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23-12-27 11:37武豫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1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传统

武豫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历经千年的沉淀,积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最新指导思想,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背景形成的。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其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要矛盾自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面临着频发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诉求,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制度和理念已经难以完全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例如,具体到传统文化这一特定领域,传统的治理模式和思想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指导作用、促进作用逐渐难以跟上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实际,从而相比以往更为需要有更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新指导思想和理论成果。自总书记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以其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党的重要指导思想中汲取精华,对它们进行了总结和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对这些宝贵理论成果的现代化、中国化改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不仅富含着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获取的宝贵历史经验,是贴合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也是对我们党重要理论成果的高质量创新,是具有高度延展性和价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所在[1]。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哲学理念上的传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来说,就来自于我国上下五千年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革命与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根系和养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思想中哲学理念的具象化体现。例如,我国历来强调求真务实、崇实黜虚的精神,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处处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理念,讲求在微观上精准把握基层实际,强调实干兴邦,避免空谈误国。又比如,对于“天人合一”这一古代哲学重要命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则具现化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托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国民“人”与自然环境“天”的协调和共处,对这一哲学命题做出了精彩解答。再比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分别以核心价值观、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方式予以现代化的表达,不仅体现出了其思想精髓,也为哲学理念的实践价值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文化内核上的沿革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仅提出了诸如核心价值观等高度概括化、简明化的内容,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等思想内核,在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相契合的同时,通过明确的指导思想为全社会凝聚了主动积极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在政治文化领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仁政”等重要思想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新时代”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充分挖掘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和潜力。在社会文化领域,将我国传统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进行总结和完善,提出了覆盖社会各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在文化建设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兼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调推动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工作,以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2]。

(三)思想精髓上的提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于以高度简洁、融会贯通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和我国发展实际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精炼党的重要理论成果,结合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高度概括,将深奥复杂的哲学思想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将传统思想引导转化为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比如依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理论,创造性提出“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精准把握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最完整和最核心的要点。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的扬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国传统文化是扬弃的、创新的,一方面强调其价值,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以充分发挥其对群众、对干部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科学的改造与发展,有机结合时代背景和工作实践,剔除其固化、负面、不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需要的部分,进一步激发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指明前进方向

我国所具备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宝藏,实际上有着无比宝贵和独特的价值,然而其价值的体现有赖于基于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强调的中国梦、创新驱动、科技兴国等战略目标,无一不是立足于我国文化强调创新和创造,鼓励人们开拓创新思路和方法,有效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并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

(三)有机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承和发展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强调的文化自信、和平发展、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和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不仅能够在国内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而且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认可,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四、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是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创新、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举措,也是增进人民凝聚力和认同感、汇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力的重要指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当始终秉持其理念和精神,积极挖掘和领悟其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哲学思想,以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传统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中医的特色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