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羽毛球男单选手石宇奇攻防阶段和不同区域技战术分析

2023-12-26 01:32胡晟飞李龙高子尧
运动精品 2023年9期
关键词:石宇奇赛龙李梓

胡晟飞 李龙 高子尧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随着林丹等众多实力强劲的运动员退役,羽毛球国际赛场上男单项目竞争越发激烈,而我国羽毛球男单项目的竞技水平一度下滑。当今我国男单一号人物石宇奇的竞技水平位列世界一流,在现今国际羽毛球选手实力超群的环境下,研究石宇奇的技战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陈春林“四段指标评估法”和谢博“场地九区划分法”等指标对石宇奇与其对手安赛龙、桃田贤斗、李梓嘉、金廷在2019-2021 年国际重大比赛中5~10 拍球和不同场地区域的技术使用情况和得分率与失分率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石宇奇与其对手的技战术情况,分析他们技战术打法的差异性,找出优劣势。标准羽毛球男子单打场地是以网柱为中心成为的两个矩形,由此划分三个部分组成:两边发球线和单打边线组成的矩形为第一部分、左半场和右半场发球线与后场底线组成第二和第三部分。将男子单打场地划分为9 个场地区域(每个区域平均长:4.47 米;宽:1.73 米),前场区域分为:1 号、2 号和3 号区域;中场区域分为:4 号、5 号和6 号区域;后场区域分为:7 号、8 号和9 号区域。以右手持拍手为例的运动员:1 号、4 号和7 号区域为正拍击球面(正拍为手心向上持拍的一面);2 号、5 号和8 号区域可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和运动员个人习惯采用正拍或反拍击球面;3 号、6 号和9 号区域为反拍击球面(反拍为手背向上持拍的一面),如以左手持拍运动员则相反(图1)。

图1 羽毛球男子单打场地九区划分图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石宇奇在2019-2021 赛季8 场(20 局)国际重大比赛5~10 拍球中所运用的技战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以“羽毛球技战术”“羽毛球男子单打”“石宇奇”等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广西大学图书馆等学术平台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核心论文为基础,充分对羽毛球技战术的重点资料进行整理,确定统计指标和方法,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爱奇艺、腾讯体育等视频软件选取石宇奇2019 年至2021 年参加的8 场比赛共计20 局的重大赛事录像进行观察。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特邀请具有职业羽毛球经历的运动员成立一个小组(小组成员4 人)一同观看同一场羽毛球比赛,并记录技战术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将观看石宇奇比赛的技战术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通过Excel 和SPSS 23.0 对羽毛球技术的使用率、得分率、失分率等等进行分析和处理,将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和卡方拟合优度检验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

1.2.4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石宇奇在比赛中5~10 拍球与不同场地区域技术使用率和得失分率等指标与对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运动员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比赛对手的技术缺陷和战术的异同性,做好扬长避短的充分准备,为今后的比赛做好应对措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石宇奇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战术统计与分析

周天翔在篮球比赛中阐述了进攻的主要特征是由得分、进攻篮板、助攻和失误来体现;防守是由盖帽、抢断、犯规和防守篮板体现,因而总称为攻防。固可以借鉴到羽毛球比赛中,进攻可以从杀球、主动高球、主动吊球、抢网搓球、勾球和推球来体现;防守可以从被动高球、被动吊球、接杀球和吊球、挑球等技术来体现,因此在羽毛球比赛中的攻防阶段是双方运动员的攻防转换与主要得分或失分的阶段。

2.1 石宇奇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统计分析

将石宇奇8 场比赛(20 局)攻防阶段(5~10拍)不同区域技术采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见表1),结果显示1 区、2 区、3 区4 区、9 区A.Sig(双侧)=0.000<0.001,5 区、7 区、8 区A.Sig(双侧)=0.002、0.012、0.001<0.05,以上所有区域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1 区、2 区和3 区数据来看石宇奇技术使用主要分布于搓球和挑球,通过挑球限制和调动对手后场区域之后通过搓球技术获得抢攻机会,可以看出石宇奇在攻防阶段前场球处理的质量更高些,前场技术限制对手的更加到位,因而有了更多扑球的机会,并且石宇奇的抢攻战术在攻防阶段能够完全的展现出其优势。石宇奇在4 区、5 区和6 区防守技术主要是采用挡拦网球,挡拦网的数据量较大于接杀勾和抽球,防守的方式较为单一,容易被对手预判并造成连续压迫式的进攻,使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石宇奇在7 区、8 区、9 区使用杀球技术为主要进攻手段,吊球技术结合使用,较少使用高球。由此可见,石宇奇在攻防阶段的进攻能力较强,尤其在9 区杀球技术的使用更是超过其他技术的半数以上。通过数据得知石宇奇进攻能力较强之外,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当对手把球送入9 号区时,可以较多次的提前预判石宇奇的进攻路线和进攻手段。因此可见,石宇奇在攻防阶段9 区的技术分布和技术使用的结合具有单一性。

表1 石宇奇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统计

2.2 石宇奇与对手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统计与对比分析

对石宇奇与其对手8 场比赛(20)局攻防阶段(5~10 拍)不同区域技术进行双变量Pearson 卡方检验(见表2),结果显示与安赛龙的比赛中1区、2 区A.Sig(双侧)=0.050、0.004<0.05,呈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区、4 区、5 区、6 区、7 区、8 区、9 区渐进显著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数据上分析,石宇奇对战安赛龙时,前场区域多以搓球和推球技术为主去限制对手和抢攻,安赛龙身高190cm,在进攻上具有身高优势,是一名进攻能力非常强劲的球员,因此在攻防阶段石宇奇较多采用主动搓球抢攻的战术,因而也有了5 次扑球的机会(扑球是在前场区域高于球网的位置从上快速下压的一种技术,也是得分率最高的一种技术,同样也是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连续压迫导致对手回球不及或者导致对手回球质量不高时而出现的机会球)。同时,为了限制对手进攻能力和减少自己的防守压力,较多以推平快球来控制和限制对手后场位置,防止对手拥有较好的进攻机会。相反,安赛龙在攻防阶段的前场区域多以挑球技术为主,可以看出安赛龙在此阶段的前场区域被石宇奇限制,没有较多直接的机会进攻反击。

表2 石宇奇与安赛龙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对比统计

对石宇奇与桃田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进行双变量Pearson 卡方检验(见表3),结果显示1区、2 区、3 区A.Sig(双侧)=0.004、0.006、0.037<0.05,呈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区、5 区、6 区、7 区、8 区、9 区A.Sig(双侧)>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从数据上分析,石宇奇和桃田在攻防阶段均是搓球与挑球技术数据量较大,由此可见,桃田在此阶段主要采用主动抢攻战术,因此可以看到7 区、8 区和9 区数据对比后并无明显差异,虽然桃田打法以进攻为主,但石宇奇在此阶段与桃田比赛时依然专注于采用抢攻战术,在搓球技术和推球技术上均高于桃田,在前场区域能够更加有效地限制桃田的行动,所以桃田在后场区域没有较好的进攻机会,由于石宇奇前场区域的控制能力较强于桃田,因而可以获得更多较好的进攻机会,即使桃田在攻防阶段改变了战术策略,但他在与石宇奇的比赛中更多处于防守状态,从4 区、5 区和6 区的数据可以看见桃田防守的数据量较大于石宇奇的防守数据量,均多以挡拦网为主。从数据上显示,在后场区域石宇奇的杀球技术显著高于桃田的杀球技术,这就可以判断,石宇奇在攻防阶段不仅很好的限制了对手的进攻频率,而且在前场区域的技术比桃田更加细腻,控制能力也较优于桃田。

表3 石宇奇与桃田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对比统计

对石宇奇与李梓嘉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进行双变量Pearson 卡方检验(见表4),结果显示2 区、3 区和8 区A.Sig(双侧)=0.009、0.005、0.022<0.05,呈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区、4 区、5 区、6 区、7 区、9 区A.Sig(双侧)>0.05 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从数据上分析,石宇奇和李梓嘉在攻防阶段打法特点较为相识,李梓嘉在2 区抢搓、推球和挑球限制石宇奇更多,而石宇奇在3 区通过抢搓、推和勾球来给自己制造进攻机会,二人都是在自己较为擅长的区域来限制对手反攻。从数据量来分析,石宇奇在较为擅长的3 区搓放、推、勾比李梓嘉在3 区使用的技术数据量更多,因此可以分析到,石宇奇更加擅长在3 区调动李梓嘉。石宇奇在8 区和9 区的杀球和吊球的数据量较大于李梓嘉,而李梓嘉在4 区、5 区和6 区挡拦网和、接杀勾和抽球等防守技术均大于石宇奇。由此可见,石宇奇在对阵李梓嘉的比赛中,在前场区域的技术更加优于李梓嘉,因而比李梓嘉拥有更多的进攻和得分机会。可以分析到,由于双方在攻防阶段相互限制,因而打法风格都无法很好的展现,更多采取限制性的打法战术和拉吊突击的战术。

表4 石宇奇与李梓嘉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对比统计

对石宇奇与金廷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进行双变量Pearson 卡方检验(见表5),结果显示1 区A.Sig(双侧)=0.025<0.05,呈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区至9 区A.Sig(双侧)=均大于0.05,不具有显著性。从数据上分析,金廷搓放和推球技术数据量均大于石宇奇,在前场区域的技术比石宇奇更加细致,更加能够限制住石宇奇的前场和后场区域,因而金廷在7 区、8 区和9 区吊球和杀球技术的数据量较大于石宇奇。石宇奇在攻防阶段前场区域的挑球技术数据量均大于金廷,可以看出石宇奇在前场区域限制金廷是较为困难的,因此石宇奇在攻防阶段4 区、5 区和6 区与金廷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陷入的防守的局面。石宇奇在攻防阶段与金廷的比赛中更多采用防守反击战术。而金廷则更加能够压制石宇奇的进攻,能够完整地展现抢攻的战术打法。

表5 石宇奇与金廷攻防阶段不同区域技术对比统计

表6 石宇奇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统计

综上所述,石宇奇在攻防阶段对阵安赛龙、桃田和李梓嘉的比赛中,可以很好地在前场区域限制住对手,从而获得进攻机会,能够展现出自己前场技术牵制性与后场抢攻战术的优势和压制力。而石宇奇在攻防阶段对阵金廷的比赛中,则无法通过前场技术限制住对手,反而被金廷限制,导致在攻防阶段陷入被动。从以上分析中发现,在攻防阶段的比赛中运动员更多的精力放在1 区、2 区和3 区,争抢前场区域的主动权,通过搓放和推球等技术限制对手,才能获得有效的进攻机会,从而取得得分。

2.3 石宇奇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统计与分析

将石宇奇8 场比赛(20 局)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进行拟合优度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得分A.Sig(双侧)=0.001<0.05,失分A.Sig(双侧)=0.001<0.00.1,得失分均呈现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得分的数据上分析,石宇奇主要的得分区域在3区和9区,得分率为24.4和25.9,随后在1 区和7 区,得分率为13.3 和13.3,由此可见,石宇奇主要是通过1 区和3 区前场技术对对手造成压迫和限制,迫使对手挑球,从而在7 区和9 区获得进攻机会。从数据上看,石宇奇在攻防阶段大部分占据主动,更多的限制住了对手。从失分的数据上分析,石宇奇在3 区和6 区失分较多,失分率为19.5 和15.6,其次是1 区、2 区、4 区、5区和7 区,失分率分别为12.5、8.6、11.7、11.7、11.7。由此可见,石宇奇在6 区的防守位置较为薄弱,而3 号区虽然得分率高,但失分率也是最高的区,石宇奇在3 区虽有效的限制住了对手,但在比赛中高速跑动的同时,回击较高质量的球时就造成了失误率的上升。石宇奇9 号区得分率最高,而9区失误率却低于7 号区,因此可以发现,石宇奇在9 区比7 区更加擅长取得成功率更高且效率高的得分。石宇奇和他的对手在攻防阶段均在执行较为主动的抢攻战术,但由于个人的战术和技术优劣势,在对阵不同对手的时候战术会略微调整,因此在4区、5 区和6 区的防守中具有一定的压力,且占据一定的失分率,属于合理现象。

2.4 石宇奇与对手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统计与比对分析

将石宇奇8 场比赛(20 局)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与其对手的得失分进行拟合优度卡方检验(见表7),石宇奇与安赛龙得分对比结果显示A.Sig(双侧)=0.005<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失分对比结果显示A.Sig(双侧)=0.338,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石宇奇在1 区、2 区和3 区得分率为7.4、7.4、25.9,均大于安赛龙,而安赛龙4 区、5 区和6 区得分率为7.7、15.4、11.5,均大于石宇奇,石宇奇在9 区得分率为33.3大于对手,而安赛龙在7 区得分率为19.2 大于石宇奇。从得分数据上分析,石宇奇在前场区域明显限制住了安赛龙,在前场区域占据很大程度上的优势,并且在9 区和7 区获得了较高的得分率,尤其是在9 区得分率显著高于安赛龙。由此可以发现,石宇奇在攻防阶段对阵安赛龙的比赛中运用抢攻战术的效果比安赛龙显著,前场技术比安赛龙更加细致。而安赛龙在攻防阶段采用抢攻战术的同时,有时则不得已转为使用防守反击战术,且拥有较为强悍的防守能力,在4 区、5 区和6 区防守得分中均显著大于石宇奇,安赛龙在攻防阶段的前场区域无法控制住石宇奇,则通过较强的防守能力来获得在7 区和9 区的抢攻和得分机会。

表7 石宇奇与安赛龙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对比统计

对石宇奇与桃田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进行拟合优度卡方检验(见表8),得分对比结果显示A.Sig(双侧)=0.000<0.001,失分对比结果显示A.Sig(双侧)=0.012<0.05,得失分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得分数据上分析,石宇奇主要得分区域为3 区、7 区和9 区,得分率均为24.2,从石宇奇这三个区域得分率上看,完全符合石宇奇在攻防阶段与桃田比赛中所采用的控制前场获取后场抢攻机会得分的战术,但石宇奇限制对手主要是在3 区。由此可见,石宇奇对阵桃田的比赛中,前场得分区域较为单一,无法在前场区域完全限制住对手。而桃田在攻防阶段1 区和2 区取得得分高于石宇奇,但7 区、8 区和9 区得分率低于石宇奇,由此可见,桃田虽然在1 区和2 区可以有效的限制住了石宇奇,但进攻能力较弱,无法使得抢攻战术取得显著性的得分或者只能给石宇奇造成较小的威胁。从失分数据上分析,石宇奇主要失分率区域在1 区和3 区,分别为19.4 和29,其次是7 区和9 区,失分率为9.7 和12.9。固此认为,石宇奇在攻防阶段更加注重前场区域的出球质量,从而获得进攻,因此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增长了失分率。桃田在攻防阶段主要失分区域为1 区、5 区和6 区,失分率分别为21.6、21.6、21.6,其次3 区和7 区失分率为13.5、13.5。可以发现,桃田在攻防阶段转变为了抢攻战术,在前场区域取得了较高的得分率,但在1 区失分率也较高于石宇奇,4 区、5 区、6 区为桃田失分率最高的区域,由此可见,石宇奇采用的抢攻战术给桃田造成较大的压力。

表8 石宇奇与桃田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对比统计

对石宇奇与李梓嘉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进行拟合优度卡方检验(见表9),得分对比结果显示A.Sig(双侧)=0.000<0.001,失分对比结果显示A.Sig(双侧)=0.002<0.05,得失分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得分数据上分析,石宇奇主要得分区域为1 区、3 区和9 区,得分率分别为19.4、35.3、25。由此可见,石宇奇在对阵李梓嘉攻防阶段的比赛中,依然采用的控制前场区域,打出高质量的搓球、推球、勾球等技术,迫使李梓嘉挑球来获得使用抢攻战术的机会。尤其从3区的数据量对比分析可见,石宇奇在3 区很好的限制了李梓嘉的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性的得分差。反观李梓嘉在与石宇奇攻防阶段的得分中,虽然在前场区域的得分率较小于石宇奇,但是李梓嘉依然在7 区(17.9)和9 区(32.1)显著高于石宇奇的得分率。因此可以分析出,李梓嘉在攻防阶段并不是主要通过前场区域的技术控制石宇奇来获得进攻机会,反而会通过顽强的防守能力来扭转被动的状态,从积极的防守中找到机会反击,同时可以看出,石宇奇在攻防阶段采用的抢攻战术很好的压制住了对手,迫使对方从防守中寻找机会转攻,采用防守反击战术。从失分数据上分析,石宇奇主要失分区域在2 区和6 区,失分率分别为20.6 和23.5,其次是1 区、3 区和4 区,失分率均为11.8。6 区是石宇奇防守较为薄弱的区域,虽然石宇奇在前场区域可以有效的控制李梓嘉,但石宇奇在前场区域也有着较高的失分率。从李梓嘉的失分情况中分析,李梓嘉失分率最高的区域为1 区、5 区和6 区,失分率分别为20、16、16,李梓嘉在攻防阶段的前场区域技术较弱于石宇奇,因此在通过前场技术获得进攻机会的同时,也通过防守反击的方式获得进攻机会,所以李梓嘉在攻防阶段的防守压力较大,失误率就有所提高。

表9 石宇奇与李梓嘉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对比统计

对石宇奇与金廷在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进行拟合优度卡方检验(见表10),得分对比结果显示A.Sig(双侧)=0.115>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失分对比结果显示A.Sig(双侧)=0.000<0.001,呈现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失分数据上分析,石宇奇失分较多的区域为3 区、4区、5 区6 区和7 区,失分率为18.9、13.5、21.6、16.2、13.5。金廷失分较多的区域为3 区、4 区、5区、6 区和9 区,失分率为15.4、17.9、12.8、12.8、12.8 和10.3。石宇奇在与金廷的比赛中,两人在前场区域的失分率相差不明显,在前场区域均有着较高水平的技术能力,而中场区域的失误率则有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可见,金廷在攻防阶段的进攻能力较强与石宇奇,从比赛视频中观看到,金廷不仅使用控制前场区域来完成抢攻战术,并且使用抽压抢攻的战术来压迫石宇奇,从而获得进攻机会或者直接得分,因此给石宇奇的中场区域造成了较大压制力,尤其是在5 区和6 区,也是石宇奇较为薄弱的区域。

表10 石宇奇与金廷攻防阶段不同区域得失分对比统计

综上所述,石宇奇与以上3 名对手在得失分对比中均存在差异,而与金廷的差异性则较小。由此可见,石宇奇与安赛龙、桃田和李梓嘉在攻防阶段的战术运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石宇奇在攻防阶段主要是采用控制前场区域获得抢攻和进攻战术得分,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迫使对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改变为防守反击的战术。与金廷的比赛中,则无法通过前场区域的技术来获取优势,反而被金廷在中场区域抓住机会抢攻。在石宇奇攻防阶段的比赛中可以看出,他在此阶段的前场区域的技术上比对手更加细腻,更多是在前场区域给对手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虽然石宇奇在前场区域有着较高的得分率,同样也有着较高失分率。9 区是石宇奇进攻能力最强的区域,也是石宇奇与其他对手在攻防阶段比赛中得分率最高的区域,6 区则是石宇奇最薄弱的区域,防守失误率较多的区域。

3 结论

石宇奇在不同区域技术使用上,主要是以搓球和挑球技术为主来前后调动对手,但加强了3 区搓球抢网技术,并且勾球和推球技术结合较多,中场区域以挡拦网为主,接杀勾和抽球技术结合,9 区主要以杀球技术较多,7 区杀球与吊球技术相结合使用。在不同区域得失分上,主要得分区域为9 区和3 区,其次为7 区和1 区,主要失分区域为3 区和6 区,其次为1 区、4 区、5 区7 区。石宇奇在攻防阶段主要运用传统的攻防战术和通过技术变化限制对手行动的战术。

4 建议

在攻防阶段,在1 区挑球使用率较高,应多结合勾球和推球技术强化在攻防阶段的进攻。在中场区域挡拦网使用率较多,容易被对手预判,应多结合接杀勾技术或抽球技术加强防守的变化和反击的手段,同时应加强在7 区的杀球技术和进攻能力。在抢攻的同时,应减少1 区、3 区、和7 区的失分率,4 区、5 区、6 区(防守区域)失误率较高,可以适当增加推压技术的结合弱化对手的进攻能力。在与安赛龙和李梓嘉的比赛中,他们进攻和防守能力较强。这两个选手身高较高,应在运用抢攻战术的同时,结合突击和点杀的技术,增强进攻的多变性。与桃田的比赛中,可以多采用前场限制技术来增加其跑动距离消耗其体能,并且减少自身体能消耗,使回合拖入相持或多拍阶段再执行抢攻战术。与金廷的比赛中,因增强中场抽压技术的能力或者避免与其在中场博弈,同样可以采用在后两个阶段来加强进攻的战术,避免在前两个阶段与其进行对攻而消耗大量体能。

猜你喜欢
石宇奇赛龙李梓
细说全英“屠龙”事件的前因后果
石宇奇:向风而行 步履不停
国羽男单石宇奇世界大赛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
爱的那一刻
推进“党建+”工作决胜迎峰度夏
石宇奇:挑战无处不在
是谁让安赛龙在全英赛差点翻车?
安赛龙缘何赢不了桃田贤斗
逛超市
石宇奇:想去金字塔尖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