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堂』折射『大民生』

2023-12-26 06:16申国华
群众 2023年22期
关键词:餐点生活圈上班族

□申国华

商务部等13 部门联合发布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探索发展社区食堂。近年来,各地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推动社区食堂建设,改善居家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同时,一些社区食堂创新经营模式、优化餐食供给,吸引全年龄段社区居民用餐,丰富了社区消费业态。

“忙、累、没时间”,“上班族”越来越习惯于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他们也越发忙碌,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且少有单位提供早餐,以致吃早餐变成了“老大难”问题。近年来,许多地方推出的社区食堂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人们由衷地发出感慨:“小食堂”解决了“大民生”。

其实,社区食堂不只方便了“上班族”,也改善了居家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随着助老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老年人在居家探望、陪伴聊天、医疗服务、打扫卫生等方面都能得到较好满足,但吃饭却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吃饭问题程序繁琐且时间持久,不但包括买菜、洗菜、烧煮等整套流程,而且还需要一餐餐、一天天持续解决,缺少哪一餐、哪一天都可能影响身体健康,这对于高龄、羸弱、病残的老人来说,着实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民生工程。社区食堂,不仅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而且也为“上班族”及其他百姓提供了极大方便。2023年,江苏养老服务领域共承担6项省政府民生实事。其中,“改造提升500 个社区助餐点”紧扣居家养老吃饭难问题,提供家门口的“暖心饭”。截至8 月底,全省各地社区助餐点已完成改造提升423 个,投入运营360 个。这一个个“小食堂”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大民生”。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充分延展社区食堂的服务人群、服务内容和服务半径,不仅方便群众,还能提升社区食堂的经营效益,实现社区食堂的可持续化运营,避免轰轰烈烈开张、匆匆忙忙倒闭的尴尬局面,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餐饮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因地制宜、一圈一策,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项目清单,探索发展社区食堂,既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有力举措,也是践行人民至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物质保证。吃饭里面有政治,“小食堂”折射“大民生”。所以,社区食堂不仅是保障居民“吃得好”的重要平台,也是彰显为民服务理念的重要载体。通过它,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餐点生活圈上班族
一段从“幼儿生活圈”开始的特别时光——浅谈促进小班幼儿开学适应的共育策略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我们的“魔法餐厅”
倡导科学保育 推行餐点自理——幼儿园餐点自理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保育老师自主餐点管理策略
摩登上班族
上班族
浅谈幼儿餐点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当动物走进人类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