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高校青年工作战略性的四重进路

2023-12-27 11:37赖东清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时代政治

赖东清

2023 年6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要求,要全党全国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青年工作涉及国家战略大局,关乎国家兴盛、长治久安。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者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情况、肩负新使命,不断激发广大高校青年挺膺担当,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强国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就是需要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工作战略性。

一、新时期高校青年工作新变化新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冲击,大量良莠不齐的国内外思潮暗中侵蚀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给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手段带来深刻变化,给高校青年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从教育者层面上看,教育者偏向生硬的理论灌输,轻视教学实践环节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忽视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在教学形式上过于单一刻板,自身专业素养有待加强,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学效能低下,违背了教育工作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浮于表面,走马观花,关注不到青年真正诉求,对青年的生活渐行渐远,日渐脱离青年群体。

从高校层面看,许多院校在政策机制裁定上大多是重管理、轻服务,造成学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加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考评体系不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链条衔接不够紧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机制长久恶性循环。

部分青年群体还存在能力素质不足的风险。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中坚力量和杰出代表,是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能力素质及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影响。能力素质是先天特质和后天教育培养形成的,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新时代青年学子对品德的修养、能力的认知情况总体是良好的,体现在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强、尊老爱幼等方面。

青年受外来不良文化思潮等影响,普遍存在一些倾向化问题,这集中体现理想信念不足、“三观”偏离、思想道德滑坡、责任意识弱化、履职尽责能力不足及关系胜于能力说。从主观状况上看,不少大学生心理素质差、自我认知模糊、自我协调和管理能力弱,更有少部分在个人品行方面存在“知”而不“行”的现象,其能力素质令人担忧。

总的来说,新时期高校要做好青年工作,必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抓住新机遇,于变局中开新局,弱化不良影响。

二、新时期高校青年工作的三个坚持

(一)坚持引领好青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强化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新时代高校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做青年的知心人、引路人,打造可信可敬、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为做好青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党团组织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做好高校青年工作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上好新时代 “大思政课”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现实情景进行思考分析,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更有参与感、体验感,贴近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想学、爱学、学以致用。有目的、有要求、有内容地开展课外实践,如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青马工程”研学活动,通过鲜活生动的实景实情激发学生情感意志,深化理论学习,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升华思想认知,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用。

(二)坚持发展好青年,突出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服务好新时代高校青年成长成才,以青年发展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正确认识青年学生需要层次,尊重和了解青年学子的思想需要,发展好青年,实现传统理论灌输教育为主的方法向师生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转变。利用好翻转课堂,鼓励青年学生走上思想政治教育讲台,让学生在讲演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魅力,唤醒学生主体自觉性。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将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新渠道,采取创新性手段,活用各种网络平台,盘活教育资源,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着力打造“全媒体”“云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采取灵活贴切的措施和手段亲近青年、走近青年、关心青年和服务青年,帮助他们健康发展。在学习、工作、生活,思想、心理等各方面各环节中,解决他们遇到的成长烦恼,陪伴他们茁壮成长。

(三)坚持保障好青年,为青年成长护航

青年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既要靠高校的强化教育引导也要在社会中实践养成、更要靠制度保障,坚持发挥好共青团的强大组织保障作用,为青年成长护航。高校共青团要不断组织好青年,团结好青年和发挥教育青年、保障青年的作用。使之成为党合格的助手和后备军。不断深化共青团改革,强化自身政治属性,深入高校共青团员群体切实把握高校青年群体特点,在工作中凸显先进性,善于俯下身子感受新时代青年新变化、听取青年新呼声,找准青年新需求,解决好制约青年发展的难题,保障好青年,为青年成长护航。家庭家教家风深深影响青年成长发展,关系到其性格、兴趣、能力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家庭教育要涵养青年良好的品格、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不断保障支持青年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三、新时代高校青年成长的四重进路

新时代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前行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时代荣光感召青年,时代责任赋予青年,高校青年工作者要以理想信念不断引领青年,以责任担当不断砥砺青年,以知识才干不断促进青年,以火热实践不断淬炼青年。当代高校青年是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同向前进的一代,是矢志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光辉明天不懈奋斗的一代,是最终成长为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

(一)立大志:以理想照亮前行之路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志铸就中国梦,中国梦成就青年志。理想信念是指引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青年的理想关乎国家未来。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理想,都离不开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树立远大理想,要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树立起为祖国为人民接续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信念。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青年都要树立远大理想,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将“小我”融入国家的、民族的、全人类的“大我”之中,矢志造福苍生,为世界发展和人类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青春理想指引人生方向,用理想之光点亮青春奋斗之路,做“眼中有光”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明大德:以修身立德浸润青春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修身立德、牢固精神根基,努力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修养大德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品德之于个人、社会和国家,意义非凡,对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大德、社会道德、个人私德做出了基础性的规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修身立德、牢固精神根基,努力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德之大者,当为天下谋;行之远者,当计天下利。”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广大青年应提高站位、增强定力、扩大胸襟,涵养天下为公的大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品格,努力做到“明大德、行大道、谋大同”,不断锤炼高尚道德品格,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良好的道德养成与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更有价值的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做“心怀大德”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成大才:以吃苦锤炼过硬本领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青年时期是练就过硬本领、增长能力才干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时代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期待”。练就过硬本领不是轻松随便、毫不费力就能实现的,而是要脚踏实地、勤学刻苦钻研出来的。面对当今知识更新迭代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这既给青年施展才干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也对青年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学习是增长本领才干的阶梯,要有“本领恐慌”危机感,聚焦国家需求、培植国际视野,增强学习紧迫感,努力练就过硬本领、服务强国伟业。锤炼过硬本领没有捷径,唯有勤学善思、求真力行,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为人先,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召唤,做“手中有技”的新时代好青年。

(四)担大任:以担当彰显使命职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担当精神是助推青年进步的强大引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演变,国际竞争较量日趋激烈;立足国内,我们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期、发展格局构建期、深化改革攻坚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新时代青年要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错综复杂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把握伴随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立足基本国情,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危机意识,发扬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勇于担当、乐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喊口号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勠力同心、接续奋斗。新时代青年要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姿态和决心,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职责,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战风险,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为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更大贡献。在担当中尽责,勇做走在时代发展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越是艰险越向前,努力使自己成为国之栋梁,做“肩上有责”的新时代好青年。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时代政治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