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拙至美
——中国传统夯土建筑的现代演绎

2023-12-27 09:11张琪
上海视觉 2023年2期
关键词:夯土生土村民

张琪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 201620)

20 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潮席卷全球,钢和混凝土成为建筑的主流,这股潮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功能主义所强调的实用、功能、效率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也带来了“新设计方式”对文化多样性的侵蚀。时至今日,现代建筑所造成的“千城一面”,建筑技术体系“一元化”已成为东西方建筑学面临的共同困境。

对此,近些年来各界学者、设计师都在不断探讨和实践。我们虽不能忽视现代建筑技术带来的高效便捷,但如何在文化特征与现代技术间找到平衡成为了解题关键。中国地域广阔,各地风俗、气候多样。中国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往往能在传统建筑中体现出来。面对当下的问题,我们不妨从本土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通过对本土材料和传统技术的改进,提高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发展中国建筑的文化符号。

用生土建造房屋是人类最早构筑庇护所的方法之一,夯土建筑由夯土构筑而成,看似结构脆弱但实际上非常坚固耐用。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约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传统生土构筑的建筑中。这种结构能应对多种灾害、极端气候,在恶劣境中保持其特有的韧性。尽管这种建筑技术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忽略,但目前这种建筑技术正经历着建筑的复兴。

研究夯土建筑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古老的建筑技术在“当时”“彼地”的社会属性与文化呈现;从夯土建筑空间的叙事属性,探索地域文化的传承之道、找寻传统建筑技术的“重生之路”。对中国现代建筑的未来生态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提供可行性的方案,立足于本土,调和建造技术、传统文化、环境资源保护三者间的矛盾。

一、传承千年的中国夯土建筑

我们通常所说的夯土,其实是一种利用生土为材料的建造技术。生土建筑不是中国独有的,从全世界的历史考证可以看到,许多国家都拥有生土建筑技术。“人之初,住石屋”,人类最早是穴居,后来才开始建房子。对古时候的人类来说,泥土是最容易获得的材料,所以人们最初就用它来建造住所,久而久之形成了世代相传的建筑技术。在中国,4000 多年前殷商时期的傅说发明了夯土墙。《孟子》中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版筑”就是夯土。[1]

夯土作为名词时,指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是由淤泥、粗砂、石灰块通过一定比例的混合而成,其质地结实、耐久。在古代,通常作为城墙、宫室、民居的建材。

夯土作为动词使用时,表示一种利用重物将泥土中空隙去除的动作,这种动作使泥土变得更结实。“夯”与“砸”的动作相似。“夯”字由上半部分的“大”与下半部分的“力”字组成,“大力为夯”,所以“夯”这个动作所使用的重物通常是较重的,超过一个人负重的能力,通常由多人同时进行。

生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应用分布最为广的传统营建材料之一。在中国,生土作为建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代社会常把所有建造工程统称为“土木之功”。由此可看出,生土与木材一样,在我国传统建筑营造中具占据重要地位。(图1)

图1 古代生土建造工艺 图片来自于A HISTORY OF RAMMED EARTH IN ASIA Paul Jaquin

纵观夯土建筑的发展历史,从大地湾文化时期的穴居隔潮草泥抹面,到仰韶文化时期的草筋泥防水屋面和承重木骨泥墙;从龙山文化时期的夯土城垣、夯土台基,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夯土古长城、高台宫殿建筑;生土建筑在秦汉时期有了全面发展,至初唐,已经颇具系统性和规范性,并逐步成为主流营建工艺,被广泛地应用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城乡民宅、宫殿官署、寺庙祭坛的建造,以及长城、城垣、陵墓、堤坝等构筑设施的修筑工程。

经历改朝换代,大量人口因战火被迫跨地域迁徙,促成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融合,生土建造技术也从黄河流域逐步传播到长江以南地区,因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呈现出种类繁多的应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且丰富多样的传统生土民居建筑。他们按生活中物质及意识的需要,运用当时的建筑技术,利用周围一切条件,去取得、选择材料来完成所需要的各种的建筑物。经过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系统的生土建造技术并流传至今。所以建筑是它所处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的呈现,同时也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所遵循的思想体系经由物质的创造表现出来。

梁思成说过,“建筑是历史的反映”,生土建筑就是利用当时所在地区的传统材料和自然资源进行建造的地方性建筑,它与周围环境是紧密联系的,是在其周围环境的特定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2]

二、现代夯土建筑的空间叙事

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可持续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相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带来的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被不断提及,“既能满足当代的需要,而同时又不损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模式 ”是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

如前所述,夯土建筑强调周围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植被和地形的紧密联系。因此,这种传统建筑形式被许多当代设计师重新审视,并在当代社会中引起关注。因为建筑可持续性的特点,这种古老的建筑方法被实验并运用到了实际项目中。

(一)与自然共存

相比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夯土建筑与自然的共存的特性更凸显出它的质朴。生土作为本土材料,在建造房屋时不仅能降低建造成本,也凭借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将建筑融于环境中,给建筑带来了消隐的力量。

位于云南沙溪的“喜林苑·沙溪夯土酒店”与石龙村村落隔水相望,是一座由现代夯土技术打造的酒店,2018 年获得美国最佳建筑奖(American Architecture Awards)。设计团队对地域性建筑与材料进行了充分研究,遵循从“修复”到“创造”的设计理念,打造出这座与当地“共生”的夯土酒店。(图2)

图2 沙溪酒店夯土墙外立面 图片来自于网络

建筑材料选用当地的夯土,夯土墙的力学和耐久性取决手土质构成、水分控制、夯筑方式三个因素。根据团队一系列实验室及现场夯筑试验发现,在当地村民常用的原状土料中掺入5%左右的熟石灰,并控制15~20%的水分,可在保持其可降解性能的同时,极大的提升夯筑墙体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建成后的夯土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共存,远观,呈现出与山林和谐共处的自然色调,近观,则有丰富的手工夯实留下的肌理。依托起伏的地势,不同朝向的十栋客房都拥有着绝佳的视野、自然采光和良好通风。(图3)设计团队以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为前提,努力呈现出丰富的室内外空间,让每个角落都有意想不到的体验。

图3 喜林苑·沙溪夯土酒店全景 图片来自于网络

(二)乡村肌理的延续

传统村落作为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其空间分布是地形地貌、气候等地理环境因素以及人文活动等共同作用下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在传统村落格局上加入新的建筑能为当地带来新的活力,但项目的规划必须尊重和延续原有的肌理,协调与自然环境,与现存建筑之间的关系。

“山间游客中心”位于陕西秦岭国家植物园,项目地处插头崖山间的河畔台地。设计团队在保留了部分旧建筑的基础上,置入了新的建筑。新布局延续了传统聚落的形态,将新建建筑融于自然环境中,使其成为游人欣赏自然风景的媒介。

在项目的布局上,设计团队拆除原有建筑群中的两栋,保留其余三栋以及场地内的高大树木。并将若干功能建筑安置到场地中,通过山水和树木自然的引导,确定每个建筑的体量和位置。展示与服务功能的建筑所需面积较大,安置在相对空旷的地块,餐厅临河,茶室面崖,盥洗室藏于竹林中。新的建筑体块与原有建筑一起,将河滩,崖壁,树木,远山纳入空间的布局,延续了疏密有致的山水聚落。(图4)

图4 山间游客中心鸟瞰 图片来自于网络

游客中心的聚落式格局由8 个大小不一的建筑组合而成,分为6 组。散状布局,加强了聚落型的空间体验感。建筑群伴随着拆离与交叠的空间构成,消解了视觉上的体量感,让建筑与环境之间呈现出诗意的穿透。

建筑材料利用当地黄土材料夯筑成墙,青瓦立砌成铺装景观。同时,加入透明的玻璃幕墙,让立面看起来明亮通透。材料使用上的离散与对比,强化了设计概念中山水聚落的构想。传统的材料,带着时间的痕迹,与现代的材料构成一种富有张力的联系。景观的设计也延续了山水聚落的构想。在铺装上借鉴传统村落的道路形式,每个单体建筑之间用青石板汀步道联系,或曲或直。

项目的成功归功于建筑规划的克制、延续和尊重以及选材恪守地方原则,新建筑谨慎的藏匿于当地传统布局中,形成了连续生长的聚落文脉肌理。

(三)传统空间的转译

村口的散步,树下的闲谈,天井上方的一块天空,这些是属于乡村的场所记忆。设计可以改善居住条件,但与此同时如果能够重现传统空间,让多代人能够共享独属乡村传统的回忆,不失为最好的传承和延续。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才能获得认同感。

由“土上建筑工作室”设计并建造的“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是现代夯土对传统空间转译的典型案例。马岔村是甘肃宁县的一个传统村落,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村落中现有的民居多以传统的合院为主。当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生土便成为当地建筑的主要材料。

鉴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传统,设计团队通过对传统夯筑技术的改良,在村中设计建造了新式夯土民居。村民活动中心便是以新的夯土技术设计的,项目为当地2000多位村民提供了一个公共活动的场所。

活动中心选址于一个退台式的山坡上。建造用土都在现场采取,取土过程本身也是对场地的修整。在空间组合方式上,借鉴了当地民居传统的合院形式,并顺应基地的坡度,以四个设置在不同标高的土房子围合出一个三合院。

空间功能被设置为一个开放的可供集会与看戏的场院和四个相对独立的土房子:多功能室(含有培训,展示,阅览,会议等功能)、商店、医务室和托儿所(含一个小厨房)。(图5)

图5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 图片来自于网络

千百年来,当地村民生活于土房之中,对土房子曾有着天然的认同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认同感也不断地被冲击着。但现在,这些认同感正逐渐回归。项目建成后得到了当地政府领导及村民的普遍认同,也许是因为设计中采取的策略相对简单和纯粹,顺势而为选择让建筑跟当地村民民居保持一致,选用当地生土等普遍存在的材料,通过提取当地新老民居中的某些原真因子进行转译,尝试一种有差异性的空间建构方式,试图让当地村民在身处“异样”或“陌生”的场所中能够感知到某种“熟悉”的气息。

(四)气候应对

冬暖夏凉,能抵御极端天气,是人类对舒适居住环境的基本诉求。在生态建筑逐渐被关注的今天,夯土建筑被动性保温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夯土建筑应对气候的物理性能主要表现在冬暖夏凉。其蓄热调湿性能令建筑物实现“冬暖夏凉”,发挥着空调的功用,又进一步降低了建筑运行的额外能耗,增强其生态环保优势。

夯土墙本身极为厚实,通过不断大力夯实,增加密实度,密度、厚度加上黏土比热容等物理特征,使墙体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和蓄热能力。炎热的夏天,生土建筑的墙体可以阻断烈日暴晒,也可以吸收多余热量,满足室内凉爽的需要。到了寒冷冬季,生土建筑白天获得太阳热能,将这些热量储存在夯土墙体中,夜晚再通过辐射提高室内温度,这样可减少采暖能耗。调研发现,夯土墙结构建筑比传统框架墙结构建筑节能约60%。[3]

毛寺生态小学位于甘肃庆阳市,是一座利用生土搭建成的学校。利用传统夯土加固技术建成的教室,即使在平均气温达零下12 度的1 月,在室内不开启任何采暖设备的情况下,40 多个学生的人体散热便可使教室达到适宜的体感温度。同时,项目设计对房屋内部布局和通风也进行了多处改良,改良后的布局南北贯通,利于形成风压;局部设置通顶的挑高空间以形成热压通风,加强了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图6)

图6 毛寺生态小学 图片来自于网络

项目所采用的夯土建筑材料不仅零耗能,在拆除旧民居后,建筑材料还能很快化为泥土,不造成环境污染,夯土建筑的价值又被人们重新认识。如何保护传统建筑技术,提高夯土建筑的强度,在改善其不足时发挥其特有的长处,生态小学项目给了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五)村民的介入

诺邓镇永安村地处中国云南省西南边陲,2018 年,同济大学的志愿者团队选择在永安村建设一个激活山区村民生活的小型乡村公共建筑。

调研后发现,夯土建筑是村民建房的主要工艺,从低成本建造策略的角度,利用当地工艺协作,联手村民进行建造是最好的选择。项目最终确定以“在地建构,村民自建”的方式来完成。

建筑主体材料为夯土墙,回应了村寨的自然风貌。建造方法是在特制木模板槽中倒入改良后的混合生土,夯土配料中的大多可以就地取材,以墙体平面为参考,人工分不同层次实施锤打并夯实。

建筑顶部采用直纹曲面单坡屋面,下雨时可以迅速排水,但它的造型是算法几何生成的,双曲面的造型超出了当地工匠的理解范畴。经过与工匠的不断交流和沟通,设计团队最终通过简单的数学方法定位、找形,指导工匠建立了营造法则。(图7)

图7 当地工匠在设计团队指导下施工 图片来自于网络

现代夯土建筑的加入可以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样本,村民在项目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村民对新事物的想法、意见和参与度显得格外重要。“使村民掌握改良的夯土技术”是项目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村民参与到项目中来,熟悉并掌握适宜性生态技术,不仅传承了传统也将古老技艺创新发展。舒适美观的建筑让村民期待更好的生活,技术的传承和改善能够让村民对本土文化产生自豪的同时,在未来继续打造更好的家园。(图8)

图8 永安乡村公共空间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三、后工业化时代的“自然回归”

传统夯土建筑是从世代劳动者的长期建筑活动实践中累积、提炼出来的,它是智慧的结晶也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文化的产物。传统夯土工艺虽有一定的拘束与限制,但通过现代技术的加持,可以激发它所蕴含的潜力;现代夯土技术不仅可以构成极不相同的建筑形体,也可以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现代夯土这种新型自然材料还不能取代常规工业化建材的主导地位,但其所具有的低碳、节能、可持续等生态性能优势依然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其独特的建筑叙事语境有助于建筑形式的多元化,在面对全球化问题时可以有更多选择。掌握了传统营建智慧的核心理念,便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和需求定位,追求最适宜的设计与建造方式,探寻具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4]

希望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丛林之中,人们能够有更多机会重新触摸和品味人类沉淀千百年的传统与智慧,感受那份久违的真实和温暖,思考传统价值之于今天的意义。

猜你喜欢
夯土生土村民
现代夯土建筑材料特性及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生土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生土掺量对硫氧镁水泥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生土建筑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夯土材料的分析研究
竹筋夯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