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育研究

2023-12-26 11:05安徽师范大学241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歌初中语文

吴 宇(安徽师范大学 241000)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古诗词是跨越千年进行古今对话,在文字与形式中探求读者与诗人之间所产生的共鸣。为将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初中语文教材更是大量选录盛唐诗歌。盛唐诗歌以浑厚雄壮的特点展现文化意义上的盛世气象与现实意义上的浪漫蓬勃,并善用大自然物象传达某种感动与振奋,使学生在积累、感悟、运用中不断提升拓展审美能力。如何通过初中语文古诗词特别是盛唐诗歌实施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成为令人关注的话题。

一、 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育的缺失问题

当下,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教学经验欠缺等,无法给予学生所必需的审美教育,致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1.音韵吟诵,浅尝辄止

“诗源于歌,歌与乐相伴,所以保留原有音乐的节奏。”声律和唐诗创作融为一体,“朗朗上口”成为一首好唐诗的必备因素。然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诗词韵律,只限于一种“解意”。

例如,崔颢的《黄鹤楼》以雄浑气势被推崇为七律压卷之作,虽不完全符合“律诗”格律要求,然而正如许印芳先生所说:“此诗前半虽属古体,却是古律参半。”可谓是“变而不失其正,方合体裁”。在普通“家常课”里,教师大多从字词角度出发,着眼于崔颢怀古思乡的不得志之情进行讲解,全然忽略诗中浩然正气的音乐美感。也有部分教师的确关注到《黄鹤楼》需要以朗诵为主,会组织学生多次进行朗读,要求读出“气势”和“情感”,但点评方式只限于“读出了诗人的愁绪”“读得很有画面感”,没有体现诗词音韵格律,无法深入文本给予学生充分的审美体验。

2.局限书本,缺失情感

对于田园风光,学生所感知到的只是不同于高楼大厦的乡村小路;对于羁旅之情,学生也没有相关经历真正感受何为“怀才不遇”;对于远乡故土,长期使用网络进行便捷沟通的学生更无法切身体会。一方面,教师忽略将诗人情感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以“报国无门”“思念家乡”几句话潦草解读;另一方面,教师不知该如何设计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使其获得审美体验。长此以往,教学方式僵化,学生不能对古诗词形象画面产生感性认知,更不能从只言片语中体悟到作者的个性情绪,无法从审美角度出发进行正确审美理解。

3.套用公式,破坏意境

当前部分语文教师以提升课堂效率,赢得分数为目的,将古诗词鉴赏演变为套用某种公式进行诗词解析,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

例如,当考题出现分析课外著名诗人所作诗歌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关键词”来答题:分析李白的诗歌,则回答浪漫飘逸;分析杜甫的诗歌,则回答沉郁顿挫;分析白居易的诗歌,则回答通俗现实。这样不仅无法深入剖析诗人作品的艺术价值,更是全然破坏每首诗词所营造的不同意境。

4.流程僵化,忽视趣味

在常规的教学环节中,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讲解为主,让学生听讲并记笔记,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对话与兴味,缺少审美趣味,对知识点掌握片面化。教学重点落实于主旨解读,忽略古诗词语言品味感悟,没有从美学角度欣赏文本细微精彩之处,学生被动接受“标准答案”的理性灌输,无法产生自我感性的认识。

唐诗通过对语词的选择强调具象和隐喻,具有极强外在形象展示性,并伴随意象情境,承载更多情思,值得挖掘。例如,《望岳》与《登高》皆为杜甫因景抒情而作,但两首诗有极大可比价值:在形象上,一位是虽逢落榜却卓然独立的青年,一位是流寓他乡、穷困潦倒的飘零老人;在语词选择上,一个“凌绝顶”是何等豪迈气魄,而另一边的“浊酒杯”将无法排解的愁绪诉说得淋漓尽致。两首诗极具美学赏析价值,且在和谐感、自由感、形式感上不尽相同。而由于部分教师缺乏深厚文学知识基础,或进入职业倦怠期导致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流程固定,教学方法单一,“不想拓展”也“无法拓展”,无法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出发进行创造性对比解读。

二、 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

古诗词审美教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语文教师需通过多渠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高质量实施教学。本文根据缺失问题提出以下相应实施途径:

1.感受诗歌音韵美,培养审美感知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在学习过程中为更好探求唐诗内容与情感变化,感知诗歌美,需关注其音韵吟诵。

(1)诵读美诗,探求情感

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自身教学能力,采用诵读法,强调平仄与韵律。在听觉刺激中,学生快速领悟诗歌整体感情基调,进入到诗歌氛围,感受音韵美,而其审美感知力亦可在美读中得到培养。

例如,在王维《使至塞上》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自由读,分享对诗歌的感受。之后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诵读节奏,以及传授朗读技法口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并让学生用“—”标注为平声,“|”标注为仄声,让学生根据口诀朗读: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 —)。再由教师评点范读。并带着四个目标“正字音、读流畅、划节奏、找韵脚”进行朗读。

(2)借助音乐,培养语感

为保证学生系统学习古诗词知识,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吟诵片段,简单讲解吟诵知识,培养语感,并设计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吟诵练习。

以王维《使至塞上》为例。为让学生感知《使至塞上》中盛唐之气魄,教师可播放“经典咏流传”中所表演的《使至塞上》,带领学生欣赏其吟诵片段。在课堂上,声、画、情交融联结,既保留吟唱的风味,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真正韵味所在,同样也以优美动听的乐声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2.感悟诗歌情感美,培养审美理解

为让学生感悟诗歌情感,教师需要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和比较辨析,传授系统完整知识,培养其理解诗歌情感美的能力。

(1)归纳总结,整体把握

教师在教学中对古诗词类型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学生把握诗歌整体类型,进行审美理解。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录李白六首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行路难(其一)》,而其中五首皆有思乡送别之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李白送别诗作为主体研究对象,进行归纳总结教学。主要从意象与情感入手,剖析李白送别诗的整体特征,欣赏其美学价值。一方面,关注李白诗中多以山、水、秋、月、酒为送别意象,寄托内心情思;另一方面,关注李白诗中除离别伤情之外,更有盛唐诗积极向上的慷慨激昂之情。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把握与友人、与家乡依依惜别之情,深层次感受李白诗中真挚感人的送别情感与气势浩大的送别意境。

(2)比较辨析,微观探究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唐诗情感微妙,难以简单辨析,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唐诗学习之中,应当充分利用比较阅读方式,在比较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想拓展能力,调动学生审美能动性,进行深入的审美理解。

例如,教材中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与岑参的《逢入京使》皆为盛唐诗人抒发思乡之情所作的七言绝句,并且都运用夸张修辞手法。两者虽体裁相同、情感相似、手法相仿,但因当时所处社会环境不同,人生际遇不同,两首诗歌仍有较大区别。《春夜洛城闻笛》以静夜衬笛声,借笛曲《折杨柳》,以喜转忧委婉表达思乡情;《逢入京使》是信口而成所作,晓畅即兴地以悲转喜抒发真挚情感。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诗人背井离乡时对归家的盼望期许,在细微之处体会到诗歌创作手法与所表达情感上的区别,从而获得深层审美理解。

3.领悟诗歌意境美,培养审美欣赏

唐诗本身就极富意境,诗人的寥寥几笔便使得主观感受与客观景物的巧妙融合。教师可善用教材插图、开发线上线下资源,激发学生主观想象,培养其欣赏诗歌意境美感。

(1)善用插图,激发想象

在教学之中,为领悟唐诗的意境,需要激发学生的充沛想象力。以插图为基准,合理展开联想,可拓宽鉴赏诗词的思维,对于诗歌进行整体感知,把握诗歌意境之美。

例如,七年级上册选录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并配之以一幅小船在江面悠然前行的淡彩水墨画。虽皆在写景中含愁情之感,但一边是李白遥寄对友人的关切,飘零离别之中不乏真挚与豪迈;另一边是王湾看景思乡,漂泊羁旅之中却仍向上勃发。教材之中的水墨画则与古诗词相得益彰,淡雅清致,大量留白,使得画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可从此入手,在画中以一叶小船独自飘零解读李白与王湾的离愁别绪,以阔达江面转向二者心境,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

(2)开发资源,切身体会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构建“大语文”平台,尽可能地带领学生与诗人、与诗词、与自己展开对话。

例如,杜甫作为见证唐朝盛衰的诗人,其作品亦有时代转变的鲜明体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洋溢着涵天盖地的浩荡雄浑之感。即使落榜,仍以如此宽阔胸怀写下《望岳》,可见其磅礴盎然的生命气息与当时的盛唐气象。但《登高》却是扑面而来的肃杀寂寥之感。时代的苦难、个人的壮志未酬、好友的相继离世是年岁时光难以抹平的伤痛。在教学过程中,可将两首诗进行联系对比,借此机会深入了解杜甫一生心路历程。在线上,可要求学生观看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中感受不同的“杜甫形象”并进行观后感写作;在线下,可前往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感受唐代成都地区的生活风貌以及杜甫的生活轨迹。通过开发线上线下各种资源,把握诗歌命脉,跨越千年距离,深刻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4.挖掘诗歌趣味美,培养审美创造

为更好地感受诗词之美学趣味,教师可丰富教学设计,促使学生不断兴发创造,在个性解读中培养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

(1)自行品析,探究炼字

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为例。《渡荆门送别》是李白二十五岁出蜀之作,年少满志,意蕴深远。诗中“随”字变化莫测,“入”字则恰好拓宽诗歌的平面分布图,是为佳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行选择某一字词进行品析炼字,而非传统只单纯侧重于“随”和“入”字。教师可将此处的“入”字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入”字进行比较联系,探究炼字的艺术概括力。此外“平野”“大荒”的开阔气势也足以见时代之风采,志向之远大。天镜“飞”来,海楼“结”成,给人豁然开朗之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延伸拓展中自主对诗词进行深入学习,感受到诗人独具匠心,在有尽的语言表述中咀嚼无穷的意蕴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2)借助想象,感知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并借助插图形成初步画面感,培养学生审美感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知觉以感性为主,为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感性为主的审美感知进入到更为理性的阶段,需要对唐诗内在美进行细致条理地分析。教师可通过某一形象画面作为切入点。例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多次以色彩进行勾勒点缀,使得景色雀跃于纸上,生动鲜明。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凸显雪景之下立体且动态的生命之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此画面为基点进行拓展,通过语言描绘的方式,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情境与记忆中的雪景,跨越时空发散联想,重新对诗文进行文字编写拓展,获得审美体验。也可从视觉角度出发,要求学生依据诗词进行绘画创作或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演示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形象丰富的边塞风景图。

(3)跳脱传统,创新作业

在古诗词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情境,因生制宜,因文变化,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加趣味性环节提升兴趣、拓展眼界,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发展审美创造能力。例如,孟浩然《望洞庭赠张丞相》虽是干谒诗,却以望洞庭湖起兴,盛世之下洞庭秋色尽收眼底,而意欲出仕的情感表达含蓄委婉。在课后,教师可布置三类层次作业:基础性作业、强化性作业、选做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为有感情朗读背诵《望洞庭赠张丞相》;强化性作业为展现自身演讲能力,拍摄《我谈孟浩然》的视频以深入了解诗人内心情感;选做性作业为学生自选认为优秀与俗套的干谒诗各一首,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此说一说一首优秀的干谒诗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字数在300字左右为宜。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歌初中语文
诗歌不除外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踏青古诗词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