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以陇南师专为例

2023-12-26 13:30玲,李
林区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陇南纪念馆革命

苏 玲,李 伟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成县 7425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基地,高校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鲜活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向上进取的力量激励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及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地方红色文化资源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红色遗址。指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重要场所、建筑物或地点,如革命根据地、革命战斗遗址、党的早期活动场所等,这些遗址是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鲜活见证[1]。第二,红色教育基地。指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播革命精神而设立的教育机构和纪念设施,如革命纪念馆、红色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碑等。通过陈列展览、纪实故事、文物收藏等方式,向人们传递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历史信息。第三,革命文物和文献。指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物品、文件、书籍等,如革命旗帜、党的原始文件、革命领导人手迹等。这些文物和文献记载了中国革命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是研究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依据和宝贵资源[2]。

2.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渠道。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确实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因此,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问题,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带入地方红色文化的实践中,增进其对相关红色遗址和革命纪念馆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3]。

(1)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红色文化承载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4]。

(2)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地方红色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热爱集体、崇尚科学等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

(3)传承红色基因。地方红色文化是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充分运用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地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对本地区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提升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地方红色文化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拓宽了实际案例与教育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增强了教育教学的生动性与实践性,从而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5]。

(5)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地方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在传承发展地方文化、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6]。

二、陇南红色文化的缘起与资源分布

1.陇南红色文化的缘起

陇南红色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包括革命遗址、纪念场所、纪念碑等,最具代表性的有遗址类如两当兵变遗址、哈达铺红军长征遗址,纪念馆类如两当兵变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纪念碑类如成县红军烈士纪念碑、成县五龙山战役烈士纪念碑等。这些红色文化遗产鲜活地记录了陇南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南人民的英勇斗争和无畏牺牲精神,成为陇南人民坚定信念、崇尚英雄的重要象征。

陇南红色文化缘起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陇南开展的早期革命活动。1932年习仲勋等领导的两当兵变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省两当县领导发动的重要武装起义,是一次组织有力、目标明确的兵运斗争。作为红一、二、四方面军均经过并开展重要活动的宕昌哈达铺,既是红军长征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决策地,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补给地、民族政策制定地、重要整编地和集结地。1936年红二方面军长征时在徽县境内活动、休整期间,徽县成为陇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中心。陇南红色文化的缘起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陇南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斗争精神,也向世人展示了陇南革命历史中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传承至今,不断发扬光大,已成为陇南城市精神的标志之一。

2.陇南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简述

陇南市下辖八县一区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资源众多、覆盖面广、关联性强、价值较高”等特点和优势。陇南市人民政府网2023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陇南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8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 885件套,主要收藏于全市八县一区革命纪念馆,即两当兵变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西和会议纪念馆、礼县龙池湾战役纪念馆、文县程海寰烈士纪念馆等。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使陇南人民有着独特的属地自豪感。保护和传承陇南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激励人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7]。

三、陇南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1.理论研究路径

首先,成立以陇南红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或学术团队,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2019年1月,陇南师专成立陇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外事处负责研究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日常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扎实有序开展陇南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传承创新和实践研究等工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作为学校的二级科研机构,陇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有着优厚的研究条件和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开展陇南红色文化教学与科研创新性研究,并提供展示和分享研究成果的机会。其次,与相关研究机构或革命纪念馆合作,开展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借鉴其他地方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陇南师专在陇南红色文化研究方面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近年来,陇南师专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先后与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西和会议纪念馆、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等签订相关协议,建成4个“陇南师专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和1个“陇南师专红色文化研学实训基地”,实现纪念馆社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衔接。截至2023年6月,学校还未与其余4处革命纪念馆建立合作关系,馆校共建范围还需亟待扩展。再次,将陇南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教材与课程设计。通过编写相关教材,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系统地介绍陇南红色文化知识,使学生深入了解陇南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意识。最后,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或研讨会。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如2023年7月,应中共徽县委、徽县人民政府邀请,陇南师专学术团队出席“徽成两康战役和陇南地下党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学术研讨会”,通过观看采访记录片、学术研讨,参会教师与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红军将士后代共同记载好、研究好、宣传好陇南红色革命精神和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深入挖掘陇南独特的红色文化。

总之,通过理论研究、资源整合共享、教材与课程设计以及学术交流与研讨会等多种途径,将陇南红色文化与陇南师专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推动陇南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工作,以培养高素质、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优秀人才。

2.课堂教育路径

首先,让陇南红色文化走进课堂。结合思政理论课教材内容,融入有关陇南红色文化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代表性事件和代表人物等内容。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讲述“红军长征进程”问题时,教师在课堂上讲述“陇上重镇哈达铺”,展示使毛泽东作出中央红军“到陕北去”决策的《大公报》复印件、周恩来赠送给老郎中畅通大夫的“一把铜勺”照片等实物或图片,生动形象地讲解红军长征途中“一张报纸定乾坤”“一把铜勺”等陇南红色故事,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陇南红色文化的魅力。其次,引导学生参与陇南红色文化研究工作。如利用假期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布置有关陇南红色文化的文献研究、座谈讨论、走访调研等任务,了解当地居民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情况,促进学生对陇南红色文化的实践理解,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陇南红色文化的深层次意义。课堂教育路径的实施,能够使陇南师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培养学生对陇南红色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队伍建设路径

首先,“请进来”。学校可以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红色文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培训内容包括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等。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陇南红色文化的内涵,并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其次,“走出去”。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红色文化教育研讨会,聆听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讲座、报告。通过了解红色文化教育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学习最新理论和实践案例,分享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教师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认识和能力。再次,“谈起来”。学校可以建立线上或线下教师交流平台,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红色文化教育的经验和故事。如开设专门的教师微信群、论坛、博客,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红色文化教育的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内容,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和讨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也可以促进彼此的成长、进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还可以通过评选红色文化教育优秀案例和优秀教师,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红色文化教育典型经验,进一步激发教师对于陇南红色文化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协同育人路径

学校还需要与社会单位、组织、机构等合作,共同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从协同育人方面收集的具体建议有:首先,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校继续与陇南各地革命纪念馆合作并扩大合作范围,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建党日等重大节点,组织学生前往陇南红色文化遗址、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碑开展实践活动,亲身感受陇南红色革命历史的氛围,引导学生思考陇南红色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启示和影响。以学校所在地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组织学生赴宕昌县哈达铺、两当县、徽县等地参观学习。通过聆听讲解员对相关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的专业讲解,亲身感受陇南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其次,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教育社会实践项目。学校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合作,开展陇南红色文化调研、纪录片制作、红色文化展览等实践项目。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工作,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陇南红色文化调研,采访成县、宕昌哈达铺、徽县、两当、康县等陇南籍老红军战士及陇南中共地下党后代,了解当地红色故事,形成调研报告或制作成纪录片。再次,策划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展览。通过与陇南各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遗址合作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陇南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深刻影响,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体验和传承陇南红色文化。协同育人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意识以及实践、创新、合作、交际等综合能力。

5.创新教育路径

首先,设立陇南红色文化主题创新实践基地。基地应配备小型图书馆、电脑等相关设备,方便师生查阅和研究陇南红色文化资料,为进行创作与实践活动提供场所支持。同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教师等担任基地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如学校可以建立陇南红色文化创意设计工作室,进行陇南红色文化的创新设计和创作,通过绘画、平面设计、雕塑等艺术形式表达对陇南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其次,组织陇南红色文化教育创新大赛。学校可以征文、演讲、绘画、微电影、微党课、诗歌朗诵、党史宣讲、红歌比赛等形式组织红色文化教育创新大赛,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并发表关于陇南红色文化的见解、思考以及传承的创新方式。大赛可以设立不同的主题和奖项,如最佳作品奖、创新设计奖等,激励师生参与和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如组织陇南红色文化微电影创作大赛,凸显创新创意,鼓励师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运用电影艺术形式表达对陇南红色基因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创作有关红军长征转战陇南、两当兵变、陇南中共地下党等方面的短片、视频、微电影等,展现师生对陇南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的认知,用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

四、结语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陇南师专思想政治教育,是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的需要,旨在激发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利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培养好传承意识,发挥好育人价值。研究和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实地考察、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等,推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和传播,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和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猜你喜欢
陇南纪念馆革命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陇南记忆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圆梦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