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种除草剂的杂草防效及其对玉米、大豆的影响

2023-12-28 10:12赵国清邹康平胡国军肖姬玲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成苗盖度除草剂

黎 芳,赵国清,陈 红,邹康平,黄 锰,胡国军,肖姬玲

(1.慈利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张家界 427200;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玉米、大豆是重要的粮食、饲料、油料作物。由于受耕地面积的限制,目前我国玉米、大豆的自给率严重不足、产需矛盾突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玉米、大豆产量双赢,国家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1]。玉米、大豆的生长期与多数杂草的生长期重叠,生产过程中会遭受各种草害。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进一步加大了田间杂草的防除难度。因此,做好田间杂草防除工作对保障大豆、玉米的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慈利县是湖南省大豆、玉米的主要种植区之一,其小气候环境复杂,各类草害极易发生,常年杂草危害面积1.78 万hm2以上,严重影响作物产量[2]。施用化学除草剂是当前防治大豆、玉米田杂草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措施[3-4]。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在复合种植条件下,必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和施药方式,如果选择或施用方法不当,将会给玉米或者大豆生产造成损失[5]。为了测定不同除草剂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杂草的防效,评价除草剂对玉米、大豆的安全性,笔者在慈利县长峪铺村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区,开展了8 种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试验,通过测定其对玉米、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以期筛选出防效好、安全性高的除草剂产品,为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下的除草剂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22 年在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区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层较深厚,土壤肥力中等均匀。主要杂草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 Scop.)、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 Beauv.)、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 Gaertn.)、刺儿 菜(Cirsium arvensevar.integrifoliumC.Wimm.et Grabowski)、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L.)、藜(Chenopodium albumL.)和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L.),其发生密度占总草密度的90%左右。

供试玉米品种为飞天 339,从当地农资店购买;供试大豆品种为慈利冬大豆,从当地农户家购买。供试除草剂种类及相关信息见表1。

表1 供试除草剂

1.2 试验方法

共设8 个除草剂处理(见表1),以清水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为48 m2(4.8 m×10 m),采用宽窄行种植(见图1),试验田周围设保护行。小区带宽2.4 m,玉米—大豆窄行行距40 cm,玉米宽行行距2 m,宽行内种4 行大豆,玉米—大豆间距40 cm。玉米种植密度为6 万株/hm2,穴距13.9 cm,穴留1 株;大豆种植密度为6.17 万穴/hm2,穴距40 cm,不间苗。玉米于2022年4 月6 日播种,大豆分别于施药后20 d(5 月22 日)和30 d(6 月2 日)播种,采用常规措施进行田间管理。于5 月2 日在玉米3~4 展叶期、杂草3~5 叶期时,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扇形喷头)按各除草剂推荐剂量分别喷施茎叶处理除草剂1 次,要求将药液均匀喷布于杂草茎叶表面,喷洒时间为清晨或傍晚且喷洒后4 h 内无雨。

图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图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1.3.1 除草剂的除草效果调查 每个小区随机固定9 个样方供杂草防效调查取样,每个样方1 m2。分别于施药后14、28 d 和玉米收获当天各调查3 个样方的杂草株数和杂草鲜重,然后分别按公式(1)和(2)计算株防效(EP)和鲜重防效(EF)。

式中:EP表示株防效;NCK表示CK 杂草株数;NT表示处理杂草株数;EF表示鲜重防效;WCK表示对照杂草鲜重(g);WT表示处理杂草鲜重。

于施药后50 d 目测杂草盖度并按下列标准进行评级:轻度,盖度<30%;中度,盖度30%~70%;重度,盖度>70%。

1.3.2 除草剂对玉米安全性和产量的调查 于施药后14 和28 d 调查玉米药效的同时,观察玉米植株株高、整齐度,叶片、叶色是否正常,有无黄化、枯斑、矮化、畸形等药害症状。在玉米收获时每个小区选择20 m2单独测产(用于杂草防效调查的固定样方不用于测产),记载玉米穗苞鲜重,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并按公式(3)计算增产率(R)。

式中,R表示增产率;YT表示处理产量(kg);YCK表示对照产量。

1.3.3 除草剂对套种大豆安全性和产量的调查 大豆分别于施药后20 d(5 月22 日)和30 d(6 月2 日)播种。于6 月10 日调查大豆出苗率、成苗率;在收获时测定各小区产量(用于杂草防效调查的固定样方不用于测产),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并按公式(3)计算增产率。

1.4 数据统计分析

用Excel 2019 和R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Duncan 新复极差法比较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供试各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见表2,与清水(CK)相比,8 种除草剂对杂草均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其中以1 号除草剂和8 号除草剂表现最佳,在施药后14、28 d 及玉米收获期的株防效和鲜防效均分别保持在95%和97%以上;7 号除草剂的除草效果表现最差,在施药后14 d 株防效为83.53%,鲜重防效为91.63%,到玉米收获期分别降至55.01%和28.00%。玉米收获时7 号除草剂处理的杂草覆盖面积>70%,表现为重度;其他7 种除草剂处理的杂草盖度均表现为轻度,因此除7 号除草剂以外的其他7 种除草剂对杂草防除均具有较好的持效性。

表2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2.2 不同除草剂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各除草剂处理在施药后14、28 d 和收获期时,玉米植株的整齐度、叶片和叶色均表现正常,表明供试8 种除草剂对玉米植株均无明显药害。由表3可知,各除草剂处理的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以8 号除草剂的产量最高,达8 726.5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CK 增产达19.4%。

表3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除草剂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由表4 可知,8 种除草剂对大豆出苗率影响较小,但对大豆成苗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药时间与大豆播种时间间隔期越长,影响越小,其中影响较小的有7 号和8 号除草剂,其施药后20 d 播种的成苗率分别比CK 下降16.9%和13.8%,而施药后30 d播种的成苗率分别只比CK 下降7.7%和6.6%;2 号除草剂对大豆成苗率的影响最大,其施药20 和30 d播种的成苗率分别比CK 下降92.1%和32.8%。

表4 除草剂对大豆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影响 (%)

2.4 不同除草剂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产量测定结果(表5)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对套种大豆的产量影响较大,以2 号除草剂处理大豆的减产最严重,施药后20 和30 d 播种的大豆产量比CK 分别下降85.7%和30.0%;以7 号和8 号除草剂处理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小,其施药后20 d 播种的大豆产量分别比CK 下降9.1%和1.5%,而施药后30 d 播种的大豆产量只分别比CK 下降2.8%和1.4%。

表5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套种大豆产量的影响

3 讨 论

茎叶处理是玉米苗后田间杂草防除的主要方式,笔者采用茎叶处理方法测定了8 种除草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对杂草群体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供试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杂草均表现出一定的防除效果,其中以1 号(环黄酮·莠去津)和8号(环黄酮·烟嘧·滴辛酯)除草剂表现最佳,在施药后14、28 d 及玉米收获期的株防效和鲜防效均分别保持在95%和97%以上;以7 号除草剂(玉清爽)的除草效果表现最差,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施药后14 d 分别为83.53%和91.63%,到玉米收获期分别降至55.01%和28.00%;玉米收获时7 号除草剂处理的杂草覆盖面积>70%,表现为重度,而其他7 种除草剂处理的杂草盖度均表现为轻度,因此,除7号除草剂的药效持效性不佳外,其他7 种除草剂对杂草防除均具有较好的持效性。8 种除草剂处理的玉米植株均未表现出植株畸形、叶片变色等现象,对玉米生长安全;各除草剂处理的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以8 号除草剂的产量最高,达8 726.5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CK 增产达19.4%。

大豆是玉米主要的套种作物,也是对化学除草剂极为敏感的作物[6]。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下,使用除草剂时不仅需要考虑对玉米的安全性,同时也要考虑对大豆生长的安全性。在供试的8 种除草剂中,以7 号和8 号除草剂对大豆生长的影响较小,其施药后20 d 播种的成苗率分别比CK 下降16.9%和13.8%,大豆产量分别比CK 下降9.1%和1.5%;而施药后30 d 播种的成苗率分别只比CK 下降7.7%和6.6%,大豆产量分别只比CK 下降2.8%和1.4%。因此,这2 个除草剂对大豆生长相对安全。另外,施药间歇期时间越长,除草剂对大豆生长的影响越低,在施药后30 d 播种大豆时,除2 号除草剂(苯唑·莠去津)处理的大豆产量下降达30.0%外,其他处理的大豆产量降幅在10.5%及以下。

莠去津是一种高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7]。莠去津复配除草剂是当前玉米田高效廉价的除草剂,目前农药厂家已开发并登记的与莠去津混配、复配的二元、三元玉米除草剂品种达20 余种[8]。但莠去津矿化困难,在环境中的半衰期可长达30~400 d,容易对后茬敏感作物如大豆、甜菜、油菜、甜瓜、蔬菜造成危害[9-10]。在供试除草剂中,1~5 号除草剂中均含有莠去津,从笔者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到,虽然它们对杂草防除具有较好的持效性,但对大豆生长的影响较大。因此,不建议在玉米—大豆带状套种中使用含莠去津的复配剂。

烟嘧磺隆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发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11],具有杀草谱广、低毒、高效的特点,且对抗乙草胺、抗莠去津的杂草有明显的防除效果。烟嘧磺隆常用于防除玉米田中的杂草[12],但对后茬作物大豆、甜菜、菠菜、白菜、黄瓜等会产生药害。该药剂在偏酸性条件下易光解和水解,半衰期较短,一般为15~20 d;但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则不易发生降解,半衰期一般为190~250 d[13]。有研究表明,当4%烟嘧磺隆悬浮剂田间施用量为1 950 mL/hm2时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但在减少用量并添加增效剂的情况下,其对杂草的控制效果明显提高,且对玉米的安全性好,增产幅度大[14-15]。在供试除草剂中,4~8 号除草剂中均含有烟嘧磺隆,其中8 号除草剂表现出较好的杂草防效,在玉米收获期的株防效和鲜防效分别达95.53%和98.95%,且对大豆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宜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杂草的防除。

猜你喜欢
成苗盖度除草剂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黄山市近30 a植被盖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盖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茎尖成苗率的影响
坡位与植被盖度对枫香造林成效的影响
基于数学模型研究三亚市区绿地生态破坏后盖度恢复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几个葡萄砧木品种在吐鲁番地区扦插成苗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