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2023-12-30 18:02姚丽芳杨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评价

姚丽芳 杨娥

[摘           要]  教育部近几年对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的建设不断推进,混合教学越来越深入大学的课堂。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项目,在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将线上线下的课程有机融合。经过两轮的教学实践以及混合教学模式理念的不断深入,发现混合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學习效率、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将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较好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    键   词]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3-0061-04

混合式教学是结合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兼具两者特点的教学方式,自2020年以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兼容了在线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如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资源易于分享、交互性增强,已被视作克服传统教学或纯在线教学局限的重要教学形态。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指把在线课程的优势与传统课堂的优势相结合,主要是指基于慕课(MOOC)、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让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安排50%~80%的教学时间进行线下面授,两者有机结合而开展的教学。其中线上自主学习包括看视频、做练习、讨论、测试等;线下面授包括前测回顾、难点分析、深度研讨、汇报展示、反思小结、边讲边练、边讲边评、以评代讲、同伴评讲、同伴问答等。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两种学习经验效率的差异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学习实践、同伴交流、个性化学习和讨论多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少了。

一、混合教学思路

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理论[1-4],教学的混合包括学习对象、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的混合。例如学习对象可以是书面教材和网络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可以是真实环境和数字环境的混合,学习方式可以是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评价可以是自主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混合。基于上述思想,混合教学首先应该进行学情分析。其次基于某个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整合。再次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最后进行教学评价。

(一)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的目的是确保学生处于高效的学习环境中,因为高效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影响,从而最终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结合本校系部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获取到如下信息: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工程管理、土木工程、路桥工程专业本科大三学生,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两个班共计78人,女生8人,男生70人。学情分析见表1。

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此前没有接触过经济方面的知识,例如财务评价、现金流量值等。再加上男生比较爱玩手机,而且课程本身的特点是以练习和案例为主,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强记,学起来比较吃力与枯燥。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摆脱手机,如何让学生在不具备本领域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跟着教师的节奏来学习,如何让学生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带来的不同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以下是本次课题研究时所给出的解决方案。

1.关于手机问题。学校在治学方面下了大功夫,从制度上严格管理学生的手机,并在每个教室都设置了手机袋,要求学生上课期间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必须将手机按学号放进手机袋,任课教师带头。校领导和相关教学部门随机抽查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手机管理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安排部分课前学习,让学生用手机像玩游戏一样进行学习闯关,将学习游戏化,增强学生的兴趣。

2.关于知识储备问题。主讲教师通过教学整合丰富线上的学习资源类型和学习资源的内容,设置国家精品课程或者教师自己事先录制的视频;构建题库,利用随机抽题、自动批改和反复闯关等方式,由学生预先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

3.关于适应新的学习习惯问题。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团队精神、先教后学等问题,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线上先学,然后教师在线下教学,线下课堂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内化,让学生充分消化、吸收,而非简单的知识传递,所以教师探索出与本课程对应的特色教学过程,且相对稳定,摸索出一套能够让学生很快就能适应的新的学习模式。

(二)教学模式探索

虽然理论上来说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教师,但教师教学模式探索、内容整合的能力是一项重大的考验,比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的统筹和设计。本次课程的教学探索[5-8]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的调整。

1.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学内容整合见表2。

2.教学模式的调整

本次课程线上教学利用本校广州航海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课程建设栏目中根据教学需要嵌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如图2。其中网络课程资源中有一门工程经济学是中国大学慕课,另一门工程经济学是国家精品课,要求学生在线上自主完成学习相应的章节,相当于课前预习。

在广州航海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设置有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在课程活动栏目下设置了课程作业、播课单元、在线测试、答疑讨论区等。课程作业栏目学生可以多次提交,待教师手动批改或自动批改后会即时公布参考答案,方便学生深入学习与研究知识点;在播课单元设置了教师录制的多个视频,方便学生进行回看与加深理解;在线测试栏目中的客观题设置了自动批改和正确答案公布功能,学生一旦提交立刻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掌握的情况;答疑讨论区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参与其中回复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评价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并加以运用,让学生具备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评价正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验。可见,评价是教学模式探索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次课程采取学习日志 、系列简答题为主的真实性评价方式,辅助推行形成性的评价方式[9,10],结合真实性的评价,将期末考试的权重降至50%,将线上的参与和线上的作业作为考核课程的占比约为20%。

1.本课程的学习评价构成:线上学习(观看视频、在线测试、线上作业、线上讨论(包括微信群和QQ群的讨论))50%+线下学习(课堂问题回答、期末测试)50%。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如图3,学生作业提交率如图4。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每学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都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督导组对教师的评价、同行间的评价三部分。主要占比分别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占比为60%,督导组对教师的评价占比为25%,同行之间的评价占比为15%。目前我本人授课的工程经济学这门课教学评价的综合成绩均为90分以上。

二、混合教学的成效

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新鲜感足以让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学通、学透的意愿。目前来看有如下成效。

1.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态度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学习动机的提升作用最强。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随堂测试、课外作业都是在线上完成,积极性明显提高。由于随堂测试当场就生成成绩,成绩势必会刺激到学生,因此学生之间无形地出现你争我赶的氛围,以至于学生下课了还在继续讨论问题,目的就是把知识学通、学透。

2.混合式教学使学生学习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的手机只能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课中只能好好听课,故课内的学习效率更高了。

3.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提升效用。与以往纯线下教学模式相比,成绩有了提升,这是因为学生在这门课上花了时间和情感。

4.混合式教学就满意度和实践能力而言,也有中等程度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两轮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学生在多个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进步。尤其在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这充分证明了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虽然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它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线上进行学习,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认真考虑将这部分时间计入正式的学时,以确保学生得到应有的学分和认可。另外,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克服其中的困难。同时,教师也应当不断反思和完善教学方法,确保混合教学真正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二)建议

混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广州航海学院等多个学校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这种模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研究与实证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增加对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投入,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证研究,找出最佳的混合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此外,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聚集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混合教学的未来方向。

2.技术培训与支持。混合教学模式对教師的技术要求较高。学校应提供定期的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在线教育工具和方法。同时,学校应加强技术支持,确保在线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鼓励学生参与。学生是混合教学的主体。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混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收集他们的反馈,确保混合教学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

4.跨学科合作。工程经济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混合教学模式为跨学科合作提供了新的机会。学校应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混合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5.持续评估与改进。混合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评估和改进。学校应建立定期的评估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反馈和教育研究的最新发现,不断调整混合教学的策略和内容。

6.与社会合作。学校可以考虑与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混合教学课程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实践和前沿的学习体验。

四、混合教学的挑战和未来

随着混合教学模式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它所带来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焦点。

(一)挑战

1.技术障碍。混合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稳定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尽管广州航海学院等高校已经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但在一些地方,网络不稳定、硬件设备不足,或者教师和学生的技术熟练度不够,都可能成为混合教学的障碍。特别是在工程经济学这样强调实践和案例的课程中,如何确保在线资源的质量和互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2.适应性问题。从本文可以看出,混合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用20%~50%的学习时间在线上完成。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可能需要学生和教师有一个长时间的适应期。特别是对于那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经济方面知识的学生,如何在混合教学中有效地吸收知识和技能是一个挑战。

3.课程设计和评估。混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进行综合的课程设计,确保线上和线下的内容相互补充。同时,如何确保学生在线上的学习质量,并通过线下的实践来巩固和应用知识,也是教师面临的挑战。

(二)未来展望

1.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预见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与混合教学进一步融合。例如,工程经济学的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亲身体验不同的工程项目,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原理和模型。

2.更加个性化的学习。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混合教学模式将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结合自身所带的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提升,我们可以预见到混合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全球化的学习社区。混合教学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与全球的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未来,工程经济学课程可能会有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国际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甘容辉.高校混合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7):174-176.

[2]冯晓英,孙雨薇,曹洁婷.“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学习理论与教法学基础[J].中国远程教育,2019(2):7-16,92

[3]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48-55.

[4]王竞梅.基于SPOC的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6):78-82.

[5]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

[6]孙莹丽.混合式教学应重视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17(5):107.

[7]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何克抗.教學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陶海柱.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J].成人教育,2018,38(5):21-25.

[10]王杨.基于“雨课堂”项目化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与评价[J].职教论坛,2020(2):70-75.

◎编辑 马燕萍

①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经济课程线上线下案例混合教学改革研究”(2019459)。

作者简介:姚丽芳(1971—),女,汉族,浙江金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杨娥(1981—),女,汉族,湖北荆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路面材料工程。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评价
混合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油水混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混合所有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