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讲好中国故事”外语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

2023-12-29 19:42陈洪兵刘文燕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外语育人交流

□ 文/陈洪兵 刘文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面临多重风险挑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之深远、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之高前所未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一项伟大使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文化传承的高地,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教授们的回信中指出,“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外语院校大有可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大力推进全球战略,聚焦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和全球治理三大重点领域,提高育人水平,推进改革创新,完善“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世界一流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和全球治理赋能者[1]。北外继续教育作为全日制教育的补充和大学社会服务的主责单位,在提升全民外语素养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向世界讲述着精彩的中国外语教育故事。

为党育人,培养党和国家对外交流的先行者

理解当代中国,首先要理解中国共产党,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治国理政的故事。北外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府,从延安一路走来,八十余载始终与党同心、与国同行,传承红色基因,高扬爱国奉献的旗帜,聚焦外语教育战略急需,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涉外高素质人才,为党的外语教育事业奠基定位。1937 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大批国际友人和华人华侨来到延安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外语人才匮乏日益凸显,为适应相持阶段的抗战形势需要,中共中央把培养外语干部列入重要议程。1941 年3 月,为了加强与苏联的交流合作,向世界介绍红色延安和我党的革命主张,北外的前身——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成立,后调整为军委俄文学校,增设英文系后更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我们党培养了一批军事翻译、外交干部和外语师资,积极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英勇抗战的故事,传播陕甘宁边区不懈奋斗的声音,他们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拓荒人,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

为国育才,培养深化开放交流的躬行者和当班人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外语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培养了数百万的外语人才。北外回应时代要求,发挥外语教育科研优势,践行社会服务使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持续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和新挑战[2],在外语继续教育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动教书与育人、技术与手段、能力与素养有效融合,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动态化的外语学习需求。从影响改革开放后几代人的陈琳教授“广播函授英语”课程到率先建立网络教育课程体系,从单科语种教学到复语型、复合式人才培养,从混合式教学到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北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拓展办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育资源,打造成人外语学习“加油站”,引领全民外语教育“风向标”,培养投身对外交流宏大实践的建设者,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故事。

面向未来,培养适应国际合作竞争的全球胜任力人才

作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校,北外不断深化“外特精通”育人理念的同时,实施全球立校战略,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与世界上84 个国家和地区的299 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北外继续教育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打造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和中留服出国留学培训基地等高品质教育国际交流平台,积极拓展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国际教育合作。在日常的教学与管理中,关注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坚持铸魂育人,以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为旨归,培养学生具备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3],引导学生扎根中国、放眼世界,为更加开放自信地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做好准备。多年来,学院累计向国外合作院校选派、输送上万名学生,他们作为中外交流的使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用现身说法补白西方舆论现实触及不到的角落,通过自己的视角向世界讲好个人成才经历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故事。

立足时代,培养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全球领导力人才

进入新发展阶段,各企事业单位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急需一大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北外继续教育心系“国之大者”,立足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把握人才强国战略关键问题,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走出去”战略人才需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人才培养,整合学校外语教育和区域国别研究资源,加强产教研用联动,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面向相关部委、央企和地方政府的党政领导和业务干部,研发“全球领导力发展”和“国际化素养提升”课程体系,开展模块式、项目化、订单式人才培养,多维度、全周期、有针对性地提升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参与全球治理、基层治理的能力素养。五年来,与能源、基建、交通、金融、安全等多个行业60 多家单位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达1.6 万余人,很多人常年派驻国外工作,成为各单位全球业务链条的骨干力量,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与创新向世界讲好中国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猜你喜欢
外语育人交流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如此交流,太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