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高校文化的特征及建设着力点

2023-12-29 19:42廉文文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林科普建设

□ 文/廉文文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的重要基础,是师生共同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农林类高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全国八十余所农林类院校中,选择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不同地域、不同特色专业、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的23 所高校,通过横向对比、深入调研,总结出农林类高校文化的三大鲜明特点。

红:农林类高校文化中蕴含着“红色基因”

第一,农林类高校校史中镌刻着“红色记忆”。大学文化因建校而生,因发展而兴。纵观农林类高校的建校史,基本集中于三个时期:一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以农务学堂为主的各种学堂;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高校院系调整后成立的各省市农学院、林学院;三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合并、更名的农业、林业、农林业大学。农林类高校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不论是哪个时期,农林类高校的建立都是为国家大力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国农林事业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提供不竭动力。农林类高校的校史是农林类高校文化的独特存在,是农林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林业教育发展的缩影。农林类高校既担负着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农林人才的使命,也承载着我国千年农业文明和农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镌刻了一段又一段“红色记忆”。

第二,农林类高校大学精神中蕴含着“红色基因”。农林类高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始终以爱国爱校为主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担当强农兴农、生态文明建设使命,构筑文化内核。一代代农林人情系乡土,深耕“三农”,始终与祖国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传承与坚守、执着与付出、创新与发展,共同形成了农林类高校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农林类高校文化成为大学文化中非常重要、独具风格的存在,并为农林类高校的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和思想动力。研究发现:农林类高校的校训校风中,包含“爱国、诚、朴、团结、勤奋”高频词语,而以“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的西农精神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河北农大“太行山精神”等为代表的农林精神,都蕴含着“红色基因”。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榜样人物。通过学习榜样人物的精神品质,丰富大学精神内涵,成为农林类高校文化的根源基础。

第三,农林类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展现了“红色传承”。近年来,农林类高校通过着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文化自信融入课堂,让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更丰富、更立体。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紧密衔接与深度融合,引导农林学子在田间地头、场站基地、农业企业等“大课堂”中进行实践锻炼,大幅提升了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质量。注重把握重要时间节点,上好“开学季第一课”“就业季大思政课”“毕业季最后一课”,涵养学生“爱国”情怀,鼓励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彰显“大思政课”之“大情怀”。通过搭建各类平台,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共同构筑起了主流价值的文化底色,传承了红色基因。

绿:农林类高校文化彰显了“绿色担当”

第一,农林类高校文化识别系统中体现了“绿色情怀”。一是视觉识别以绿色为主。研究发现:超过85%的学校官网主页均以绿色为主色调;同时,这些高校的校徽校标,大部分也都以绿色为主基调,还包含了麦穗、银杏叶、代表农林的英文字母、土地等元素。二是校训中“农、耕、木”等农林相关词汇成为高频词。华中农业大学校训“勤读立耕、立己达人”,北京林业大学校训“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北京农学院校训“厚德笃行、博学尚农”等都与农林有着紧密的联系。三是文化标识突出农林特色。“梧桐路”“银杏路”“白杨路”等成为常用道路命名,指示牌上的植物标牌,饱含寓意的各类雕塑,农林人以自己的巧思妙想将绿色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二,农林类高校在校园建设中凸显了“绿色气质”。校园建设是大学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农林类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显示了农林的绿色特征,将校园建设成为绿色基地,显示出独特的文化特性。调研的农林类高校中,超80%的学校建设有农林景观或生态观光地,绿树成荫、花草茂盛,师生利用专业优势打造自然景观,农林类高校的校园在四季更迭时成为“网红打卡地”,成为特殊的文化标记。除了打造自然景观,76%的农林类高校将教学、科研、历史资源融合打造,建成了各类博物馆。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的饲料博物馆是世界范围内首家以饲料为主题的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的博物馆收藏了园艺、林学、水产、畜牧等各类标本资源近30 万份,同时这些博物馆也成为科普公益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农林类高校也借助这些文化资源将课堂搬到校园、搬到博物馆,开展大量关于农林业文化的调研和科普,农林学子还创作了大量的富有农林特色的文创产品,展现了农林类高校独有的文化气质。

第三,农林类高校在助力“三农”、服务乡村振兴中彰显了“绿色担当”。农林类高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农林类高校按照国家总体要求,制定出台各类实施方案,以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引领带动的工作思路,通过校地校企合作,通过地方产业研究院、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等社会服务体系,通过面向基层农业干部、职业农民等开展农林科技培训和服务,全方位地助力“三农”、服务乡村振兴。农林类高校教师扎根基层,充分发挥专业和智力优势,做乡村振兴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积极为“三农”工作开良方、献良策。师生研究更高效的生产技术,把实验室的成果应用于农林业生产实践,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农林学子们奔赴田间地头与“三农”零距离接触,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三农”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将课堂上明白的道理在与农民的相处中得到了深化和加强,更加坚定了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和信心。同时,农林类高校致力于凝练和弘扬师生积极投身服务“三农”的精神品质,引导师生汲取精神滋养,感悟初心与使命。农林类高校“强农兴农”、农林类高校教师“帮农助农”、农林学子“知农爱农”,为“三农”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农林人的智慧和力量。

澜:农林类高校文化记载了“五彩斑斓”

第一,农林类高校在科普的过程中显示出文化“创新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尤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领域,如生物、植物、动物、园林等方面,而农林类高校无论从专业设置、师资匹配、科研与社会服务领域都与之高度契合,成为做好科普工作的“最佳候选”。做好科普也成为农林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农林类高校的硬件设施为科普创造了物质条件,动植物、园林、食品等领域种类齐全又专业的实验室,做好科普工作在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农林类高校师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农林文化素养,为科普的开展和农林文化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批农林类高校师生化身“科学传播人物”,在网络上成为“科普网红”。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创办的抖音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粉丝量已达2,300 多万,用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知识,备受网友好评。目前,调研中有超过一半的农林类高校已经开始与校外媒体合作,制作各类科普节目为民众答疑解惑,科普成为农林类高校文化的显著标志之一,并借力新媒体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第二,农林类高校在志愿服务中弘扬了“奉献精神”。志愿服务对大学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也逐步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农林类高校以“奉献、友爱”为宗旨,活跃在多个领域的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中,同时还结合农林学科特征,广泛参与多项国际、国家级大型活动和赛会志愿项目,以专业的知识做到了专业的服务,弘扬了“奉献精神”,也得到了专业的锻炼,让志愿服务成为农林类高校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三,农林类高校在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中呈现出“多姿多彩”。研究发现:超90%的农林类高校拥有特色文化活动。一方面,农林类高校通过引导和支持各类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现出农林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另一方面,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充分挖掘各类资源,逐渐形成了特色文化品牌,展示了农林类高校文化风采。

农林类高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虽然农林类高校在推进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包括缺乏学科的有力支撑、重视程度亟待加深、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但农林类高校文化发展呈现出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空间范围越来越扩大、展现形式越来越丰富、网络文化越来越凸显的特征,有强劲的后续发展势能。未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加强建设:

第一,保证文化建设的连续性。要持续推进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落地落实。制定农林类高校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近远景目标,同时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要持续推进文化建设的学科支撑,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建设“大文化课”。

第二,注重文化建设的融合性。“红绿澜”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交相辉映、相互映衬,要在融合性上下功夫,围绕“红色+绿色”这条主线,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打造品牌,形成红绿融合、多彩相映的农林类高校文化特点。

第三,着重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农林类高校文化的发展需与区域、行业同向同行。结合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融入地方文化创新发展大局。同时,农林类高校之间要协同发展,将重点着力于农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打造领域专家和权威,形成农林文化学习热潮。

由农林文化而思,去读懂农林类高校的精神、品格、信念、气节风骨,农林类高校在未来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将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农林科普建设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科普达人养成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