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研究

2023-12-26 05:47陈志强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师资队伍高质量

陈志强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福州 350007)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起点,以身心尚未成熟的低龄儿童为教育对象,对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职业培训是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能力、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2018年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健全教师培训制度”作为重点内容,要求“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1],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提供了政策依据。当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而职业培训不成体系则是制约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要探索建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更好地发挥职业培训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乃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意义

(一)提高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效果。职业培训体系是以师资队伍职业发展为目标,以职业培训为内核,涵盖职业培训各方面内容的整体。职业培训体系有两大特征:一是系统性。职业培训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内部包含着若干个子系统,如培训资源系统、培训方法系统等。各子系统又包含着若干个构成要素,如培训资源系统中的各类资源。职业培训体系子系统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二是开放性。职业培训是人力开发的主要形式,人力开发没有终点,职业培训也没有尽头。因此,职业培训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完善,以更好地满足职业培训的需求。系统性、开放性的特征使得职业培训体系比一般性的职业培训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能够有效破解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中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效果。

(二)助力师资队伍职业成长。职业成长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根据翁清雄,胡蓓[2]的观点,职业成长包括组织内职业成长、组织外职业成长两大部分,前者指的是当前组织内的成长,包括职业理想实现、职业能力提升、薪资增长以及岗位晋升四个方面的内容,后者指的是组织转换中的职业成长。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对师资队伍职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助力师资队伍职业理想实现。职业理想是师资队伍在学前教育职业生涯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个人鲜明特征的目标。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为师资队伍职业理想实现提供了行动方案,有助于师资队伍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其次,助力师资队伍职业能力提升。与时俱进地更新职业能力是师资队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客观需要。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以师资队伍职业培训的有序、有效开展为导向,能够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在师资队伍职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使师资队伍更好地胜任学前教育工作。

(三)培养师资队伍终身学习意识。根据1994年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的定义,终身学习指通过一个不断地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的潜能[3]。从学习属性来看,终身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我效能感。从学习对象来看,终身学习是面向全体社会的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也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从学习时间来看,终身学习为延续性学习,贯穿于人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学习场域来看,终身学习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特点,并且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终身学习向着混合式学习的方向发展。终身学习意识是知识经济时代从业者的必备意识,对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而言,终身学习意识更为重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对师资队伍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具有突出的意义,一方面,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凸显了职业培训与职业发展的意义,有助于转变师资队伍的观念,另一方面,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将职业培训融入师资队伍职前、职中各个阶段,有助于激发师资队伍自主培训、自主发展。

(四)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相对于低质量发展而言的概念,是一种以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效益为导向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能够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整体性工程,覆盖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如硬件设施的高质量发展、课程资源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中,师资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占据着中心地位。作为学前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与第一责任人,师资队伍自身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整体效果。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为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条稳定、可靠的路径,能够推动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并以师资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媒介,促进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要点

(一)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1.从系统性的角度而言,系统论将事物视作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认为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复杂系统的动态变化,一方面关注复杂系统的整体变化,另一方面,也关注构成复杂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变化[4]。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系统论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逐渐从自然现象向社会领域延伸,在描述和解释人类社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深刻认识到师资队伍职业培训工作的系统性,统筹处理好师资队伍培训工作中的培育资源体系建设、培训方法体系建设,实现“1+1>2”的建设效果。

2.从层次性的角度而言,构成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的各系统的重要性并不相同,并且,各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重要性也不相同。因此,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要把握子系统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层次性,在全面开展好师资队伍职业培训工作的同时,做到层次清晰、重点明确。以培训资源为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覆盖师资队伍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师德培训资源应该居于核心位置。层次性有助于师资队伍职业培训工作聚焦重点,从而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效率。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1.从理论性的角度而言,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纲领性文件,学前教育覆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要将学前儿童发展的五大领域作为理论培训的重点[5]。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理论也在丰盈和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则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根本宗旨。要加强师资队伍立德树人教育理论的学习,引导师资队伍将学前儿童的道德培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将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行动归宿。

2.从实践性的角度而言,学前教育的本质是实践性的,需要师资队伍以实践行动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实现学前教育的目标。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培训就成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比如,在构成校本培训的诸多形式中,听评课是最重要、最常见的形式。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在了解和认识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评课则是从教学目标出发,对观察到的课堂活动,如教师表现、学生表现,以及课堂活动所得到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要发挥好听评课在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培训中的作用。

(三)针对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1.从针对性的角度而言,当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中面临着多重问题,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要紧扣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以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帮助师资队伍克服问题,助力师资队伍的职业发展。以专业素养为例,对学前儿童身心特征、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等的深入把握与了解是师资队伍开展好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要凸显学前儿童认知心理学等在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2.从前瞻性的角度而言,学前教育处于持续不断的发展态势中,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训体系要具有前瞻视野,能够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发展态势,并从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出发,完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使师资队伍能够胜任未来学前教育。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驱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是当前最为主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学前教育中。教育信息化2.0的出台,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6]。因此,培训体系建设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内容,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的信息素养。

三、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路径

(一)健全职业培训组织体系。首先,设立专门的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机构。以园领导牵头,组建专门机构,并积极吸收各类职能部门,如:保教、财务、人力资源、宣传等部门人员,充实专门机构,以专门机构统筹负责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任务。其次,明确专门机构的工作任务。专门机构的主要任务有四点:一是开展调研与研讨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在校内,或到其他幼儿园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师资队伍职业培训现状,诊断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中的问题。二是制定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方案。立足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方案,为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三是监督方案执行。对负责师资队伍职业培训的机构及个人,要开展好监督工作,保证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方案落到实处。四是开展对外交流。做好与其他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交流工作。

(二)优化职业培训资源体系。首先,做好园本培训资源的开发。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师资队伍培训资源包括国家培训资源、地方培训资源以及园本培训资源三类。其中,园本培训资源既指对国家培训资源、地方培训资源的校本运用,也指幼儿园自主开发的培训资源。要从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的内涵、要求、目标出发,开发具有幼儿园特色的园本培训资源,助力师资队伍职业培训的深入开展。其次,加强网络资源的应用。网络中有着海量的培训资源,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中培训资源的数量仍在增加。要善于发掘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来弥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培训资源的不足[7]。比如,慕课作为开放性课程资源平台,收录了大量资源,其中不乏名家教学视频,可以关键词搜索的方式从慕课平台中发掘资源。

(三)创新职业培训方法体系。从理论培训的角度而言,要从凸显师资队伍主体地位出发,探索新的理论培训方法,比如,采用模块式培训。模块式培训以理论知识的解构与重构为主要特点,需要将分散的理论知识,整合为一个个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内在关联性的学习模块,再借助任务式培训的方法,将模块学习的任务布置给师资队伍,充分提高师资队伍学习的主动性,使师资队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学习效能。从实践培训的角度而言,一方面要提高实践课程的占比,使实践培训的课时与理论培训的课时总体持平,另一方面,则要丰富实践培训的内容,从新时期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使实践培训与师资队伍的岗位工作的发展态势衔接起来,优化实践培训的效果。同时,也要从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的关联性出发,推动二者的交叉融合。

(四)完善职业培训评价体系。首先,发挥师资队伍职业培训评价的反馈作用。积极调整师资队伍职业培训评价方式,使师资队伍职业培训评价的重点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全面反映师资队伍职业培训的现状,使评价活动成为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次,发挥师资队伍职业培训评价的激励作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师资队伍从岗位素质模型出发开展自主学习是增强师资队伍职业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要着力发挥师资队伍职业培训评价的激励作用,对评价表现优秀的师资队伍予以必要的奖励,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动能,同时,对评价不佳的师资队伍,则要予以相应的惩戒。最后,发挥师资队伍职业培训评价的诊断作用。当前,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问题。要以师资队伍职业培训评价,将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并在后续的师资队伍职业培训工作中,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增强培养效能。

结语

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发展以及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重点内容。对此,要立足师资队伍职业培训体系建设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特征,从组织体系建设、资源体系建设、方法体系建设、评价体系建设4个方面采取好措施。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师资队伍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