation Structure Model

3 结果

3.1 传统文化习俗变迁和自然灾害为直接影响

传统文化习俗变迁和自然灾害是官畲村脆弱性产生的直接影响因素.具体包括畲族武术、畲药等技艺缺少传承人(O2),畲族婚嫁风俗、畬家丧俗等习俗逐渐被简化(O3),森林火灾威胁民族村寨的保护(O9),台风、暴雨等威胁民族村寨的保护(O10),以及民族村寨的保护管理资金投入匮乏(O13).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原住民流失的影响,部分畲族特色民俗文化(如畲族语言、畲族音乐等)处于艰难传承困境.此外,为了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官畲村致力于推广一些大众化、具有网红效应的流行文化,这进一步加剧畲族特色民俗技艺的传承困境.从自然环境影响层面来看,官畲村自然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分布面广、突发性强,易受台风和强降雨侵袭.加之地方政府和村寨居民对民族特色村寨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导致传统村寨的格局风貌保护力度不够、生态环境的保护方式不妥,从而加剧了特色村寨的自然性损坏.

3.2 传统建筑更新异化和投资建设不持续为间接影响

传统建筑更新异化和投资建设不持续是官畲村脆弱性产生的间接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五凤楼、竹竿楼等畲族的传统建筑逐渐被取代(O1),旅游开发削弱了民族村寨的气息和氛围(O7),以及投资者的经营管理方式缺乏长远性(O12).官畲村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传统建筑颇具地方特点,但现有特色建筑保存不多,建筑文化特色逐渐淡化.此外,为了吸引游客过夜停留,当地兴建了众多网红民宿,如七星瓢虫屋等,这类建筑与村寨原有的建筑风格大不相同,且商业气息浓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村寨的原始风貌,加速了民族文化的异化趋势.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建设内容多,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各部门及各利益主体均有各自的工作目标,在项目资金的安排上都是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没有发挥出投入资金的长期效益.

3.3 过度性旅游开发为重要影响

过度性旅游开发是官畲村脆弱性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过度开发破坏民族村寨生态环境(O5)、民族村寨过度商业化(O6)和注重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而轻保护(O8).从可持续性发展层面来看,官畲村存在旅游开发规模与程度把握不当的问题.村寨多为以观赏性为主的平面化旅游产品,随处可见民宿、特产商店、民俗体验等旅游设施,导致村寨的主客共享服务被很大程度削弱.究其原因,政府层面虽重视官畲村的发展保护,但主要考量村民的经济收入是否增加;作为企业主体的旅投集团更注重的是旅游产业所带来的直接收益,而忽略村寨的全面建设发展与保护,直观体现在经营管理方式缺乏长远性.因此,仅以民族文化旅游为支撑的传统模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可观的旅游效益,但是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文化变异、同质化竞争等社会问题,反过来又可能会制约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6].

3.4 居民保护意识不足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基础影响

居民保护意识不足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是官畲村脆弱性产生的基础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民族村寨居民保护意识淡薄(O4)和城镇化的推进给村寨发展带来的冲击(O11).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其地理位置上普遍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地形特征使其聚族而居,包围村落的群山、河流阻碍了其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长期的经济落后,导致官畲村居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与落后、贫穷划等号,倾向于“打造新民居”,从而造成民族传统文化的丢失.从城镇化进程来看,新农村和农村城镇化大规模兴起,一定程度上致使具有本民族村寨文化符号的村民大量向外转移,自身动力不足造成这些本土居民所具有的文化符号和标志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日渐消解与淡化[17].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从内、外部层面构建了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影响指标体系,并运用ISM探究各因素对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产生的影响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1)传统文化习俗变迁和自然灾害是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产生的直接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民族传统技艺缺少传承人、民族传统习俗简化、森林火灾及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威胁和村寨保护管理投入机制不健全.

(2)传统建筑更新异化和投资建设不持续是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产生的间接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民族传统建筑逐渐被更新取代、旅游开发削弱民族村寨传统氛围和投资者经营管理方式缺乏长远考虑.

(3)过度性旅游开发是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破坏民族村寨生态环境和注重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而轻保护.

(4)居民保护意识不足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是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产生的基础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民族村寨居民保护意识淡薄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给村寨保护发展带来的直接冲击.

4.2 建议

(1)统一发展思想,提高保护认识.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是新时期保护、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18].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领导干部、企业组织、村寨居民等相关主体应当充分认识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督与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相关主体还要处理好村寨旅游开发与保护发展的关系,积极编制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保护和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上位规划当中.此外,村寨居民是民族特色村寨的直接参与主体,村寨保护和发展与其息息相关.政府应当充分尊重村寨居民的主体地位,广泛调动村寨居民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打造村寨居民、管理者和政府部门携手发展旅游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工作局面.

(2)科学统筹协调,促进持续发展.积极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形成建设合力,共同决策推动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并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是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内涵;环境保护是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三者只有同频共振,方能促进民族特色村寨协调、可持续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的矛盾将普遍、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应处理好保护民居投入与发展产业投入之间的关系,有序且合理地筹集和使用资金,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加大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的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业、社会团体和村寨居民主体的力量,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村民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投资建设格局.

(3)丰富传承路径,保护传统文化.应提升改造并活化利用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将其建设打造为民族文化培训和传承基地,同时利用村史馆、陈列馆等设施资源,通过多样化、集中化手段展示和传承民族歌舞、民族美食等民族特色技艺和产品.积极发动村民组建民族民俗表演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活动,从而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自觉性,产生民族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记忆,厚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大力实施“传承人进高校、学子进村寨”人才专项培育工程,广泛开展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非遗等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等宣传教育活动,多样化培育民族文化传承主体.同时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启动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云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工程,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文化资源信息数据库,吸纳当地村寨历史文化、特色节庆、旅游资源等内容元素,实现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的民族文化资源高效存储及检索功能,拓宽民族文化传播渠道.

(4)注重民族特色,深化文旅融合.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内生动力,注重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将特色的文化元素积极转化为旅游发展资源,致力于打造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使村寨保护与旅游发展达成互利共生、合作共赢的局面.广泛组织建筑设计师、民族文化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结构、工艺,以及文化底蕴、民族特色进行研究,按照突出民族文化元素、利于产业发展、贴近村民需求等原则,给出民居改造设计方案,在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广大村寨居民能够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居住和生活便利.对于年久失修导致规模与外观风貌损毁严重的建筑,相关管理者应引起重视,加大保护力度,将旅游发展经济效益投入到建筑维护当中.

(5)加强安全管理,降低自然风险.火灾隐患是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民族村寨往往集聚性大,加之商铺和民宿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财、物损失.一方面,要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有效规范商业用途房屋的用火用电行为,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商户和游客进行常态化的消防宣传和教育,加强其消防意识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加大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善和维护,保证其安全使用,同时大力建设消防队伍,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自然灾害是民族特色村寨面临的另一大风险,村寨各部门要充分做好灾害的预防预警、应急管理准备,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村寨脆弱性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基于电流介数的电力系统脆弱性评估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地扪模式探讨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