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实词、虚词

2023-12-26 18:06张荣谦王艳
关键词:鸿门宴实词虚词

张荣谦 王艳

高频考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类型的丰富多彩、内容的博大精深,文体类型趋于多样,虽然题型一直相对稳定,但考查形式不断创新,更注重考查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理解和掌握实词、虚词。具体如下:

一、实词

即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在文言文中,实词的高频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一词多义

即同一实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义项,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而具体句子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因此阅读时必须结合该词的不同义项并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其具体含义。

2.古今异义

即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可分为词义扩大(范圍扩大或义项增多)、词义缩小(范围缩小或义项减少)、义项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正确理解此类实词,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合理推敲。

3.通假字

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包括同音通假、双声通假、叠韵通假,也包括本无其字的通假以及古今字的通假。

4.词类活用

即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通过临时改变这些词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从而满足文从字顺的需要。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可分为: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

即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一般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等。在文言文中,虚词的高频考点主要包括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总之,考生应当掌握重点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准确得出其在句中的含义。

设题方式

对词语和相关内容进行解说的客观选择题(选非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11题)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分析:B项“不可以不劝爱人”的句意为“不能不鼓励关爱他人”,此处的“劝”也是鼓励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所以B项错误。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相关词语的文本迁移能力和句内理解能力,实词的情境分析成为解题关键。

提分要领

一、实词

(一)一词多义

1.探寻本义。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其本义为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引申义则有: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次要的,如“从犯”;堂房亲属关系,如“从弟”。

2.紧扣语境。即根据上下文,获取时间、地点、什么人说的、为什么说、对谁说的、怎么说的等语言信息。如“舍瑟而作,对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句意为曾皙放下正弹奏的瑟,然后对老师作出回答,故“作”的含义就是“起身、站起来”。

3.语法助力。一词多义词准确意义的判断还可借助语法结构,判断其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等。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可根据“胜”的词意推断“举”的意义为“尽”。

(二)古今异义

1.上下文推敲法。即联系实词所在语句的上下文,从逻辑关系和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如“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结合上文“山间之明月”和下文“用之不竭”的逻辑关系,以及“吾与子之所共适”的具体情境,我们可以判定,这里的“色”不应简单理解为“颜色”,而应理解为“形色”,现在的意义相对于它扩大了。

2.语法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居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如“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纵”和“凌”处于相同的语法位置,“纵”为“撑、驾”义,“凌”在这里应理解为“越过”,这属于义项转移。

3.今义代入分析法。在判断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时,可以按照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双音节词中的单个词语进行解释,然后把两个词语的意义结合起来,放在语句之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要求。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从而”的今义为“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代入句中明显解释不通,所以只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解读为“跟随(他)并且……”。

(三)通假字

1.音形同近法。即通过“音同形近”的办法作一般性分析辨别。如“砉然向然”(《庖丁解牛》)的“向”,其实就是“响”的通假字,二者在语音和字形上都相近。

2.语境分析法。碰到通假字时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做到“以声求义”,找出它的本义,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其中“蚤”字可“依音破字”寻求本字“早”来读之,就文通意顺了。

3.参考注释法。古代文字训诂学家在注释古籍中对通假字有过许多研究和考证,并常用“某读曰某”“某与某古字通”“某与某同”等来说明文字的通假关系。如“隰则有泮”(《诗经·氓》),郑笺注为:“泮读为‘畔’。”即可理解“泮”为“畔”的通假字。(四)词类活用

1.正确辨析正常语序。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如“众星北流”,主语是“众星”,由名词充当,没有活用;“流”,动词作谓语,没有活用;“北”是方位名词,却作了“流”的状语,这就与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相悖了,故应该在“北”前加一个“向”字,翻译成“向北”,即名词作状语。

2.正确辨析搭配规律。

(1)句中一定要有谓语。

(2)名词置于谓语前做状语。如: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地侍奉他)(《鸿门宴》)

(3)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有时是介词结构作补语)。

3.正确分类强基础。

(1)名词活用的分类辨析。

一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有以下几种:

①名词+名词,如果一个句子中有两个名词连用,这两個名词既不是并列关系、同位词关系,又不是偏正关系,句中也没有其他动词作谓语,那么,其中的一个名词用作动词,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如:晋军函陵。(军: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如: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口技》)

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云青青兮欲雨。(雨: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名词用“而”“则”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衣冠而见之。(衣:穿上衣服;冠: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

⑤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如: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下;东:向东进军)(《前赤壁赋》)

二是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如:生死而肉骨也。(生:使死人复生;肉:使白骨长肉)(《中山狼传》)

三是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伤仲永》)

四是名词活用作状语。有以下几种: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愚公移山》)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鸿门宴》)

④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史记》)⑤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如:谨食之,时而献焉。(时:到时候)(《捕蛇者说》)

⑥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西:向西)(《登泰山记》)

(2)动词活用的分类辨析。

①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射:射箭的技术)(《卖油翁》)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斗)(《过秦论》)

③动词的为动用法。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哀:为……哀叹)(《阿房宫赋》)

(3)形容词活用的分类辨析。

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四美具,二难并。(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贤主嘉宾)(《滕王阁序》)

②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如: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热:感到热;凉:感到凉)(《两小儿辩日》)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使……变绿)(《泊船瓜洲》)

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怪)(《桃花源记》)

(4)数词活用的分类辨析。

①数词活用作动词,即数词作谓语。如: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阿房宫赋》)

②数词用作形容词,即数词作定语。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全、满)(《岳阳楼记》)

③数词用作名词,即数词作主语或宾语。如:其一犬坐于前。(一:一只狼)(《狼》)

二、虚词

(一)关注语境顺逻辑

文言虚词,大多一词多用,且用法非常灵活,意义又比较虚化,甚至有“虚”有“实”(兼类词)。如“为”:《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前一个是介词,译为替、给;后一个是动词,译为作出、制定。

因此,虚词的学习不能脱离语境。只有在分析具体上下文语境的基础上,理顺逻辑关系,才能准确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辨别其用法。备考训练时,可以借助虚词的用法,揣摩语境,推断其意义和用法,以培养语感。

(二)结合语法找规律

1.全句结构关照法。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起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也”是语气助词。

2.位置对应分析法。文言文讲究整齐、对称,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推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与它处于对应位置的“以”也可推断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3.词性功能判断法。依据常用虚词的词性功能来判断其大概含义,即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中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

4.标志虚词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的“于”是介词,与其宾语“鸟兽草木之名”共同构成状语,就成为状语后置的标记,但翻译时仍按介词,意译为“对”。

(三)正确分类强基础

1.而

(1)用作连词。

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②递进关系,而且、更。如: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③承接关系,成就、然后、从而、才。如: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④转折关系,但是。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⑤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⑥假设关系,表示这个动作发生的方式、人物的情态等。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⑦因果关系,所以、因而等。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通“尔”,用作代词,你的;偶尔也作主语,你。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4)用作固定结构。如:而已、而后、而况、既而等。

2.何

(1)用作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定语,什么、哪。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疑问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3)通假字,通“呵”,喝问。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4)用作固定结构。如:何如、奈何、若何、何以、无何、何乃等。

3.乎

(1)用作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吗、呢。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表反问语气,吗、呢。如: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鸿门宴》)

③表商量语气,吧。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④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啊、呀。如: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⑤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如:于是乎书。(《相州昼锦堂记》)

(2)用作介词,于。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

(3)可作词尾,……的样子、……地。如: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用作固定结构。如:不亦……乎。(表反问,不也……吗?)

4.乃

(1)用作副词。

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才、这才、就等。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却、竟(然)、反而等。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③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只、仅等。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④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是、就是等。如: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2)用作代词。

①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你的;也作主语,你。不能作宾语。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②用作指示代词,这样等。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③作连词用,然而等。如: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3)用作固定结构。如:无乃、乃尔等。

5.其

(1)用作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指示代词,表示远指、近指等,这、那。如: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③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

①加强祈使语气,可、还是等。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師》)

②加强揣测语气,恐怕、或许、大概、可能等。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加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等。如: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蹇叔哭师》)

(3)用作连词。

①选择关系,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假设关系,如果、假如等。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4)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5)用作固定结构,何其、多么。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6.且

(1)用作连词。

①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再说等。如: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让步关系,尚且、还等。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③并列关系,又。如: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

①将、将要。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暂且、姑且。如: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3)用作固定结构。如:且夫、且如等。

7.若

(1)动词,像、好像等。如: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2)用作代词。

①表对对方的称呼,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3)用作连词。

①表假设,如果、假设等。如: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表选择,或、或者。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③至、至于。如: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4)用作固定结构。如:若夫、若定、若何、若干等。

8.所

(1)名词,处所、地方。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助词。

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所:他们居住的)(《〈指南录〉后序》)

(3)用作固定结构。如:为……所、所以、所谓、所在等。

9.为

(1)动词。

①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以为、认为等。如: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③判断词,是。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介词。

①表被动,有时构成“为所”或“为……所”,被。如: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③对,向。如:为之奈何?(《鸿门宴》)

(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1)兼词。

①于之、于此、于彼。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②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代词。

①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②哪里、怎么。如: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语气词。

①句末语气词,了、啊、呢。如: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③作词尾,然、……的样子。如: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1.也

(1)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如: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鸿门宴》)

②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如: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之事》)

③表示祈使语气。如: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如: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3)用作固定结构。如:……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也哉等。

12.以

(1)介词。

①表示凭借,凭、靠。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表示时间、处所,于、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③表示原因,因为、由于。如: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2)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表示承接關系,而或省去。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关系,而、来、用来、以致等。如: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3)助词。

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如: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4)动词。

以为、认为。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5)名词。

缘由、原因。如: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6)通假。

通“已”,止、已经。如: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7)用作固定结构。如:以为、以是、是以、有以、无以等。

13.因

(1)介词。

①依照、根据。如: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趁着、趁此。如: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传》)

③通过、经由。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传》)

(2)副词。

①于是、就、因而。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原因、缘由、机缘。如: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3)动词。

①根据。如: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②沿袭、继续。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14.于

(1)介词。

①向、对、对于。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②被。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③比。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2)用作固定结构。如:于是、见……于等。

15.与

(1)介词。

①和、跟、同。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给、替。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③比、和……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连词。

和、跟、同。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3)动词。

①给予、授予。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②结交、亲附。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③对付。如:庞煖易与耳。(《史记·燕召公世家》)

④参加、参与。如: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师》)

⑤赞许、同意。如:吾与点也。(《论语》)

(4)通假。

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5)用作固定结构。如:孰与、与……孰等。

16.则

(1)连词。

①表示承接关系,就、便、原来是、已经是。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表示条件或假设关系,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示并列关系,就或不译。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虽然、倒是。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⑤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连用,就是、不是……就是。如: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2)副词。

①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已经、原来、原来已经。如: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秦晋崤之战》)

(3)名词。

①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笑话一则》

②准则,法则。如: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4)动词。

效法。如:四方皆则之。(《史记·三十世家·孔子世家》)

(5)通假。

通“辄”,总是,常常。如: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7.者

(1)助词。

①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数词后面,……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如: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如: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④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的。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⑥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译。如: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⑦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如: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②指示代词,这、此。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助词。

①相当于“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③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如: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动词。

到……去。如: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直击高考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间,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下列对黑体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解析】A项“意思相同”错误。“穷冬烈风”的“穷”意思是“深”,“穷冬”即“深冬”“隆冬”。句意:现在困辖逃亡,路过曹国;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

【参考答案】A

试题演练

一、实词

1.下列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之伐越”“自伐者无功”中的“伐”意思相同,都翻译为“讨伐”。

B.“故曰圣人蚤从事焉”中的“蚤”与《鸿门宴》中“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意思相同。

C.“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中的“过”与《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曰”中的“过”意思不同。

D.“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中的“假”,意思为“借”,与《劝学》中“假舟楫者”的“假”意思相同。

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汝可以模拟得之 裹足不入秦 不如拼搏一笑

B.行李之往来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期山东为三处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役聪明之耳目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所守或匪亲 圣人无常师

B.外连衡而斗诸侯 赢粮而景从 君子生非异也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輮以为轮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对以下各句黑体词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

②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③吾与之友矣

④求也退,故进之

⑤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⑥其家甚智其子

⑦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⑧冬日衣皮毛

⑨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⑩事无事,味无味

A.①⑥⑩/②④⑤/③⑦⑧/⑨

B.①⑤⑩/②③④⑥/⑦/⑧⑨

C.①⑤/②④⑥⑩/③⑦/⑧⑨

D.①⑩/②③④⑨/⑤⑦/⑥⑧

5.下列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事请不烦出敕”中国的“敕”,指“皇帝的命令”,《红楼梦》中“敕造宁国府”的“敕造”,意为奉皇命而建。

B.“乞容臣出牒处分”中的“乞”意为“请求”,与《陈情表》中“愿乞终养”的“乞”意思相同。

C.“古有讨除不胜者”中的“勝”,意为“尽”,与《春江花月夜》中“青枫浦上不胜愁”的“胜”意思相同。

D.“帝然之”中的“然”,意为“认为……正确”,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然”意思不同。

6.下列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秦之在燕也,与其相子之为婚”中的“为婚”指的是结为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约为婚姻”的意思相同。

B.三晋指战国时的韩国、赵国、魏国,因从春秋时的晋国分化而来,史称“三家分晋”。

C.“以国让子之”的“让”意为让给,与《谏逐客书》中“太山不让土壤”的“让”不同。

D.“不足任天下”的“任”意为统治、主持,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简能而任之”的“任”相同。

7.下列选项中黑体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二、虚词

1.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洺州曲周人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还以兵属明宗讨在礼

民以食为天

D.城中之人何罪

徐公何能及君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先自琅琊南度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为江左冠族

公为我献之

C.方庆随之卒业

蚓无爪牙之利

D.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今者项庄拔剑舞

3.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先代人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世宗以其质直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刚于违和之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给侍之劳

之二虫又何知

4.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忠信,所以进德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

B.其于礼、信,亦若是而已矣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而桓公必归之地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诸君各言其志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5.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王所以觉世牖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因欲不知义者由于义

蒙故业,因遗策

C.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其于似有知实未深知者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中的“焉”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侯夫观人风者得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D.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

7.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关山度若飞”相同的一项是(  )

A.若毒之乎?

B.天若有情天亦老

C.若入前为寿

D.天涯若比邻

8.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知不可乎骤得

9.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

A.犹且从师而问焉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猜你喜欢
鸿门宴实词虚词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