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有一老,且“无用”时

2023-12-27 07:00林静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48期
关键词:无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林静

10月的一天,老公在家庭群发了一张截图。我看完心里咯噔一下,立马拨通他的电话:“为什么是你爸自己来北京,你妈为啥不一起来?”……

婆婆虽已年逾七旬,却依旧手脚麻利,干活利索。公公却啥也不会,几十年的日子,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因此,公公准备“孤身一人”来北京的消息,顿时让我犯了难。原本,公婆老家有事,我们夫妻二人自己带娃,虽说辛苦些,毕竟只要照顾孩子一人。多了一位老爷子,可不是多双筷子多张嘴这么简单。果然,公公的到来,证实了我的预判……衣食住行都要照顾,不合口味的饭菜也会被嫌弃。

怀念“有用”的婆婆,抱怨“无用”的公公时,我突然意识到,难道非得在家里“有用”,老人才能得到尊重?我们不能将老人对我们的照顾和付出,视为理所應当, 孝亲敬老才是应当。

前段时间,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家庭本该是温馨的港湾,可让老人能够容身的前提,却必须是“在家中有用”。

“尽可能保持独立、不给子女添麻烦便是一个老人晚年最大的体面,年老体衰不意味着可以倚老卖老。被照顾的权利需要老人自己去争取,需要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段描述背后,是对衰老和脆弱的否定,也是丛林法则的冷酷。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近在眼前的“银发海啸”,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更要让家更为包容,足以安放老年人的脆弱。

重阳节那天,我在家庭群转发重阳节祝福时,忙于家务的婆婆无暇查看,倒是“无用”的公公立刻给我点赞。老人存在的意义,不能定义为帮忙做饭、带娃等狭隘的“有用”,提供情绪价值、创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也是。突然想到了,我老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很“没用”?

(据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无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YOU’VE GOT QUESTIONS?SHE’S GOT ANSWERS(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从“饭来张口”到“自己动手”
痴迷于“无用”科学的科学家
读书“无用”论
多读点“无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